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井陘血案

三萬幽州鐵騎在黑暗中疾速奔馳,如草原上的狼羣在追趕獵物,人影晃動,飛馳如電,黃塵滾滾,馬蹄聲震天動地,彷彿將大地傾翻。

在大唐的軍隊中一直有一種說法,叫‘東鐵騎、西陌刀’,指的就是大唐帝國最強悍的兩支軍隊,西陌刀是指安西陌刀軍,而東鐵騎便是指幽州鐵騎,也就是范陽軍中最精銳的一支騎兵。

這兩支軍隊之所以能號稱天下第一,就是和他們所處的地域分不開,安西多白種胡人,這些胡人大多身材高大,力量強勁,適合於使用長臂陌刀,而范陽則有大量的北方遊牧民族所依附,這些遊牧民族自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馬術精良,從他們中便可以挑選出最優秀的騎手組成幽州鐵騎。

幽州鐵騎最早是兩萬人,但經過安祿山幾年的擴張,現在已到了六萬人,由他的兩員猛將史思明和蔡希德各統率三萬。

今天殺來井陘的,便是史思明統帥的三萬幽州鐵騎,他們從幽州出發,疾奔數百里,前方十里外便是土門關了。

史思明一路奔馳在最前方,夜色中,他極力眺望前方,半路時他已經知道有一批叛民前往井陘,他更加快了速度,一定要截住這批叛民,在史思明看來,這些逃離河北的農民就是叛民。

史思明的眼中充滿了殺機,背叛他們的人無論是什麼理由都一律罪該萬死,他一揮戰刀,惡狠狠喊道:“加快速度,追上叛民格殺勿論!”

三萬騎兵加快了速度,如風馳電掣般向土門關猛撲而去.....

土門關外,數萬移民還在向關內蜂擁而入,誰也沒有意識到死神正向他們一步步靠攏,蔣氏宗族和穆氏宗族很巧地又擠在一起,他們互相敵視着,但誰也不敢再鬧事,顏真卿已經先入關去照顧前方的移民了,而顏杲卿和長史袁履謙正和衙役們一起維持城門口的秩序。

“顏太守!袁長史!”有人在喊他們,聲音頗爲焦急,顏杲卿擡頭尋去,只見城頭上的校尉餘方正向他招手,目光充滿了驚惶。

顏杲卿和這個校尉餘方很熟,他從來都是一臉輕鬆的笑容,語氣也玩世不恭,而現在他不僅語氣焦急,眼中還有一種懼怕之色,這令顏杲卿心中一怔,便對袁履謙道:“你繼續看顧移民,我去看一看!”

他催馬上前,來到了城牆下,仰頭笑道:“餘校尉,出了什麼事?”

“顏太守,史思明的軍隊已經殺來了,馬上就到,你快和袁長史進關,否則就來不及了。”

餘方聲音壓得很低,唯恐周圍民衆聽見,顏杲卿卻大吃一驚,他猛地回頭向遠方望去,就在回頭的一剎那,遠方的數裡外忽然黃塵滾滾,殺氣騰空而起,餘方驚叫起來,“他們、他們來了!”

這個聲音卻沒有能壓制住,很多人都聽見了,正排隊要進關的民衆一起回頭望去,只見數裡外的月光下,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小黑點。

所有人都驚呆了,靜寂了片刻,土門關前頓時一片大亂,人們爭先恐後向關中奔涌,“快逃啊!安祿山殺來了。”

歇斯底里地恐懼叫喊,擁擠、推攘、踐踏......孩子的哭聲、老人的慘叫聲,使關門前變得混亂不堪,長史袁履謙拼命維持秩序,“大家不要亂,東西可以不要,人先進關!”

他聲音都喊啞了,卻沒有什麼效果,一陣人羣擁擠而來,他的馬匹被擠翻了,袁履謙被掀翻在地,額頭正撞在一塊石頭上,頓時鮮血長流,暈死過去。

兩名衙役連忙上前扶住他,對顏杲卿大喊道:“顏太守,袁長史受傷了。”

此時顏杲卿心如火焚,他已顧不上袁履謙了,便對兩個衙役,“你們速將袁長史擡進關去,我去後面看看。”

他策馬向隊伍的最後奔去,兩名衙役無奈,只得背起袁履謙,向城內飛奔而去,這時餘方已令城門徹底大開,數百守軍也出城幫助民衆,去掉雜貨牛車,抱起孩童,扶住老人,只管放人進城,放人進關的速度加快了。

顏杲卿一路打馬狂奔,向隊伍最後奔去,越過一道矮崗,他忽然勒住了戰馬,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史思明的騎兵已經掩殺進了移民隊伍中,哭聲震天,慘叫聲充斥四野,移民們被殺得人頭滾滾落地,肢體斷裂,血流成河,死屍遍野,民衆們被嚇傻了、嚇呆了,他們從官道上奔向曠野,四散逃命,但史思明的騎兵卻不放過任何一人,他們追趕砍殺,白髮蒼蒼的老人向他們磕頭乞命,卻被一刀劈去頭顱,懷孕的婦女奔跑不快,被騎兵用長矛從後背一矛戳穿身體,和腹中胎兒一起釘死在地上。

孩童被祖母抱在懷中,一起被亂刀砍死,牽牛車的男人悲憤萬分,上前拼命,卻被刺死在牛車旁,雙眼怒睜,死不瞑目。

史思明揮舞着戰刀,仰天狂笑,“順我者生,叛我者死!”

“殺!殺死所有人,以人頭論功。”

可憐的民衆滿懷希望向西移民,卻被安祿山的軍隊無情殺戮,這場殺戮足足持續了半個多時辰,當顏杲卿抱着最後一個小女孩逃進了土門關,城門終於緩緩關攏,幽州鐵騎被移民們丟棄的家當堵住了道路,難以衝擊城門,但此時,土門關外已有近四千戶家庭被滅門,二萬五千多人被殺,土門關前血腥刺鼻,屍體堆積,變成了地獄屠場。

土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史思明的騎兵沒有帶攻城武器,難以攻打,他見已經達到了目的,便一策戰馬奔到關前,厲聲喊道:“叫顏太守出來見我!”

顏杲卿站在城頭上,他滿眼怒火地盯着史思明,指着他大罵道:“史思明,你濫殺無辜,蒼天不會饒你,你遲早將死無喪身之地!”

“哼!”

史思明重重哼了一聲,道:“顏杲卿,我不跟你鬥嘴皮子,我只警告你一句,不要做得過分了,從現在開始,再有一人叛逃,我殺一人,有十人叛逃,我殺十人,舉州逃跑者,我舉州屠盡!”

他一揮手令道:“撤!”

三萬騎兵轉身而去,馬蹄聲如雷,片刻便遠去了,消失在夜色之中,關隘上夜風拂面,所有人無比悲憤地望着關外的慘象,不知過了多久,土門關的大門再次開啓了,數千民衆從關內奔出,哭喊着去尋找自己被殺的親人。

餘方狠狠一拳砸在城垛上,他爲自己的無能而感到萬分自責,這時顏杲卿走上前對他道:“將軍只有五百人,怎麼可能是史賊數萬騎兵的對手,將軍已經盡力了,畢竟大部分民衆都逃進了關內,現在當務之急是要通知郭大帥,讓他知道井陘發生的屠殺,我很擔心史思明會南下再殺人。”

餘方點了點頭道:“我知道,我這就發信!”

他轉身下城去了,顏杲卿又回頭望着遠處的修羅屠場,眼中露出堅毅之色,他必須立刻返回真定縣,要繼續組織移民,史思明的殘酷殺戮更加激起了他組織民衆逃離河北的決心。

........

井陘血案在兩天內便傳遍了河北,血腥的殺戮確實震懾住了不少膽小怕死的農民,很多已經準備移民的農民紛紛放棄西去的念頭,又重新拿起鋤頭爲安祿山種地,但南方的州縣卻反而加快了逃亡,很多人都不走河西,而是轉去德州渡黃河,南下河南道,舉家向江淮和江南逃命。

這時,郭子儀的十萬大軍全面進入相州,進逼魏州,以練兵爲藉口駐防在魏州的五萬蔡希德軍見渡河支援許叔翼已經不現實,便派人稟報安祿山,安祿山隨即批准蔡希德放棄支援許叔翼的計劃,大軍撤回了幽州。

隨着蔡希德的軍隊北撤,滑州徹底失去了支援,李慶安的大軍開始向滑州進軍,而李光弼和李晟則從南面及西南面包抄,斷絕了許叔翼南投江淮李璘的可能,許叔翼見大勢已去,便正式向李慶安投降,至此,整個河南道都被安西軍所佔領。

隨着時間的推移,整個天下的局勢漸漸開始明朗化了,在淮河以南,李亨的軍隊撤到了峽州夷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一帶,繼續保持對襄陽的威壓勢態,而揚州李璘也作出了一個重要的舉措,放棄揚州,將吳王府和他的十萬大軍撤到長江以南,在常州重新建王府,南方的敵對雙方都暫時保持着平衡的局面。

而北方的安祿山在井陘屠殺後便沒有繼續南下屠殺其他州縣移民,一方面是他達到震懾的目的,移民的人數和規模都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他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主要奚人和突厥一些部落所承諾的軍隊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他還暫時不想郭子儀正式對抗,他在加緊進行最後的戰爭準備。

郭子儀則按照李慶安的戰略統一部署,將十萬大軍屯兵相州,並開始採用一種強制的手段,將相、魏、博、洺、貝、衛等六州的民衆向河東道、向河南道疏散。

這時,李慶安奏請政事堂,封郭子儀副將程千里爲爲相魏節度使、北路軍副元帥,率五萬軍鎮守相州和魏州,而郭子儀則退守河東,連同雷萬春的兩萬軍,共十萬大軍駐防河東,並開始着手將河東數萬民團轉爲正式軍隊。

同時加封李光弼爲河南道節度使、中路軍元帥,李晟爲節度副使、中路軍副元帥,統帥十三萬大軍鎮守河南道。

而李慶安則返回了長安,此時,安西的第二批精銳大軍共八萬人以及河西四萬騎兵,在安西節度副使李嗣業和河西節度副使荔非守瑜的率領下抵達了關中,加上河南道的軍隊,至此,李慶安手中的軍隊已達四十萬之衆,再有郭子儀的十三萬大軍,朝廷大軍共超過了五十萬,與安祿山的軍隊持平。

雙方繼續在對峙,雙方也同時在加速備戰,這是一種充滿了殺機的沉默,大戰的陰雲漸漸地開始在大唐上空聚匯。

.......

第64章 相國遠慮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476章 平樓事件(下)第184章 高昌白疊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237章 狹路相逢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18章 生死關頭第243章 暗流涌動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1章 戍堡新丁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7章 胡女多情第99章 武舉考試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8章 妖花凋謝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137章 絕嶺屠鷹(上)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30章 發現敵情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433章 皇莊驚魂(上)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527章 各有心思
第64章 相國遠慮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476章 平樓事件(下)第184章 高昌白疊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237章 狹路相逢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298章 攜美遊莊(下)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18章 生死關頭第243章 暗流涌動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接見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1章 戍堡新丁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17章 胡女多情第99章 武舉考試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8章 妖花凋謝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137章 絕嶺屠鷹(上)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60章 別院聽琴(下)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516章 以勢迫人第467章 崔氏之病第30章 發現敵情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3章 殺楊保楊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519章 月圓之夜(上)第263章 意料之外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433章 皇莊驚魂(上)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527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