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狸碑(上)

陳瞎子被那亂墳中的白老太太看了一眼,頓覺神魂飛蕩,毛髮森豎,全身生起一片寒慄子來,雙膝一軟跪倒在地,他心中雖然明白,但手足皆已不聽使喚,周身上下除了眼晴和喉嚨之外,根本動彈不得分毫。

瞎子暗道:“不妙,聽說五代年間多有那些奇蹤異跡的劍仙,各自懷有異術,千里萬里之間倏忽來去,也有那騎黑驢白驢的,可日行千里,平時也不見那驢蹤影,需要騎乘的時候剪紙爲驢,吹一口氣,就是驢了。這白老太太騎着的白毛驢雪白無暇,沒有一根雜毛,看來不象是人間的凡品,八成就是其輩中人,接下來就要飛劍取我陳某人的項上首級了。”

可一轉念,卻又覺得蹊蹺,想那古時劍俠都是何等超凡脫俗的風姿?而這白老太太啃吃死貓肚腸,滿臉奸邪之相,非妖即鬼,哪裡會是什麼劍客。

就這麼瞬息之間,陳瞎子已覺行僵就木,他也是通曉方術之人,猛然醒悟,知道自己這是中了“圓光”之術,中國人稱“攝魂迷幻之法”爲“圓光”,西洋人則稱“催眠術”,實爲一理,料來那瘸腿老貓也是着了這道,才任由狸子洗腸屠宰,沒有半點反抗的餘地。

此刻那白老太太已經驅驢來到了陳瞎子身邊,她身邊那隻小狸子也人立起來,盯着陳瞎子嘿嘿一陣冷笑,嘶啞生硬的笑聲令人顫慄欲死。陳瞎子終於明白了剛剛那隻掰貓的感受,現在他只能在喉嚨中,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嗬……噢……嗬”,那是由於他身體過度緊繃,使聲帶顫抖振動空氣的響聲。

陳瞎子知道成了精的狸子善迷人心,只是萬萬沒想到竟然如此厲害,心裡還算明白,知道眼下先是身體不聽指揮,不消片刻之後,自己的心神也會逐漸變得模糊,便如同三足掰貓般自行洗腸,然後束手就擒,任憑那狸子和白老太太活活分食,想到那種慘狀,真是萬念俱灰。

心如死灰之下,也打算就此閉目等死,可發現身體僵硬,就連眼皮都合不上,心中罵遍了那狸子和乾瘦老媼的十八代祖宗,今日遭此橫死,恐怕連屍骨都剩不下了,唯有死後變爲厲鬼再來報仇雪恨,若不報此仇,自己都沒臉去見家族中的列祖列宗。

困獸猶鬥,陳瞎子自然也不甘心被那狸子掏了腸子,可他越是用力身體越是不聽使喚,而且由於用勁過猛,還產生了一種奇怪的反作用力,似乎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咽喉部位,使得口中怪聲連連。他突然想起個死中求活的法子,中了這邪術,就如同“鬼壓牀”的情形一般不二,只要能咬破自己的舌尖,使得全身一振,說不定就能夠從那白老太太的控制中解脫出去。

可牙關也已僵了,陳瞎子漸漸感到麻痹之意由下而上,雙眼之下有如木雕泥塑,想咬破舌尖也已不能,心想:“罷了,罷了,想我大業未成,就先不明不白地死在這古墓林中了……”

眼看陳瞎子神智一失,就會被狸子引去水邊洗腸,可無巧不成書,也該陳瞎子命不該絕,古墓林中忽然一陳撥草折枝的響聲,只聽地邊有人朗聲念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這《正氣歌》中每字每句,都充滿了天地間的浩然正氣,專能震懾奸邪,陳瞎子一聽之下,立刻感到身上一鬆,知覺竟自恢復了幾分,心下也清醒了,隨即明白是有高人相助,自己這條命算是撿回來了,但不知是哪路英雄這般俠義?想開口去問,但身體麻痹過久,還是說不出話來。

騎着白驢的老媼也受到震懾,臉上一陣變色,賊眉鼠眼地環顧左右,她身邊的那隻小狸子,更是受驚不小,戰戰兢兢地藏在驢下,探頭探腦地不住張望。

這時就見荒草一分,走出兩男一女三個年輕苗人,看身上裝飾都是是冰家苗打扮,各背了一個大竹簍,不知裡面裝了些什麼。

那苗女持了柄花傘走在最前面,冰家苗的女子出門都有帶傘的風俗,另外還要在腰上系花帶,都是用來防蛇以及驅山鬼之用。陳瞎子看得分明,這時嘴裡已能出聲了,也顧不上什麼身份了,趕緊叫道:“兀那仙姑,我穿着撒家衣服,卻也是猛家漢子,快來援手救我一命,定有重謝。”

陳瞎子心裡算盤打得挺好,見那邊來的都是苗人,就趕緊報上家門,稱自己是猛家,猛就是苗,都是苗人和苗人的,她焉能見死不救?

誰知那三個苗人卻並不理睬陳瞎子,口中唸唸有詞,將那騎白驢的妖婦圍在當中,對着她撐開花傘,原來傘上都嵌了許多專破圓光術的鏡子。陳瞎子只覺得月下黑霧一閃,心中更加清醒了些,再看時,殘碑前哪有什麼白老太太。

只有條全身灰白禿斑的老狸子,騎着好大一隻白兔,那老狸子瘦得皮包骨頭,身上的毛都快掉禿了,只剩下遍體灰白乾瘦的老皮,但是兩隻眼睛極亮賊溜溜的正盯着那三個苗人看,另有一隻黃毛花斑的小狸子,在三柄鏡傘合圍之下,都被逼得驚惶失措,只能在原地亂轉,先前那種囂張已極的神態,早就不知丟到哪裡去了。

陳瞎子這才知道老狸子的圓光妖術,是被那三個苗人破了,障眼法一消,現出了原形,覺得身子已能動了,便一個鯉魚打挺躍將起來,想要手刃了那狸子以雪心頭之恨。

老狸子見來人不善,也知道大事不好,一催跨下的兔子,那隻大兔子帶着老狸先衝向冰家苗女子,不等接觸,忽然一個轉折,早已躥回了殘碑,又從斷碑上高高跳起,想要聲東擊西,趁三個苗人措手不及,從其中一個苗人的頭頂上躍過逃走。

有個形容詞叫“動如脫兔”,逃跑中的兔子速度是非常之快,趨退之間猶如閃電,看得陳瞎子眼前一花,叫道:“不好,休讓這廝走脫了。”

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四章 失蹤第二十六章 十八亂葬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十章 雷公嶺(3)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三章 夜擒(下)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2)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引子第九章 散魂孔(3)第十八章 畫壁(4)第十九章 猛狗(2)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二十八章 蟲玉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十二章 地府(2)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十四章 妖奴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五十四章 焚燒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三十八章 天窗第二十三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十五章 入寨(2)第五十六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三十章 精變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三章 扎格拉瑪山谷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九章 重逢第十三章 懸魂梯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十章 雙面屍(2)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五十二章 生離死別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十七章 百眼窟(上)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七章 咬耳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八章 無盡神道(4)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上)第十九章 鬼角(3)前言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八章 無盡神道(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一章 工兵掘子營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四十八章 龍穴引子第五章 三虎同行(1)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3)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
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四章 失蹤第二十六章 十八亂葬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十章 雷公嶺(3)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三章 夜擒(下)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十九章 鬼角(4)第二十三章 神筆第七章 通緝犯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2)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引子第九章 散魂孔(3)第十八章 畫壁(4)第十九章 猛狗(2)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四章 洗塵寺(2)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二十八章 蟲玉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十二章 地府(2)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十四章 妖奴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五十四章 焚燒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三十八章 天窗第二十三章 欺山莫欺水(下)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十五章 入寨(2)第五十六章 拜訪解讀謎文暗示的專家第三十章 精變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三章 扎格拉瑪山谷第三章 五宗大供第九章 重逢第十三章 懸魂梯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十章 雙面屍(2)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五十二章 生離死別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十七章 百眼窟(上)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七章 咬耳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八章 無盡神道(4)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十一章 月牙缺口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上)第十九章 鬼角(3)前言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八章 無盡神道(1)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一章 工兵掘子營第一章 掛號信(3)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四十八章 龍穴引子第五章 三虎同行(1)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三章 吊死鬼(3)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3)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