第103章 初到揚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天寶七年的二月,春風已經吹綠了漕河兩岸,一羣羣鷺鳥從河面上飛過,水蕩起煙迷,一團團白氣在河面上滾來滾去,遠方的山樑上偶然可以看見融化的澗水從懸崖上流下來,形成潺潺小溪流入了漕河,被春風爆幹了的樹枝,有時發出乾裂的聲音落入河中,盤錯的老樹根子在半空中懸着,風從東方吹來,樹枝向西搖晃,春天的聲音在空中嫋嫋的互相碰撞着.?

漕河上,一隊隊滿載貨物和客旅的船隻沿通濟渠南下,不時有乘客走到甲板上指着遠處的山樑小聲議論,在一艘客船的甲板上,李慶安負手而立,欣賞着這迷人的江南春色.?

他是元月初九正式離京,騎馬到了汴州。又從汴州乘船南下,這一天已經到了揚州的高郵縣,離他的目的地江都已只有數十里了,算到今天,行程整整一個月,其實如果他趕路的話,只要半個月便可以抵達揚州了,關鍵是他要遊覽大唐風物景色,不肯快走,而兵部也沒有規定他到任的時間。?

這時一艘漁船從他身邊擦肩而過,船尾一個清秀的小娘正在忙碌地做飯,一雙白皙的手在剝着春筍,李慶安心情大好,不由搖頭晃腦地吟道:“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他又笑着大聲問道:“小娘子,請問芳名,可曾嫁人否?”?

那小娘狠狠瞪他一眼,一挑簾子,進船艙去了,她站在船頭的父親呵呵笑道:“這位軍爺,小女已經許了人家,讓軍爺失望了。”?

李慶安笑着拱拱手道:“老丈,我只是欣賞江中最美的風景,別無他意。”?

老漁民也和善地笑了,向他揮揮手,一篙將船撐遠了。?

“七郎,你興致很好呀!”荔非守瑜從船艙裡走出來笑道。?

“那是!看多了黃沙大漠。忽然來這清靈養眼的江岸,都有點不思安西了。”?

李慶安又興致勃勃吟道:“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好句!”旁邊忽然有人讚道。?

只見甲板另一頭走過來一名青衫單薄的男子,對李慶安拱手施禮道:“想不到行伍之人居然能有此文采,在下巴蜀李青蓮,周遊大唐江山,偶聽仁兄妙詩,打擾了。”?

李慶安對他卻沒什麼興趣,若是美貌的江南女子上前,說不定他又會吟出大江東去浪淘盡之類,贏得美女芳心,可偏偏是個外表有些落魄的中年男人上來。?

“呵呵!在下安西李慶安,赴揚州公幹,閒得無聊,吟幾句歪詩,讓仁兄見笑了。”?

那男子吃了一驚,“你就是小勃律之戰的功臣李慶安?官拜中郎將的安西第一箭。”?

李慶安有些意外,沒想到遠在幾千裡之外的揚州居然有人知道他,要知道大唐交通不便。消息十分閉塞,這個男子卻知道兩個月前發生的事情,見這男子一臉驚愕,李慶安也不由小小地滿足了一把虛榮心,他對這個男子立刻有了幾分好感。?

“正可謂人生何處不相逢,我還有一罈交河葡萄酒,請青蓮兄喝上一杯。”?

不知爲什麼,他總覺得青蓮這個名字似乎在哪裡聽說過,卻一時想不起來。?

“說得好,人生何處不相逢,李將軍的酒我喝了。”?

那男子聽說有交河葡萄酒,眼睛都亮了。?

...........?

三人圍着一桌,一連喝了幾大杯酒,中年人連呼痛快,“好酒,交河出美酒,葡萄釀甘甜,我已經六七年沒有喝到它了。”?

李慶安見他多喝了幾杯,狂態漸出,不由微微一笑,又給他滿上一杯,“青蓮兄,我看你也不像普通人,爲何這般落魄?”?

中年人不答,端起酒杯半晌才輕嘆一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他將酒一飲而盡,仰頭大笑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慶安大吃一驚,他忽然知道這個人是誰了,青蓮居士,不就是李白嗎??

“李兄,莫非你就是呼爾將出換美酒的.....”?

“不錯!我就是被聖上賜金而歸的李浪蕩,今日得李將軍美酒,李白多謝了。”?

天寶元年李白進京,名動京城,被李隆基請爲翰林供奉,奈何文人相輕,李白的張揚引來了長安文霸張垍的妒忌,這張垍是前相國張說的次子,戶部尚書張筠之弟,他也同樣身爲翰林,他抓住了李白張揚狂放的性格,幾次三番在李隆基面前陷害,最終李白被賜金返鄉,從此他遊歷於大唐各地,縱酒聲色,一擲千金,囊中日漸羞澀,這次他來揚州找太守盧渙謀職。正好在船上遇到了李慶安。?

李慶安這位歷史上的詩仙非常感興趣,上下打量着他,李身材中等偏上,眼眉細長,由於長期飲酒無度的緣故,他的鼻子顯得有些紅腫,眉眼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落魄之色。?

李慶安忽然微微一笑道:“我小時就因爲背不了太白兄的牀前明月光,而被父親一頓狠揍,那時我就在想,我將來一定要把這個寫詩的人痛打一頓,以出胸中惡氣。今天我可如願以償了。”?

李白愕然,“李將軍要對我施以拳腳?”?

“拳腳換成了美酒,把太白兄灌個酩酊大醉,也就出了我胸中的悶氣。”?

李白大笑,“好!我今天就讓你如願以償,不醉不休。”?

........?

船漸漸地在江都縣碼頭靠岸了,江都縣是揚州的州治,城周長數十里,人口三十餘萬,是天下僅次於長安和洛陽的大城,這裡商賈雲集、物產富饒,再加之水陸交通便利,使它的商業異常發達,海外貿易也極爲繁盛,它的商業之發達甚至還超過了首都長安。?

揚州不僅是大唐的經濟中心,同時也是軍事重鎮,大唐的五大都督府之一,揚州大都督府軍衙就位於江都縣,不過經過百年的安定,揚州大都督府已漸漸成爲一種象徵,成爲一種虛職,淮南地區的數十個軍府都由兵部直轄,並不受大都督府的統管。?

李慶安這次就是受兵部的委派,來對駐紮江都縣的五個軍府進行練兵,他的職務全稱是江都團練使兼侍御史,這裡面有幾層意思,一時臨時擔任,其次是統管江都縣五軍府,再其次是他有侍御史頭銜,可以直接彈劾或停職地方軍官,說得通俗一點,他就是享有實權的揚州最高軍事長官。?

當船慢慢靠近碼頭時,江淮都轉運使劉長雲已經等候在碼頭,在揚州除了軍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門,那就是都轉運使,這是掌握大唐利權的三使司之一。負責將江南富饒的物資、糧食和銅錢源源不斷運往京城,擔任這個職務的一般都是高官,比如開元二十一年門下侍中裴耀卿兼任江淮都轉運使,他在任三年,漕運糧食七百萬石,節省了陸運佣錢運費三十萬貫。?

這個劉長雲雖不是相國,但他也是大唐高官,曾任慶王傅,從三品銜,他所掌管的江淮轉運司直接控制着大唐的經濟命脈。?

劉長雲早在半個月前便得到了慶王的消息,安西中郎將李慶安將出任江都團練使,練兵半年,直接掌握江都兵權,這對正與太守盧渙對峙的劉長雲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團練使和都尉不一樣的是調兵權,都尉無權調兵,十人以上的調兵都要兵部批准方行,而團練使就是代表兵部而來,有一定的調兵權,劉長雲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因此,當李慶安的船還在高郵時,他便得到了消息,急忙趕來碼頭迎接,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五個軍府的折衝都尉,以及十名果毅都尉,但揚州太守盧渙卻沒有來。?

李慶安的坐船漸漸地靠岸了,劉長雲一揮手,岸上立刻敲鑼打鼓,一支舞獅隊上下歡騰,幾十名從樂坊請來的樂娘們也列隊彈奏琵琶,十幾名轉運司衙役揮舞着大棒,驅趕碼頭上的閒散小船。?

“貴客來了,快閃開!”?

幾艘小船嚇得連忙撐走,空出一片碼頭,客船靠岸,二十幾名客人紛紛下船,最後是李慶安一行五人上岸了。?

李白喝得酩酊大醉,正躺在船上酣醉不醒,李慶安只得留下一名手下照看他。?

劉長雲一眼看見了身着軍服的李慶安,他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李將軍一路辛苦了,在下江淮都轉運使劉長雲,我代表揚州五十萬父老鄉親,歡迎李將軍來揚州。”?

“原來你就是劉使君,久仰!久仰!”李慶安向拱手施禮笑道,他略略打量了一下,這個劉長雲約四十餘歲,保養的非常好,皮膚細嫩,腰肢苗條,從後面乍一看,很像個女人,而且他的眼光看自己極爲熱切,有一種想把人融化的感覺,讓李慶安後背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這時,五名折衝都尉上前躬身施禮道:“歡迎李將軍到來。”?

江都的五個折衝府都是上軍府,掌軍都尉可是正四品上階,而李慶安的千牛衛中郎將卻是正四品下階,還低了他們半級,所以爲了讓他能夠鎮住這些都尉,朝廷又特地給他加了侍御史的頭銜,這樣一來他就有了監察權,使江都軍府對他心存畏懼。?

李慶安也回禮笑道:“五位將軍不必多禮,從今天開始,我們便是同僚,一起度過半年,希望我們大家能夠合作愉快。”?

五名折衝都尉聽李慶安說話客氣,不由心中大喜,紛紛恭維李慶安年輕有爲、前途無量,劉長雲連忙笑道:“這裡不是說話之地,我白玉堂樓訂了兩桌酒席,給李將軍洗塵,大家一起去吧!”?

李慶安呵呵笑道:“恭敬不如從命,那就前往白玉堂樓。”?

衆人簇擁着李慶安,一起浩浩蕩蕩地騎馬向城內而去。?

...........?

州衙內,揚州太守盧渙正在批閱公文,盧渙是大唐名門盧家的子弟,長安人,今年約四十餘歲,風度儒雅,爲人精明能幹,他是開元年間進士出身,少年時代他曾經和太子李亨一起讀書,私交非常好,曾任東宮善贊大夫,後又升太常少卿,前年升任揚州太守,可以說他是太子黨的核心成員之一。?

揚州是大唐的經濟財政重鎮,因此揚州太守一職的地位非常高,與五寺九監的最高長官一樣,同屬從三品銜,從某種角度上說,盧渙離升相國只有一步之遙。?

兩個多月前,盧渙抓捕了大鹽梟杜泊生,不料卻引出了慶王幾樁走私大案,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扳倒慶王的絕好機會,可惜消息走漏,被都轉運使劉長雲給破壞了,杜泊生被不明身份之人救走,至今下落不明。?

盧渙也同樣得到了消息,李慶安任江都團練使,掌握江都五軍府兵權,而且他得到的情報是高力士是李慶安的後臺,而高力士對太子又頗爲照顧。?

他剛剛批閱完一份文書,這時,一名衙役飛奔進來,稟報道:“使君,團練使李將軍已到碼頭,但被劉轉運使請走了,他在白玉堂酒樓爲李將軍洗塵。”?

盧渙怔住了,嘴角慢慢露出一絲苦笑,這劉長雲好快的手腳,看來他也是要大力籠絡這個握有軍權的團練使了。?

他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這時,他的幕僚方午珍笑道:“使君勿急,一頓飯改變不了什麼,我們依然有機會。”?

盧渙輕輕嘆了一口氣,他當然知道一頓酒宴說明不了什麼,但劉長雲卻拼命籠絡,說明他最近又要有行動了。?

就在這時,又一名衙役跑進來道:“使君,衙門外有人找,是團練使李將軍的手下扶了一名喝醉酒的文士而來,說這文士是使君的舊人。”?

盧渙一愣,他隨即快步向衙門外走去,李慶安居然派人給他送來了一名舊人,這會是誰??

只見衙門外,一名軍官攙扶着喝醉酒的李白,盧渙一眼認出了李白,連忙上前道:“太白兄,你怎麼又醉了?”?

李白依然在醉夢中不醒,那軍官笑道:“李大詩人和我家將軍賭酒輸了,便成了這樣子。”?

盧渙急叫幾名衙役把李白扶進衙內,他又對軍官拱拱手笑道:“在下揚州太守盧渙,請問將軍貴姓?”?

軍官笑着還禮道:“我是安西軍校尉賀嚴明,李將軍還是戍堡火長時,我便是他的手下的小兵。”?

..........?

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426章 漠北奇兵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52章 慕名請客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59章 別院聽琴(上)第95章 邀美遊寺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85章 細水長流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78章 太子李亨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23章 分配不公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95章 邀美遊寺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497章 祿山條件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安西副帥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85章 細水長流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94章 沉香夜宴第84章 人質綁架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
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426章 漠北奇兵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52章 慕名請客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59章 別院聽琴(上)第95章 邀美遊寺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85章 細水長流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268章 風雲變幻(下)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78章 太子李亨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23章 分配不公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95章 邀美遊寺第673章 夷陵急變(下)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497章 祿山條件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9章 安西副帥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85章 細水長流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94章 沉香夜宴第84章 人質綁架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