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意料之外

傍晚時分,李慶安終於抵達了長安,他沒有在城外停留,命三千親衛騎兵在城外駐紮,他本人則改乘一輛馬車,在三百騎兵的護衛下直接向皇城而去。

天氣漸漸地熱了,很多長安民衆爲了躲避白天的炎熱,都選擇黃昏時分出來逛街乘涼,朱雀大街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馬車走得不快,三百親衛小心翼翼護衛在左右,目光不時警惕地向四周查看。

雖然不知道這就是趙王李慶安的馬車,但三百騎兵的護衛還是使長安民衆紛紛讓道。

馬車在緩緩前行,李慶安卻坐在馬車內考慮最近所發生的事情,他已經和郭子儀達成協議,太行八陘中,由郭子儀部負責堵住控制井陘,其餘七陘皆由他的軍隊控制,將安祿山和史思明軍堵在河北,讓他們自相去殘殺,可以說河北大局基本上已經穩定了,唯一的尾巴就是張巡要帶領一批民衆安全逃離河北,這個任務交給他的斥候頭目季勝去完成。

李慶安的目光又漸漸轉回了朝廷,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長安出了瑞兆之事,這着實令李慶安沒有想到,瑞兆本是一件好事,李慶安也曾經考慮過要進行類似的操作,但他認爲現在還不是時候,在條件成熟時,他自然會暗示下屬去做。

但長安卻發生了龜殼刻字之事,剛開始他還以爲是張筠等人的安排,直到他接到政事堂的信,他纔開始意識到這件事並不是那麼簡單,一種潛意識告訴他,這極可能是一連串陰謀的一角。

從古自今任何權力的變更都不會那麼容易,尤其涉及到皇權,更多時候是以血腥爭奪而收場,李世民登基發生玄武門之變,高宗死後發生武則天篡位,李隆基爭位殺死了太平公主集團,李亨登基時又發生了馬嵬坡事變,如今輪到他李慶安登位,事情就會那麼容易嗎?

這個時候突然發生的瑞兆事件,會不會是一種反擊他的開始呢?李慶安經過新豐縣時,他已經得知新豐、藍田縣都出現了瑞兆,他心中的疑雲更加濃重了。

馬車進了朱雀門,直接在內衛的大門前停了下來,秦海陽前去武功縣處理緊急事件了,內衛和情報堂是共用同一個大門,大門前,胡沛雲和秦海陽的副將趙延嗣等數十名將官迎了出來。

李慶安了馬車,數十人一起單膝跪下行軍禮:“卑職參見大將軍!”

“各位將軍免禮!”

李慶安見秦海陽不在,便笑問道:“秦將軍呢?他怎麼不見?”

副將趙延嗣上前稟報道:“回稟大將軍,武功縣發現了魚腹錦書的瑞兆,發現者和鯉魚都被內衛控制住,秦將軍緊急去處理了。”

“是嗎?又發現了一樁。”

李慶安淡淡一笑,“當真是天意難卻啊!”

胡沛雲也上前道:“大將軍,卑職有重要事情稟報。”

“進去再慢慢說。”

李慶安跟隨着衆人走進了情報堂,他先走到千年神龜面前,注視着這隻體態碩大的烏龜,烏龜在水缸內緩慢的划水,背上的文字在燈光下閃爍着一層神秘的光芒。

其實如果沒有別的瑞兆出現,這隻千年烏龜倒是個不錯地宣傳工具,這種千年龜極爲罕見,一般它出現都會令人信服,有點可惜了,但也說明幕後策劃者花費了極大的心血。

“大將軍,寫這些字的人已經查出來了,着實令人嚇一大跳。”

李慶安點點頭,一指內堂道:“進內堂說!”

一行人走進內堂坐下,其餘人都各自去忙碌了,只留下幾名核心人物向他彙報。

李慶安喝了一口涼茶,先問道:“到目前爲止,一共出現了幾樁瑞兆?”

胡沛雲答道:“到現在爲止一共是六件瑞兆,被公開的有三件,被我們及時壓住的,也有三件。”

“哦?除了剛纔說的魚腹錦書外,還有什麼?”

“除了武功縣的魚腹錦書,還有高陵的的白玉石碑,再有就是今天上午出現的渭河寶珠出水。”

李慶安饒有興致地問道:“怎麼個寶珠出水法?”

“回稟大將軍,是今天清晨一個船工在渭河上發現的,是一艘無人小船,船上放一隻玉碗,碗上刻有和龜背同樣的字樣,碗中放一顆雞卵大的珠子,聽說是顆大珍珠。”

“一艘船?”李慶安笑了笑,“我還以爲珠子是浮在水面上呢!”

他又問胡沛雲道:“現在你可以說這個事件的內幕了。”

胡沛雲遲疑了一下,“大將軍能否先隨我去看幾個人。”

“可以!”

李慶安站了起來,跟隨着胡沛雲向情報堂後院走去,那裡有一排房間,便是情報堂的臨時牢房,牢房門口站滿了士兵,見李慶安到來,一齊單膝跪下,行了一軍禮。

走到最邊上一座牢房,牢房裡綁着一箇中年男子,披頭散髮,赤着上身,四肢都套晉了鐵環中,呈一個大字型,這正是上午在歸去來兮酒肆抓獲的那名中年男子了。

胡沛雲指着他道:“此人姓衛,是南唐察事廳的一名低級探子,扮作一名商人,若不是從他頭髮裡發現一卷紙,我們險些將他放了。”

察事廳的是南唐李亨組建的情報機構,由李輔國直接控制,據說有千餘名探子,既負責監視百官,同時也會派到長安探查消息,他們裝扮成各種行業,頗爲隱秘,據長安情報堂得到的情報,察事廳在長安已有兩百餘人,形成了一隻嚴密的情報網,而且都是單線聯繫,抓到其中一個,也無法破網。

李慶安眉頭一皺,問道:“紙上說了什麼?”

胡沛雲從旁邊的銅盤中取過一張紙條,遞給了李慶安,“紙條上是一條命令,一共八家酒肆的名字,我們審問過了,他就負責在這八家酒肆中用瑞兆之事抹黑大將軍。”

“我說.....我什麼都招,饒我一命。”

中年男子慢慢甦醒了,含含糊糊地說着什麼。

李慶安把紙條放回原處,又問:“他還交代了什麼?”

胡沛雲帶李慶安來看這個人,就是爲了交代這件事,他點點頭道:“這個人只是一個小嘍囉,但巧的是,他的上線正好有事情回成都了,他就由他的上上線暫時管轄,這樣一來,我們就從他的口中得到了他上上線的情報,在中午時抓住了這個人。”

胡沛雲一指隔壁房間,“大將軍,請隨我來。”

李慶安走到隔壁房間,門口的守衛紛紛閃開,只見房間裡捆着一男子,四十歲出頭,白白胖胖,額下無須,喉頭平滑,看樣子像一個宦官,他耷拉着,似乎也受了重刑。

胡沛雲指着他得意地笑道:“此人叫楊中意,是一名宦官,也是李輔國手下的得力助手,是察事廳內負責長安事務的頭目,掩護身份是東市巴蜀綢緞店的掌櫃,平時戴着假鬍鬚。”

“你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就是李亨在長安的情報頭子,對嗎?”

“回稟大將軍,兩個月前他或許是,但現在他的權力已經被剝奪了,他所有的手下都被借走,他的手下現在只剩下五人,只負責宣傳一塊。”

胡沛雲不等李慶安再問,他又繼續彙報道:“根據這個楊中意的交代,兩個月前,李亨策劃了一連串針對大將軍的行動,還起了一個代號,叫‘反慶’,這次瑞兆事件只是他們策劃的行動之一,以後還會有刺殺、離間、策反等等,由相國王珙全權負責此事。”

李慶安忽然聽出一點端倪,不由奇怪地問道:“爲什麼不是用李輔國負責,而是交給王珙來做此事?”

“大將軍確實問到了一處關鍵,從這個楊中意的口中,我們才知道了一點點南唐宮廷內幕。”

“什麼內幕?”

胡沛雲向左右看看,道:“大將軍,此事事關機密,請回內堂容屬下慢慢稟報。”

李慶安點點頭,跟隨胡沛雲回到了內堂,在內堂坐下,李慶安便道:“說吧!什麼內幕?”

“大將軍,那楊中意說李亨和太子李系已經產生了矛盾,而且矛盾不小,是李亨率軍攻打襄陽時,李系坐鎮成都監國,但他越權進行了一些重要的人事變動,這引起了李亨的嚴重不滿,李亨就有了廢太子之意。”

聽到這,李慶安忍不住笑了起來,“這纔是他的風格,不容別人染指他的一點權力,我還以爲他真要定下一個太子呢!看來他還是要再立太子,估計新太子應該是彭王李僅。”

“大將軍的推測一點沒錯,那楊中意說,李亨很看重彭王,不僅在公開場合誇讚彭王有龍鳳之姿,已經準備任命他爲尚書令,主管南唐財稅。”

李慶安沉思了片刻,他又問道:“難道是王珙支持李僅,而李輔國支持李系,所以李亨就讓王珙來主管這件事,是這樣嗎?”

胡沛雲笑道:“正是這樣,李亨正是想借這件事從李輔國手中奪走一部分察事廳的權力,所以楊中意雖然是長安情報網的頭子,但他手下全部被借走了,實際上是被奪走權力,他本人被架空,李亨想換太子之事非常隱秘,只有幾個當事者心裡明白,連崔圓這樣的重臣都不知曉,這個楊中意是李輔國心腹,所以他纔得到了這個秘密,我們也是機緣巧合,正好把他抓住了。”

李慶安揹着手在房間內來回踱步,這情報確實出乎他的意料,如果這個情報屬實的話,那南唐內部就可能發生裂變,是不是攻打南唐的機會就成熟了呢?

想到這,他又對胡沛雲道:“胡將軍,這件事我今晚考慮一下,明天再和你詳談,現在你給我說一說瑞兆之事,我想知道後面的具體內幕。”

.......

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85章 細水長流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11章 風及南北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7章 胡人祿山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43章 小露鋒芒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52章 慕名請客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10章 又見小娘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352章 太真蒙難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243章 暗流涌動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章 拔煥之旅第40章 神秘少婦第5章 安西小娘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586章 幽州急報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709章 奉先夜話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65章 高府練球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61章 琴仙身世第8章 百步殺人第690章 渤海登陸
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85章 細水長流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11章 風及南北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47章 胡人祿山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43章 小露鋒芒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281章 哥舒之慮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52章 慕名請客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225章 緊密備戰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55章 明珠相親第277章 再遇花花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626章 江南初平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10章 又見小娘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352章 太真蒙難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243章 暗流涌動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4章 拔煥之旅第40章 神秘少婦第5章 安西小娘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586章 幽州急報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709章 奉先夜話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65章 高府練球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230章 收復碎葉第61章 琴仙身世第8章 百步殺人第690章 渤海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