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

紹泰二年,二月十四日。

侯安都、周鐵虎率領水師來到梁山扎柵,本意是圖謀江州侯瑱,策應周文育。

不想三日後,徐嗣徽、任約便偷襲了對岸的採石戍。

時機如此合拍,要說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能夠瞞得住敵軍,也太低估對方的諜報能力了。

不過這次有侯安都的水師撓其後路,徐嗣徽等不敢再像去年一樣,一路北進直奔建康。

……

三月二十三日。

徐嗣徽、任約匯合了北齊大都督蕭軌的大軍,共十萬人馬出柵口,浩浩蕩蕩向梁山而來,意圖拔掉這顆前進路上的阻礙。

這一個多月以來,侯安都、周鐵虎也沒閒着,依山沿江,構築了外、中、內三層的堅固防線。

梁山由大小陀山兩座山頭組成,聳峙江邊,三面環水,高約四十丈。

山峰陡峭雄峻,擋驚濤駭浪,擁江水東流。與對岸的博望山隔江對峙,合稱天門山,又名二虎山。

侯安都在梁山北面,沿着山腳到江邊,修建了一道外牆,圈出一角之地封閉起來。

牆外利用此地水網密佈,分佈衆多水塘的特點,層層設柵,令大軍步履維艱,難以展開兵力。

所率水師爲外圍機動兵力,船艦可以沿江靈活移動,來到敵軍的側面和後方發起攻擊。

中層的城牆依山就勢,利用天然山崖峭壁,在要害之處修築壁壘。順應地形的高低差,築成相對高度可達數丈的險牆。

城牆之上鋪有兵道,可以快速運送兵力到各處。又利用山勢的天然溝壑,劃出各個相隔的防禦區域。

即使攻方突破某處,也難以橫向擴張展開,只能受阻於內城之前。

內層防線則是利用山頂的最後一級臺地,陡峭的山壁東、南、西三面臨江。以天然陡巖爲牆,北面的山路小道砌築城牆,形成了山頂堅固的防禦指揮堡壘。

又在東西兩崖分別建立堡壘,侯安都和周鐵虎各據一處,相互支援呼應。

-----------------

”十萬大軍。“

侯勝北站在東崖的山頂眺望,感慨不已。

只有親眼目睹,才知道兵過十萬,是多麼的聲勢浩大。

柵口距離梁山約三十里,敵軍前隊已經來到梁山陣前,後隊還在從柵口的營寨源源不斷走出。

從高處看去,如同一條蜿蜒不絕的黑色河流。

到了近前,匯聚成密密麻麻的黑壓壓一片,看久了不禁有密集恐懼之感。

“怎麼,我兒怕了?”

侯安都來到身邊,讚道:”爲父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數量的大軍,果然氣勢不凡。“

”阿父,我怕倒是不怕。只是驚歎北齊居然能調集這麼一支大軍。“

“北齊東逐契丹、西平山胡、北破柔然、南取淮南,佔據天下精華的三河之地,又擁有強兵輩出的幽並青徐四州,戶三百萬,人口二千萬,實力是遠較我朝爲強。”

”可是我朝的疆域也不小啊。“

“兩廣兩湖的地域雖廣,卻是漢夷雜居,編戶稀少。而且主公所轄之地不過揚州、東揚州和南徐,建康屢遭殘破,更是元氣大傷。我朝戶三十萬,人口二百萬,恰是北齊的十分之一而已。”

侯安都嘆道:“若是重據荊襄,再奪江淮,恢復蜀地,纔有和北朝一較高下之力。眼下我們連江州侯瑱、湘州王琳都未曾討平,任重而道遠哪。”

阿父的這番說教,深深刻進了侯勝北的腦海裡。

不過現在容不得他考慮天下大勢,北齊出兵十萬,已是足以滅國的大軍。

“阿父可有勝算?”

“有我和周將軍這數千水步駐守於此,扼住要隘。敵軍擔憂我斷其後方糧道,不敢貿然沿江北上前往建康,必然來攻梁山。而此地已被打造如鐵桶一般,一時難以攻下。”

”要是他們渡江走江左一路呢?“

”主公此時也在全力集結兵馬。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裡牽制北軍,利用地利消磨其銳氣,令其耗費兵力錢糧,卻久攻不下。”

侯安都再次露出驕傲的笑容:”而等敵軍下定決心,撇開這塊雞肋北上的時候,面對的就是主公以逸待勞的主力。屆時我們也前去與主公匯合,一舉決戰破之,這就是此戰的大方略!“

“阿父我懂了,那我們可得在這裡儘可能拖住這十萬大軍,爲主公爭取時間。”

“正是如此。你也是一伍之長,須得認真防守。軍爭一事,可不得玩忽大意。”

“末將遵令!”

侯安都搖頭笑道:“你小小一個伍長,自稱什麼末將,好歹封了將軍再說。”

就在父子說話間,山下已經列成了數十個方陣。

其中一個方陣正在前移,向外層防線攻來。

從山上遠眺,只見軍陣行動緩慢,瞭望的軍士早已清點報出人數。

敵軍先陣,人數二千!

……

二千人的敵軍從一個方塊形狀,行進過程中慢慢左右拉長,變成一條線。

wωω ◆Tтka n ◆co

然後散成一小塊一小塊,嵌入了我軍防線,最後變成一個一個的黑點,芝麻一樣的散落。

如果身處近處,可以看到北齊軍被水塘分割,無法保持方陣隊列,沿着水網之間的道路,分散成許多小小方陣前進。

交鋒之後,北齊軍遭到來自柵後的弩箭攻擊,很快死傷慘重,陣形零落,撤了下去。

不過是試探而已,看來今天要迎接好幾輪攻勢了。侯勝北想道。

正如他所預料的,第二三四五個方陣緊跟上前,以弓弩對射壓制住守軍,頂着箭雨逐個推倒拆除柵欄,緩慢地推進。

外圍防線不過佈置了千餘軍士,每一處幾十上百人,分散佈陣在各個水塘的柵欄之後,主要靠地勢拖延敵軍進攻。

水塘有的水深及腰,跋涉可過。有的卻是及胸沒頂,一腳踩進去就陷入了塘底淤泥。

北齊軍很是吃了不少苦頭,在越過水塘時單方面遭到攻擊。進攻人數少了壓制不住守軍,等到集中起兵力予以打擊,敵軍又滑不溜手,放棄陣地後撤,平白花費了不少時間。

待北齊軍掃蕩完外圍的前沿陣地,已是二個時辰過去,將近午時。

前部四個方陣的八千人,已是疲累不堪。

此時攔在他們面前的是一道四尺土壘,土壘之上建有三尺木牆,土壘之前掘有五尺壕溝一重,寬丈許。

壕底到牆頂,高度超過一丈二,土壘上的軍士有木牆遮護半身,長槍正好居高臨下刺擊來攻的敵軍。

爲防攀爬,木牆前的土壘底上,密密麻麻灑滿插遍竹籤、蒺藜,鹿角槍等。

……

敵軍幾位將領,主帥大都督蕭軌過去的戰績不顯。

都官尚書裴英起出身聞喜裴家,名門公子。(注1)

堯難宗是與陳慶之數次交鋒的驃騎大將軍堯雄的從弟。

西兗州刺史李希光和南兗州刺史東方老,則是猛將高昂高敖曹的漢軍舊將。

厙狄伏連更是當年跟隨過天柱大將軍爾朱榮的老將。

就算徐嗣徽之前被打得喪膽,那是碰到了陳霸先和阿父,討伐叛軍時並不是那麼菜的。

任約曾經是叛軍大將,負責一路方面,不幸碰到異人陸法和才被擒。

嗯,一個個都是老於軍陣的宿將。

被侯勝北私下點評的這些將領見此情形,立刻換了新的生力軍四個方陣八千軍兵,衣襟包土再攻。另以一個方陣二千弩兵,與牆頭對射,掩護進攻。

只見一波波的黑色線條,衝到外牆邊,短暫相持後,又潮水般地退去。

壕溝逐漸被填出一塊塊落腳之處,北齊軍雖然仍然處於低矮不利位置,已可以攻擊到土壘牆上的守軍,雙方便隔着木牆土壘,以長槍對戳。

北齊軍已將牀弩數臺組裝完畢,推近至二百步,弩槍射到之處,木牆碎裂,牆後的士兵身體亦碎裂。

守軍沒有遠程兵器反擊,死傷逐漸增多,士氣隨之下降。

“將後備的千人投入前線,傳令務必守到申酉之交。”

侯安都下完軍令,向兒子解釋道:”小北,牀弩投石這些器械,要麼以同樣射程的器械對攻。要麼以鐵騎突擊克之,可惜我南朝幾乎沒有騎兵編隊。這外圍防線要不保了。”

“阿父,既然沒有剋制的手段,爲什麼還要平白投入士卒呢?”

“軍爭軍爭,爭天時、爭地利、爭人和,士卒爲棋子,就看你想要拿來換什麼了。阿父現在想要爭取到天黑的這段時間。”

“你也去自己的所屬的防線做準備吧,好好打。”

……

侯勝北的伍屬於主將親衛,本來不必突出到前線作戰。可是不知爲何,侯安都這次指派他來到戰線的前沿作戰。

中層的城牆乃是依山而建,比平地堆起的土壘木牆險要多了,防守起來也安全得多。

比如牀弩就沒法推到狹隘的山道,朝天仰射。而且就算射中石牆,也難以洞穿。

可是畢竟戰場是兇危之地,誰又能保證絕對安全呢?

說不定哪裡飛來的一支冷箭就送了性命。

侯勝北胡思亂想着,來到自己的防區。

這是一段數丈寬的壁壘,條石爲基座,由土木碎石壘起,俯視着下方的山道。

壁壘高出山道三丈有餘,自上而下射箭落石,位於山道上的敵軍幾乎無法反擊。

阿父已經在鍛鍊自己和保證安全之間儘可能做出平衡了。

四名屬下已在等候,張安張泰趙四王五。

一般人家起不了大名,以排行稱呼,都比自己大一些,二十出頭的年紀。

負責整段防線的長官是位隊長,中等身材的男子,正向自己點頭示意。

侯勝北頗受這些廝殺漢的喜愛。

一來侯安都善於用兵,打得都是勝仗,傷亡也小,有了戰利品公平地分給部下;

二來侯勝北的身份大家也都清楚,就算只是裝樣子,能夠親臨前線也很不容易;

第三點最重要,侯將軍不可能把自己兒子送進死地,有他在,說明此地多半是安全的。

幾個理由,侯勝北就成了各幢主各隊長的好物,作戰都喜歡和他搭夥,當然也不會讓他承擔過於危險的任務。

接應了外層防線退下的戰士,已是日薄西山。

估計敵軍會試着攻擊一輪中層防線,看來今天的戰鬥也就到此爲止了。

山路險峻,看不清道路說不定一腳踩空掉下,夜戰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果然逼近的敵軍扛着長盾,試着向前衝了幾步。在弓箭和投石的攻擊之下,很快又退了回去。

-----------------

夜色已深。

到了醜寅之交,牆上除了寥寥幾個巡邏軍士,大部分士兵都已回到營帳休息,準備迎接第二天的戰鬥。

隔着十幾步一支的火把,燒得噼啪作響。

侯勝北半夜醒來上了廁所,再想入睡卻睡不着。

他有點想念阿母,兩個弟弟,還有蕭妙淽。自己跟着阿父出征,不知道她們可好,淽姊是否睡得安穩。

穿上甲冑,拿起長矛,既然睡不着,他打算去看一看輪班值守的趙四。

只見趙四正拄着矛,靠着城垛。

侯勝北正要搭話,卻聽得篤篤篤幾聲響,城垛上突然出現了幾個鉤子。

他反應極快,立刻大叫:”敵襲!“

一個箭步衝上前,一矛將已經在城頭露出半個身子的敵軍捅了下去。

趙四也反應過來,同樣刺中剛露頭的一個敵軍。

這段城牆由一隊百人防守,夜間十名士兵輪班值守,五名固定站位,五名流動巡視。

侯勝北現在所處的位置只有他和趙四二人,而城下一下子飛上來五六個鉤子,其他各段的情況也是如此,同時攀登的敵軍怕不有三五十名之多。

看到巡邏的軍士已經大呼趕過來,可是加上自己,我軍才十一名,能抵擋住敵軍堅持到後援來到嗎?

看着躍上城牆的一個個矯健身影,不用想必是敵軍精銳。

侯勝北有些絕望,在地勢不利,難以運用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沒想到第一晚,敵軍將領就果斷採用飛鉤攀登的方式夜襲強登,還真是厲害。

難道花費一個月精心打造的堅固堡壘,就被這樣簡單的策略攻陷了嗎,這也太過於兒戲了吧。

真正的戰場,都是如此乾脆利落,雙方亮招,然後勝敗決於一瞬的嗎?

侯勝北絕望地想道:對不起,阿父。沒想到防線是從孩兒這裡被攻破的。

別了,阿母,小敦小秘,還有淽姊。

正在他一抖手中長矛,準備拼得一個是一個之時,身後殺出一隊人馬,很快就越過他,向登城的北齊軍攻去。

藏兵洞!

原來阿父早有準備。在城牆之後的山壁凹陷之處,挖出了能容兵馬棲身的藏兵洞,備了一隊百人軍士駐守在此,預防敵軍的突襲。

侯勝北登時精神一振,長矛又挑落了一名敵軍。只要我軍比敵軍登城的人數更多,能夠控制住局面,刺殺正在攀登沒有還手之力的敵軍,那是毫無風險的。

沒能一擊得手佔據城牆,夜襲部隊受到了守軍的壓制,陸續趕來支援的守軍越來越多。

北齊軍見事已不可爲,留下牆頭的幾具屍體,果斷放棄了本次攻擊行動。

……

此戰不過片刻功夫,侯勝北卻驚出了一身冷汗,山風一吹,瑟瑟發抖。

-----------------

注1:都官尚書,隋朝改爲刑部尚書

《地名對照》

梁山:今和縣西梁山

柵口:今蕪湖市東北裕溪口

第10章 勝敗一念第61章 陳頊其人第69章 那羅延第17章 蜀地失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23章 下決意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57章 討南蠻第3章 逝去傳說第65章 臥虎臺第67章 遇獨孤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69章 那羅延第15章 死氣沉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3章 逝去傳說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20章 入洪流第74章 北周軍容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43章 國子求學中篇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48章 英雄逝第9章 封賞第67章 遇獨孤第7章 討賊難第3章 逝去傳說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84章 戰邙山之蘭陵入陣第46章 御前對第9章 封賞第78章 戰邙山之先例前篇第45章 阿父歸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8章 預兆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68章 別伏陀第72章 周齊交涉第57章 討南蠻第67章 遇獨孤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56章 戰爲何第56章 戰爲何第65章 臥虎臺第53章 迎世子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41章 天子坦蕩第22章 南朝亂第41章 天子坦蕩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61章 陳頊其人第9章 封賞第8章 冼姨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66章 孤獨行第22章 南朝亂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61章 陳頊其人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49章 立新帝第10章 勝敗一念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4章 寶錄初成第40章 少年不再第66章 孤獨行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11章 最下攻城第49章 立新帝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66章 孤獨行第25章 初上陣第56章 戰爲何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18章 清閒樂第37章 共飲第82章 戰邙山之喪偏師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24章 始從軍第73章 臥虎初哮第42章 國子求學前篇第44章 國子求學後篇第53章 迎世子第11章 最下攻城
第10章 勝敗一念第61章 陳頊其人第69章 那羅延第17章 蜀地失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23章 下決意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57章 討南蠻第3章 逝去傳說第65章 臥虎臺第67章 遇獨孤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69章 那羅延第15章 死氣沉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3章 逝去傳說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20章 入洪流第74章 北周軍容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43章 國子求學中篇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48章 英雄逝第9章 封賞第67章 遇獨孤第7章 討賊難第3章 逝去傳說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84章 戰邙山之蘭陵入陣第46章 御前對第9章 封賞第78章 戰邙山之先例前篇第45章 阿父歸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38章 預兆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68章 別伏陀第72章 周齊交涉第57章 討南蠻第67章 遇獨孤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6章 南康之戰後篇第56章 戰爲何第56章 戰爲何第65章 臥虎臺第53章 迎世子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41章 天子坦蕩第22章 南朝亂第41章 天子坦蕩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61章 陳頊其人第9章 封賞第8章 冼姨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66章 孤獨行第22章 南朝亂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61章 陳頊其人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49章 立新帝第10章 勝敗一念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4章 寶錄初成第40章 少年不再第66章 孤獨行第75章 戰邙山之往事前篇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50章 戰王琳前篇第11章 最下攻城第49章 立新帝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66章 孤獨行第25章 初上陣第56章 戰爲何第52章 戰王琳後篇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18章 清閒樂第37章 共飲第82章 戰邙山之喪偏師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24章 始從軍第73章 臥虎初哮第42章 國子求學前篇第44章 國子求學後篇第53章 迎世子第11章 最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