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五條策略

安思順給朝廷的回覆遲遲沒有送到長安,但他送給安祿山的求援信卻十萬火急,四天後便送至了河北。

和李慶安的安西一樣,安祿山也同樣兼統了范陽經略支度營田使,他不僅掌握了軍權,同樣也控制了地方財政權,這就使他有龐大的財力和物力進行擴兵,在前年攻打契丹時,他發兵六萬大軍,結果大敗而歸,六萬大軍損失一大半,但安祿山卻利用手中的財力便迅速補充了兵力。

與安西相比,河北人口衆多,財力雄厚,安祿山所擁有的資源要遠遠強於李慶安,而且他手下戰將人才濟濟,名士幕僚如過江之鯽,這便使安祿山成爲了名爲其二、實爲第一的大唐第一強藩。

儘管安祿山實力強大,但他本人卻十分低調,他喜歡擺宴請客,他總在宴席上對衆人說,安西地域遼闊,兵力衆多,李慶安纔是大唐第一強藩,不僅在宴席上說,他還派人去長安洛陽等地四處宣揚安西實力強大,企圖將衆人的注意力轉到安西。

他知道自己不像李慶安山高皇帝遠,李隆基很難管住,而他的河北緊靠中原,地方官員衆多,他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傳來李隆基的耳朵中去,因此他處處都在表現對李隆基的忠心,四處搜尋奇珍異寶,給楊貴妃和李隆基送去,楊貴妃被冷落後,他又大肆巴結武賢儀,連武賢儀貼身侍女也暗中得了安祿山的千貫賄賂,如此,得寵的武賢儀自然給李隆基大吹枕邊風,使李隆基對安祿山信任有加,不僅撤了他的宦官監軍,甚至各地節度使都有親王坐鎮,而安祿山處卻沒有。

儘管得到了李隆基的信任,但安祿山並沒有高枕無憂,他仍然在暗中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去年他命朝中心腹一把火燒了長安兵器庫,使大唐數十年積累的三十萬件兵器毀於一旦,對內,他得到鑄錢權,便大肆鑄造劣質銀錢,收刮民間錢財,又派人去渤海煮鹽,大量在中原販賣私鹽,又學李慶安團練制在范陽及平盧地區實行聯堡制,將民衆集中居住於堡壘中,平時大量訓練預備役軍人,如此種種,他暗實力便迅速膨脹起來,名義他只有兩鎮十四萬軍隊,但實際上,他已經能動員二十萬大軍。

從去年年末開始的削藩風潮也不可避免地刮到了范陽,安祿山緊張異常,他心裡很清楚,他的范陽遲早會被李隆基盯上,李隆基對他再信任,也信任不過自己的兒子,大唐江山可是姓李,不是姓安,爲了應對危機,他命長安聯絡官劉駱谷時時關注朝廷動向,並大肆賄賂宮中的近侍,要掌握住李隆基的一舉一動。

緊接着回紇南侵事件爆發,李隆基藉此事件開始了正式削藩,安祿山便知時日已不多,他再也顧不上可能會泄露野心,便立即下令在平盧集結民團,美其名曰春訓,實際上便是將他們轉成了正規軍。

這天晚上,安思順的求救信送至了安祿山的東平郡王府。

安祿山雖然文才淺薄,但他的書房卻異常名貴,也談不上什麼風格,只管將各種名貴之物在房中堆砌便可,吳道子、閻立本的畫,張旭的草書,李白、王維的詩,各種真跡隨意張掛在房中,至於各種佛經道書和儒家經典更是數不勝數,堆滿了三個房間。

但這些名人字畫和書籍安祿山從來都不屑一顧,他唯一感興趣地就是一架沙盤地圖,這是從李慶安那裡學來,三百名工匠耗時一年將河北、河東、河南以及關中等地的山川地形,城市人口,橋樑駐兵等等用泥塑成,非常直觀而逼真,這架沙盤也是安祿山最心愛之物,曾經有個侍女不小心將一杯茶打翻在沙盤上,結果引來他勃然大怒,親手拔劍將侍女刺死,從此以後,任何下人不準進入他放沙盤的房間。

沙盤放在一間單獨的屋內,屋內沒有窗,在四角懸掛了十顆柚子大的夜明珠,將房內照得明亮如晝。

安祿山靜靜地站在沙盤前,目光久久地凝視着關中那一片豐腴的土地,或者說關中他也並不關心,他只關中內那一個針尖大的小點,那纔是他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安祿山的野心並不是天生具有,在天寶六年以前,他還在鑽頭覓縫地想着什麼樣才能保住自己節度使的位子,但自從他無意中看到了華麗絕倫的貴妃後,他的心便起了微妙的變化,要想得到楊貴妃,他只能取李隆基而代之,儘管安祿山對楊貴妃日思夜想,但天寶十年之前,他還只想擁兵自立,成爲名副其實的河北之主。

他真正有了奪取大唐江山的野心卻是在李林甫因病淡出大唐權力中心之後,沒有了李林甫的威脅,就儼如拴在安祿山脖頸上的一根鏈條被去除了,轉由他一向瞧不起的楊國忠掌握了大唐的相權,這時,大唐各地的土地兼併日趨嚴重,人民困苦、兵制敗壞,中原空虛無兵,民怨沸騰如煮,安祿山終於生出了奪取李氏江山,建立安氏王朝的野心。

在安祿山的身後,他謀士高尚坐在一張竹榻上,不慌不忙地看着安思順的求救信,不時端過熱氣騰騰的茶杯喝一口茶。

今天的局面早在高尚的意料之中,他知道李隆基若不先動哥舒翰,那必然就是對付安思順,哥舒翰是因爲離長安近,所以下手急切,而安思順卻是因爲他在幾大節度使中實力最弱,是最容易削藩的地方,就像一個軟柿子,所以李隆基先收拾他,也並不奇怪。

只是李隆基竟同時要削哥舒翰和安思順兩大節度使,這確實出乎高尚的意料。

“先生以爲,我是幫還是不幫?”

安祿山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有點嘶啞,焦慮的目光顯得他憂心忡忡,安思順是他族兄,他們一直就有書信往來,交情不同尋常,這時安思順寫信來求援,儘管他心中不想多事,但情份卻使他拉不下這個面子,他心中爲難之極。

高尚又喝了口茶,笑道:“我只想問大帥究竟想不想幫他?”

安祿山搖了搖頭,“說實話,我不想幫,現在還不是和李隆基翻臉的時候,現在幫他對我百害無一利。”

“這就對了,既然大帥也知道百害無一利,那爲什麼要幫呢?”

說到這,高尚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道:“大帥,恕我直言,儘管你們親若兄弟,但在這事關個人前途命運的時刻,你非但不能幫他,而且還要大義滅親,向李隆基表明你支持他罷黜安思順的態度,不要讓削藩之火燒到你的身上來,這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帥需要時間進行準備,切不可此時當出頭鳥。”

安祿山的目光依然盯着關中那個針尖大的小點,他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先生說得不錯啊!說實話,我是做夢都想登上那個寶座,君臨天下,不知什麼時候我這個夢想才能變成現實呢?”

“大帥不要心急,只要依我之言步步爲營,三五年內,必能登上九五之尊,但眼下,大帥必須忍,不僅要忍,而且還要付之於行動,我有五條策略,希望大帥能依照實施。”

安祿山也坐了下來,道:“先生請說,我一定會依照實行。”

高尚最喜歡的就是安祿山這一點,對自己言聽計從,作爲一個謀士,能讓自己效忠的主公言聽計從,那他的事業就成功了一半,然後他再幫助主公走上高位,他自己也會逐漸走上高官厚祿之路,高尚在安祿山幕僚中的排名原本在嚴莊之後,但嚴莊離去後,高尚便一躍成爲了幕僚之首,而且他也得到了一點點消息,嚴莊可能在李慶安那裡做謀士,對於這個消息,高尚一直隱瞞着安祿山,他倒不是怕嚴莊回來和他爭位,而是他擔心安祿山懷疑他也會另攀高枝,從而降低對他的信任。

高尚輕捋山羊鬍,眯縫着小眼睛笑道:“剛纔所說上書李隆基,支持他罷免安思順就是第一條策略,我就不多言了,再說第二條,那就是重賄楊國忠。”

“楊國忠?”安祿山打斷了高尚的話,不屑一顧道:“那個蠢貨還有巴結他的必要嗎?以前我在他身上花了那麼多血本,可得到過什麼補償?再說貴妃已經失勢,他這個相國還能做多久,還不一定呢?”

“大帥!”高尚加重了語氣,道:“不管楊國忠以後會不會倒臺,但至少眼前他還是右相國,在朝中影響力很大,而且削藩之事也就在這一兩年內完成,這期間楊國忠不會下去,安帥關心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安祿山勉強地點了點頭,道:“說得不錯,那我就再屈尊賄賂他一次,等我上臺,我會讓楊家連本帶利地吐出來。”

安祿山腦海中忽然出現了楊貴妃那絕世無雙的姿容,他呆住了,喃喃道:“還有她,她也是屬於我。”

高尚見他似乎走了神,不由重重咳嗽一聲,安祿山醒悟,連忙乾笑一聲道:“先生請繼續說,第三條策略是什麼?”

“這第三條策略,便是大帥要主動請親王坐鎮范陽。”

“這....這有點過了吧!”

儘管安祿山對高尚言聽計從,但這條策略他卻有些難以接受,他臉色一變,有些不悅道:“先生別的策略都好說,這讓親王來坐鎮范陽,我還不如拱手把軍權送出去,若讓別人知道了,還不笑我安祿山是個蠢貨嗎?”

“大帥請稍安勿躁!”

高尚微微一笑道:“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別人以爲大帥愚不可及,這樣他們纔不會有防範之心。”

“可是....我還是覺得不妥。”

“我來問大帥,假如李隆基真派親王來坐鎮范陽,大帥能阻止嗎?”

“這個....或許不能。”

“這就對了,派不派親王來范陽坐鎮,決定權在李隆基,而不在大帥,他若想派親王來范陽,不用大帥請求,他也照樣會派,他若不想派親王來范陽,就算大帥跪下求他,他也一樣不會派。”

安祿山似乎有點懂了,他遲疑着問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只是做個姿態。”

“沒錯!”高尚見安祿山終於理解了,不由欣慰地笑道:“其實大帥現在的所作所爲都是在做姿態,包括支持罷免安思順,都不過是表明態度罷了,當然,李隆基不會因爲大帥姿態做得好,就不會削大帥的軍權了,他照樣會削權,但我們求的不是這個,我們要的是時間,讓他在最晚才考慮削大帥之權,那樣我們就達到了目的,說不定最後會不了了之,大帥明白了嗎?”

“我明白了,好吧!我採納你的第三策,再請先生說第四策。”

高尚繼續道:“這四策也是實質性的措施,就是把大帥之子放在長安爲質,並替他求配公主,這其實也是一種試探,只要李隆基答應招爲駙馬,那就說明他暫時還不想削大帥之權,我們就還有餘地,如果他一口回絕,那就表明他即將對大帥動手,我們就要採取緊急對策。”

“可如果他是爲了麻痹我而故意招我兒子爲駙馬呢?”安祿山想到了另一種可能。

“當然有這種可能,但大帥不要忘了,現在的李隆基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李隆基了,從他這幾個月屢出昏招來看,這種可能不大,再說只要大帥堅持不進京,他想動大帥也不是那麼容易。”

安祿山也得意地笑道:“他是不如從前了,吃了那種藥,他遲早會死在女人肚子上,不過他居然撐了三年,這倒出乎我的意料。”

安祿山喝了口茶,笑道:“這第四條我也接受了,先生請說第五條策略。”

高尚見安祿山前四條全部都接受了,他心中快慰之極,便欣然笑道:“關鍵是前四條策略,第五條只是補充,大帥可派人去長安四處宣揚,高仙芝也好,李慶安也好,總之要讓所有人相信,他們都有謀反之意,衆口鑠金,說得多了,大家也就漸漸相信了,讓他們時刻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我們則低調在後面進行戰備,總之,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地爭取時間。”

...........

(未完待續)

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94章 沉香夜宴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163章 舞衣決定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81章 燙手差事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90章 古怪樂器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31章 地宮偷襲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6章 太陽寶石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30章 發現敵情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章 百步殺人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711章 大結局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6章 太陽寶石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32章 婆水之謎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21章 酒樓慶功第2章 難掩金色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459章 抓捕奸細
第518章 吐蕃棋局(下)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94章 沉香夜宴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163章 舞衣決定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320章 釜底抽薪第81章 燙手差事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367章 陰影難消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532章 王府宦官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472章 吐蕃來使第403章 花剌子模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90章 古怪樂器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3章 分配不公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601章 血戰相州(五)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31章 地宮偷襲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五十六章 夜遊長安上第181章 閨房之樂第6章 太陽寶石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21章 國有小人第569章 計賺南鄭(下)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30章 發現敵情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章 百步殺人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711章 大結局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6章 太陽寶石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482章 粉墨登場(上)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32章 婆水之謎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389章 回到安西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21章 酒樓慶功第2章 難掩金色第447章 花花投資第459章 抓捕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