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

杜幼麟輕飄飄一番話,隨即又上了一道奏疏,請諸皇子推選六人“幫忙”協查豐王宅莫名屋宅崩毀一事。這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將本來南陽王李係奔赴幽州之後,一度明面上波濤平息,暗地裡暗流洶涌的時局,給重新激發得風起雲涌。每一個龍子鳳孫都知道,有了這樣的名義,自己可以明目張膽地做很多事情,甚至還有人覺得豐王李珙是不是自己來了一場苦肉計,想借着這個由頭把最近風頭正勁的東宮一系給拉下馬。

這樣的羣魔亂舞之象,裴寬自然對杜幼麟頗有微詞。可是,當他把人召到政事堂質問的時候,他卻被杜幼麟給反駁得啞口無言。

“究其根本,如果不是陛下遲遲拖延不立東宮,也不至於鬧到這份上。陛下養病,不上朝不見人,至今已經多久了?要是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外頭那麼多皇子皇孫,東宮卻空着,到時候還拿不出傳位詔書,那結果會如何?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我只是想以此來逼迫一下陛下痛下決心,這種事情不能再拖了!否則,上次死的是永王父子,這次倒的是豐王家的屋宅,下次說不定就會鬧出更不能收場的事端!”

如果杜幼麟是逼迫君父幹別的,裴寬怎麼說都當了這麼多年的天子之臣,縱使也知道李隆基失盡人心昏聵透頂,可總還秉持了那最後幾分忠義之心,可杜幼麟是要逼迫天子立嗣,他就不能不收起最初的那點慍怒了。就因爲沒有東宮,自然更談不上監國,現如今別說天下亂局處處,就是長安城中都鬧得不能消停。杜士儀從未對立儲之事表達過任何立場,這次杜幼麟也是旗幟鮮明不摻和,他還能說什麼?

而幽州城天子要招降,杜士儀說不定要打,還不知道多久後才能收復河北全境,這盛世大唐怎麼會突然淪落到這個樣子?

失魂落魄的裴寬甚至都沒注意到杜幼麟是什麼時候走的。直到有小吏拿着河北道新送來的官吏任免名單進來,他方纔回過了神。安祿山這場叛亂,河北官吏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堅持到底的不是在常山郡,就是在平原郡,所以杜士儀對這兩頭的官員都有升賞,尤其是對最後時刻殉城的袁履謙評價極高。他看過這密密麻麻的升賞、徵辟以及撫卹的名單後,就圈出了袁履謙等一應戰死者的名字,交給了那小吏。

“發下去,讓太常寺好好擬諡號。就說是我說的,這等褒獎忠烈的時候,不要猶如錙銖必較的商人,想一想別人在前頭流的血!”

十六王宅這場徹查,雖然有裴寬領銜,但這位是正兒八經的相國,國事都處置不過來,當然放權給了下面。京兆少尹宇文審和萬年令崔朋都是聰明人,杜幼麟折騰了這麼一場,他們立刻要人給人,要權給權,放任那些龍子鳳孫把十六王宅翻了個底朝天似的徹查不休。所謂的推選過程也一度是鬧哄哄的,等到好容易又是妥協,又是交易,除了豐王李珙是苦主,東宮一脈又由張良娣苦心推出了西平王李佖,其他幾個人選的推選成功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波折。

到最後,還是因爲穎王李璬“病倒”,後三個人選方纔最終出爐。除了盛王李琦之外,便是儀王李璲、濟王李環。十六王宅如今只住着十三位親王,但太子別院雖說沒了正經主人懿肅太子李亨,可終究被豐王李珙給咬上了,故而五個心思各異的龍子鳳孫彼此一合計,到最後猶如瘋狗似的豐王李珙就丟出了一招殺手鐗——抄檢!

誰家沒有個秘密,這原本該是誰都不肯答應的事,但現如今李珙擺明了誰不肯答應就心裡有鬼,就是毀他屋宅的主謀,這下子,有盛王李琦這樣,拍着胸脯說自己清清白白不怕查的,也有西平王李佖這樣,因爲不知道嫡母究竟藏了什麼底牌而心虛的,也有實在拗不過只能點頭的。總而言之,因爲一場莫名的所謂地震事件而導致的十六王宅大抄檢,就此拉開了序幕。

只是在這場大抄檢開始之前,也不知道多少家人正在緊急自查,連夜燒燬的東西不計其數,以至於後花園中不少牡丹花的根底下,全都多出了一層黑黑的浮灰。畢竟,這不止是爲了自證清白,也是爲了向朝中那些大臣們剖明自己的爲人秉性,爲最終上位努力爭取砝碼。

第一天抄檢的不是別的地方,正是太子別院。張良娣幾乎是連汗毛根都豎了起來,也顧不上自己擁有太子未亡人懿肅太子妃這一尊貴身份了,自己親自跟在這些小叔子的背後不說,又把所有靠得住的宦官全都一一派出去人盯人。即便如此,仍然抄出了某些違禁的東西——比如說,出自北邙山人,列爲明令禁止的某些傳奇話本,某幾個未成年皇孫寫給外頭人,內容不堪入目的信箋,而且居然還有因李亨之死而詆譭天子的祭文!

儘管沒有搜出任何證據,表示太子別院和豐王李珙屋宅被毀之事有關,但這些被抄檢出來的東西已經非同小可。這還是因爲此次只不過爲一場大抄檢,並未一一勘問內侍追根究底,可即便如此,已經足以讓張良娣大失顏面。

可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一家家院子查過去,儘管人人因爲前車之鑑,都彷彿篩子一般自查過一遍,可不知道怎麼搞的,全都能夠弄出漏網之魚來。一來二去,領銜的每一個人全都察覺到了苗頭,那便是他們之中有人存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成心不讓大家好過。可這時候再體會到這一茬已經晚了,這場鬧劇已經傳到了市井之中,也不知道讓多少小民百姓茶餘飯後哈哈大笑。

“皇家威嚴掃地,不外如是。”這是王縉在目睹了幾日這樣的鬧劇之後,回家對兄長王維說出的第一句話。

因爲杜士儀此前傳話的緣故,王縉對於兄長此前屢遭排擠,寄情山水禪佛也一直都耿耿於懷,好說歹說把王維給請出了山,又去說動了裴寬,給兄長謀了一個禮部郎中之職。禮部本就是清貴之地,郎中更是司官之首,卻反而比其他職位清閒,王維也就答應了。此時此刻,他見王縉一臉疲憊,卻又流露出幾許不甘心,他便語帶雙關地說道:“莫非你到現在還在支持東宮一系?”

“阿兄,你不知道我的苦?當初懿肅太子在世的時候,我下了多少苦功夫?可轉眼間就被李林甫砍得七零八落,到最後陛下自己又砍下了最狠的一刀!我如果改弦易轍,從前那些功夫全都白費暫且不說,而且你說哪位大王能夠承得起皇位之重?是穎王?是盛王?還是哪個猶如瘋狗似的豐王?東宮一系只剩下了皇孫們,縱使有千萬分不好,終究佔着大義名分!”

“大唐傳國至今,什麼時候越過皇子,把皇位傳給過皇孫?按照你的說法,早在神龍革命的時候,這皇位就應該歸邠王守禮!”王維把話說到這裡,卻是再也不肯就這個問題繼續糾纏下去,他一顆一顆挪動着手中的紫檀數珠,站起身後就淡淡地說道,“阿弟,此一時彼一時,你能爲懿肅太子爭回封號,別人就已經足夠高看你一眼了,不要陷得太深了!”

走出屋子的時候,王維看了一眼天空,想到如今正在幽州平叛的杜士儀,忍不住想到了自己意氣風發的那些年。他也曾名聞公卿,聲震兩京,他也曾胸懷大志,銳意進取,可他終究是一挫再挫,早已不是當年那白衣年少的王十三郎了,而那個杜十九郎卻是青雲無路也要自己開路,硬生生斬斷無數荊棘,走到了現在的地步。至於杜士儀今後要做什麼,他雖隱隱有些猜測,可最終決定三緘其口。

他沒有子嗣,卻還有弟弟和侄兒們,何必多事!

王縉還只是心亂如麻,自認爲隔岸觀火的李隆基則是又病了。這一次不是裝病,而是貨真價實地氣病了。在他看來,他這一輩子受過的氣,包括在武氏當權以及韋后太平公主先後掌權期間,都沒有這數月來得多。而這一次被氣病的禍根,正是一沓十六王宅抄檢之中搜出來的所謂誹謗文章,是真是假倒還未必可知,可他那些兒孫們卯足了勁,想方設法走內侍的門路,統統給送了進來。他只是隨便一翻就發現,沒牽連進去的宗室屈指可數!

他憤怒地將這一沓東西拋了出去,眼看它們灑落在面前四處都是。如果他還有力氣,恨不得在這些紙片上踩上一千腳一萬腳,可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了,甚至已經下不了榻,什麼事情都要靠身邊那些小內侍。他唯一能夠慶幸的是,儘管姜度把宮裡清洗了一遍又一遍,儘管杜士儀已經完完全全沒把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可終究誰都沒有去把控內侍監,否則,他甚至不能保證身邊這些人是不是聽話,會不會悄悄下毒害他。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他們怎麼就看不見,在這裡爭得兇有什麼用,杜士儀手裡捏着多少兵!”他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即發狠似的指着一個內侍說道,“去傳朕旨意,明天早上巳時,把所有皇子都給朕傳召到勤政務本樓,再叫上大臣,朕要定立東宮!”

不論幽州那兒進展如何,他等不及了!

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088章 喋血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202章 靈犀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398章 下馬威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069章 聯姻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章 宗主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647章 雁門賦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844章 鬧劇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47章 國士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433章 萬歲池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808章 分家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5章 蝗雲如蓋
第1057章 諍諫諷諫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088章 喋血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111章 洗心革面,灞橋...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289章 君知我意,我體君心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202章 靈犀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第1125章 漁陽鐵騎,幽州戰鼓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398章 下馬威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95章 李十二郎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069章 聯姻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769章 你輸定了!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759章 未有凌雲志,豈非大丈夫?第9章 宗主第329章 大難來時不離棄第704章 醉狂真名士,憐卿孤寂情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489章 一團和氣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647章 雁門賦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844章 鬧劇第1127章 兵鋒何指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第321章 縱橫睥睨無敵手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1036章 越鬧越大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1222章 深夜殺機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713章 量才而用第1174章 薛嵩請降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1047章 國士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433章 萬歲池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664章 論功行賞,時不我待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243章 苦肉計砸了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808章 分家第618章 相交之道第15章 蝗雲如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