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

張三爺曾經盜發過西周古冢,從中找出了失傳幾千年的周天卦象,於是用十六字古卦爲引,將風水陰陽之術寫入其中,著了一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其中陰陽、風水各佔一半,陰陽篇中是占驗數術、造化之理,風水篇中則是青烏尋龍、風水之道——僅這半卷,便涵蓋了摸金校尉的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並將中國各朝各代葬制葬俗集大成,可謂“窮究天地之理,自成一家之言”。

當着四個弟子的面,張三爺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扯去一半,只留下風水秘術半冊,而將陰陽秘術的半冊在火盆中焚化爲灰燼。衆人大惑不解,向師傅詢問究竟,這天書何等奧妙,爲何竟要燒燬了?從此世上豈不再沒有周天古卦?guichuideng.org/

張三爺笑道:“旱地裡種田,水路上跑船,人頭頂不長果子,這都是天理天道,世間興衰造化向來有些定數,可誰能窺破其中之謎?只能說洪荒或有仙了,反正不是咱們世俗中人應該知道的,這天機雖然幽深微妙,但留在世上卻必然禍人不淺,只有燒燬了祭天才是正理。”隨即把剩餘的半部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囑咐道,“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神妙無方,探盡了南北中三大龍脈,留此半卷殘書在世上,將來或許還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你要好生收存,萬勿失落。”

陰陽眼孫國輔連忙叩謝師恩,含淚收了殘書,便就此離開師門遠遊去了。最後張三爺對剩下的了塵、金算盤、鐵磨頭三人說,看來摸金古符就着落在你們三個身上了。今天非是吉日,等子時拜過了祖師爺,再行戴符授金。

這天夜裡,張三爺將他的三個徒弟帶到後堂,讓他們在祖師爺曹公像前跪下,叩了頭,上了香,便每人傳了一枚摸金符。

隨後還要傳行規、器械、掌故等等,張三爺先問金算盤三人,可否知道世上爲何自古便有倒斗的行當?

金算盤師兄弟三人也是久涉江湖之輩,見聞廣博,對諸行百業、各路鄉俗所知甚詳,見師傅問起,就爭着紛紛回答:

天底下有三教九流,三教是“釋、道、儒”,九流是指九個階層,其中又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三教九流中各類營生甚多,縱覽共有三百六十餘行。

所謂“上九流”,是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商,七流當鋪八流匠,第九流是種莊稼的農夫,這都是正經的營生;中九流裡手藝人比較集中;數到下九流,便是戲子伶人和娼妓之類。

在這三教九流中衍生出的幾百個行業裡,本來沒有倒鬥這麼一行,倒鬥是屬於外八行。外八行裡有金點、乞丐、響馬、賊偷、倒鬥、走山、領火、採水,合稱“五行三家”,其實細論起來,這裡邊有好幾行都可以算得上是“盜行”,可在外八行裡卻給分開來算了,比如響是明盜,所以不能與飛賊一類的暗盜相提並論。

至於倒鬥,佔了五行裡的“土”字,按理說也屬盜行,和響馬、飛賊無異,做的是盜墓摸金的舉動。往高處說,倒鬥算是劫富濟貧;往低了說,也是發死人財,做損陰德的勾當,一高一低,判若雲泥。

摸金校尉自然不是散盜可比,所作所爲,從來都是盜取硎珍愛玉賙濟窮苦,當得起“盜亦有道”四字,在世間一向名聲不俗。只因自古窮人多,富人少,富者太富,窮者太窮,所以纔有了外八行裡的幾路盜行,專做替天行道的舉動。

張三爺聽罷搖頭道,你們說倒鬥這行當是替天行道,但卻曲解了“天道”之意,摸金倒鬥也並非是這麼來的。世上的人有窮有富,富貴也好,貧賤也罷,這多是命中註定分內得來,哪裡用得着響馬盜賊來替天行道?這只不過是他們殺富劫財的藉口而已。

倒鬥卻是盜墓挖墳的勾當,爲什麼有人做此營生?只因歷朝歷代素尚厚葬,任何一座山陵古墓,從修築之日起,就要耗費民間無窮血汗,不只陪葬的寶貨不計其數,更要殺殉活埋,連築陵的工匠也難逃滅口之災。

須知天道有容,上天有好生之德,任那墓主生前是開國的明君還是治世的能臣,只要在死後的幽冥之事上奢用太過,必然虧了大德;再者墓址大多選在風水寶地,將天地造化的龍脈據爲己有,也會遭鬼神之忌,天道歷來不佑此輩。

倒鬥這行當,就應了天理循環,不論山陵巨冢如何深埋大藏,也早晚要遭倒鬥之災,一報還一報,這正是天理不泯之處,所以摸金倒鬥,並非僅僅是盜發古墓、劫富濟貧這麼簡單,也暗合着大道中的興廢之理。

就好比是咱們這個大清國,康熙乾隆治世之時國富民豐,何等的盛世,可如今真是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眼看着就要玩完了,所謂物極必反,有過興旺之時,也就自然要有衰亡之期,說到最後都是個“命”。

再者從天下憑手藝吃飯的諸行百業上來說,也不能單純的劃分三百六十行,“三百六”是一個籠統的數字,包括三教九流和外八行,乃至按山經裡最傳統的說法“名山三十六,大山七十二”,這些劃分各行各業的說法,各地多有不同之處,所以說“七十二行,摸金爲王”這句話,未必準確,不能以此爲驕。

在張三爺的老家,自古民間便素有“天下九佬十八匠,平生莫做倒鬥事”之說。那時說世間各種營生甚多,都比倒鬥盜墓的要好,十八匠按其順次,歌訣爲:“金銀銅鐵錫,巖木雕瓦漆,篾傘染解皮,剃頭彈花晶。”工匠之間有規矩。匠人同席進餐,按十八匠順次排座,不得僭越。在僱主家做工,當工程進入某一階段或爲某一特定人服務時,統統舉行儀式。並口唱讚歌,僱主要給利市。如裁縫“開剪”,巖匠“踩橋”,剃頭匠給新郎官理髮或爲嬰兒剃胎毛,均有儀式,並唱讚詞。木匠、泥瓦匠在建房過程中儀式特別多,唱讚詞的機會和種類也多,如起屋歌、上樑歌、開樑口歌、新屋落成歌等guichuideng.org/

在舊時的中國,佬和匠都是指有專門技藝的手工藝人。手工藝人自持一技之長,獨立營生。開店設鋪者少,流動經營或幫工者居多。他們農忙種田,農閒掙錢。走鄉串戶,俗稱“做上工”,東家除供吃喝外,另付工錢,故有“天干餓不死手藝人”之說。特定的營生條件,形成“藝不輕傳”的習俗。傳藝條件苛刻,學藝甚爲艱難。若有獨特技藝,只能家傳,不傳外姓人。有的家傳則規定傳男不傳女,此謂“門第師”。認師時,由學藝人的家長置辦酒席,請師傅到家,由中間人作陪,議定學藝條件。然後到師傅家裡拜師:向行業宗師牌位行大禮,再拜師傅,最後拜師孃。一日之師,終身之父,師徒如父子,對師傅的子女以兄妹相稱。從師三年,師傅一般只管吃穿,不給工錢。參師在一些手工行業中較爲流行。所謂參師,即學徒期滿後,隨師傅在外做工一年,取工錢的部分,其餘留給師傅,以表達教誨之恩。也有原有一點手藝的人再去從師學藝的稱爲參師。在手工行業中,每年均有祭祀之規。各地的魯班廟、張飛廟,均是聚會祭祀地點。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宗師,木匠工敬魯班,縫紉工敬軒轅,金銀銅鐵錫敬太上老君,屠宰業以張飛爲祖師爺。

這些古老傳統的手藝行當,在農村至今尚存,細論起來,都不比摸金得手藝簡單,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總比一山高,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一不留神,就得砸了咱們“摸金校尉”的招牌。

金算盤師兄弟三人,都知道師傅張三爺學究天人,胸羅萬象,無技不精,無事不通,而且擅長占卦推演,對他們說這番話,似有深意,一時未能盡數領悟,只得跪在地上恭聽教誨。

張三爺又講起摸金校尉的起源來歷,最後說到各種行規掌故。他說摸金校尉從來沒有師徒之分,我傳給你們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這是師傳徒,但戴了摸金符一同去古墓倒鬥,那就不能算師徒和師兄弟了,而只能算是把命綁在一起的“伴當”,也就是同夥。你們兄弟三個今後出去倒鬥,一不能壞了行規;二不可貪戀名利,辱沒了摸金的名頭;第三要互相照應,有什麼大事小情,都勤商量着。

之所以如此囑咐,是因爲張三爺非常瞭解他這幾個弟子,他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了塵自幼洗髓換骨,擅長輕身術,能飛檐走壁,摸金的手段更是高強,但他心性慈悲,手底下不硬,有些優柔寡絕,行事不能當機立斷,這在盜墓行裡是個大忌。

那鐵磨頭也是一身本事,膽大包天,不懼鬼神,論殺人越貨勾當他都是行家裡手,可身上匪氣太重,脾氣點火就着,做事又比較草率,是個禍頭。

而金算盤精通易理五行,是個盜墓高手,又識得世間各種奇異方物,他雖然心機靈巧,細密謹慎,只可惜此人身手不行。像了塵和鐵磨頭身上的功夫,都不是半路出家的人能夠練就的,想學翻高頭,必須從三歲起就在燒熱的藥鍋子裡洗澡,而硬功最晚也要從六歲開始練起,金算盤出身於商賈大家,自幼養尊處優,沒下過苦功。

所以張三爺讓他們三人結做伴當,相互間取長補短,務必不要單獨行事,隨後將旋風鏟、黑驢蹄子、金剛傘等一應器物傳下,讓三個徒弟謹記六個字“合則生、分則死”。

把這些事都交代完畢,金算盤等三人便算是名副其實的摸金校尉了,今後三人就要結夥出去倒鬥。轉天早上金算盤起了個大早,沒帶另外兩個師兄弟,獨自一人來給師傅請安。

原來金算盤一直非常好奇,爲什麼師傅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毀去一半,只把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想要在出山之前問個清楚,因爲這事肯定不是像張三爺當時說的那麼簡單。

張三爺正在喝茶,聽金算盤問及此節,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問金算盤是如何看的。

金算盤半開玩笑地說,師傅您這脾氣,弟子太瞭解了,從來喜歡的都是俊爽的名流、草莽的豪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假文酸醋的道學先生,想必是陰陽眼這假道學不招師傅待見,所以只給了他半本殘書,讓他回家整天守着殘書發愁,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出另外半部書中的奧妙。

張三爺生性豁達,與金算盤的關係又非比尋常,對他沒什麼可隱瞞的,就直言說:“其實爲師我也是一派道學心腸,只不過從不肯講道學。但說實話,你這師弟陰陽眼孫國輔,確實不適合做摸金校尉,《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是我畢生心血所在,當天毀去一半,只留半卷殘書給他,那也是不希望咱們摸金的手藝就此絕了。”

原來其中的道理,張三爺先前已經說過了,如今又詳加說明,摸金秘術的根源在於《易》,生生變化之道爲《易》,所以《易》中只言生,而不言克,那又如何能“生”?

所謂“生”,一是指存活,二是指興旺。張三爺曾在西周古墓中,窺得周天古卦,發現機數奧妙無窮,加上他一生屢逢奇遇,學了許多本事在身,於是寫了這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把世上的陰陽分曉,、風水形勢之理都給闡述盡了,也即是說,發源於後漢的摸金之術,傳到張三爺這代,就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巔峰。

但天地間的事物發展規律,是有起有落,有興必有衰,張三爺通曉古卦,自然明白這層道理。這就好比是日到中天,光照萬物,但過了正午,日光就會越來越暗淡,逐漸落入西山;到了陰曆十五,滿月當空,但接下來就會由盈轉虧。

天道中的造化變移這理,簡單點說就是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如何才能控制衰退?唯有抱殘守缺而已。這就是張三爺毀去半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原因。

摸金秘術雖是起於後漢,實則是在周代即有雛形,幾千年來又由歷代摸金校尉逐步完善,在最早的古風水術中,漸漸融合了天星風水、禪宗風水、八宅明鏡、江西形勢宗風水……產生了集諸家風水大成於一體的尋龍訣和分金寶穴。

等到了《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出世,其中包羅更廣,連風水秘術發祥的根源——周天古卦都有了,窮究天地萬物,實可稱爲鬼神難測之術,再也沒有任何進取的餘地了,就有了物極必反之兆,從此之後,摸金秘術只能逐漸式微沒落。

說個最淺顯的例子,摸金校尉是專門盜墓的,如果世上沒有了古墓,那摸金校尉也就不存在了,這一代人把古墓都挖絕盜空了,今後豈不是隻有就此斷絕香火,再無摸金一脈的傳承了?

所以張三爺毀了其中陰陽術半部,只給後人留下殘缺不全的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以便讓今後的摸金校尉,還能有振興前行的餘地,以免由生轉克,受造化所妒,斷絕了摸金的字號。

張三鏈子知道盜墓是件玩命的勾當,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殘書傳給金算盤等人不妥,於是就特意留給了陰陽眼孫國輔,讓他將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流傳後世,或許將來還能有中興之期。

金算盤聽罷心服口服,暗贊張三爺看透了世情物理,當天他就同鐵磨頭、了塵二人,辭別師門出山,做起了摸金倒斗的營生。

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六章 鬼葵(3)第十九章 猛狗(4)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三十七章 蛇窟第九章 鬼打牆(2)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2)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三十章 肚仙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六章 鬼葵(2)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九章 鐵馬幫(2)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十二章 墳冢(3)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二章 賊頭(2)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四章 籌劃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五十一章 炸雷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引子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四十章 水眼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六章 鬼衙門第七章 起死回生(4)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五十九章 超自然現象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三章 夜擒(下)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二十章 地覺(1)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五章 盤蛇坡第十二章 地府(2)第八章 冥殿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3)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6)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三章 屈肢葬(1)第五章 三虎同行(2)
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六章 鬼葵(3)第十九章 猛狗(4)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2)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三十七章 蛇窟第九章 鬼打牆(2)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2)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三十章 肚仙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六章 鬼葵(2)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九章 鐵馬幫(2)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十二章 墳冢(3)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二章 賊頭(2)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四章 籌劃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五十一章 炸雷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三十二章 讀心術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三十九章 挑屍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引子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四十章 水眼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六章 鬼衙門第七章 起死回生(4)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五十三章 府中求玄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五十九章 超自然現象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三章 夜擒(下)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二十章 地覺(1)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五章 盤蛇坡第十二章 地府(2)第八章 冥殿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3)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6)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三章 屈肢葬(1)第五章 三虎同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