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光弼心機

片刻,士兵領進來一名中年書生,長得身材瘦小,容貌醜陋,還留幾根稀疏的鼠須,如果細看,此人竟還有一點跛腳,大帳內的季廣琛親兵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來,連季廣琛本人也眉頭皺成一團,這就是李光弼的特使嗎?怎麼如此猥瑣?他心中也忍不住對李光弼生出一絲輕視之意。

季廣琛面白如玉,容貌俊美,再加上他身材高大,一直便被稱爲京城第一美男,他對自己的相貌十分自負,見居然來了一個醜人,他心中立刻就不高興起來。

季廣琛知道李光弼的情況,當年哥舒翰和安思順都看不上此人,把他當個鞠球似的,在朔方、隴右、河西之間踢來踢去,最後被哥舒翰送去安西,卻得到了李慶安的重用,據說在安西混得不錯。

儘管如此,但季廣琛總覺得那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緣故,安西沒有名將,所以纔會讓李光弼這種棄貨也能在安西混得風生水起。

今天李光弼又派了一個其貌不揚的使臣來,這就讓武舉出身,一向高傲的季廣琛首先就對李光弼輕視了幾分。

中年書生拖着腳走進大帳,向季廣琛躬身施一禮,道:“卑、卑職是...李光...弼將、將軍帳下幕...僚蔡經綸。”

大帳裡‘轟!’地大笑起來,原來還是一個結巴,季廣琛狠狠瞪了親兵們一眼,雖然他也不喜歡,但他是主將,不能失禮,便強忍不悅,對這名中年書生道:“蔡先生給我帶了什麼信吧!”

他不相信這個結巴書生能當說客,一般都是給自己帶來李光弼的信件,不料這個書生卻沒有信件,他臉脹得通紅,更加結結巴巴道:“李、李將軍,讓...卑職,帶、帶個口信給季、季將軍。”

“好了!”

季廣琛終於也忍不住了,他一揮手道:“給他筆墨紙硯,讓他寫出來。”

蔡經綸後退一步,瞪着季廣琛道:“季、季將軍何以輕我?”

“我沒有輕視先生,正因爲重視,才讓先生書面寫出來,這樣是尊重你們李將軍,你不要多疑,去寫吧!”

蔡經綸被親兵帶下去了,季廣琛靠在椅背上,心有所思地望着大帳外,他原以爲會是李慶安派人來和他談判,卻沒想到卻是李光弼派人來了,這說明李光弼邀功心切,想搶在李慶安之前收編自己,這會不會是一個拖延時間的機會呢?

這時,一名親兵上前,將一張紙遞給了季廣琛,“將軍,那個結巴寫好了。”

季廣琛接過信,見上面字跡瀟灑飄逸,那個結巴竟寫了一筆好字,他暗暗點頭,看得出這個書生確實有點才能,雖然有才,但李光弼卻派他來出使,說明他用人不當,這就好比派雞去耕田,派牛來打更,這個李光弼着實不怎麼樣,這就更讓季廣琛心中對李光弼更輕視了幾分。

他又看了看信,信中是李光弼的許諾,假如他季廣琛肯投降,那他會保舉自己依舊爲鄭蔡節度使,並賞錢五萬貫,絕不食言,希望他好好考慮自己的前程。

這個許諾在季廣琛意料之中,但他卻從這件事中看出了一點端倪,這應該也是李慶安的意思,想圓滿解決自己的軍隊,只是李光弼邀功心切,便先派人來說服自己。

真是這樣簡單嗎?

雖然季廣琛很有點瞧不起李光弼,但他知道李慶安的厲害,他可以輕視李光弼,但他不敢輕視李慶安。

季廣琛揹着手在大帳內慢慢踱步,他在反反覆覆考慮李慶安的真實意圖,李慶安此次東征,很明顯是想收編李亨留在中原的十五萬軍隊,他帶進關中的兵力不多,聽說只有十萬人,而這十萬人要對付安祿山的五十萬大軍顯然是遠遠不夠,收編了十五萬軍隊,將極大增強他的實力,另外,滎陽的一百多萬石糧食他李慶安當然也不會放棄。

‘穩軍之計!’

季廣琛的心中電光石火般地冒出一個念頭,這個念頭令他激動異常,他快步走到地圖前,他覺得自己已經看透了李慶安的真實意圖。

目前李亨留在中原的十五萬軍中,除了漢中李奐的三萬軍外,還有河東董秦的兩萬軍,還有自己的三萬軍,再有就是許叔冀的七萬大軍,許叔冀現爲滑濮節度使,實際上他管轄的範圍還包括汴、曹、宋、兗、徐五州,在四個軍閥中,許叔冀纔是第一大勢力,軍隊最多,勢力範圍最廣。

李慶安首先要對付的應該是他而不是自己,如果先進攻自己,勢必會打草驚蛇,將許叔冀逼向河北安祿山,或者投奔吳王李璘,所以李慶安纔要李光弼先穩住自己。

應該是這樣了,季廣琛冷冷笑了起來,李慶安再狡猾,也逃不過自己的眼睛,他何嘗不是希望如此呢?

他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時間,如果能再拖半個月,李亨就該進攻荊襄了,那時他便可以從北面夾攻,既能擺脫李慶安的威脅,同時也立下了一大功績,李亨很可能讓他來鎮守荊襄。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來報,“稟報將軍,我們發現一支大軍,沿北面的黃河走過,向滑州方向而去。”

“果然不出我所料!”

季廣琛驚喜不已,李慶安的意圖真的被他看破了,他們果然是想穩住自己,而大軍去收降許叔冀的軍隊。

他立刻寫了一封信,交給一名親兵道:“你速去陳留,將此信交給許叔冀,告訴他務必小心李慶安偷襲。”

季廣琛揹着手慢慢走到大帳前,望着北方喃喃自言自語道:“去打吧!打上一個月,我便大事已濟。”

.........

就在李光弼派出的幕僚蔡經綸出使滎陽之前,李光弼的兩萬大軍卻已經悄悄離開了洛陽,繞南面的登封縣,沿嵩山小道迂迴向北,大軍直撲滎陽,兩萬騎兵晝伏夜行,不走官道,專撿偏僻的小道,只兩天後,大軍便抵達了滎陽以南三十里外的一處山坳之中,這裡是丘陵地帶,谷深洞多,森林茂密,最近的官道也在二十里外,位置十分偏僻,只有一個百餘戶人家的小村莊,叫做環翠村,人跡罕至。

此時天已經快亮了,李光弼便下令兩萬軍就地駐紮,又派出數百名斥候四處封鎖消息,此地離滎陽縣很近了,一旦被季廣琛發現,他很可能就前功盡棄。

李光弼站在地圖前,仔細研究着進軍的路線,這次行動方案由他提出,得到了李慶安的批准,早就在離開長安之前,李光弼便仔細研究過了這幾名李亨的將領,季廣琛此人是武舉軍事謀略科出身,熟讀兵書,據說很有智謀,而且長得容貌俊美,身材修長高挑,號稱長安軍中第一美男子。

但李光弼更注意他的弱點,他的弱點顯而易見,他長期呆在京中,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戰經驗,其次此人比較自負,一向看不起邊關將領,天寶六年安思順在長安過壽,遍請長安武將,幾乎所有人都去了,惟獨這個季廣琛沒有去,他不止一次抨擊安思順、抨擊哥舒翰。

對安思順和哥舒翰這種老帥都瞧不起,更何況是自己了,李光弼便抓住了季廣琛弱點,特意派結巴幕僚蔡經綸去和季廣琛交涉,以驕慢其心。

此時,蔡經綸應該到滎陽縣了,李光弼便等待着天黑,這時,幾名親兵將環翠村的村長帶了進來。

村長姓陳,年約五十餘歲,十分老實憨厚,他進來便跪下道:“小民陳三郎叩見將軍。”

“陳村長請起!”

李光弼笑呵呵把他扶起,道:“村長先請放心,我們安西軍一向軍紀嚴明,絕不會禍害民衆。”

“小民相信,官兵至今秋毫無犯。”

李光弼笑了笑,又問道:“那你們以何營生,可有外人常來?”

“回稟將軍,我們這裡叫環翠峪,谷深林密,盛產藥材,我們村子中人都靠採藥爲生,每逢旬日便會去滎陽縣賣藥,順便採買些日常所需,一般外人很少到我們這裡來,只偶然有藥商和貨郎來。”

“那藥商和貨郎來過嗎?”李光弼又問道。

“藥商已經有一個月沒來了,貨郎前天剛走,下一次來至少要三天後了。”

李光弼點點頭,他沉思了片刻,又問道:“從這裡去滎陽,你們怎麼走?”

村長道:“我們一般先上官道,沿官道去滎陽,雖然繞一點,但官道路途平坦,反而快,最多一個半時辰便到了,如果不想走官道,那就走小路,雖然近,反而耗時,要兩個時辰才道。”

李光弼聽說有小路,不由心中大喜,連忙追問道:“小道能否走馬?”

“可以,我們都是騎馬前往滎陽,只是有一段路需要牽馬步行十里。”

李光弼立刻做出了決定,他便對村長道:“村長可給我們找兩個嚮導,今晚帶我們去滎陽,事後我會重重酬謝你們。”

“沒有問題,我兒子經常走小路去滎陽,讓他帶將軍前往。”

......

兩萬騎兵在環翠村休整了一天,天剛擦黑,兩萬大軍在嚮導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滎陽縣進發。

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96章 家中遇盜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2章 權宦高翁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39章 奉命東行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64章 相國遠慮第3章 凌山打獵第86章 揚州來客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95章 邀美遊寺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0章 又見小娘第96章 家中遇盜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94章 沉香夜宴第665章 宗室命門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93章 東市失火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65章 高府練球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13章 內室密談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658章 反慶集團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76章 孿生姐妹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122章 隴右備戰
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96章 家中遇盜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2章 權宦高翁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39章 奉命東行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252章 貨幣之謀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559章 遊寺驚魂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64章 相國遠慮第3章 凌山打獵第86章 揚州來客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95章 邀美遊寺第399章 夜襲那城第10章 又見小娘第96章 家中遇盜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94章 沉香夜宴第665章 宗室命門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287章 有使遠來第93章 東市失火第188章 隱龍驚現第65章 高府練球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274章 借刀殺人(中)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13章 內室密談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658章 反慶集團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702章 史營內訌第129章 絕密武器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76章 孿生姐妹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122章 隴右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