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隱龍財富

隱龍會的財富積累始於貞觀年間,十八家將護衛建成太子妃逃到碎葉,同時也帶去了大量的財富,儘管這些忠心耿耿的家將發誓要重奪皇位,可對他們而言,沒有軍隊,沒有實力,沒有支持,遠在異鄉萬里之外,要想奪回李世民已經根深蒂固的皇位,無異於癡人說夢,但這羣家將沒有放棄夢想,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去積累他們認爲可以推翻李世民的力量,這種力量他們認爲就是財富。

有財富便可以組織軍隊,可以收買大臣,可以培植勢力,從貞觀三年開始,這羣家將便開始了漫長的財富積累,他們組建了核心的隱龍會,又組建了外圍的漢唐會,用漢唐會的名義在中原經商、置辦產業,他進行利潤極高的絲綢之路貿易,曾一度壟斷了絲綢之路上茶葉、葡萄酒以及香料的貿易。

一百多年過去了,儘管每個家族都賺錢了鉅額財富,但他們依然嚴格執行先祖的誓言,每年將他們九成的利潤交給隱龍會,一年又一年,十年又百年,儘管他們在不斷地發展成員,但隱龍會的財富還是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積累,到了現在,隱龍會的財富便成了一個謎,它藏在哪裡?究竟積累了多少財富?

有人猜測隱龍會的財富藏在碎葉,可都摩支佔領碎葉,隱龍會撤到安西,他們並沒有攜帶大量的財富,很多人由此猜到,隱龍會的財富並不在碎葉。

有人猜測,隱龍會按每年十萬貫的財富積累,他們現在至少積累了一千萬貫的財富,這已經超過了大唐一年的財政收入,富可敵國,但每一個隱龍會成員都樸素自律,他們個人的生活,甚至還比不上碎葉的富戶。

隱龍會究竟有多少財富?它藏在哪裡?這些隱藏了百年的秘密,只有隱龍會的少數核心才知道。

隱龍會解散,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置他們積累了百年的財富,三個月前,李慶安對常進、羅品方等人慷慨地表示,隱龍會的財富來自於十八家族百年的積累,他不取分文,全部贈送給十八家族,作爲他們建立新財團的資本,也是給十八家族百年忠誠的獎勵。

但李慶安這個建議卻遭到了隱龍會全體成員的一致否決,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隱龍會的財富是爲了實現隱龍大業,而不是十八家將的家族積累,如果他們全部接受,他們將無顏去面對先祖。

他們做出決議,至少將一半留給李慶安,李慶安最終接受了他們的心意,今天,李慶安第一天返回長安,除了祭祀裴遵慶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來查看隱龍會的百年財富。

常進帶着李慶安和胡沛雲來到了後院,他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門,這也是令李慶安疑惑了很多年的怪異之處,熱海居佔地相當大,從外表看它的門很小,但實際上它佔地數十畝,相當於一座高官的巨宅,而它的酒肆部分佔地卻只有五畝大小,其餘都是密密麻麻的房間。

當年李回春告訴他,後面都是倉庫,可是他發現只有很少一部分房間裝有貨物,其餘都空關着,這些房間到底做什麼用,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李慶安已經猜到了,隱龍會的財富就藏在熱海居。

胡沛雲也有同樣的疑惑,儘管他是隱龍會成員,但他也不知道熱海居的作用是什麼?他幾次想問,但見常進十分專注開門,他也就不問了,三人走進一座院子,這處院子很破舊,五六間房間堆滿了破爛桌椅,上面佈滿了灰塵,彷彿多少年沒有人進來過。

常進帶着他們走進了最邊上的一間屋子,屋子裡空空蕩蕩,只有靠牆處有一排鐵架,鐵架上也什麼都沒有。

常進神秘一笑,他在牆角蹲下,取出一把銅鑰匙,伸手探進了一個像鼠洞一樣的牆洞中,用鑰匙在牆洞中擺弄了半天,隱隱聽見一聲輕響,“好了!”

常進站起身,向左邊用勁推鐵架子,只見牆邊的鐵架吱吱嘎嘎向旁邊移動了,嚇了胡沛雲一跳,這時他才發現,眼前這堵牆厚度驚人,別的牆厚度最多厚一尺,而這堵牆厚厚足有五尺,在鐵架後,是一處方形的凹陷,而地上有一個鐵環,常進走上前拉起了鐵環,地上頓時出現了一個黑黝黝的大洞。

李慶安微微笑了,和他猜測的一樣,這裡是一個地道入口,鐵架子就是一道鐵門,原來地面上數百間屋子,都是爲了掩護這個地道入口,熱海居真正奧秘在地下。

“熱海居這塊地皮是我們隱龍會在李世民病逝那年買下,一百多年來,一直就是隱龍會在中原的據點,只是在二十年前,從安全上考慮,才把隱龍會據點改爲西市裡的回春茶莊,但隱龍會一百多年來積累的財富都隱藏在這裡,由我們常、李、羅三家世代看護這座寶藏。”

常進點燃一盞油燈,便笑道:“昨晚大家都已經來參觀過了,我以爲主公要幾個月後纔來,所以費了好大的勁才恢復原狀,早知道我就不那麼辛苦了,主公請隨我來,沛雲,你也來補參觀一下。”

胡沛雲心中有些激動,隱龍會一百多年來就是以經商做掩護,在各地擁有產業三百多處,基本上都有高額利潤,還經營厚利驚人的西域貿易,經歷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一百多年來不知積累了多少財富,富可敵國是肯定的,但到底有多少?他也猜測了多年,現在答案終於要揭開了。

常進拿着油燈走在前面,李慶安命親兵們守在外面,跟着常進向裡走,地道不長,兩邊很窄,頭頂也不高,須貓腰扶着石壁前行,走了十幾級臺階便結束了,地下室光線昏黑,陰森森的,但空氣還新鮮,沒有呼吸不暢的感覺,似乎某處藏有通風口。

但李慶安有些愣住了,這只是一個比普通人家稍大的地下室,堆放着三四十口木箱子,這就是隱龍會的藏寶庫?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常進見他們眼中有疑惑之色,便笑了笑道:“昨天晚上,所有人都和主公一樣驚訝,這裡一共有三十六口大木箱子,共有存錢十萬貫和地契,作爲熱海居酒肆,這點存錢是正常的,假如有一天被抄家時發現了洞口,抄家人把這十萬貫錢搬走,這個地下室就空了,但是,這只是隱龍會寶藏的一個通道。”

李慶安精神一振,原來如此!他笑道:“你別說,讓我找找看,真正的入口在哪裡?”

他四處尋找,包括地上,都沒有找到任何特別之處,胡沛雲也找了半天,沒有一點收穫。

常進搖搖頭笑道:“主公,靠眼睛是找不到的,得靠手來找。”

常進從一隻箱子裡取出一把鐵鎬,他快步走到西北角地牆邊,用鐵鎬沿着牆縫慢慢向外撬,整個四周都是用方石修砌,顯得非常結實。

“沛雲,來幫我一下。”

胡沛雲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將一塊方石搬下,常進對李慶安笑道:“最後一次封牆是天寶九年,由我們常氏三兄弟負責搬運錢物,李回春和羅品方年紀都大了,他們在旁邊做監督記錄,只有我們五人知道這個秘密。”

牆砌得很結實,李慶安也來幫忙,三人忙碌了一刻鐘纔將三十幾塊青石牆磚取下,放到一旁,青石後面是正常的泥土牆,沒有任何異狀,唯一的可疑就是泥土是新敷上去的,這是昨晚剛剛新敷上。

胡沛雲看了一眼常進,只見他在手心上吐了口唾沫,掄起鐵鎬狠狠向泥牆挖去,一口氣挖了數十下,泥土足有一尺厚,就在胡沛雲懷疑他是不是找錯地方時,只聽‘當!’的一聲脆響,這是鐵鎬敲擊到金屬的聲音,胡沛雲精神一振,他看見了一塊黑黝黝的鐵門,這時,常進用小鏟子順着鐵門向下鏟黃泥,半天才清理出一扇鐵門,他累得氣喘吁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苦笑道:“早知道主公今天來,我們昨晚就不弄了。”

李慶安一旁笑道:“今天最後一次,我今晚就派兵駐紮熱海居,以後不用再砌牆了。”

“多謝主公!”

這時,胡沛雲將鐵門清理乾淨了,只見鐵門高約六尺,寬四尺,在昏暗的燈光下,黑黝黝的泛着淡淡青光,是一塊完整的生鐵,上面抹上一層特殊的油,沒有一點鏽斑。

常進從腰後取出一把大鑰匙,插進鎖孔中擰動,‘咔吧!’一聲響。

“沛雲,再來幫我一下。”

兩人一起用肩頂,鐵門無聲無息,終於緩緩地推開了,眼前漆黑一片,李慶安摸了摸鐵門,這扇鐵門就足有一尺厚,他暗暗讚歎,這簡直比後世的銀行金庫大門還要厚實。

“小心腳下,跟着我!”

常進拿着油燈摸索着向下走,李慶安扶着牆邊向下走,入手冰冷,也是石壁,腳下是臺階,慢慢向下降低,常進點亮了一盞牆上的油燈,一團光暈擴散,眼前是一條石道,寬五尺,高一丈,斜斜向前延伸出約二十幾步,最高處有兩丈,四周都是光溜溜的石壁,光這道石道就點燃了五盞燈。

“這座地下寶庫由三百名從花剌子模請來的石匠修了足足十年,很遺憾,修好後將他們全部毒殺了,給了他們家人厚幣補償。”

常進嘆了口氣,又道:“隱龍會規定,每隔十年由李回春的家族和羅品方的家族聯合盤點一次,由李、羅、常三家簽字以證明庫存無誤,本來常家只有最上面一道鐵門鑰匙,羅家掌第二扇鐵門鑰匙,李家掌第三道鐵門鑰匙,每次入貨,必須要三家同時在場,最後由我們常家總管這處寶藏,這就是熱海居的由來,不過昨晚他們兩家把鑰匙都給我了。”

常進走到第三道門前,又用另一把鑰匙打開了過道最盡頭的一扇鐵門,一股含着銅味的氣息撲面而來。

一盞盞油燈被點燃了,儘管李慶安想象過地下石庫的壯觀,但眼前的情景還是有些將他驚呆了,只見這座藏身於地下兩丈處寶藏庫儼如一座地下宮殿,弧形穹頂,全部用巨石拼成,沒有橫樑,也沒有石柱,但它卻顯得堅固異常,彷彿渾然天成一般,李慶安見過花剌子模石匠的建築水平,他不由暗暗讚歎,這樣的地宮居然還有通風,十分乾燥,一點都不潮溼,和別的地宮的陰暗潮溼完全不同。

地宮裡漸漸變得明亮起來,只見地宮呈長方形,長約六十步,寬四十步,中間是一條長長的走道,走道兩邊是一間間半敞開的石屋,其實就是用石牆簡單相隔,兩邊各十五間,一共三十間石屋。

大部分石屋裡都整齊地堆放着一隻只大箱子,密密麻麻,蔚爲壯觀,有鐵皮箱,也有木箱,很多木箱子歷經百年,居然沒有朽壞。

常寬在一旁介紹道:“箱子雖多,其實並不值錢,裡面都是上品銅錢,一箱六百貫,一共是三千隻箱子,共計一百八十萬貫錢,真正值錢的是最後面四個倉。”

李慶安走到一隻大箱子前看了看,見大箱子上有一塊銅牌,上面寫着‘貞觀十五年,羅英獻錢五百貫。’

四周十幾口箱子,都是他所獻,只是年代不同,有的是貞觀八年,有的是貞觀十三年,還有一口箱子上寫着,‘永徽四年,羅遜獻錢五百貫。’

“羅英就是羅品方的祖父,羅遜是羅品方父親,也就是主公的.....”

後面的話常進沒有說出口,其實他想說,就是主公的曾曾外祖父。

李慶安默默點了點頭,跟隨常進繼續看下去,每一格都是裝滿銅錢的大箱子,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大唐一年的鑄錢量是三十萬貫,這裡就堆放了大唐六年的鑄錢量,也算不少了。

“我們也是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問題,銅錢沉重,又太佔地方,從高宗咸亨年間開始,我們便改變了藏富方式,錢用來購買各種產業,藏富於不動產中,我們在大唐各地擁有三百多處產業,價值上千萬,這裡只存放一些金銀和名貴財寶。”

常寬走到最後四格倉,他指着其中一倉道:“主公請看這裡!”

李慶安見裡面放着許多小鐵箱,和前面的大箱子完全不同,他隨手拎了一箱,十分沉重,便笑道:“這是金銀?”

“對!這裡有六十萬兩黃金,主要來自於大食和拜占庭,按一兩黃金值十貫錢來算,這裡的黃金價值六百萬貫,還有這邊....”

常寬又指着兩格放滿了大箱子的倉庫道:“這裡面有兩百萬兩銀子,都是銀錠,主要來自大食。”

這時,他們走到最後一格,這裡面卻是三排貨架,貨架上都擺放着一件件獨立的物品。

“這邊就是一些古董和財寶了,價值無法估計。”

李慶安走到一盞宮燈前,見上面鑲滿了各種寶石和明珠,在燈光下璀璨奪目,異彩萬千。

常進上前笑道:“據說這是掛在隋煬帝寢宮裡的七彩千寶燈,用一千零八十塊名貴的寶石鑲成,但最罕見是下面有七顆夜明珠,每一顆夜明珠的顏色都不同,主公請看。”

常進將燈高高舉起,李慶安向底部望去,果然看見七顆鴿卵大的夜明珠,七種顏色,光芒奇幻。

他驚訝問道:“這盞燈是從哪裡得來?”

常進笑道:“主公可能不會相信,這盞燈是從一名突厥人手中得來,李回春在三十年前用五百頭羊換來。”

“才五百頭羊!”

李慶安笑了起來,“一頭羊價值一貫錢,那就是五百貫錢,可上面一塊寶石都至少價值百貫,這個突厥人若知道了,豈不悔青了腸子?”

“那不一定,突厥人或許認爲這盞燈不能吃、不能用,只是好看,在他們眼中,或許連五百貫都不值,他們還認爲自己賺了。”

“說得有道理!還有什麼?”

“這是遊仙枕,用極品于闐玉雕成,據說用它當枕頭,可以夢遊三山五嶽;這是夜光杯,用三百顆小金剛石鑲成,用它飲酒,千杯不醉;這隻鐵盒裡是張旭的十幾份真跡,是天寶九年他去世時,從他兒子手中購得......”

三排貨架中的寶物至少有上百件,常進對它們如數家珍,一一介紹,胡沛雲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但李慶安卻沒有時間繼續聽下去了,今天晚上張筠要來正式和他會面。

不過這些財富對他確實有用,李慶安心中迅速盤算,如果不考慮這些無價珍寶,就從金銀銅錢來看,那就是一千萬貫,若再考慮隱龍會的三百於處產業,那隱龍會的財富至少在兩千萬貫以上,他只拿一半,那這筆錢也足夠他用來疏通漕運了。

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82章 金吾萬騎第13章 內室密談第6章 太陽寶石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81章 燙手差事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38章 妖花凋謝第507章 三個條件第46章 請君入甕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87章 各施手段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64章 相國遠慮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97章 慶王李琮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19章 死地後生第433章 皇莊驚魂(上)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294章 兵不厭詐
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82章 金吾萬騎第13章 內室密談第6章 太陽寶石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363章 偶遇故人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693章 荔非選美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269章 先發制人第566章 兵發漢中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72章 花府大宴(五)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81章 燙手差事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38章 妖花凋謝第507章 三個條件第46章 請君入甕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499章 贊普消息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291章 燃眉之急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242章 深入虎穴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87章 各施手段第656章 放線釣魚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250章 掌控河中(上)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64章 相國遠慮第272章 棣王李琰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97章 慶王李琮第116章 齊人之福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180章 如畫當壚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203章 建成後裔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391章 貨幣戰爭(上)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79章 小崔請客(上)第19章 死地後生第433章 皇莊驚魂(上)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294章 兵不厭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