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

烏龍澄清之後,侯勝北根據蕭摩訶的敘述,從敵我兩軍的視點,梳理起南康之戰後半段的進程。

蕭摩訶一開戰就突破了周文育的先鋒陣形,轉而攻向杜僧明的左翼。兩人單挑只一合,杜僧明落馬,被親衛護住後退,原定的攻勢受阻。

周文育與敵軍前部力戰,被四面重圍,矢石雨下,險象環生。

侯安都破圍相助,合兵一處。

敵軍增兵中路,兩人復又被圍。

按戰前軍議,兩翼必須快速推進,擊破敵軍已經變得薄弱的側翼,轉向攻擊中路。

面對數量數倍於己的敵軍,周文育和侯安都兩部勢難長久堅持,一旦中路被擊敗,此戰恐有敗北之虞。

陳霸先看到自軍左翼沒有按照預定計劃行動,果斷做出決定。

令謀主徐度、記室杜棱領五百人守營。

通知歐陽頠的二千郡兵留下旗幟遍插嶺上,下嶺協同防守。

陳霸先自己則率五百親衛急向左翼,督促杜僧明繼續進攻。

中軍與左翼相隔三五里,無需半刻便到。正見到一隊親兵護着杜僧明後退,一員小將在不依不饒地追趕。

陳霸先的部隊旗幟鮮明,一看便知乃一軍主將,小將棄了杜僧明,轉向衝殺過來。

親衛由最爲精銳忠誠的老兵選拔組成,裝備也最爲精良,自然不會退卻。上前結陣敵住蕭摩訶,雖然一時擒殺不得,亦不能容他往來自在。

陳霸先不管蕭摩訶,接住杜僧明,下馬將自己的坐騎交付於他,並不多說一句話。

杜僧明抱拳,翻身上馬,高高舉起長矛,督促左翼加速前進,自己走在最前方。

即將接敵,杜僧明更是親自突陣,只率數十人殺入敵軍,勢如瘋虎,當者披靡。(注1)

敵軍的右翼部隊,大部敢戰能戰的軍士已被調去圍攻周文育和侯安都,剩下雖有三千人之衆,卻是抵擋不住杜僧明瘋魔般的戰意,被連殺數人。

由於沒有大將猛將坐鎮指揮抵抗,敵軍右翼的陣線被壓制得步步後退。杜僧明僅憑數十人,就在陣中衝突來去,攪得陣形缺口越來越大,命令不能下達前線。

蕭摩訶見攻不破親衛幢,奮力突圍而出。正想回歸本陣,卻見自家右翼被杜僧明攻擊,逐漸呈現敗相,便要前去支援,與手下敗將再戰三合。

就在此時,又一團兵馬殺到,乃是張氏兄弟的老大張偲率領的五百軍,同樣是嶺南蠻丁的私家部曲,拼死敢戰。加上這支軍的攻擊,自家右翼的陣列從凹陷變爲斷裂,又從斷裂變爲散亂,再被杜僧明和張偲合力一衝,徹底潰敗再也不可收拾。

左翼的情況類似,對陣的胡穎爲陳霸先軍中的宿將,穩紮穩打不給絲毫可乘之機,壓制住了局面。同樣是由張家三弟張偕率軍突出,給出了最後壓垮一擊,之後就是追亡逐北之勢。

兩翼的六千人馬均潰退,蕭摩訶欲往中軍尋找姑丈蔡路養,他的中軍還有足足五千多人。只要能夠投入手上兵力一搏,擊敗陳霸先的前部,中路長驅直入,此戰仍有可勝之機。

只是中央戰場已經亂成一團,層層疊疊裹着周文育侯安都所部廝殺,一時之間難以通過。

蕭摩訶好不容易回到自家中軍,闡明戰況,蔡路養卻只是搖頭,指給他看對面丘陵之上插滿的旗幟。敵軍尚有充足的兵力,哪有那麼容易攻破。一旦投入全力深陷戰局,再想脫身就不容易了。

蕭摩訶好說歹說,蔡路養只肯撥他千人,剩餘四千留來護身。

兩軍開戰已有近一個時辰,陳霸先的軍中多爲老兵,經過戰陣磨練,氣力並未衰減多少。

蔡路養軍缺乏訓練的流民草寇過了最初的興奮勁,無謂地消耗過多體力,大多感到力倦神疲,口中發乾。加之局面始終不佔優勢,對手兇悍頑抗的勢頭不減,逐漸變得搖旗吶喊的多,真正上前拼殺的少。

周文育和侯安都感覺到敵軍的攻擊勢頭變弱,壓力減輕了不少。

兩人知道戰局走向發生了變化,正準備破圍殺出。卻見一開始衝陣的小將,率着一支生力軍殺到,轉眼間又是壓力陡增。

此時兩人的部隊已死傷數百,全憑一股血勇之氣在抵抗。周文育想要上前,卻被侯文都攔住道:“周將軍,你部已廝殺多時。且容我先抵擋一陣,待你部稍作恢復,再來援我。”

“操,戰場見真章,果然是條有骨氣的廝殺漢,我老周認了你這個朋友,戰後共飲。”

侯氏部曲見家主奮勇上前,氣勢一振,紛紛跟隨殺上前去,張纂率領的一隊緊緊護住侯安都。

“喂喂,你沒把我阿父怎麼樣吧。”侯勝北一急,雖然知道阿父無事,還是忍不住問道。

奇怪,爲什麼會覺得阿父敵不過蕭摩訶呢?可能是面前這個人,初次登場就給自己一個太過勇猛的印象了吧。

侯勝北看了看對方高出自己一頭的身材。蕭摩訶今年才十三歲,個子還會繼續長的吧,再胖上一圈,就是身高八尺、腰圍八尺的壯漢了。

蕭摩訶老老實實地答道:”沒把侯將軍怎麼樣,他的部下很勇猛,護衛得很緊,我幾下攻擊都被捨身擋開了。”

“我正想要不要使出飛射功夫,把他射下馬來。此時另外一員將領殺了過來,和我交手幾個回合,誰都奈何不了誰。侯將軍就乘機指揮軍士,把我帶來的一千人擋住了。”

“後來呢?”

“後來他們兩個的部隊被我牽制住,只要加把勁再來一波攻擊,就一定能打垮了。沒想到後陣吵嚷起來,姑丈的中軍人馬不但沒有跟上來,反而在往後退。”

“姑丈這一退就糟糕了,上萬人全都呼啦啦地跟着跑。面前的敵軍破圍而出,我也只好帶着士卒一路後撤。跑着跑着,身邊就沒幾個人了。”

“等退到後陣,聽到原來修築用來防禦敵軍的幾座土城,傳來了擊鼓吶喊聲,還改換了旗幟。姑丈應該是擔心正面交戰不能取勝,退路要是再被封住,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撤退了。”

“不過除了他的中軍跑掉了一些,其他各部都一路遭到追擊,抵抗的被殺,剩下的幾乎全員投降,和全軍覆沒也差不多。”

“姑丈損失了十之七八的軍力,不敢堅守南康城,穿城而過繼續逃跑。我沒能趕上他,姑母也在城裡沒能跑掉,只好投降了。”

聽蕭摩訶講完大戰始末,侯勝北又看向阿父的信,最後幾句寫着:

此戰勝,斬首兩千三百餘級,俘一萬一千八百餘人,蔡路養僅率千餘人逃跑,餘衆散落不知所蹤。主公率衆入南康,暫代郡事。

我軍死傷一千六百餘人,其中我侯氏部曲死傷三百,十去其二。

戰後論功,安都因奮戰評爲次功,侯曉奪城亦有功勞。煩勞父親善撫鄉里,死傷者有功者不吝賞賜。

蕭摩訶年方十三,南蘭陵蕭氏出身,與至尊同族。自小隨父至始興郡,主公以同郡故,吩咐由我看顧。衆將有含怨未平者,他且來家暫住。望夫人善待蕭摩訶,勝北當以兄視之。

戰後諸事紛繁,書不盡言,以待來日。

呼,侯勝北長出了一口氣,心想打贏一仗可真不容易。

聽阿父和陳將軍十問十答的時候,覺得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我方,這仗贏定了。

戰前軍議的作戰計劃說得頭頭是道,以爲可以輕鬆取勝。

結果呢,開場就被打了個下馬威。

要是陳霸先的決斷慢了一點,杜僧明的左翼沒有及時發起攻擊。

要是兇漢的運氣差了一點,和他那匹馬一起被亂箭射死,先鋒敗退。

要是蔡路養膽子大一點,敢於孤注一擲猛攻,吃掉前部,攻向中軍。

……

那這場戰鬥的結局,還真是不好說啊。兵兇戰危,步步驚心,侯勝北終於算是初有體會。

他斜眼看了看蕭摩訶,原來還是皇帝的同族。小小年紀戰場表現就那麼勇猛,難道阿爺故事裡說的萬人敵就是這個樣子的?

不過多半是因爲把某人打得太慘,在主公面前丟了臉,遭了怨恨吧。又不能明着收拾你,爲了軍中和氣,就送到我們家裡來避避風頭。

看在你那麼厲害的份上,叫聲大哥,也不算辱沒了自己。是吧,大、壯、哥。

-----------------

蕭摩訶住下之後,侯勝北有了玩伴,日子更開心了。

蕭摩訶每天都要跑馬練槊,需得去野外開闊之地。侯勝北頂着陪同大哥的名義結伴出去溜達,還多了個刺激的觀賞節目。

蕭摩訶的那根大槊長達一丈八尺,槊鋒兩尺半,如同短劍。柘木槊杆一握粗細,塗滿黑漆看似鐵鑄,實際韌性十足。

侯勝北試了試,一把都握不住,更別說舉起來舞動了。

練習的時候,他幫着蕭摩訶把繩子一圈圈纏繞在木樁上。有時還會包上一圈竹片,模擬身穿鎧甲的敵人。木樁的丫丫叉叉故意不去除,當作伸出格擋的兵器。

蕭摩訶距離木樁數百步,揮舞幾下大槊,策馬快跑起來。

瞄準目標一撥彈開枝葉,順勢就是一刺,再瞬間拔出,反覆練習這一個動作。

大槊輕鬆破開,刺入拔出,木樁往往四分五裂散了架。

木樁散了扎,紮了散,每天須重複不下百餘次。

侯勝北不厭其煩地陪着做這些事,省下了蕭摩訶很多時間。他心下感激,又因木訥不善言辭,就只好再披露一手絕活。

蕭摩訶掏出銑鋧——侯勝北初次見面時,以爲是根短矛,仔細看是一根兩尺左右的鑿子,後部手握處圓頭短柄,前端磨得尖銳鋒利。

只見蕭摩訶距離目標數十步,低喝一聲:“着!”

銑鋧脫手飛出,瞬時釘入木樁。

侯勝北前去察看,只見深入數分,這要是釘入人體,只怕是死定了。想到之前蕭摩訶說打算用飛射功夫對付自家阿父,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傍晚回去,侯夫人已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蕭摩訶的胃口那是沒話說,侯勝北也跟着多添了一碗。兩人吃完飯,再說些閒話,各自歇息。

侯勝北忍不住把《馬槊譜》翻出來讀了幾遍,果然如同書上所說,馬槊是戰陣利器。還是得怪自己的身板太過單薄,提不動蕭摩訶那根大槊。等以後長大了,定要打造一根耍上一耍。

沒過多久,兩人混得熟了,蕭摩訶逐漸放得開,反過來帶着侯勝北漫山遍野亂跑。

蕭摩訶甚愛狩獵,除了弓箭還有飛鑿,雖然入冬獵物不好找,但是每次總能收穫些野味。

一個大壯哥,一個小北弟,日子過得愜意無比。

沒過多久,侯安都寄來了第二封家信。

先是提了一下主公升官的消息。

打敗蔡路養,湘東王蕭繹承製,授陳霸先員外散騎常侍、持節、明威將軍、交州刺史,新安子改封南野縣伯。

侯勝北琢磨着,打了那麼大一個勝仗,總得官升三級吧,結果不然。

員外散騎常侍正如其名,是正式定員之外的散官,前朝多用於安置閒退官員和衰老之士。本朝視同黃門侍郎,但還是不爲人所重,備天子顧問,出則騎馬散從而已。編寫《千字文》頭髮都白了的那位周興嗣,好像就是這個官位,還是十班,沒變。

明威將軍比振遠將軍排名靠前一些,十三班,沒變。

交州刺史則是實打實的升職了。陳霸先原本是交州司馬,管理軍事的副職,現在成爲了交州的一把手,可以名正言順地統管一州軍政。

原來的刺史楊瞟本來就欣賞陳霸先,加上交州這等偏遠地方,相信也願意讓陳霸先上位吧。

持節,可以殺無官職之人。不過陳霸先麾下上萬軍士,殺了人屍體往哪個山溝裡一拋,還需要持節幹嘛。

南野伯比什麼新安子要好聽。嗯,南野是南康之戰的勝利之地,挺有紀念意義。

這個湘東王,封賞很摳門啊,侯勝北正在腹誹,沒想到還有更摳門的。

周文育是先鋒首功,陳霸先表奏他做了府司馬。

司馬和司馬可是差得很多的,大司馬不去想了,那是十八班最高一級。你周文育拼了命換來的這個明威將軍府司馬,有沒有五班啊?

我阿父原來憑着名氣聲望,就能當上一郡主簿。這倒好,帶了一族投奔,戰場上立功拼殺,沒有封賞一官半職,賞賜些財物就打發了。

少年侯勝北心中不爽,就想跑到無人之處大叫道:“陳霸先,你個小氣鬼!”

-----------------

注1:與蔡路養戰於南野,(杜僧明)馬被傷,高祖馳往救之,以所乘馬授僧明,僧明乘馬與數十人復進,衆皆披靡。

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15章 死氣沉第61章 陳頊其人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49章 立新帝第21章 返紅塵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30章 抗北齊之媾和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16章 湘州叛第70章 拓人脈第41章 天子坦蕩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65章 臥虎臺第15章 死氣沉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72章 周齊交涉第70章 拓人脈第60章 且聽戰報第54章 江心夜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46章 御前對第43章 國子求學中篇第15章 死氣沉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86章 憶白袍前篇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49章 立新帝第38章 預兆第67章 遇獨孤第61章 陳頊其人第86章 憶白袍前篇第9章 封賞第66章 孤獨行第54章 江心夜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70章 拓人脈第48章 英雄逝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60章 且聽戰報第2章 十問十答第20章 入洪流第49章 立新帝第25章 初上陣第25章 初上陣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24章 始從軍第67章 遇獨孤第23章 下決意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47章 故人去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45章 阿父歸第59章 平東陽後篇第45章 阿父歸第48章 英雄逝第24章 始從軍第71章 姓楊名堅第56章 戰爲何第15章 死氣沉第53章 迎世子第57章 討南蠻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60章 且聽戰報第74章 北周軍容第42章 國子求學前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27章 抗北齊之前哨第70章 拓人脈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46章 御前對
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15章 死氣沉第61章 陳頊其人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49章 立新帝第21章 返紅塵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30章 抗北齊之媾和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16章 湘州叛第70章 拓人脈第41章 天子坦蕩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65章 臥虎臺第15章 死氣沉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72章 周齊交涉第70章 拓人脈第60章 且聽戰報第54章 江心夜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46章 御前對第43章 國子求學中篇第15章 死氣沉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86章 憶白袍前篇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49章 立新帝第38章 預兆第67章 遇獨孤第61章 陳頊其人第86章 憶白袍前篇第9章 封賞第66章 孤獨行第54章 江心夜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70章 拓人脈第48章 英雄逝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60章 且聽戰報第2章 十問十答第20章 入洪流第49章 立新帝第25章 初上陣第25章 初上陣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24章 始從軍第67章 遇獨孤第23章 下決意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47章 故人去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45章 阿父歸第59章 平東陽後篇第45章 阿父歸第48章 英雄逝第24章 始從軍第71章 姓楊名堅第56章 戰爲何第15章 死氣沉第53章 迎世子第57章 討南蠻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60章 且聽戰報第74章 北周軍容第42章 國子求學前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27章 抗北齊之前哨第70章 拓人脈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2章 十問十答第46章 御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