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

我點頭同意,反正現在也沒什麼時機可言了,早晚都得去見地仙,便決定立刻開始行動,帶衆人從木梯上下來,徑直來到大殿的門前。

這伏魔真君殿的殿門在我們進來後就隨手關上了,但此時一推竟然紋絲不動,我又加了把力也沒把大門推開,不知在什麼時候,殿門已被暗藏的機括銷閉了。

胖子見我推不開門,就過來幫忙,他抄出工兵鏟來撬門縫。我心覺有異,怕是這殿中有什麼古怪,下意識地回頭掃了一眼。頭頂那盞戰術射燈的光束隨着一晃,只見原本端坐在殿內的武勝真君突然變了面目,竟已不是那位臥蠶眉、丹鳳眼、面若重棗、長髯飄動的關二爺,而是一尊體形敦實黑矮的怒目惡鬼,懷裡抱着一段枯木般烏黑的佛朗機。泥像兩眼紅似血,目光俯視,盯在門前,正落在我們這幾個人的身上。我心中生出一股極爲不祥的感覺,雖是平生見過許多廟宇道觀,但卻認不出這殿中所供的究竟是哪路凶神惡煞。

我心中一驚,想不到地仙封師古竟然如此褻瀆神靈,連關帝廟都敢虛設, 卻不知是那路邪神的廟祠,與先前的莊嚴氣象完全不同,這一正一邪,相差懸殊,真是烏鴉與喜鵲同在,難定吉凶,恐怕不是善處。

我心念一動,急忙拽住正在用力撬門的胖子:“別碰大門,這裡供着凶神惡煞,肯定不是伏魔真君,小心門牆上有銷器埋伏。”

隨後衆人站定了腳步,拿手電筒在殿內四處一照,發現不僅是神龕裡的主像,就連侍立在武聖兩側的周蒼、關平,也不知什麼時候變做了陰曹中的鬼差,滿身披掛紅袍,頭頂束着沖天辮,面目惶惶可畏。

我們還道是看錯了,再次揉了眼睛細看之時,原來先前的泥像身上都蒙着一層布帳漆殼,此時都被藏在神龕後的細索扯了上去,空落落懸在殿樑高處,這纔將廟中的邪神真身顯露了出來。

我們的注意力,剛纔都被棺材山裡的異兆所吸引,竟是誰都沒有留心廟堂中的動靜。其實在進來之前,就已經查看過這幢建築外圍沒有銷器機括,卻沒料到關帝廟會是個陷阱,雖然事先提着十二萬分的小心,可遇到這完全走出了常理之外的詭變廟堂,仍是不免着了道兒。

殿堂中死寂一片,卻暫時沒再有什麼機括髮作,只是氣氛顯得十分不對。我越發感覺不妙,必須儘快脫身,藉着戰術射燈光束環顧左右,見那口冷森森、沉甸甸的青龍偃月刀,此刻依舊架在雲臺之上,我不禁靈機一動,腦中冒出一個念頭來。

在中國舊社會,拜文武先聖之風自古流傳,如果關帝廟規模比較大,就往往會有一座單獨的刀殿設在邊廂裡,專供那口關公刀;規模小的廟堂,或是由周倉扛刀,或是平擺在金雲托架上。

我見那柄關公刀沉重非凡,心想殿門裡恐有機括相貫,破門出去雖然不費吹灰之力,卻有可能會是自掘墳墓的舉動,何不用這口幾十斤沉的大刀當做破牆鎖,撞破牆壁出去?於是立刻招呼胖子上前擡刀。

衆人剛剛走近幾步,卻見那厲鬼般的惡神泥像身後有塊木匾,黑底金字,書着“炮神廟”三個大字。幺妹兒似乎識得此物,連稱糟糕。這殿中不僅門窗牆壁,就連鋪着琉璃瓦的屋頂和樑柱也不能碰,裡面肯定藏有落地開花炮,一旦觸發了,整座廟宇就會玉石俱焚,人人都得被炸爲齏粉。

胖子原本仗着一股衝勁,打算立刻潛入封家老宅裡倒鬥摸金,此時見出師不利,不禁抱怨倒黴,估計是出門前又忘記給祖師爺燒香了。我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不是咱們走背字了兒,而是地主階級實在太狡猾了,但我從沒聽過世上有什麼炮神廟,難道這座殿堂是個大火藥桶?當真是進得來出不去的絕戶倒打門?

Shirley楊也問幺妹兒說:“什麼是炮神廟?又如何斷定廟中藏有落地開花炮?”

聽幺妹兒一說,我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民間拜炮神的習俗,就是起源於巫山青溪,最初是因爲鑿伐巫鹽礦脈時用到了土製炸藥,因爲條件極爲原始簡陋,時常發生炸死礦奴之事,於是老百姓就暗造炮神廟,作爲專在礦山裡供奉的神道,初時只和低矮的土地廟相似,平常將那些炸山爆破的硝石火藥,全都存放在這種廟裡,其作用就和炸藥倉庫差不多。

久而久之,人們發覺廟裡面的“炮神”常常都顯出靈異之事來,不管是炸塌了礦道礦坑,活埋了多少礦奴;或是炸藥倉庫有走水的情況,卻未引爆大批炸藥雷管,諸如此類的這些事情,都被下礦井榦活的工人說成是“炮神”爺爺顯靈了,就如同出海炮船要拜媽祖一樣,是一種古老的行業崇拜,在中國應該從明代就有了。

後來逐漸形成了風氣,除了開礦之輩,連官兵軍隊裡的火器營,包括後來從葡萄牙紅毛國引進的紅夷大炮,凡是涉及火藥之處,都要拜炮神。明代火器開始發達,但觀念還比較守舊迷信,軍中使用的主要紅夷火炮,皆會被冠以將軍之職,比如“神武,神威,震威”將軍等等。巨炮老化或損壞後也不可改鑄分解,而是要造墳墓掩埋。這些全都是由拜炮神的風俗延伸而來。

後來又因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寧遠城外被火炮轟擊所傷,最終不治身亡,所以清朝徹底禁絕炮神廟,所有的炮王墳,炮爺廟都被悉數拆除損毀,只有在其發源地還有人秘密供奉炮神,廟址多建造在地下洞窟中,外地的人絕難知道這些事情。青溪地區的百姓以炮藥開礦爲生,對此是老幼皆知。由於是秘密供奉,所以青溪炮神廟在清代起就常僞裝成其他廟宇,以藥王廟或土地廟居多,卻從未見有人敢拿關帝廟做幌子。

另外在專造銷器的蜂窩山裡,因爲常作一些火藥器械,諸如神鴉飛火,火龍出水等物,所以也有許多拜炮神的傳統。據傳炮神之像,形態不一,但必懷抱佛朗機,兩側侍立紅袍火衣童子。

佛朗機即爲古時西洋火炮之代稱,自葡萄牙火炮在明正德年間傳入中國後,便有此名,始終都是炮神爺的法器。我和Shirley楊等人雖然不知炮神之事,卻也識得此物,在北京潘家園見過許多舊兵器圖譜,裡面就有這種火器。

抱在泥塑炮神像懷中的火器自然都是假的,可這裡邊有個講究,民間拜的炮神所持佛朗機,皆爲紅色,有紅衣紅藥之意;另有一種黑色的佛朗機,表示炮神廟裡設置有殺人的火銷之物,多是五雷開花炮,或爲落地開花炮。

因爲此類炸藥機關,在蜂窩山裡稱爲火銷,將炮神爺所持的佛朗機漆成黑色,正是蜂窩山匣子匠使用的一種暗號,此中的區別,除了鋪設炮引銷簧的工匠,外人從來不得而知。幺妹兒雖然學過這些勾當,卻從沒真正見識過,缺少必要的經驗,直到看見黑色佛朗機,以及泥像後的古匾,這才猛然記起此事。

這座炮神廟中,必是佈置了無數火銷炮藥,萬幸剛纔沒有莽撞破門拆牆,否則觸動炮引,衆人此刻都已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廟中的詭雷銷器多半是藏在門牆樑柱之中,殿門窗閣都是能關不能開,四壁受力重了,就會引發炸藥。雖然所埋皆是幾百年前的土製炸藥,但在棺材山這片藏風聚氣之地,可能至今仍能爆炸,火銷一旦炸將開來,就絕不是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的。

想那火藥本是古時四大發明之一,到了明代時期,火藥火器的應用,便已經趨於成熟完善,原始的土製炸藥威力雖然不及現代,可殺傷力絕對不容小視。落地開花炮類似於子母彈,顧名思義,炮藥炸開之後,裡面所藏的鐵釘,鐵片,會像天女散花般對周圍進行覆蓋殺傷,而五雷開花炮則會連續爆炸。衆人聽了此說,都覺束手無策,這殿門一開整個廟堂恐怕就要炸上天了,但不想辦法出去的話,縱然插翅也難逃了。念及周圍都是炮銷,更是使人心亂如麻,好似熱地上的蛐蜓,一刻也立腳不定。

我按捺住焦躁的情緒,冷靜下來一想,此次到青溪來尋地仙村古墓,幾乎每一步都與預先所料相去甚遠,這都得歸功於孫教授始終不肯托出實情,以至於最後將衆人拖入了絕境,但現在責怪任何人都已經於事無補,唯一有意義的只有竭盡所能應付眼前的危機。

我正要同Shirley楊商議冒險拆掉炮引是否可行,卻聽一旁的孫九爺忽道:“險些忘了,地仙村裡全是陰陽宅!”

我們未解此意,奇道:“什麼是陰陽宅?難道地仙村不是座古墓陰宅嗎?”孫九爺道:“不是不是,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我心神大亂,忽略了此節。記得當年聽我兄長說過,地仙村裡的所有房屋都是陰陽宅。”

所謂陽宅是活人的居所,而陰宅則是埋葬死人的墓穴,地仙村封師古有蒐集古墓珍寶的癮頭,而且更有一個怪癖,不僅是墓中陪葬的珍異明器,就連棺槨、古屍、墓磚、壁畫等物,也要據爲己有,視如身家性命一般。

他在棺材山裡建造地仙村之時,曾把觀山太保所盜古墓都按照原樣造在地底,上爲陽宅,下爲陰宅,所有的房舍院落下層,都是真正的墓室。墓室的種類上至三代,下至元明,無所不包,那些墓室在底下也各有門戶和墓道相通,便如陰陽宅街道一般不二,但誰也不知他爲什麼要如此作爲。

這座炮神廟地下,肯定也會有片地窖子般的墓室,從墓道里一樣能通往封家老宅,就是不知地底下會不會也藏着落地開花炮。按理說應該不會,因爲地仙封師古絕不會輕易毀壞陰宅,但是據說墓室裡的機括暗器,悉數依照舊法設置,如果從墓道里走的話,就要想辦法對付歷代古墓裡的種種機關。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孫教授以自家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的名義發過毒誓後,加上前後諸事的印證,我此時已暫時打消了對他的懷疑,否則必然寸步難行,當即便贊同說:“這倒是個辦法,總強似困在這裡苦熬。有道是,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摸金倒斗的手藝人,有什麼墓室是不敢進的?”

炮神廟中看似寂靜,實則危機四伏,在進退無門的情況下,衆人當即決定孤注一擲,準備從地下墓道中脫身,但孫教授家裡一代代傳下的秘聞,連他自己也不敢保證是真的,廟堂地下有沒有古墓尚屬難言。

於是五個人一字排開,小心翼翼地用工兵鏟和精鋼峨眉刺一塊塊撬開地磚,發現殿內臨牆的地面都有炮銷,一排排暗藏鋪設,密集無間。那五雷開花炮並非地雷,沒辦法拆除引信,只能設法避過,整個廟堂中只有炮神爺泥像周圍一圈,沒有埋設火銷暗器。

衆人唯恐觸動火銷,誰也不敢用力過度,緩緩挪開最上面的幾塊青磚,見磚下是層清泥夯土,工兵鏟長度過短,挖鑿夯土使不上力,而且夯土中可能混合了糯米和童子尿,土質堅密細韌,我們用鏟子挖了沒幾下,額頭就已冒了汗。

我只好和胖子去擡了關公刀過來,按搬山道人所留“切”字訣裡的穴陵古方,先在地面上淋了些隨身帶的燒酒,將夯土浸得疏鬆了些,然後倒轉了刀頭,用那三棱鑄鐵的刀往地上猛戳。這關公刀就如同一根數十斤沉的鐵鍬,鑿起堅硬的泥層來十分應手。

把這一層夯土戳碎了挖開,果然是一層一尺多厚的膏泥,泥下又有一層枕木。挖到這裡,已足能證明廟堂下確實存在墓室,所用的木料大概都是出自真正的古墓,方柱般的木材都已經半朽,晦氣撲鼻,用關公刀戳得幾下,排列齊整的朽木便從中下陷,露出黑漆漆一個地洞,裡面往外嗖嗖地冒着陰風。

胖子喜道:“看來民兵們已經把村裡的地道連成一片了。”他話音未落,就聽炮神廟裡的那尊泥像轟隆晃了一下。原來地底的枕木早在原址就已受地下水所浸,朽得不堪重負了,一處木樁塌陷,竟然帶動得附近幾根橫木一併折斷。斷裂塌陷的幾根枕木,剛好位於懷抱佛朗機的炮神泥像底部。神仙晃動,沉重的泥像一頭撞栽向後牆,炮神爺的腦袋當場就被撞掉了,身首轟然砸落在地,只聽後牆隨即發出咔咔一聲怪響。

衆人心中都是猛地一沉,知道這是落地開花炮的銷簧發作了。我趕緊推了一把呆在原地的孫九爺:“走啊,還等什麼?”

此時廟中牆壁樑柱間都是炮簧作動之聲,我招呼他的同時,也顧不上墓裡是什麼情形了,連推帶拽就把孫教授推了下去,隨後其餘幾人也緊跟着跳進墓室。胖子覺得關公刀沉重結實,用着挺順手,雖然一個人肯定掄不起來,但劈個棺槨可正好用得上它,捨不得棄之不顧,匆忙中也不忘拖了這口大刀。

這座由數百根枕木疊成的墓室空間十分狹窄,人在裡面不能站直了,其中還擺有好大一具古老的木槨。我最後一個跳進來,正好落在木槨蓋子上,還沒等落地的力量消失,就聽頭頂悶雷般轟鳴一聲接着一聲,泥土碎土不斷落在身上。

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三章 五鶴朝天(2)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六章 生死簿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十章 雷公嶺(3)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四十八章 斬首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章 雷公嶺(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2)第二章 酉水墓(2)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三十八章 天窗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九章 散魂孔(1)第三章 傳說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十六章 突圍(2)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九章 猛狗(3)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一章 白紙人和鼠友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九章 B計劃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2)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六章 陽山(2)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十章 棺材峽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引子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十三章 懸魂梯
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三章 五鶴朝天(2)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上)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上)第二十五章 掉落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六章 生死簿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十章 雷公嶺(3)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3)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四十八章 斬首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章 雷公嶺(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2)第二章 酉水墓(2)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1)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三十八章 天窗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九章 散魂孔(1)第三章 傳說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十六章 突圍(2)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九章 猛狗(3)第十九章 冥須溝(5)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七章 荒山老屍(2)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一章 白紙人和鼠友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十三章 黃皮子(5)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九章 B計劃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2)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六章 陽山(2)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4)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六章 魚骨廟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二十二章 孤燈(下)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五章 三虎同行(2)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十章 棺材峽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四十章 有筋無骨(下)第四十二章 三個國王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引子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十三章 懸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