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車禍

胖子抹了抹嘴上的油對我說道:“我說老胡,雲南可是好地方啊。我當年就被天邊飛來金絲鳥那段刺激得不輕,早就想過去會會那批燃燒着熱烈愛情火焰的少數民族少女了。”

我對胖子說道:“雲南沒你想象的那麼好,少數民族少女也並非個個都是花孔雀,反正以前我去雲南沒見過幾個像樣的。那時候我們部隊是部署在離邊境不遠的老山,在那進行了一個月的實戰演練。那地方是哈尼族、彝族、壯族的交匯點,有好多少數民族,我看跟越南人長得也都差不多。什麼五朵金花阿詩瑪的,那都是屬於影視劇裡的藝術加工,當不得真的。你還是別抱太大的幻想,否則會很失望的。”

大金牙說:“怎麼呢?胡爺,你去的那地方大概是山溝,當年我去雲南插隊,正經見過不少漂亮的傣族景頗族妞兒。個頂個的苗條,那小腰兒,嘖嘖,簡直……這要娶回來一個,這輩子就算知足了。”

瞎子吃得差不多了,聽了我們的話,一拍桌子說道:“諸位好漢,那雲南的夷女,有甚稀罕,更兼苗人中隱有蠱婆。她們所驅使的情蠱歹毒陰險,防不勝防,爾等還是少去招惹那些婆娘爲好。”

大金牙點頭道:“老先生這話倒也有理,我當年去雲南插隊,聽說這衆多的少數民族之中,就單是苗人最會用蠱,而且這苗人又分爲花苗、青苗、黑苗等等。青苗人精通藥草蟲性,黑苗人則擅長養蠱施毒。現在黑苗已經很少了,不過萬一要是招上了苗女中的蠱婆,可真叫人頭疼。”

胖子笑道:“老金,你也太小瞧咱哥們兒的魅力了,苗女中沒有好的就算完了,只要有,我非給你嗅回來幾個不可。到時候咱們還是這地點,一人發你們一個苗蜜。”

我喝得有點多了,舌頭開始發短,鉤住胖子的肩膀笑話他:“讓那七老八十的老蠱婆,看中了胖爺您這一身膀子肉,非他孃的把你的臭皮剝下來繃鼓不可。咱們這次去的那地方是白族最多,白族姑娘可好啊,長得白。”

Shirley楊今天的食慾也不錯,從她祖上半截算的話,她老家應該在江浙一帶,所以這家飯店的淮揚菜式很合她的口味。她見我和胖子與大金牙等人在一起,再加上個瞎子,說來說去,話題始終離不開雲南的少數民族少女,最後實在忍無可忍了,輕咳了一聲。

經過Shirley楊一提醒,我這纔想起來,還有正經事要說,酒意減了三分,便舉起酒杯對衆人說道:“同志們,明天我跟胖子、Shirley楊就要啓程開拔,前往雲南。這一去山高路遠,這一去槍如林彈如雨,這一去革命重擔挑肩頭,也不知幾時才能回來。不過男子漢大丈夫,理應志在四方,騎馬挎槍走天下。高爾基說,愚蠢的海鴨是不配享受戰鬥的樂趣的。毛主席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此刻良宵美酒當前,咱們現在能歡聚在一起,就應該珍惜這每一分每一秒,等我們凱旋之時,咱們再重擺宴席,舉杯贊英雄。”

衆人也都同時舉起酒杯,爲了祝我們一路順利碰杯。大金牙飲盡了杯中酒,一把握住我的手說道:“胡爺,老哥真想跟你們去雲南,可是這身子骨經不起折騰,去了也給你們添累贅。你剛纔那一番話,說得我直想掉眼淚,要不我給你們唱段《十送紅軍》怎麼樣?”

我心中也很是感動,對大金牙說:“金爺說這話,可就顯得咱們兄弟之間生分了。我們去雲南,多虧了你在後方置辦裝備,這就是我們成功的保障啊。你儘管放心,倒出來的明器,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大金牙把買到的與沒買到的裝備跟我說了一下,我跟大金牙還有Shirley楊三人,商量着都需要帶什麼東西。一邊的胖子與瞎子也沒閒着,不斷騷擾飯店中一個漂亮女服務員,非要給人家算命。出發前的一夜,就在喧鬧之中度過。

第二天大金牙與瞎子把我們送到火車站,雙方各道保重,隨着火車的隆隆開動,就此作別。

我和Shirley楊、胖子三人,乘火車南下,抵達昆明。先在昆明住了三天,這三天之中有很多事要做。我按照大金牙給的聯繫地址,找到了潭華寺附近的迎溪村,這裡住着一個大金牙插隊時的革命戰友,他與大金牙始終保持着生意上的聯繫。在他的協助下,我買到了三支精仿六四式手槍,槍身上還有着正式的編號,是緬甸兵工廠仿中國製式手槍造的,然後又流入中國境內。從製造工藝上看,算得上是出口轉內銷了。那溪谷深處,杳無人蹤,要是有什麼傷人的野獸,沒有槍械防身,頗爲不便。

Shirley楊同胖子買了兩支捕蟲網和三頂米黃色荷葉遮陽帽,按照事先的計劃,我們要裝扮成自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森林中捉蝴蝶做標本。瀾滄江畔多產異種蝴蝶,所以借這種捕蟲者的身份作爲掩護,到蟲谷裡去倒鬥,這一路上就不至於被人察覺。

其餘的裝備我們儘量從簡,這雲南的山區中不像沙漠戈壁,水和食物不用太多,把揹包中空出來的部分,儘可能多地裝了各種藥品,以便用來應付林中的毒蟲。

我把三支六四式手槍分給胖子二人,胖子不太滿意,這種破槍有個蛋用,連老鼠都打不死,一怒之下,自己找東西做了個彈弓。當年我們在內蒙大興安嶺插隊,經常用彈弓打鳥和野兔,材料好的話,確實比六四式手槍的威力大。

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我們乘車沿320國道,從哀牢山無量山與大理點蒼山洱海之間穿越,來到了美麗的瀾滄江畔。我們的目的地是雲南省境內山脈河流最密集的地方,那裡距中緬邊境尚有一段距離。

最後這一段坡陡路窄,長途車只能在懸崖上行進。司機是個老手,開得漫不經心,路面狀況很差,高低起伏,又有很多碎石和坑窪,一個急彎接着一個急彎,車身上下起伏,屢屢化險爲夷,驚得我和胖子出了一身身的冷汗,只恐那司機一不留神,連人帶車都翻進崖下的瀾滄江中。

車中其餘的乘客們,大概都是平日裡坐慣了這種車的,絲毫不以爲意,有的說說笑笑,有的呼呼大睡,加之車中有不少人帶着成筐的家禽,老婆哭孩子叫,各種氣味混雜,刺鼻難聞。我不是什麼嬌生慣養之人,卻也受不了這種環境,實在不堪忍受,只好把車窗打開,呼吸外邊的新鮮空氣。

我探出頭去只見山崖下就是湍急的瀾滄江,兩岸石壁聳立,真如天險一般,江面並不算寬,居高臨下看去,江水是暗紅色的,彎彎曲曲地向南流淌。

胖子恐高症犯了,全身發抖,也不敢向車窗外看上半眼,只是連聲咒罵:“這操蛋司機也真敢做耍,這是……開車還是他媽耍雜技呢?這回真是想要去了胖爺啊,老胡咱們再不下車,哥們兒就要歸位了。”

Shirley楊也坐不習慣這樣的過山車,乾脆緊閉着眼睛,也不去看外邊,這樣多少還能放心一些。

我對胖子說:“革命尚未成功,咱們還要努力。你再堅持堅持,現在下了車,還要走上好遠。你想想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時候,是怎麼堅持的,你眼下這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實話告訴你,我他媽的也快讓這破車顛散了架了。”

旁邊一個當地販茶葉的人告訴我們:“看你們嚇得咯樣,搞點暈車藥片來甩,多坐咯幾趟就覺得板扎嘍。你們要克哪點噶?”

雲南當地的方言繁雜,並不好懂,我們這次又不想與當地人過多接觸,所以茶葉販子說的什麼,我根本沒聽明白,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那賣茶葉的見我不懂他的話,就用生硬的普通話對我說:“我是說看你們難受的樣,還坐不習慣這種車,習慣就好嘍。你們是要到哪個地方去?”

我看這人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正好可以找他打聽一下路程,便對茶葉販子說:“我們是倒……倒……倒博物館的,不不,我們是自然博物館的,想去蛇河捉大蝴蝶。跟您打聽一下,這裡到遮龍山還有多遠?我們在哪裡下車比較好?”

茶葉販子一指遠處江畔的一座高山:“不遠了,轉過了那個山彎下車,就是遮龍山下的蛇爬子河。我也要到那裡去收茶葉,你們跟着我下車就行。”

我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灰濛濛的巨鉢形山體聳立在道路的盡頭,山頂雲封霧鎖,在車裡看過去,真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雖然已經在望,但是望山跑死馬,公路又曲折蜿蜒,這段路程還着實不近,看來我們還要在這輛破車上多遭一個小時的罪。

我們都是坐在車的最後邊,正當我跟茶葉販子說話的時候,車身突然猛烈地搖晃,好像是壓到了什麼東西。司機猛地剎住車,車上的乘客前仰後倒,登時一陣大亂。混亂中就聽有人喊壓死人了,胖子咒罵着說這神經病司機這麼開車,他媽的不壓死人才怪,同我和Shirley楊一起從後邊的窗戶往來路上張望。

我只往後一看,便覺得頭皮發麻,趕緊把視線移開,再看下去非吐出來不可。他孃的,被壓死的這究竟是什麼鬼東西?

這時司機也從車上跳下來,去查看車後的狀況,後邊路上有兩道醒目的綠色痕跡,痕跡的盡頭卻不是什麼人,而是一段被車撞斷的石人俑,跟真人一般的大小。石俑並不結實,只有外邊一層石殼,中間全是空的,被撞得碎成了若干殘片,裡面爬出來的都是密密麻麻的白色蛪蟲①。無數的蛪蟲被車輪碾得稀爛,地上有很多死蟲身體裡流出的綠汁,那種噁心的情景,叫人看得想要嘔吐。

司機在下邊看了一遍,擡腳踩死幾隻,大罵晦氣,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個裡面生滿蛆的爛石頭,把車都撞癟了一大塊。

Shirley楊從車窗中指着地上的一塊石片,對我說道:“老胡,你看這石俑是仿漢制的造型,會不會是獻王時期的產物?”

我點頭道:“確實有些像,不過石俑怎麼只有層殼?裡面裝了這麼多蟲子,又被車碾碎了,單從外形上來看,已經不太容易辨認出來,所以也不能就此斷定是漢代的東西。”

我擡頭從車窗中向上看了看,萬丈高崖,雲霧環繞,也瞧不出是從哪處山崖掉落下來的,也許這附近的山上,有什麼古蹟,看來我們已經進入當年獻王的勢力範圍了,不過這俑人裡怎麼長了這麼多的蛆蟲?

我心中越想越覺得不安穩,就問茶葉販子以前有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茶葉販子說:“這樣的石俑在遮龍山附近更多,都埋在土裡,有時候趕上山體滑坡,偶爾會顯露出來,裡面都長滿了肥蛆。有人說這是種古代人形棺材,但都是風傳,也不知道確切是做什麼用途的。當地人都很厭惡這種東西,認爲是不吉的徵兆,預示着疾病和死亡。今天乘車遇到了,算咱們倒黴,過些天要去玉皇閣請個保平安的銀符才行。”

我擔心太過熱切地關注這些事會被人看出破綻,便不再多問,只同茶葉販子談些當地的風土人情。遮龍山已經是白族自治州的邊緣,有白族、漢族,也有極少一些景頗族同傣族,最熱鬧的節日在三月,屆時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點蒼山下,有各種山歌對唱廟會節目,十分熱鬧。

我對這些半點不感興趣,跟他聊了幾句,把話鋒一轉,又說到遮龍山,我藉着抓蝴蝶的名義問茶葉販子那裡的地形。

茶葉販子說他雖然是當地人,但是遮龍山就像是這裡一個界碑,很少有人翻過山去。那邊毒蟲毒霧很多,蚊蟲滋生,山谷中潮溼悶熱,瘴氣常年不散,已經在那裡失蹤過很多人了,當地人沒有人願意去那裡。另外一個就是遮龍山太高,上面又有雪線,天氣變化多端,冰雹、大雨、狂風等等,說來就來,剛剛還響晴白日,轉瞬間就會出現惡劣的天氣,如果沒有大隊人馬,想爬遮龍山是十分冒險的。

司機自從撞碎了石俑之後,車速就慢了下來,想必他也是擔心撞到那種東西不吉,所以儘量把車開得平穩一些,加之已經漸漸離開了那段山崖上的險路,我們總算鬆了口氣。胖子也活了過來,正好聽見茶葉販子那幾句話,忍不住問道:“哎,這什麼山,聽上去有幾分像是當年紅軍爬的雪山?不知是不是同一座?”

我對胖子說:“紅軍爬的是夾金山,跟這遮龍山不是一回事,還要往北很遠。不過你剛纔看見瀾滄江的懸崖激流,與不遠處的金沙江差不多。你要是想加強傳統思想學習,可以跳下去遊一圈,體會一下主席詩詞中金沙水拍雲崖暖的意境,然後再攀越遮龍山,就只當是重走一回長征路,爬雪山過草地了。”

胖子說道:“戰士的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塹重飛渡,兵臨貴陽抵昆明,這都是在冊的。要走長征路,就得實心實意地從頭開始走,從半截走哪成?你這明顯的是投機主義傾向。”

① 蛪,音qiè;蛪蟲,古書上的一種成蟲似蟬的小蟲子。

第二十九章 鬼音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五章 打神金鞭(4)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六章 魚骨廟第五十一章 數字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3)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二十六章 穴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十九章 鬼角(1)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十四章 紅犼第十章 雙面屍(3)第六章 鬼葵(3)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二章 八臂哪吒第五章 墳頭村(1)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二章 酉水墓(3)鬼吹燈電影採用全3D拍攝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二章 賊頭(1)第六十章 懸棺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4)第五章 食人蟻(4)第五章 墳頭村(2)第三十章 鬧鬼(上)第十二章 絳血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二十章 地覺(6)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一章 地仙村古墓第十章 棺材峽第八章 密林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中)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四十四章 南海僵人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2)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二十二章 牛頭第九章 重逢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十二章 地府(3)第六章 鬼葵(3)第五章 食人蟻(1)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四十七章 忌火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五章 食人蟻(4)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第十九章 鬼角(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雙面屍(1)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
第二十九章 鬼音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五章 打神金鞭(4)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六章 魚骨廟第五十一章 數字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四十八章 龍穴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3)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二十六章 穴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十九章 鬼角(1)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十四章 紅犼第十章 雙面屍(3)第六章 鬼葵(3)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二章 八臂哪吒第五章 墳頭村(1)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二章 酉水墓(3)鬼吹燈電影採用全3D拍攝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二章 賊頭(1)第六十章 懸棺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4)第五章 食人蟻(4)第五章 墳頭村(2)第三十章 鬧鬼(上)第十二章 絳血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二十章 地覺(6)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一章 地仙村古墓第十章 棺材峽第八章 密林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中)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四十四章 南海僵人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第十六章 在蟾之口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2)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二十二章 牛頭第九章 重逢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十二章 地府(3)第六章 鬼葵(3)第五章 食人蟻(1)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四十七章 忌火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五章 食人蟻(4)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第十九章 鬼角(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雙面屍(1)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