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入城洛陽

季廣琛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成爲荊州大都督,率領着數千戰船,船帆鋪天蓋地,浩浩蕩蕩從漢江殺向長安,忽然黑雲蔽日,狂風大作,白浪滔天,他的戰船在江中劇烈遙晃,眼看要傾覆了.....

季廣琛一下子從夢中驚醒,他的幾名親兵在拼命搖晃他,“將軍,不得了,安西軍殺來了?”

季廣琛還有點迷迷糊糊,問道:“風浪這麼大,安西軍從哪裡來?”

這時喊殺聲已經到了帳外,季廣琛的親兵們急得擡起他便跑,衝出大帳,只見外面火光沖天,不知多少帳篷被火點着了,整個天空都被映紅,一隊隊安西騎兵在大營中飛馳,刀光森森,喊殺震天,他的士兵大多光着腳,身上沒有盔甲,手中沒有武器,他們有的跪地求饒,有的四散奔跑,大營內混亂成一團,一些士兵不甘受戮,奮起和安西騎兵拼殺,他們卻遠不是安西騎兵的對手,安西騎兵兇猛無比,如一隊隊下山猛虎,刀光閃過,人頭滾滾落地。

季廣琛已經完全清醒,大營內慘烈的情形將他驚呆了,以至於親兵們扛着他跑,他都沒有半點掙扎,他的腦海裡一片空白,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李光弼不是在洛陽嗎?李慶安率大軍去了滑州,安西軍又怎麼會從天而降?

這時,季廣琛終於醒悟過來了,他掙扎着要下地,“快放我下來!”

親兵們已經顧不上他的反抗了,七手八腳給他套上一身士兵的衣甲,將他推上一匹戰馬,戰馬載着季廣琛向北營門逃去,可剛到北營門口,只見一聲吶喊,數百名安西騎兵從四面將他團團圍住,張弓搭箭,長矛鋒利,箭頭和矛頭都對準了他,這時,只見李光弼出現在他面前,望着他淡淡一笑道:“季將軍,你認爲你能逃得走嗎?”

季廣琛調轉馬頭一圈,數百安西軍騎兵將他圍得水泄不通,他的十幾名親兵大吼一聲,準備衝上去突圍,季廣琛卻喝住了他們,“統統不準妄動!”

他扯掉身上士兵的盔甲,對李光弼一抱拳道:“我死不足惜,請李將軍放過我的士兵們。”

李光弼點了點頭,這個季廣琛雖是紙上談兵之輩,不過他體恤士兵,倒也難得,便道:“可以,你讓士兵們全部投降,我饒過他們!”

季廣琛調轉馬頭大聲喊道:“士兵們聽着,全部投降!聽我的命令,全部投降!”

季廣琛一遍遍地大喊,大營內漸漸安靜下來,不少準備和安西軍拼命的士兵都呆呆站住,不知所措,‘噹啷!’有人丟下了刀,越來越多的士兵都放下武器,一隊安西騎兵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也高聲喊道:“投降者手舉過頭頂,去南營門集中!”

不多時,一羣羣士兵都將雙手舉過頭頂,成羣結隊向南營門而去,季廣琛望着地上橫七豎八的死屍,他不由嘆息一聲,對李光弼道:“可以了,你可以隨意處置我,我可甘心就戮!”

說完,他眼一閉,伸長了脖子,李光弼卻沒有理他,冷冷命令周圍士兵道:“將他帶下去,交給大將軍處置!”

一隊騎兵押着季廣琛走了,李光弼慢慢走上前,望着一片狼藉的軍營,心中輕輕鬆了口氣,還好,大部分都被活捉了,可以向大將軍交代。

大營內的戰事很快便結束了,季廣琛的三萬軍隊在睡夢中被夜襲,幾乎無力抵抗,嚇破了膽的士兵們紛紛投降,除了二千餘人負隅頑抗而被殺外,包括北營外巡邏兵在內的其餘兩萬七千餘人全部投降,主將季廣琛被活捉,三萬軍無一人逃脫,李光弼打出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當天晚上,李光弼命人向李慶安報喜,而他本人則率大軍開進了滎陽大糧倉。

.......

洛陽,李慶安在數萬大軍的簇擁下第一次走進了洛陽城,儘管他當年去揚州和出任河南道觀察使時都曾經路過洛陽,但那兩次他都是行跡匆匆,並沒有進洛陽城。

儘管在他的軍籍簿上至今還寫着洛陽人氏,可事實上他是第一次來到唐朝的洛陽。

洛陽,這對李慶安絕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千三百年後,他便出生在這座城市,可當他進入大唐十年後,前世的回憶早已經淡淡遠去,就彷彿他做個一個很長的夢,夢中,他回到了一千三百年後......

眼前的洛陽是那麼熟悉,可又是那麼陌生,巍峨高聳的城牆,厚重的城門,穿過昏黑的城洞,他看到的同樣是一座和長安一樣的大都市,一片片方整的坊宅,像一塊塊菜畦,整齊地排列在洛水兩岸,這是天下雄城,它身上哪裡看得到半點後世的衰敗,而後世的洛陽,又哪裡還有它祖先的雄姿。

李慶安萬分感慨只是在他進入洛陽的那一刻,很快,前世的追憶便在洛陽民衆熱烈的歡迎中漸行漸遠了。

李慶安是從洛陽的定鼎門入城,儘管沒有任何安排,但洛陽的近三十萬民衆依然自發前來歡迎安西軍入城。

五萬安西大軍浩浩蕩蕩入城,李慶安的馬車夾雜在隊伍之中,五百名親兵左右護衛着馬車,他們警惕望着周圍的情況,他們中間還有人記得李慶安就曾經在汴州的尉氏縣被刺殺。

大道兩邊的氣氛異常熱烈,許多人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歡呼聲一陣接着一陣,就彷彿安西軍是凱旋歸來,對洛陽民衆確實就是如此,安西軍爲大唐開疆闢土,擊敗大食國,覆滅吐蕃,爲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沒有機會對安西將士表達自己的感激,今天安西將士終於來到了洛陽,洛陽民衆怎麼能不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之軍表示敬意。

李慶安坐在馬車內,望着兩邊夾道歡迎他的民衆,望着一張張激動而喜悅的笑臉,他心中涌起一絲莫名的感動,他知道在安史之亂,洛陽幾度飽受摧殘,尤其是回紇人在洛陽大肆掠奪女人,驚恐萬分的洛陽女子躲進白馬寺,卻被回紇人一把火燒死數萬人,造成了歷史上白馬寺慘案。

歷史因他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回紇不可能再來大唐了,潼關也不會再有哥舒翰的昏庸之舉,那麼洛陽呢?它還會被安祿山攻破,在這裡建立大燕王朝嗎?

李慶安希望是不會,可很多事情並不是隨他的希望而改變,他只能是盡力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這時,車窗外傳來了山海嘯般的呼喊:“趙王——現身!”

“趙王——現身!”

李慶安一怔,輕輕拉開車簾一角,只見無數的洛陽年輕人在跟着他的馬車奔跑,很多人一邊跑一邊喊:“趙王—現身!”

李慶安忽然想起了新安縣幾個老農對自己的評價,把自己描述得如魔鬼一般,新安縣離洛陽很近,自己的形象應該也好不到哪裡去,他不由一陣苦笑,估計這些跟他馬車跑的民衆就是想看一看他的尊容。

李慶安放下了車簾,卻忽然聽他的親兵都尉張永慶在對衆人高聲道:“各位父老鄉親,趙王殿下在安西中過箭傷,這次東來一路辛勞,箭傷復發,殿下現在車中養傷,無法見大家,等傷勢稍愈,一定會來會見大夥兒!”

張永慶的喊話很有效果,那數千年輕人便不再追趕馬車了,李慶安笑着搖了搖頭,這些傢伙真是越來越圓滑了,可想到箭傷,他不由又摸了摸自己的左肩,他花剌子模受的箭傷早已經過了一年,可每逢陰雨天還是會隱隱作痛,而且他竟拉不動七石弓了,這讓李慶安感到一陣失落,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使他離戰場越來越遠。

安西大軍一直前行,前方就是洛水,將洛陽成一分爲二,南面主要是民衆的街坊,而北面是皇城、宮城和一部分街坊,洛水上架有三座大橋,將洛陽南北連接,而在皇城端門正南的洛水中卻有兩座人口島,用泥土堆砌成兩座半月形島,又修有橋樑將島嶼和兩岸相連。

安西一直開進了皇城,才停住了腳步,洛陽皇城內也有和長安一樣的三省六部,武則天當年便曾長期在洛陽居住,當時的洛陽纔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只是時隔近五十年,洛陽的皇城內已經沒有多少官員了,一座座巨大的建築矗立在皇城的應天門廣場之上,建築都有些破敗了,偶然有清脆的風鈴聲傳來,它們彷彿在風中訴說着歷史的變遷。

五萬大軍列隊站在應天門官場之上,氣勢威嚴壯觀,從尚書省官員內,走出一隊官員,他們在五萬大軍中緊張的快步前行,向李慶安的馬車走去,爲首之人便是東都留守楊慎餘,後面還跟着河南府尹裴諝,都畿道長史苗晉卿,以及洛陽令吉溫等等十幾名官員。

可以說東都洛陽是貶黜官員的所在,苗晉卿曾是李亨的禮部尚書,李亨南逃後,苗晉卿沒有跟隨,他隨即便被政事堂貶爲都畿道長史,吉溫也是一樣,他是因爲和安祿山關係過密而遭貶,從兵部侍郎貶爲洛陽縣令。

李慶安從馬車中緩緩走了出來,含笑望着楊慎餘等一行官員,楊慎餘等人上前躬身施禮,道:“東都官員參見趙王殿下,未能出城遠迎,請趙王殿下恕罪!”

“各位大臣不必客氣,我今天也是路過洛陽,暫歇一晚,明天我就要啓程前往滑州了。”

裴諝上前笑道:“趙王殿下還是第一次進洛陽城吧!我們當盡地主之誼,陪伴殿下飽覽洛陽城的風光。”

李慶安在出發的前幾天還見過裴諝,想不到他這麼快便回洛陽了,李慶安笑着點點頭,負手向周圍望去,在西南角,他看見了一座巨大的建築物,和長安的太廟外形一模一樣,他一指那座建築,笑着問裴諝道:“那應該就是太廟吧!”

“正是洛陽太廟!”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我既爲宗室,來了太廟焉能不拜祭一下先祖?”

........

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2章 難掩金色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37章 夜襲孽多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197章 氣吞萬里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30章 發現敵情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4章 人質綁架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7章 夜襲孽多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609章 隱龍入地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39章 奉命東行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272章 棣王李琰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88章 軍政之爭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625章 請君入甕
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2章 難掩金色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37章 夜襲孽多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603章 撤兵河東第197章 氣吞萬里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30章 發現敵情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488章 血戰且末(中)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462章 以彼之道(下)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4章 人質綁架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70章 花府大宴(三)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551章 偷襲陳留第650章 上黨戰役(十二)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7章 夜襲孽多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374章 帝國合約(下)第609章 隱龍入地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284章 朝會之爭上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183章 初學騎馬第39章 奉命東行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678章 南唐覆滅(上)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272章 棣王李琰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88章 軍政之爭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625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