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

陳瞎子似乎在北京城裡突然消失了,我遍尋無果,只得作罷,想來他是躲到什麼地方避風頭了,於是一方面託人給他留了口信,另一方面就準備着要動身去美國了,去國遠行在即,我們想再好好看看冬天的北京,於是我帶着Shirley楊一路信步而行,到北海湖去看溜冰的熱鬧場面,順便商量出國後的安排,冬日的北京寒風正勁,灰濛濛的天空預示着一場降雪即將到來,可這些都擋不住人們的興致,在古典皇家園林中溜冰的樂趣使人們流連忘返。

我告訴Shirley楊我準備金盆洗手了,以後都不想再把腦袋別褲腰帶上去倒鬥了,並掏出大金牙給的摸金符在她眼前一晃,表明了我的決心,不帶摸金符,祖師爺就不保佑了。

實際上我確實也想過要把真的摸金符摘掉,不過我這些年的經歷告訴我,世事無絕對,不論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儘量要給自己留下餘地,前人不止一次說過:“寧可備而不用,也不可用而不備。”

從北海回家的路上,Shirley楊喜上眉稍,但對我的舉動好象還有點不放心,想把摸金符要走,替我保管起來。我心想這可不能給她,於是趕緊鄭重其事地對她說:“我是國亂思良將,家貧盼賢妻啊,我還以爲認識了你之後,我一團糟的生活現狀將會徹底改觀,可你爲什麼總不信任我呢?這……這不符合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客觀規律呀。”

Shirley楊說:“別來這套,我就是對你太瞭解了纔不放心的,我發現凡是你一本正經說話的時候,所說出來的話幾乎沒一個字是可靠的,倒是那些漫不經心看似玩世不恭的話語,還稍微有幾分真心的流露,你再把那枚摸金符給我看看,剛纔我都沒看清楚是真是假。”

我被她說得一怔,自己在心裡問自己:“我真是那樣嗎?平時說話就這麼不靠譜?凡是嚴正聲明都被視爲扯蛋?開玩笑的話卻能被當真?肯定不是這樣,要不然都說中美文化存在差異需要求同存異呢,從這點上看還真有差異。”腦子裡一轉念,就想到了一個藉口引開Shirley楊的注意力:“在有關摸金校尉的傳說中,印符術甲都是祖師爺傳下來的,幹這行的全憑祖師爺賞飯碗,倒斗的時候也要默唸幾遍祖師爺保佑,可說來說去,天下七十二行之首摸金校尉的祖師爺究竟是誰?這裡邊的事情現在可都說不清楚了。”

Shirley楊說:“這有什麼說不清楚的,七十二行,古董佔先,倒鬥是屬於外八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自成體系,有完整手藝行規傳承的行業,總計共是七十有二,例如戲子伶人的祖師是唐明皇,宰豬屠戶拜的是張翼德,縫紉製衣拜的是軒轅,木匠拜魯班,竊賊拜東方朔,這七十二行又分爲九流十三等,外八行中摸金爲王,所以說摸金校尉也正是這傳統七十二行當中的王中之王,不過說到這倒斗的祖師,卻是有三位。”

我剛剛只不過是話趕話隨口一問,卻不料問出許多名堂,而且都是聞所未聞,於是請教Shirley楊,讓她詳細講講其中淵源,萬一將來有人問我,我也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免得被人笑話做了那麼久摸金校尉,卻不知祖師爺是誰。

Shirley楊對這些倒鬥行規傳統的瞭解,也都是從她外公鷓鴣哨留下的日記中得知的,七十二行中能被尊爲祖師爺的,並不一定是做這一行的第一人,但各行各業之祖師均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至少在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中佔有一席之地。

早在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前,世上便已有了倒鬥之事,可最有影響力的,怕是要數伍子胥發楚王墓,鞭屍雪恨之事爲首了,伍子胥挖墳掘墓是爲了報不共戴天之仇,並非爲了楚王墓中陪葬的明器,他這是“有所爲而非爲財”,所以後世同樣“有所求而非求財”的搬山道人,便向來尊伍子胥爲祖師。

秦末楚漢爭霸,項羽發秦陵燒阿房,掠取其中寶貨不計其數,項羽劉邦皆爲秦末義軍,故後世卸嶺之徒取其“義”字,作爲聚義分贓的招牌,並尊西楚霸王爲祖師爺,而且霸王力拔山兮,也是以外力掘墓的卸嶺力士所圖之彩頭。

漢代的盜墓活動已經非常頻繁了,摸金校尉這一字號正式出現於後漢三國,實際上早在西漢便已成形,但尚未成勢,後來三國時期,曹操以需要軍餉掃平亂世,從而還百姓清平世道爲藉口,吸納了不少倒鬥高手,並設立正規的倒鬥部隊軍事編制,至此纔有了摸金校尉之說,千百年來沿用至今,古人云:“名不正,言不順”,各行有了祖師字號纔可自成一體傳承後世,但摸金校尉的行規和種種手藝,及其易理五行之框架,都是到了唐代才徹底發展完備,後來更是吸取了江西形勢宗風水理論的精髓,有了“尋龍訣”和“分金定穴”這些摸金校尉獨有的風水秘術。

三國時期羣雄割據,倒鬥部隊也並非曹魏所獨創,孫吳就曾爲了補充軍事開支,在嶺南掘了南越王嬰奇之墓,不過孫權麾下的這支倒鬥部隊,在發掘越王墓時遇到了非常大的意外事故,全軍盡墨,事後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此事在倒斗的手藝人中口耳相傳,但史書上無半字記載,野史上卻與傳說完全相反,只說功成身退,未知是真是假。

這些野史奇談中還提及曹操墓也是摸金校尉設計的,所以後世難以被人發現,夫葬者,藏也,欲爲人之不得見也,有些古墓確實佔盡形勢,得天獨厚,如果不知道其中真相,不以極特殊的辦法來尋找,幾乎沒有任何被發現的可能性。

我恍然大悟:“原來盜墓祖師的傳承是這麼回事,不過這三位祖師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有一個很相近的共同點,曹操既是詩人也是軍人,伍子胥伐楚時做過將軍,項羽更是統帥三軍的楚霸王,可以說他們全是能征慣戰的兵家出身,有着很深的軍事背景,這恐怕也不能單純的說是某種巧合,他們敢於帶頭去倒鬥,多半與久經戰陣之人身上罡氣足,不信邪有關,若非是行伍出身,又哪有這般膽氣見識。”

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摸金,摸金,摸出燈絲無數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七章 通緝犯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4)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十九章 猛狗(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七章 咬耳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五章 潘朵拉之盒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一章 掛號信(1)第十二章 地府(3)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十三章 黃皮子(2)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十五章 入寨(2)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三十九章 挑屍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三章 發丘印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一章 走進喀拉米爾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一章 風蝕湖的王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十四章 失蹤第二十六章 穴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1)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引子第四十四章 吸魂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四十五章 魁星踢鬥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四十章 守宮砂(上)第六章 鬼衙門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三十九章 刻魂第十八章 畫壁(6)第九章 鬼打牆(1)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五十四章 焚燒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十九章 冥須溝(2)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三十七章 蛇窟第四十八章 斬首
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圖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摸金,摸金,摸出燈絲無數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七章 通緝犯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4)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六十三章 沉默的朋友第十九章 猛狗(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3)第七章 咬耳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五章 潘朵拉之盒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一章 掛號信(1)第十二章 地府(3)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十三章 黃皮子(2)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十五章 入寨(2)第八章 江城水寨(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三十九章 挑屍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三章 發丘印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一章 走進喀拉米爾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一章 風蝕湖的王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十四章 失蹤第二十六章 穴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1)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引子第四十四章 吸魂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四十五章 魁星踢鬥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四十章 守宮砂(上)第六章 鬼衙門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三十九章 刻魂第十八章 畫壁(6)第九章 鬼打牆(1)第四十二章 定海神針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五十四章 焚燒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十九章 冥須溝(2)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5)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三十二章 瞎子算命第三十七章 蛇窟第四十八章 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