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

也不知道是皇甫惟明早有預備,還是不打算和杜士儀繼續住在一個驛館,當杜士儀終於來到長安都亭驛,他就得知,皇甫惟明並沒有住在這裡。節度使都是不入見就不能回私宅的,他纔不相信皇甫惟明會有這麼大膽量自行回家,大約是換到城東驛等其他驛館了,因此他也沒多想,一面命人送稟帖到尚書省和中書門下,以及自己的家中,一面就送了信去給高力士,爭取能夠早日召見,早日回家。

他闊別長安轉眼又是兩年,這裡卻已經是物是人非。朝中老一批的官員幾乎都已經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崛起的新貴。而每一個這樣的新貴,幾乎和李林甫全都扯得上關係。放眼看去,他的親朋故舊之中,唯一牢牢釘在外任上的,就只有裴寬。即便這樣,裴寬也還是因爲裴寧此前每個月幾封信地提醒,這才一面和光同塵,不與人結怨,一面卻死命在天子近臣身上下功夫,否則險些就在數月前李林甫的陰招下敗北了。

纔剛安頓下來,他便只聽外頭傳來了阿茲勒與人說話的聲音。心中一動的他立刻起身上前拉開了房門,就只見一個身姿挺拔的少年側頭看了過來,正是幼子杜幼麟。父子倆如今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對視一眼後,他便頷首說道:“進屋吧。”

“是,阿爺。”杜幼麟做出老老實實的樣子,對阿茲勒打了個手勢之後,就追着杜士儀進了屋子,又乖巧地掩上了房門。可是,他還來不及上前向父親行禮,卻冷不防已經坐下的杜士儀突然一巴掌拍在了扶手上。

“你自己說吧,爲什麼不肯去應萬年縣試?”

杜士儀總共就兩個兒子,因爲他這些年的功勳,二子全都有恩蔭,杜廣元如今在河東追隨王忠嗣,戰績即便不說極其突出,可也穩紮穩打,而嗜好讀書的杜幼麟在長安這幾年,據他所知,諸多前輩名士都對其頗爲看好。在他看來,讓兒子下科場去試一試,無論成功失敗,總是難能的經驗。可他沒想到,去年得了他的信之後,杜幼麟竟是硬不肯下場

“我不想去。”和兄長不同,一貫順從父母的杜幼麟竟是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見父親勃然色變,杜幼麟卻是聲音平靜地說道,“不論我是否憑真本事得了京兆府解送,別人都會認爲是阿爺的緣故,而如若落榜,肯定又有人藉此指摘阿爺。就算我最終金榜題名成了新進士,守選之後便要派官,到時候天南海北便要任由別人,難道留着阿孃一個人在長安?而且,我踏進了官場,阿爺阿孃就要多一個需要操心的人,可我現在不踏進科場,日後或者陛下萬一想起我來,就會如同尋常公卿貴戚子弟那樣,隨便在太僕寺光祿寺給個閒職,我就能幫上阿孃的忙,也不會讓她一個人獨居寂寞。”

當年那個最小的兒子,如今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來,杜士儀不禁五味雜陳。那些大道理在這些小想法之前,顯得軟弱而無力。他只能深深嘆了一口氣,繼而認真地說道:“你可想清楚了?今後真的不打算下科場,應制科?”

“就讓人覺得我胸無大志好了。”杜幼麟想都不想,徑直說道,“家裡有阿爺和阿兄在外打拼,已經夠了。”

長久的沉默之後,杜士儀招手示意他上前來,隨即仔仔細細端詳着這個小兒子,最終方纔迸出了寥寥幾個字:“你長大了。”

平心而論,他對於長子素來教養嚴厲,很小就讓人跟着王忠嗣學習武藝軍略,很小就將其扔到民家,然後又把其放在中受降城磨練,可是,他對幼子就沒有花費那麼大精力了,因爲那時候要考慮的問題已經太多了,後來又常年不在身邊。而且,杜幼麟比杜廣元懂事更早,想當初才那麼一丁點年紀,就曾經爲私自離開朔方任所的他打過掩護,潛意識中,他總認爲這是個很省心的孩子。

“阿爺,你不要擔心,長安這裡有我呢,我會幫着阿孃的”

幼子離開時說出的這句話,直到杜士儀奉詔前往興慶宮興慶殿見天子時,依舊縈繞在耳邊。他此行帶着掌書記杜甫,因此,關於安北牙帳城的一些具體信息,他都索性讓杜甫在天子面前稟報,自己則是趁機發會呆。

李隆基對於漠北這第一座堅城着實興趣十足,可即便他並不是喜歡窩在深宮的天子,甚至還曾經封禪泰山,對於深入漠北巡幸安北牙帳城卻也只能在心裡想想,不但聽得仔細,還不時發問。見此情景,杜甫瞥了一眼杜士儀,見其微微點頭,他便起身展開了一幅長卷。

“這是……”

“陛下,這是安北牙帳城落成後,我親自手繪的一幅畫。雖說着實獻醜了,但以親筆丹青奉獻御前,也是臣的一點心意。”

杜士儀的畫功確實不過爾爾,可這是他在安北牙帳城的修築期間,對於草圖等等不斷做出點滴修改,而後又在此基礎上添加人物,最終成就的一幅畫,更多的是象徵意義。李隆基此刻看的,便是城中格局,兵馬雄風,四夷賓服,到最後便笑着對高力士說道:“道玄之前不是說,正覺得百無聊賴嗎?召他來朕雖不能遠去漠北,一觀安北牙帳城,他卻可以代朕一行,將這一方雄奇山水,全都裝入畫卷中爲朕帶回來”

高力士巴不得天子對杜士儀興趣越大越好,他這些年對上李林甫越發不支,李適之雖得他襄助,可同樣在李林甫面前不佔優勢,所以,他當即出去親自找吳道子,好一會方纔回到了殿內。而這時候,他就發現李隆基彷彿對杜甫起了幾分興致,當即笑着說道:“杜大帥每一任掌書記,全都是俊傑之才,這位杜書記既是與你同姓,難道也是出自京兆杜氏?”

杜甫早已不是當年四處宣稱自己是當陽縣侯杜預後人的愣頭青了,他之前在隴右幫了杜士儀一陣子,而後回朝應考,好歹也是中過進士的,奈何把持朝堂的權貴容不下自己,同時他一時執拗,希望憑一己之力做出些事蹟,結果卻碰得頭破血流。此刻高力士發問,李隆基饒有興致地看向自己,他卻不無謹慎地答道:“臣是襄陽杜氏,和杜大帥只是同姓,並非同宗。”

李隆基突然想起曾有人對自己提過杜甫,突然輕咦道:“朕記起來了,你是杜審言的孫子。”

“陛下好記性子美文采斐然,詩賦文章盡顯民計民生,樸實雋永。”杜士儀並不介意讓自己用過的人走得更遠,當即提了一句,果見李隆基微微頷首,“朔方集在長安廣爲流傳,朕也曾看過幾卷,記得岑仲高更擅長軍旅,杜子美則擅長以詩記事。”

儘管李隆基並未表示拔擢之意,可能夠讓天子記住自己的名字,杜甫亦是欣喜若狂。等到吳道子奉詔而來,聽到前往漠北的消息後滿口答應,甚至都等不及和他們同行,立刻就打算在這冰天雪地的時候啓程,李隆基拗不過他,也就答應了。

隨杜士儀出宮時,杜甫聽到親自相送的高力士提到,興許來日天子就會對下頭提及調他進京,他一時更加難捺興奮。可還沒等他高興多久,高力士就又是兜頭一盆涼水澆下來:“不過,如今人事大權全都握在李林甫手中,縱使以楊慎矜當年得聖眷,大家要擢他爲御史中丞,他瞧着李林甫似乎不那麼樂意,就推辭不敢就職,更何況外人?不去阿諛奉承李林甫,那就休想有什麼美職”

高力士在長安是如何煊赫顯貴,杜甫當然知道,聽高力士竟然這樣斷言,他只覺得心涼了半截。想到自己當年爲縣尉時的光景,他甚至不等杜士儀開口說話,便低聲說道:“高大將軍所言極是,長安雖好,居不易,更何況我才疏學淺,還是安於在朔方的好,還請高大將軍代奏陛下。”

杜士儀聽了杜甫這話,有些好笑地看了高力士一眼,果然見其向自己投了一個善意的笑容,顯然是說,你看看我又給你堵回去一個想要攀高枝的人。儘管他不想讓人以爲,他擋了下屬的上升之路,此時高力士都已經這麼做了,他也只好默認。快到宮門時,他見外間顯然已經有家裡人前來迎接,便找藉口支走了杜甫,這才低聲問道:“大將軍這是怎麼個說法?”

“瞧這杜子美實誠心眼的樣子,料想不是李林甫的對手,讓他任京官不是送死?你要是能送個如張奇駿這樣的人回來,那還有幾分指望。”高力士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才嘆息了一聲,“李林甫實在是太會做樣子,大家如今連我的話都有些聽不進去了。幸好我總算有這許多年的情分在,還有……”

高力士突然把話截住,隨即就改口道:“楊玉瑤如今頗得聖心,你對楊家人可別再如同從前那樣。”

楊家的崛起是長安城中每個人都眼睜睜看到的,杜士儀卻更清楚,自己讓玉奴金蟬脫殼死遁出來,實則是丟掉了控制楊家的一把鑰匙。可是,他並沒有任何後悔,如果不是這麼做,到了將來世道大亂的那一天,他縱有天大的力量,也未必能夠保住自己的這個女弟子。因此,他只是欣然點頭表示接納了高力士的提醒,心中卻越發冷然。

楊玉瑤從前便是自以爲是,自高自大,惹事的本領應該比真正的楊貴妃要強多了也許,他甚至不用隱忍那麼多年

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107章 狗咬狗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9章 宗主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414章 易主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108章 驚變第80章 墨窯制墨第7章 崑崙奴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005章 不疑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49章 天子徵召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895章 惠妃薨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475章 恩威並濟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711章 銓試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348章 逆轉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454章 楊玄琰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46章 毒瘤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476章 傷別離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
第51章 人心向背第1107章 狗咬狗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第9章 宗主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414章 易主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643章 樹倒猢猻散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第58章 子肖其母,趙國夫人第657章 親情如水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666章 奚奴白狼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375章 酒中豪客飲中仙第316章 紛至沓來的佳人們第1114章 黑狼旗下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第1022章 願爾白頭偕老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108章 驚變第80章 墨窯制墨第7章 崑崙奴第143章 京兆府試,姍姍...第1005章 不疑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1023章 河東之行,節度副使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第712章 十銓注擬第472章 兵不厭詐第49章 天子徵召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221章 凜然風骨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450章 擠走上司的前奏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895章 惠妃薨第929章 金蟬脫殼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1197章 誰死誰生第305章 卓犖奇才,濟世之器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475章 恩威並濟尾聲歲月已老心不老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229章 癡心妄想!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711章 銓試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348章 逆轉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第454章 楊玄琰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298章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第812章 貪得無厭第48章 但願年年好第846章 毒瘤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544章 攬豪俊,陰符槍第476章 傷別離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