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

孫教授雖然對鳳凰膽雮塵珠瞭解的不多,但是畢竟掌握了很多古代的加密信息,而且對歷史檔案有極深的研究,孫教授認爲,雮塵珠肯定是存在的,這件神器對古代君主有着非凡的意義,象徵着權力與興盛,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地緣關係,使得對雮塵珠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在棺材鋪中發現的石匣玉獸,可以肯定地說出自雲南古滇國。

滇國曾是秦時下設的三個郡,秦末時天下動盪,這一地區就實行閉關鎖國,自立爲王,從中央政權中脫離了出來,直到漢武帝時期,才重新被平定。

據記載,古滇國有一部分人信奉巫神邪術,這些信奉邪神的人,爲了避亂,離開了滇國,遷移到瀾滄江畔的深山中生活,這部分人的領袖自稱爲獻王。這種草頭天子,在中國歷史上數不勝數,史書上對於這位獻王的記載不過隻言片語,這些玉獸就是獻王用來舉行巫術的祭器。

六尊紅色玉獸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天、地六個方向,每一尊都有其名稱與作用。獻王在舉行祭祀活動的時候,需要服用一些制幻的藥物,使其精神達到無意識的境界,同時六玉獸固定在六處祭壇上產生某種磁場,這樣就可以與邪神圖騰在精神意識層面進行溝通。

獻王祭禮時使用的玉獸,要遠比棺材鋪下面的這套大許多,咱們在棺材鋪下面發現的這套,應該是國中地位比較高的巫師所用的,至於它是如何落入棺材鋪老掌櫃手中的,而老掌櫃又是怎麼會掌握這些邪法,就不好說了,也許他是個盜墓賊,也許他是獻王手下巫師的後裔。

至於這六尊紅色玉獸,有可能是獻王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雮塵珠實體化了,或者是做了某種程度上的延伸,而且這位獻王很可能見過真正的雮塵珠,甚至有可能他就是雮塵珠最後的一任主人,不過沒有更多的資料,只能暫時做出這種推斷。

我聽了孫教授的分析,覺得十分有道理,只要還有一分的機會,我們就要做十分的努力,但是再詢問孫教授獻王的墓大概葬在哪裡,孫教授就半點都不知道了。獻王墓本就地處偏遠,加上獻王本身精通異術,選的陵址必定十分隱秘,隔了這麼多年,能找到的概率十分渺茫。

另外孫教授還囑咐我們,不要去盜墓,儘量想點別的辦法,解決問題的途徑很多,現在科學很發達,能以科技手段解決是最好的,不要對雮塵珠過於執着。畢竟古人的價值觀不完善,對大自然理解得不深,風雨雷電都會被古人當作是神仙顯靈,其中有很多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並承諾只要他發現什麼新的線索,立刻會通知我們,我滿口答應,對孫教授說:“這您儘管放心,我們怎麼會去盜墓呢,再說就算想去不是也找不着嗎?”

孫教授點頭道:“這就好,我這輩子最恨盜墓的,雖然考古與盜墓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盜墓對文物的毀壞程度太嚴重,國家與民族……”

我最怕孫教授說教,他讓我想起了小學時的政教處主任,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動不動就把簡單的事件複雜化,動不動就上升到某種只能仰望的高度。我一聽這種板起面孔的大道理,就全身不自在。孫教授能告訴我們的情報,基本上已經都說了,剩下再說就全是廢話了,便對孫教授再三表示感謝,與Shirley 楊起身告辭,臨走的時候把那張玉獸的照片要了過來。孫教授由於要趕回石碑店繼續開展工作,就沒有回縣招待所,於我們告別之後,自行去了。

我跟Shirley 楊回了縣招待所,見瞎子正在門口給人算命,對方是個當地的婦女,瞎子對那女子說道:“不得了呀,這位奶奶原是天上的王母娘娘,只因爲在天上住得膩了,這才轉世下凡,到人間閒玩一回,現在該回天庭了,所以才得上了這不治之症,不出三月,但聽得天上仙樂響動,便是你起駕回宮的時辰……”

那女子哭喪着臉問道:“老神仙啊,你說我這病就沒個治了?可是我捨不得我家的漢子,不願意去和玉皇大帝過日子,我跟他沒感情啊。再說我家裡還有兩個娃。”

瞎子顯得很爲難,對那女子說道:“娘娘您要是不想回宮,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老夫……”

那女子不住催促瞎子,往瞎子手裡塞了張十元的鈔票,求瞎子給自己想個辦法,再多活上個五六十年。

瞎子用手捻了捻鈔票,知道是十塊錢的,立刻正色道:“也罷,老夫就豁出去了,替你與玉皇大帝通融一下,反正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就讓玉帝多等你三兩個月,你就在凡間多住上幾十年。不過這就苦了玉皇大帝了,你是有所不知啊,他想你想得也是茶飯不思,上次我看見他的時候,發現足足瘦了三圈,都沒心思處理國家大事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你回去呢。”

我擔心瞎子扯得沒譜,回頭這女子的漢子再來找麻煩,告他個挑撥夫妻感情都是輕的,便在旁邊招呼瞎子到食堂吃飯。瞎子見我們回來了,就匆匆把錢揣了,把那女子打發走了,我牽着他的竹棍把他引進食堂。

我們準備吃了午飯就返回西安,然後回北京。我與Shirley 楊和瞎子三人坐了一桌,Shirley 楊心事很重,吃不下什麼東西,我邊吃邊看那張玉獸的照片。

目前全部的線索都斷了,只剩下這些眼球酷似雮塵珠的紅色玉獸,看來下一步只有去雲南找找獻王墓,運氣好的話,能把鳳凰膽倒出來,頂不濟也能找到一二相關的線索。

不過最難的是如何找這座獻王墓,只知道大概在雲南境內,瀾滄江畔。那瀾滄江長了,總不能翻着地皮,一公里一公里地挨處找吧。

Shirley 楊問我道:“你不是經常自吹自擂,說自己精通分金定穴嗎?這種小情況哪裡難得到你,到了江邊擡頭看看天上的星星就能找到了。這話可是你經常說的。”

我苦笑道:“我的姑奶奶,哪有那麼簡單,分金定穴只有在一馬平川,沒有地脈起伏的地區才能用。那雲南我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去過,山地高原佔了整個雲南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雲南有三大水系,除了金沙江、怒江之外,就是瀾滄江,從北到南,貫穿全省,而且地形地貌複雜多變,自北發於橫斷山脈,山脈支幹多得數不清,咱們要是沒有具體的目標,就算有風水秘術,恐怕找上一百年也找不到。”

Shirley 楊對我說道:“可真少見,怎麼連你也開始說這種泄氣的話,看來這次真是難了。”

我對Shirley 楊說:“我並沒有泄氣,我覺得咱們現在的狀況概括成有信心沒把握,信心永遠都是足夠的,但是現在把握可是一點都沒有,大海撈針的事沒法幹。咱們可以先回北京,找大夥合計合計,再儘可能多地找些情報,哪怕有三成把握,都比一成沒有強。”

瞎子忽然插口道:“二位公母,聽這話,難道你們想去雲南倒鬥不成?老夫勸你們還是趁早死了這條心吧,想當年老夫等一衆卸嶺力士,爲了圖謀這一筆天大的富貴,便想去雲南倒獻王的鬥,結果沒料到那地方兇險重重,平白折了六條性命,只有老夫憑着一身的真功夫,才僥倖得脫,這對招子就算留在雲南了。現在回想起來,還兀自心有餘悸。”

瞎子平平常常的幾句話,聽在我耳中,如同六月裡一聲炸雷,我把吃在嘴裡的飯菜噴了瞎子一臉:“你剛說什麼?你去雲南找過獻王墓?你倘若信口雌黃,有半句虛言,我們就把你扔下,不帶你進京了。”

瞎子擦了把臉說道:“老夫是何等樣人,豈能口出虛言。老夫曾在雲南李家山倒過滇王的鬥,不過去得晚了些,鬥裡的明器都被前人順沒了。那墓裡除了一段人的大腿骨,只剩下半張人皮造的古滇國地圖,但是字跡也已經模糊不清。老夫一貫賊不走空,此等不義之財,焉有不取之理,當下便順手牽羊捎了出來。後來在蘇州,請了當地一位修補古字畫的巧手匠人,用冰醋擦了一十六遍,終於把這張人皮地圖弄得完好如初,誰知不看則已,原來這圖中畫的竟是獻王墓穴的位置。”

Shirley 楊對瞎子說道:“獻王帶着一批國民,從滇國中分離了出來,遠遠地遷移到深山裡避世而居,滇王墓中又怎麼會有獻王墓的地圖?你可不要騙我們。”

瞎子說道:“老夫自是言之有物。這兩國原本就是一家,據說獻王選的是處風水寶地,死後葬在那裡,那地方有很特殊的環境,永遠不可能被人倒了鬥。想那唐宗漢武,都是何等英雄,生前震懾四方,死後也免不了被人倒了鬥,屍骸慘遭踐踏,自古王家對死後之事極爲看重,最怕被人倒鬥。獻王死後,他手下的人就分崩離析,有人想重新迴歸故國,便把獻王墓的位置畫了圖,呈給滇王,聲稱也可以爲滇王選到這種佳穴。這些事情就記載在這張人皮地圖的背面,不過想必後來沒選到那種寶穴,要不然老夫又怎能把這張人皮地圖倒出來。”

瞎子從懷中取出一包東西,打開來赫然便是一張皮製古代地圖,雖然經過修復,但是仍然十分模糊,圖中山川河流依稀可辨。

瞎子說道:“非是老夫唬你二人,這圖老夫隨身帶了多年,平日裡從不示人,今日見爾等不信,才取出來令爾等觀之。不過老夫有一言相勸,你看這圖中的蟲谷,有一塊空白的地方,那裡多有古怪之處,真如龍潭虎穴一般,任你三頭六臂,金剛羅漢轉世,進了蟲谷,也教有去無回。”

說着話瞎子將自己的雙元盲人鏡摘了下來,我與Shirley 楊往他臉上一看,心裡都是咯噔一下,只見瞎子的眼眶深深凹陷,從內而外,全是暗紅色的疤痕,像是老樹枯萎的經脈從眼窩裡長了出來。原來瞎子這對眼睛,是被人把眼球剜了出去,連眼皮都被剝掉了一部分。

瞎子把盲人鏡戴上,長嘆了一口氣,對我和Shirley 楊說道:“過去了這麼多年,往事雖如過眼雲煙,卻仍歷歷在目,那最後一次去倒鬥,老夫還記得清清楚楚,什麼叫觸目驚心啊,那便是觸目驚心!”

我知道雖然瞎子平時說話着三不着兩,以嘴皮子騙吃騙喝,但是他說當年去盜獻王墓的經歷,多半不會有假,畢竟這些事情不是誰都知道的,不過在蟲谷深處的獻王墓究竟有沒有瞎子說的那麼厲害,還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可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永遠不可能被倒了斗的風水寶穴。

但是想起孫教授告訴我們的一些信息,獻王行事詭秘,崇敬邪神,又會異術,料來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棺材鋪掌櫃的用人屍養魚,以求延年益壽,這法門便是從幾千年前獻王那裡傳下來的,由此可見當年獻王行事之陰邪兇惡,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Shirley 楊想從側面多瞭解一些獻王墓的情況,對瞎子約略講了一些我們在棺材鋪下發現漏缸裝人屍養魚的事,並把孫教授的推斷說了,說很可能是從雲南獻王那裡遺留下來的古老邪術。

瞎子聽罷冷哼一聲,捻着山羊鬍子說道:“那孫教授是個什麼東西,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把秀才們都教成瘦子了,想必也是老匹夫一個。那廝知道個什麼,不知者本不爲過,然而不知又冒充知道,就是誤人子弟。”

我問瞎子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孫教授說的不對嗎?”

瞎子說道:“據老夫所知,獻王的邪術得自於南方夷地,最早發源於現在的緬甸,是最古老的痋① 術。痋術與蠱毒、降頭並列爲滇南三大邪法。現在痋術失傳已久,蠱毒降頭等在雲南山區、南洋泰國寮國(即老撾)等地,仍有人會用,不過早已式微,只餘下些小門小法。”

我對瞎子問道:“依你這樣講,原來棺材鋪老掌櫃用鐵鏈吊住鐵缸,在裡面用死屍把魚喂大,是痋術的一種?他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瞎子笑道:“老夫現在都快成你的顧問了,也罷,索性一併告訴爾等知道。當年老夫與六個同行,到雲南深山裡去倒鬥,爲了安全起見,事先多方走訪,從一些寨子中的老人口中,多多少少地瞭解了一些。你們所講的怪缸,的確是痋術的一種,將活人淹死在缸中,這個務必是要活人,進水前死了便沒有用了,缸上的花紋叫作戡魂符,傳說可以讓人死後,靈魂留在血肉中,不得解脫,端的是狠毒無比。水中的小魚從缸體孔洞中游進去,吃被水泡爛的死人肉,死者的怨魂也就被魚分食了,用不了多久,就被啃成了乾乾淨淨一架白骨,而那些吃了死人肉的魚兒,長得飛快,十幾天就可以長到三尺,用這種魚吊湯,滋味鮮美無比,天下再沒有比這種魚湯更美味的美食了……”

我正在吃飯,越聽覺得越是噁心,只好放下筷子不吃,我對瞎子說:“這鮮魚湯味道如此超羣絕倫,你肯定是親口喝過的,否則怎麼會知道得如此清楚。”

瞎子咧了咧嘴:“老夫可沒那個福分,喝了那神仙湯,哪裡還活得過三日。缸中的魚養成之後,就已經不是魚了,而叫痋,這痋就是把冤死的亡靈作爲毒藥,殺人於無形之中,喝了魚湯被害死的人,全身沒有任何中毒的跡象,臨死時面孔甚至還保持着一絲笑容,像是正在回味鮮魚湯的美味。”

Shirley 楊也在一旁聽得直皺眉頭:“原來棺材鋪的傳說都着落在這邪術之上,那位黑心掌櫃有了這害人的陰毒伎倆,只要棺材賣不出去了,便用痋術害人性命。想必會這套邪術的獻王也不是什麼善類。”

瞎子說道:“這棺材鋪掌櫃一介村夫,雖然會這套痋術,他的手段只是皮毛而已,又怎麼能夠與獻王相提並論。所以老夫勸你二人儘早打消了去雲南倒斗的念頭,老夫就是前車之鑑,爾等不可不查。”

Shirley 楊如何肯信瞎子危言聳聽,繼續追問瞎子:“能否給我們講一講,當年你去雲南找獻王墓的經過,如果你的話有價值,我可以考慮讓老胡送你件明器。”

瞎子聞言立刻正色道:“老夫豈是貪圖明器之人!不過也難得爾等有此孝心,老夫自是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這說起當年的恨事,唉,那當真是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啊……”

當年瞎子在蘇州城中,使匠人修復了人皮地圖,當下仔細驗證,得知這是記錄獻王墓位置的地圖,心中不勝歡喜。先前瞎子連倒了幾個鬥,都沒什麼收穫,這獻王畢竟曾是古滇國一代國君,雖是南疆小國,他墓中的明器也應該少不了。

於是瞎子召集了幾名相熟的卸嶺力士,這批盜墓賊遇到大墓都是集體行動,盜大墓的手段,不論是摸金髮丘還是搬山卸嶺,也無外乎就是這麼幾種,喇叭爆破式,用大鏟大鋤,或者用炸藥破壞封土堆和墓牆,直接把地宮挖出來,這是最笨的一種辦法。

再不然就是“切虛位”,從墓室下面打盜洞進去,這要求盜墓者下手比較準,角度如果稍有偏離,也挖不進去。

瞎子早年間就是專挖南方的墓,他們這批人不懂風水秘術,只能找有縣誌記載的地方,或者找那些有石碑、封土堆殘跡的古墓。這次有了人皮地圖作爲線索,這批人經過商量,覺得這活做得,說不定就是樁天大的富貴,便決定傾巢出動,去挖獻王墓。

據這批人中最有經驗的老盜墓賊分析,獻王墓規模不會太大,因爲畢竟他們的國力有限,按人皮地圖中所繪,應該是在一條山谷中,以自然形成的形勢爲依託,在洞穴中建造的陵墓。當時的滇國仿漢制,王葬於墓中必有銅車馬儀仗,護軍百戲陶俑,玄宮中兩槨三棺盛殮,上設天門,下置神道,六四爲目,懸有百單八珠,四周又列六玉三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絕對可以斷定,獻王墓中肯定有不少好東西。

人皮地圖雖然年深日久,有些地方模糊不清了,但是仍然可以辨認出獻王墓的位置。瀾滄江有一條叫作蛇河的支流,由於其形狀彎曲似蛇,故此得名。蛇河繞過大雪山,這座雪山當地人稱爲哀騰,正式的名稱叫作遮龍山,海拔三千三百多米。

蛇河輾轉流入崇山峻嶺之中,形成一條溪谷,地勢極低,由於這條溪谷終年水霧不散,谷中又多生昆蟲,所以溪谷被當地人稱爲蟲谷。

蟲谷地處深山之中,人跡罕至,過了大雪山,前邊一段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經常可以見到成羣結隊色彩豔麗的大蝴蝶,然而中間一段經常出現白色瘴氣,終年不散,中者即死,人莫能進。有傳說這些白色的瘴氣妖霧,是獻王所設鎮守陵墓的“痋雲”,環繞在王墓周圍,除非有大雨山嵐,使妖雲離散,否則沒有人能夠進去。人皮地圖上這片空白的白圈,就代表了這些妖霧。

再往深處,便是一個巨大的瀑布,風水中所說的水龍就是指瀑布,獻王墓的的墓道入口,就在水龍的龍眼處。人皮地圖背面有詳細的記載,說這處穴眼是獻王手下大巫所選,名爲“水龍暈”。纏繞穴心的迷濛水汽所形成的微茫隱溼的圓環,以其朦朧如日、月之暈環,故名暈,隱隱微微,仿彷彿佛,粗看有形,細看無形,乃生氣凝聚靈光現露之處,蓋其爲善狀第一,葬於其中,生氣不泄,水蟻不侵。

獻王墓的風水形勢,更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永遠不可能被人倒了鬥,沒人能進去,這種自信恐怕天下再無第二人了。那裡的情況具體是怎麼一個樣子,瞎子就說不出來了。

瞎子他們那夥人當時財迷心竅,雖然知道獻王墓極不好倒,仍然決定幹上一票,僱了一位當地的白族嚮導,冒險越過雪山進了溪谷,在蟲谷邊守候了十多天,終於趕上一次陰雲翻滾,大雨冰雹的時機。四周的白色痋雲都被山風吹散,瞎子等人大喜,可等到這機會了,爲了趕在風雨過後衝過這條死亡地帶,便玩了命地往前跑。沒想到剛走了一半,風雨忽歇,陰雲被風吹散,風住了,太陽光灑將下來,四周立刻緩緩升出淡淡的白霧。

這幫人往前跑也不是,往後跑也不是,當時便亂了陣腳,紛紛四散逃命,溪谷中的瘴氣生得極快,一旦吸入人體,立刻會致人死命。

瞎子仗着年輕時練過幾年輕功,閉住了呼吸,撒開兩條腿就往外跑,總算跑了回來,眼睛卻被毒瘴毀了。多虧在谷口等候他們的白族嚮導發現了昏迷倒地的瞎子,當機立斷,把瞎子的兩隻眼球生生摳了出來,纔沒讓毒氣進入心脈,使得他僥倖活了下來。

我和Shirley 楊聽了瞎子的敘述,覺得瞎子那夥人失手摺在了蟲谷,是因爲他們這些人缺少必要的準備,只要有相應的預防措施,突破這片毒氣並不算難。說什麼進去之後有來無回,未免誇大其詞。

Shirley 楊說道:“這麼濃的瘴氣倒是十分罕見,有可能是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溪谷中生長着某種特殊植物,谷中環境閉塞,與空氣產生了某種化學作用,戴着防毒面具,或者用相應的藥物,就可以不受其影響了,不見得就是什麼巫蟲邪術。”

瞎子說道:“非也,切不可小覷蟲谷中的獻王墓,這只是在外圍,裡面都多少年沒有活人進去過了。那瘴氣裡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你們可以瞧瞧這人皮地圖背面是怎麼描述的。”

Shirley 楊展開人皮地圖,與我一同觀看,只見地圖背後有不少文字與圖畫,在王墓四周,另設有四處陪葬坑,還有幾位近臣的陪陵,想不到這小小的一個南疆草頭天子,排場還當真不小。

其中有一段記載着獻王生前引用天乩對自己墓穴的形容:王殪①,殯於水龍暈中,尸解昇仙,龍暈無形,若非天崩,殊難爲外人所破。

我自言自語道:“要是天空不掉落下來,就永遠不會有人進入王墓?天空崩塌?是不是在說有天上流星墜落下來?還是另有所指?難道說只有等到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纔有可能進入王墓?”

瞎子搖頭道:“都不是,憑老夫如此大智大慧,這麼多年來,也沒搞明白這天崩是指的什麼啞謎。料想那位獻王在生前不尊王道,信奉邪神,荼害了多少生靈,他的墓早晚會被人盜了,不過可能天時不到,難以成事。恐怕獻王生前也知道自己的王墓雖然隱蔽,但早晚還是會被倒斗的盯上,所以選了這麼塊絕地,不僅谷中險惡異常,可能在墓室中另有厲害機關。當年老夫年輕氣盛,只奔着那天大的富貴下手,卻吃了大虧,所以良言相勸,獻王墓不去也罷。”

怎奈我們主意已定,這趟雲南是去定了的,而且這其中的詳情,還要到了蛇河蟲谷中,親眼看看纔有分曉,只聽瞎子上嘴脣一碰下嘴脣說出來,實在難以服人。

Shirley 楊把瞎子的人皮地圖買了下來,然後我們收拾東西上路返回北京,擬定匯合了胖子,便一同南下雲南,把那座傳得神乎其神,建在龍暈之中的獻王墓倒了。

(三人此去雲南,一路險惡奇詭超越常識。雮塵珠是否真藏於獻王墓中,難道天崩地裂龍暈方破並非傳說,孫教授掌握的圖言到底蘊藏着什麼天機……《鬼吹燈》第三部《雲南蟲谷》即將解密。)

第二十八章 一分爲三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第二章 無量山(1)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2)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九章 鬼角(5)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五十章 櫺星門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十六章 突圍(5)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十四章 失蹤(下)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十六章 突圍(3)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下)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七章 草原大地獺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六章 底艙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五章 食人蟻(3)第六章 鬼葵(1)第三十二章 撞邪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五章 黑匣子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十二章 地府(3)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九章 鬼信號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十九章 猛狗(5)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五章 食人蟻(6)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2)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一章 指令爲搜索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十一章 詭絲(2)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十二章 墳冢(1)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九章 鐵馬幫(1)第四十章 水眼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十二章 地府(4)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九章 鬼打牆(1)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一章 秦人金龍(1)
第二十八章 一分爲三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第二章 無量山(1)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四章 天下第一店(2)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九章 鬼角(5)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五十章 櫺星門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十六章 突圍(5)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十四章 失蹤(下)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十六章 突圍(3)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下)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七章 草原大地獺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八章 三叉戟號(下)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六章 底艙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五章 食人蟻(3)第六章 鬼葵(1)第三十二章 撞邪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2)第五章 黑匣子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十二章 地府(3)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九章 鬼信號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十九章 猛狗(5)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五章 食人蟻(6)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2)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一章 指令爲搜索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十一章 詭絲(2)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十二章 墳冢(1)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九章 鐵馬幫(1)第四十章 水眼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十二章 地府(4)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九章 鬼打牆(1)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一章 秦人金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