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哥舒之慮

二據家的宴席在個時辰後便結束了,婚禮時間正式定泄工川十八日,而今天是正月初十,只有八天的時間了,獨孤家即將面臨最忙碌的時刻。

酒宴上,獨孤浩然心情鬱悶,喝得酪酚大醉,客人的告別和離去都是由裴夫人一人想送,獨孤府前忙碌異常,一輛輛的馬車在隨從的簇擁下先後離去。李慶安的酒喝得半酣,明月把他送出了家門,雖然父親最終宣佈了婚事,但明月依然憂心仲仲,她擔心又會節外生枝,這兩年她屢遭磨難,都有點草木皆兵了。

“這幾天我讓舞衣和如詩如畫來陪你,不要擔心,不會有什麼事情。”

李慶安低聲安慰她道:“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任人宰割的小軍官了,相信我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你。”

“我知道,你自己也要當心。”

“那好,我先走了,等着我們的那一刻吧!”

李慶安翻身上馬,嚮明月微微點頭,明月展顏一笑,嬌媚無限,凝視着李慶安遠去,裴夫人走過來挽住了女兒的胳膊笑道:“怎麼,捨不得嗎?”

“娘,我很擔心他,他得罪了聖上,可怎麼辦?”明月低低嘆了口氣道。

“不要擔心,男人們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你要相信你的丈夫有能力去面對它。”

“我也希望如此!”

明月的然一笑,對母親道:“娘,我們回去吧!”

隨着客人都告辭走了,獨孤府的門前便迅速冷清下來。

李慶安在五十餘名親兵的護衛下向坊門而去,網到坊門口,便遠遠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邊,迎面一名軍人上前來施禮。

“李大將軍,我們大帥有請!”

“是哥舒大帥嗎?”李慶安認出這個軍官是哥舒翰的貼身家幢左車,也是一名猛將。

“是!大帥請將軍到馬車裡一敘。”

“那就打擾了。”

李慶安縱馬來到馬車旁,哥舒翰已經打開車門等候,他時呵笑道:“李將軍可醉否?”

李慶安也笑道:“酒無妨,只是佳人令我陶醉。”

哥舒翰撫掌大笑,“賢弟果然是懂風情之人,快請上馬車。”

李慶安下車,上了他的馬車,哥舒翰的馬車出奇的寬闊,儼如一間小房子,鋪有厚厚的地毯,佈置奢華,有固定燭臺,光線明亮,裡面還隔了一間小室,正中的放有一張矮桌,上面鋪着一張地圖,旁邊堆着不少書籍。

“果然不錯!”

李慶安點點頭讚道,這兩天他也考慮自己是否也改乘馬車,倒不是爲了圖舒適,主要是便於在路上辦公,另外也是爲了防止刺殺,現在他的身份日臻重要,不僅有楊國忠那樣的政敵,還有大食、吐蕃等敵國對他恨之入骨,騎馬過街,目標過於顯著,很難預防被人暗殺,哥舒翰的馬車讓他更有了這個想法。

他坐了下來,這時,車廂內室的門開了,竟出來一名如花似玉的美嬌娘,打扮得十分妖豔,她跪在地毯上,手中端着一隻茶盤,將兩杯熱騰騰的茶杯放在小桌上,李慶安一眼瞥見內室裡放着一張牀榻,上面還半躺着一名女人。穿着十分暴露,肉光乍現,他不由曖昧一笑道:“大帥好享受!”

哥舒翰欣然笑道:“這兩個女人都是我寵愛的侍妾,若沒有打仗,我是一刻也離不開女人,所以帶她們在身邊。”

他又對上茶的侍妾道:“我與李大將軍有要事相談,你們不要打擾。”

“是!”女人點頭答應,便回了內室,把門關上了。

李慶安慢慢喝了口茶,目光落在眼前的地圖上,他這才發現,這是兩張地圖拼成,一張是青海以西的地圖,另一張竟是安西地圖,都是和吐蕃接壤一帶。

李慶安心中微微有些明悟,哥舒翰恐怕是要和自己談吐蕃之事,他又想起李林甫曾經對他說過,李隆基暫時不會裁減他的軍隊,讓他去找哥舒翰商量,應該和哥舒翰和自己談是同一個意思。

他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喝茶,等待着哥舒翰先開口。

“我想在夏秋之交發動對吐蕃的全線戰爭!”哥舒翰沒有什麼含蓄,開門見山便說出了他的想法。

他見李慶安沒有吭聲,又繼續道:“吐蕃新王年幼,朝中那襄氏和馬重英及尚息東贊三派爭權激烈,使吐蕃的國力處於一個衰弱期。這也是我們百年難遇的機會,我想,這個機會決不能放過。”

“哥舒將軍的意思是安西也一併參戰,發動東西兩線的大規模戰役。”

“正是此意!”哥舒翰點頭笑道:“東西兩線同時開戰,令吐蕃首尾不能兼顧,我相信此戰以後,我唐軍將奪取九曲和大非川,掃掉吐蕃人的後勤糧草老巢,使大唐對吐蕃將由戰略守勢轉爲戰略攻勢,第一次掌握主動權,至少可使隴右獲得五十年的安靜。”

李慶安明白哥舒翰的意思,這場戰役實際是以隴右爲主,安西爲輔,他來配合隴右軍作戰,但這場戰役對安西來說也非常有必要,在李慶安的計劃中,他將發動吐火羅戰役,將大食勢力趕出吐火羅,但吐蕃卻是隱藏在他身後的一條毒蛇,它極可能會趁唐軍與大食軍交戰之機突然出兵,或進攻大小勃律,或進攻玉鬧,使唐軍陷於再線作戰的被動,還有迴繞這頭狼,也很難保一小趁機對北庭發動閃電講攻,二線作戰。唐軍必敗亢珊六※

而哥舒翰的這個建議來得非常是時候。它可以保證安西軍在發動吐火羅戰役之前先肅清吐蕃這個後患,使自己最後能夠全力以赴發動吐火羅戰役,另一方面,這又會讓李隆基很難對自己下手,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這都是個雙贏的建議。

但先發動對吐蕃戰役的缺點也顯而易見,那會使大食得到喘息之機,等打完吐蕃,大食的非州戰役也將結束了,大食便會投入更多的兵力與自己爭奪吐火羅,使吐火羅戰役更加艱難。

但任何事情都會有利有弊,利大於弊,便是可行之舉,李慶安心中雖然打定了主意,但他卻不想讓哥舒朝得到太容易,讓哥舒翰得到太容易,他就失去了和哥舒翰討價還價的餘地,同時,也可以讓哥舒翰去壓李隆基,讓李隆基來和自己談判。

想到這,李慶安淡淡一笑道:“這和計哉不知大帥是否稟報過聖上?。

應該說這咋。計劃哥舒翰已考慮了整整兩年,從奪取石堡城後,他便不斷西進,企圖奪取大非川和九曲一帶,徹底拔掉吐蕃人的後勤老巢,但他幾次用兵都沒有能夠成功,關鍵就是忌憚吐蕃的西線的六萬援軍,使他不敢深入,獲得攻佔吐蕃樹敦城的小勝便停止,這也是李慶安嶺西與大食作戰,吐蕃軍沒有在後面捅刀子的原因,哥舒翰在隴右的用兵無形中牽制住了西線吐蕃軍。

在去年初,哥舒蟾便曾經考慮過聯合安西軍共同作戰,讓安西軍牽制住吐蕃的西線軍隊,使他能夠放手一搏,但那時李慶安正與大食激戰擔羅斯戰役,也無暇東顧吐蕃,這件事哥舒翰便沒有再提,現在李慶安在嶺西擊敗大食軍,功勳卓著,而安西軍無論兵力還是地盤都一躍成爲各類諸侯之首。

以此同時,高仙芝在南面也同樣獲得大勝,耀武揚威,另外安祿讓也因大敗契丹而獲得東平郡王的爵位。

哥舒翰再也坐不住了,他也一定要爭取對吐蕃的大勝,以確立自己在大唐前三強的地位,正好李慶安結束了恆羅斯之戰,哥舒翰考慮了兩年的計劃終於能躍然於紙上。

李隆基那邊他已經說通了,李隆基願意以傾國之力打這一戰,李林甫和楊國忠也表示了對他的支持,現在關鍵就是李慶安的態度,哥舒翰也知道靠李隆基來壓李慶安是行不通的,李慶安可以輕而易舉地拒絕,比如立刻在大食邊界挑起戰火,這樣安西軍就是有心無力了。

還是得讓李慶安真心誠意地支持他,當然,哥舒翰不是沒有別的方案,只要兵力足夠,他也能獨立東西兩線作戰。

他曾經考慮過再請朔方軍來助戰,但在他派人向安思順表達了這種意願後,被安思順斷然拒絕,他和安氏兄弟關係極爲惡劣,安思順怎麼可能再來幫他,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還有一個方案便是調內地府兵來隴右參戰,這個方案是能實現的,可是內地稍有戰力的關中兵都調到劍南給高仙芝了,剩下的都是贏弱之軍,他們的戰力和無法適應惡劣環境,恐怕最後不但幫不了他,還會一敗塗地使他遭遇慘敗,到時他哥錚翰功勞一分沒有,還要擔責,思來想去,只有讓安西軍從西線對吐蕃作戰,纔是最穩妥,最有效地方案。

哥舒翰借今天給李慶安幫忙的機會,小心翼甚向李慶安提出了他的請求,他當然也知道這場戰役對李慶安也有利,可關鍵還是看李慶安肯不肯幫他這個忙。

還好,李慶安沒有拒絕,這使哥舒翰的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連忙笑道:“這個方案我自然已經稟呈了聖上,聖上也原則上同意了,但這個戰役涉及面太廣,不是隴右軍一家能打得下來,還要賢弟的安西軍也一同參戰才行。”

李慶安點了點頭笑道:“哥舒兄既是爲國,慶安安能不助,只是此事事關重大,其時我也正想趁大食西征、無暇東顧之機發動吐火羅戰役,我確實有點爲難,不過”。

哥舒翰的心纔剛一沉,聽李慶安話中又一轉折,他的心彷彿掉進了泥沼又爬上上來,便連忙問道:“不過怎樣?”李慶安微微一笑道:“不過關鍵還是在於朝廷,取決於聖上邊疆連年作戰,國內的民衆負擔沉重,國力疲憊,哥舒兄若能完全說服聖上,我想就不需哥舒兄再來找我了,聖上自然會來找我談。”

哥舒翰沉吟不語,他有點聽懂了李慶安的意思,李慶安是想和李隆基討價還價,哥舒翰也理解李慶安的處境。表面看他似風光無限。實際他也暗藏危機,楊國忠的挑撥,安西勢力過大,竟使李隆基向安西派親王坐鎮,而范陽、隴右都沒派,如果李隆基真的相信李慶安,他會這樣做嗎?

李慶安就是想借這次幫助隴右從西線用兵的機會,向李隆基要一點實惠,這是也人之常情,至於國力疲憊,他哥舒翰不關心。

哥舒翰點了點頭,道:“賢弟的意思我明白了,投之以李、報之以桃,我也會助賢弟一臂之力。”

李慶安見哥舒翰聽懂了他的意思,便笑道:“哥舒兄既有求於我,怎麼能不先表示表示呢?”

哥舒翰一怔,他連忙道:“賢弟想要什麼,儘管開口!”

他指了指馬車內室,曖味地夫立”賢弟想要衆兩個女人嗎。我送給你六,李慶安搖搖頭笑道:“君子不奪他人所愛,哥舒兄敬了我三杯牛角酒,我焉能再奪兄之女人,不過這馬車不錯。我很喜歡。”

哥舒翰哈哈大笑,“好!既然賢弟喜歡,這馬車便送你了

興慶宮,楊玉環在數十名宮女的簇擁下匆匆向大同殿走去,她網網得到消息,聖上大發雷霆,竟然連連處死了三名宦官,這三名宦官便是她網剛派去給獨孤家送賀儀的那三人。

Wωω● ttκΛ n● ¢ o

李隆基處死他們的理由是夜間私自出宮,楊玉環當然明白聖上的怒從何來,獨孤浩然宣佈了李慶安和獨孤明月的婚期,讓他惱羞成怒了。

楊玉環走到大同殿門口,她網要進殿,幾名侍衛卻攔住了她。

“娘娘,聖上有令,任何也不準打擾他。”

“連我也不行嗎?”楊玉環陰沉着臉道。

侍衛面露難色,艾艾道:“聖上是這樣吩咐的,請娘娘諒解”。

楊玉環半天沒有說話,她知道聖上一定是指明瞭不准她進殿,否則侍衛不敢不讓她進去,看來聖上也在惱怒她派人去給獨孤浩然施壓,楊玉環心中暗暗嘆息一聲。

就在去年她過壽那天,三郎看中了豔光四射的獨孤明月,當天晚上便含蓄地向她暗示了想讓獨孤明月進宮的意願,三郎是君臨天下的帝王,看中一個女子,讓她進宮,這是天經地義之事,她楊玉環不會、也不敢因妒而阻撓,但獨孤明月進宮她決不準,因爲獨孤明月已有婚約在身,長安人人皆知,她不願三郎爲一個女人去傷害一個邊疆重臣,更不願三郎再揹負一個奪臣之妻的罵名。

另一方面,明月是李慶安的未婚妻,楊玉環一直便很喜歡李慶安,她不願意李慶安由此蒙羞,不願意李慶安遭受奪妻的打擊,當然。楊玉小環也是女人,明月的美貌絕倫使她也多少有些不安,她今年已經三十出頭,而明月不過二十歲,明月進宮後將會威脅到她的地位。所以於公於私,楊玉環都決不願意明月進宮,她幾次阻撓了李隆基,今天終於將李隆基觸怒。處死她派的宦官,實際上就是在向她示威。

明天還有朝會,楊玉環本來想勸李隆基息怒,早點休息,可現在她居然連殿門都進不去,她望了大同殿半的,最後只得嘆口氣,轉身返回了自己的寢宮。

大同殿上,李隆基怒火中燒,他有點失去理智了,他爲堂堂的帝王,居然連自己看中的一個女人都得不到,這個帝王當得還有什麼意思?還有那個妒婦,她以爲自己真的就只能寵她一人嗎?竟然敢私自派宦官去給獨孤浩然施壓,她把他李隆基當什麼人了,居家過日子的升斗小小民嗎?

“放肆!”李隆基掄起硯臺,狠狠砸在地上,“砰,地一聲摔成了碎片。

旁邊的魚朝恩等宦官嚇的戰戰炮兢,他們還從來沒有見聖上發過這麼大的脾氣,若是平常,他們會馬上跑來收拾碎片,可現在誰敢過去,誰過去誰就死。

李隆基發泄了一通火,他的怒氣稍稍平息了一點,這時,他望着桌上的一隻錦盒,這是安祿山前年給他進獻的助情花香百粒,大小如粳米而色紅,睡覺前含香一粒,助情發興,筋力不倦,他稱之爲漢之慎恤膠,這個東西治好了他的難言之隱,他因此重賞了安祿山,甚至封他爲郡王。

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東西副作用太重,用了後,第二天他會疲憊不堪,頭腦昏沉幾天,他已經近一年未用了。今天他特地找出來,就想等今晚獨孤浩然秘密把獨孤明月送進宮來,他能盡興一夜,不料好事落空,讓他的慾火反而噬己。

李隆基心中慾火難平,他又惱怒楊玉環,不想去找她,他心中煩亂不堪,這時他猛地想起了梅妃,那個清新淡雅、纖柔秀麗的奇女子,一樣的美貌絕倫,從來不會觸逆於他,自己也曾經寵愛過她好幾年,似乎已有七八年沒見到她了,她孤獨一人住在太極宮,也不知她的近況如何?李隆基心中的思念之情倏忽而來,他便向魚朝恩招了招手。

魚朝恩連忙上來道:“陛下請吩咐”。

李隆基低聲對他道:“你拿聯的金牌,去一趟太極宮,秘密將梅妃給聯接來,接到大同殿來,知道嗎?”

魚朝恩一愣,聖上怎麼會忽然想起江採萍,這都多少年了,他連忙點頭道:“陛下請放心,奴才這就去,馬上給陛下接來。”

如果說楊玉環是大魚大肉,江採萍便是清新可口的小菜,大魚大肉也終會有一天吃膩的時候。

想到梅妃將至,李隆基心中的怒火終於平息了,他漸漸恢復了理智,這纔想起還有一件大事沒做,明天將是早朝,他還有幾句話忘記囑咐楊國忠了。

李隆基便立刻吩咐一名宦官道:“去,速把楊國忠給聯叫來!”

梅妃江採萍歷史上究竟有沒有,一直存在爭議,不過本書是說,她是不是史實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將爲本書添色,若您老有月票且願意投給老高,老高真感激涕零了,如欲知後事如何,章蘋更多,

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7章 胡女多情第26章 紫宸決策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77章 皇帝召見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20章 自古傷別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79章 口蜜腹劍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59章 別院聽琴(上)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90章 古怪樂器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76章 孿生姐妹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526章 驚弓之鳥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42章 權宦高翁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65章 高府練球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15章 並非盜賊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85章 細水長流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17章 胡女多情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
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7章 胡女多情第26章 紫宸決策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309章 慶安新縣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77章 皇帝召見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20章 自古傷別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79章 口蜜腹劍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59章 別院聽琴(上)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90章 古怪樂器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540章 光弼心機第76章 孿生姐妹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526章 驚弓之鳥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42章 權宦高翁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65章 高府練球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15章 並非盜賊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85章 細水長流第34章 血戰險堡(下)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17章 胡女多情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687章 河北風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