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彩雲客棧

我們閒談之間,汽車停了下來,茶葉販子趕緊招呼我們下車,說要去遮龍山,從這裡下車最近。除了我們三人與茶葉販子,同時在這裡下車的,還有另外兩個當地的婦女,一個三十多歲,揹着個小孩,另一個十六七歲,都是頭戴包巾,身穿繡花圍裙。她們身上的服飾都是白底,當地人以白爲貴,應該都是白族。不過這些少數民族並不是我們想象中整天穿得花枝招展的,不是節日,並不着盛裝,加之這裡各種少數民族都有,有時也不易分辨。

我本不想和這些人同行,但是熱心的茶葉販子告訴我們,在人煙稀少的地區,要結伴而行,互相幫扶照顧,這是當地的習俗。

Shirley楊以前工作的時候經常和美洲土著人打交道,知道外來的最好遵守當地的習慣,否則容易發生不必要的衝突,於是便與這三人同行。

這裡全是高山深谷,人煙寂寞,山林重重,走遍了崎嶇山徑,盤旋曲折。原來從下車的地方,距離遮龍山還有好遠的路程,我這才暗中慶幸,虧得沒跟這些當地人分道揚鑣,否則還真不容易找對路徑。

在山裡走了有兩個多鐘頭,終於到了遮龍山下。這裡並沒有什麼民居村寨,即便有些採石頭的工人也都住在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山下只有一處爲來此地做茶葉生意的商人提供食宿的客棧,與我們同行的兩名白族女人,便是這間彩雲客棧的主人,她們是外出買東西回來。這裡出山一趟十分不容易,所以要一次性買很多東西,大包小裹又帶着個孩子,我和胖子學了雷鋒,不僅揹着自己的幾十斤裝備,還幫着她們拎米和辣椒,到地方的時候,已經累得腰痠腿疼。

客棧裡除了我們六人,再沒有其餘的人,當地人很淳樸,外出從不鎖門,有過路的客人經過,可以自己住在裡面,缸裡有水,鍋中有餌餅和米,吃飽喝足睡到天亮,臨走的時候把錢放在米缸裡。這已經成爲了約定俗成的一種行爲,從沒有人吃住之後不給錢。

帶小孩的白族女人是彩雲客棧的主人,是個年輕寡婦。十六七歲的女孩是她丈夫的妹妹,是漢族,小名叫孔雀,一雙大眼睛,十分活潑可愛,穿上民族服飾,比當地的女子好看得多。遮龍山下只有她們這裡可以歇腳住宿。從這裡向南走一天的路程,產一種霧頂金線香茶,經常有客商去那邊收購茶葉,每次路過,都免不了要在彩雲客棧落腳。

老闆娘對我們幫她搬東西極是感激,一進門就帶着孔雀爲我們生火煮茶做飯,沒多久孔雀就把茶端了出來,胖子接過來一聞,讚道:“真香啊,小阿妹這是什麼茶?是不是就是雲南特產的普洱?”

孔雀對胖子說道:“不是的,這是我們本地山上產的霧頂金線香茶,用雪線上流淌下來的水沖泡了,每一片茶葉都像是黃金做的。你嚐嚐看,是不是很好?”

胖子說道:“不喝就知道好,也不看是誰泡的茶。”說着話掏出煙來,分給我和茶葉販子,一邊喝茶一邊抽菸,等着老闆娘給我們開飯。

胖子有意要在孔雀面前賣弄自己的學識,又摸出另一包紅塔山來,對茶葉販子說道:“兄弟你知不知道,抽菸也講究搭配,咱們剛纔抽的是雲煙,現在再換紅塔山,這可別有一番味道,如此在京城中有個名目,喚做塔山不倒雲常在。”

孔雀對胖子的香菸理論不感興趣,卻對我們帶的捕蟲網很好奇,問Shirley楊:“是不是要去遮龍山那邊捉蝴蝶?”

Shirley楊不願意騙小姑娘,只好又讓胖子出面解釋,我擔心胖子說話沒譜,露了馬腳,這種煽動革命羣衆的工作,還是由我這個有做政委潛質的人來做比較合適。

於是我告訴孔雀說我們這三個人,都是首都來的,在自然博物館工作,專門收集世界上的珍稀蝴蝶。這次就是專門來這裡捉蝴蝶的,然後要製作成標本,帶回北京展覽,讓那些來咱們偉大祖國的外國人開開眼,見識見識雲南的蝴蝶是什麼樣的,不僅可以填補我國在蝴蝶標本等研究領域的空白,還可以爲國增光,給國家創收。爭取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在改革開放的新長征路上創造一個又一個的輝煌……從所有角度來講,這件工作於國於民,都是千秋偉業,是一項具有戰略性高度的尖端科研工作,其現實意義不亞於人類的登月計劃。

想不到我這一番話,不僅讓孔雀聽得很激動,連胖子和茶葉販子都聽傻了。茶葉販子問道:“買買撒撒,這樣事硬是整得噶……我是說胡師啊,這蝴蝶兒還有這麼大的價值了?那我也別販茶葉了,和你們一併去捉好不好?”

一旁的Shirley楊戴着太陽鏡,聽了我對孔雀胡侃,強行忍住不讓自己笑出來,看她的樣子真有幾分像是國民黨的女特務,好像正在嘲笑我,看我怎麼收場。

我暗道不妙,這回把話說過頭了,急忙對茶葉販子說:“這個嘛,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革命分工不同,倒騰茶葉也好,捉蝴蝶也罷,都是爲了四化建設添磚加瓦,少了誰都不行。咱們都是社會主義的螺絲釘,要是老兄你放下本職工作去捉蝴蝶,那咱們全國人民也不能光看蝴蝶不喝茶了,是不是?其實外國人也喜歡飲茶,茶文化源遠流長,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的茶文化愛好者,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親王就很喜歡品茗,所以說倒騰茶葉同樣是很重要很有意義的工作。”

這時候孔雀的嫂子招呼孔雀去幫着開飯,我也就趁機打住不再說了。胡亂吃了一些,便獨自到客棧外用望遠鏡觀看遮龍山的形勢。只見那最高的山峰直入雲霄,兩邊全是陡峭的山崖,綿延起伏,沒有盡頭,也分辨不出山頂聚集的是白雲還是積雪。這裡的雲霧果然很多,而且層次分明,山腰處就開始有絲絲縷縷的青煙薄霧,越往高處雲團越厚,都被高山攔住,凝聚在一起,整個遮龍山的主峰,像是位白冠綠甲的武士,矗立在林海之中。

山下林海茫茫,瀑布森林千姿百態,一派美麗的原生自然風光。這附近的山川河流,與人皮地圖上所繪大抵相同,就在這大山林海後面的山谷深處,就是我們要找的獻王墓,至於墓裡面究竟有沒有雮塵珠,實在沒有任何把握。

想起那種邪惡的痋術,還有路上所見石俑中密密麻麻的蛆蟲,心中對獻王墓不免產生了一點畏懼的心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已經到了遮龍山前,那便有進無退,後面的事就只有祈求摸金祖師爺保佑了。

茶葉販子明天一早要出發去收購茶葉,飯後就直接進裡間抓緊時間睡覺歇息。胖子與Shirley楊吃完飯,也出來散步,同我一起擡頭望着前方的大山。要想倒獻王墓,如何翻越這座高聳入雲的遮龍山,就是一大難題,見了這險峻巍峨的山勢,三人都是愁眉緊鎖。

當初瞎子等人是找了位當地的嚮導,經過艱險跋涉才越過雪山,如果沒有嚮導上山,是十分危險的,但是我們剛纔問了彩雲客棧的老闆娘,上過這座遮龍山的當地人早已經死光了,這些年,傳說山上鬧鬼,根本沒人再敢上去。

正在我們苦無對策之時,卻聽孔雀說:“想去遮龍山那邊的山谷捉蝴蝶,遮龍山下有條隧道,可以放排順流從山中穿過,用不着翻山。不過那邊有好多死人,經常鬧鬼。”

如何進入蟲谷,在人皮地圖上標註的路線共有兩條,一是從遮龍山上的風口翻越;其二是沿着蛇河繞過遮龍山,這條路線要穿越一片存在於瀾滄江與怒江之間危機四伏的原始森林,雖然在地圖上直線距離不算遠,但是進過原始森林的人都應該知道,實際上要比預計的行程長十倍或二十倍以上,而且其中有些地方存在沼澤,那簡直就是綠色地獄。

這兩條路線都不好走,相比之下只有翻越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遮龍山比較可行,但是在沒有嚮導的情況下冒險翻越雪山,也不是鬧着玩的,搞不好出師未捷,就全部折在山上。

這時聽孔雀說還有條近路,便忙追問詳情,孔雀只知道個大概,我們只好又去找老闆娘打聽。老闆娘告訴我們,遮龍山(當地人稱爲哀騰,是無尾龍的意思)的底部,有很多密如蛛網的山洞,傳說都是古時先民開鑿的,以前有叛亂的土匪佔據其內對抗官兵,官兵對山內複雜的地形束手無策,只好把所有的洞口都用石頭砌死,把裡面的人都活活困死在了裡面。以後每當耍海會的時候,把耳朵貼在遮龍山的岩石上,就會聽見山體中陣陣絕望的哭號聲。

當然這只是當地民間流傳的一個傳說,至於山洞修建於哪朝哪代,是誰建造的,有什麼用途,裡面的匪徒是什麼人,是否是當地少數民族反抗壓迫剝削,揭竿而起,還是究竟怎麼樣,到今天已經沒人能說得清楚了。

但是直到近幾年,有人採石頭髮現了一個山洞,裡面有溶岩,還有條地下河,這條河一直穿山而過,流入遮龍山另一端的蛇河,水深足可以行使竹排,而且有這條水路,就不用擔心在縱橫交錯的山洞中迷失了路徑。由於地形平緩,水流並不急,去的時候可以放排順流而下,十分省力,回來的時候需要費些力氣撐着竿子回來,總之比從山上翻過去要方便很多。

最後老闆娘囑咐我們,從那裡過去雖然是條捷徑,但是那條山洞的兩側,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屍骸,沒人曉得那是什麼時候死在裡面的,膽小的人見了會被嚇出毛病。倒是有幾次有人放排從山洞中穿過,但是一來那邊的蟲谷有很多瘴氣,二來也沒有人煙,去到那邊也沒什麼意義,最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人過去了。如果想抄近路,還需要多加小心纔是。

我對老闆娘說:“這倒不用擔心,我們去那邊的山谷捉蝴蝶做標本,是爲人民服務,我們都是唯物主義者,怎麼會怕死人。既然有近路,放着不走是傻子,更何況曾經有人成功地穿過去了,說明裡面沒鬼,有可能只是古時候先民墓葬之類的遺蹟。”

我想起剛纔在門口見到門上有軍烈屬的標誌,就再向老闆娘打聽,原來孔雀的哥哥是犧牲在前線的烈士。我這纔想到,南疆戰火至今依然未熄,這次來雲南,有機會的話應該去看看戰友們的陵園,可不能總想着發財就忘本了啊。

另外我還跟老闆娘商量,附近有沒有什麼人有獵槍,我們想租幾把防身。老闆娘讓孔雀從裡屋翻出來一把“劍威”氣槍,是一支打鋼珠的氣槍,當年孔雀她哥哥活着的時候,就經常揹着這支氣槍進山打鳥。老闆娘心腸很好,願意免費把槍借給我們,也不用押金,回來的時候還給她就可以。

我略有些失望,本來覺得最起碼也得弄把雙筒獵槍,這種打鳥的槍跟玩具差不多,但是接過一看,發覺真是把好槍,保養得非常好,而且不是普通的小口徑,可以打中號鋼珠,射程遠,槍身也夠沉夠穩,別說打鳥了,打狼都沒問題,唯一的缺點是單發,每次擊發之後,都需要重新裝填。

現在有勝於無,一時在附近也弄不到更好的槍械,於是我把槍扔給胖子,讓胖子熟悉一下這把槍,“劍威”暫時就歸他使用了。

我謝過老闆娘,當天晚上三人就在彩雲客棧中過夜。這一晚我和胖子睡得很實,什麼都沒想,把一路上的奔波勞苦徹底丟開。真是一覺放開天地寬,直到轉天日上三竿,Shirley楊揪着耳朵把我們叫起來,才極不情願地起牀。

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六章 五尺道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十章 大金牙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5)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三十四章 黑色旋渦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廠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八章 冥殿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五章 火瓢蟲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十八章 畫壁(4)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十九章 考古隊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二十八章 屍香魔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3)第五十四章 月夜尋狼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二章 潛逃者第四章 洗塵寺(1)第十八章 血餌紅花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一章 破卵而出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三十章 丹爐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1)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章 屈肢葬(1)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1)第二十章 死漂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十一章 工兵掘子營第九章 鬼信號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七章 起死回生(4)
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三十八章 白猿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六章 五尺道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十章 大金牙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5)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三十四章 黑色旋渦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廠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八章 冥殿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五章 火瓢蟲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十八章 畫壁(4)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十九章 考古隊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二十八章 屍香魔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4)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3)第五十四章 月夜尋狼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二章 潛逃者第四章 洗塵寺(1)第十八章 血餌紅花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一章 破卵而出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三十章 丹爐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1)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章 屈肢葬(1)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1)第二十章 死漂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十一章 工兵掘子營第九章 鬼信號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七章 起死回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