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鬥官

搬山道人鷓鴣哨先前想去黔邊盜發夜郎王古墓,不料卻撲了一空,心裡正有些焦躁,如今見了瓶山古墓氣象萬千,猶如瓶中仙境,不知裡面都藏了些什麼前朝的秘器,他見獵心喜,不禁技癢起來,當即就要單槍匹馬到前邊的地宮中一探究竟。

卸嶺羣盜和老洋人、花靈等人見他這就要動手發市,也趕緊各自抄起器械,要跟在他身邊同去倒鬥。可剛一擡腳就發現前面的宮闕樓臺有隱隱黑氣,殿頂抱柱之間像是有一股股的黑水在迅速流動。衆人當時都是一怔,不知那殿中有何古怪,有眼尖的看得真切,驚道不好,殿中有好多蜈蚣。

鷓鴣哨知道攜有怒晴雞在身邊,足能剋制墓中毒物,但也僅能確保幾百步之內無憂,要是這十幾個人一同過去,自己孤掌難鳴,難免對衆人照顧不周。此時天色晚了,正是山裡蜈蚣吐毒的時辰,萬一叫那些毒蟲有隙可乘,必會折損人手。這瓶山中的宮殿實在太大,若想盜寶,只有先等陳瞎子帶大隊人馬過來將墓中毒蟲徹底除盡。

進瓶山盜墓不同鷓鴣哨以往的搬山倒鬥經歷,一是搬山卸嶺起了一通盟約,要是不等常勝山的舵把子過來,就搶先動手,未免有負盟約,虧輸了義氣;二來眼下有十幾個弟兄跟在身邊,比不得以前獨自勾當,不可因爲自己一時意氣用事讓他們冒險。

念及此處,鷓鴣哨只好捺下性子,仔細打量了一番山腹內的地形和建築結構,便和紅姑娘帶衆人撤出盜洞,留下些人手對穿山穴陵甲打出的盜洞進行加寬,爲後邊的大隊人馬開道。

這瓶山周邊地形險要剝斷,派出兩名盜夥去聯絡山上的陳瞎子,這一來一往的過程,非是旦夕之間就可完成。鷓鴣哨索性就在山根裡找了塊乾燥平整的地方,躺下來倒頭大睡,養足了精神就跟羣盜高談闊論,衆人豪性大發,各自說些個以往倒鬥勾當的得意之事。

鷓鴣哨記得當年在陝西盜挖大唐司天陵宮的時候,曾結識了兩個陝西放羊的娃子,正好當時陳瞎子在山陝兩省有生意,他就把這一對放羊的兄弟託付給了陳瞎子,此刻想起來就向羣盜打聽那兩個兄弟現在如何了。

提起他們來,卸嶺羣盜大爲不屑,老羊皮和羊二蛋那倆小子,是人又窩囊心眼又小,雖然跟着舵把子在常勝山插香頭入了夥,可也只能跑前跑後地辦點小事,上次倒斗的時候這兩塊料嚇尿了褲,這回聽說來挖湘西屍王,這二位便又四條腿一齊發軟,於脆就沒讓他們跟來,真不知道舵把子當初怎麼會收了他們。

鷓鴣哨聽罷也是覺得好笑,那兩個放羊的娃子都是本分良民出身,違法的不做,犯歹的不吃,結果竟然半路上山插香做響馬,倒鬥造反殺人放火的勾當確是難爲他們了,心想實在不行,將來就同陳瞎子說說,讓他們拔了香頭金盆洗手,給筆錢財去做正經營生纔是。

如此捺着性子等了多時,陳瞎子終於帶人來到山陰,同鷓鴣哨說起在山脊上炸了整整一天,沒炸出什麼名堂,既然山根裡打通了盜洞,正可率衆進去盜墓,當下一同進了盜洞觀看山腹裡的那座宮殿。

陳瞎子和羅老歪等人差不多也是頭一次見到如此雄偉的宮闕寶殿,皆是嘖嘖稱奇,更按捺不住心頭的狂喜。塵世上只有號稱真龍天子的皇帝老兒才能住宮殿,除此而外,僅有釋、道、儒三教的神聖可以擁有宮殿,大部分建造在神仙佛道的洞天福地裡。別看瓶山彈丸之地,可藏在山腹裡的丹宮,比起那些名山大川裡的佛道名勝宮殿來,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不愧是“紅塵倒影,太虛幻境”,其中寶貨必是取之不竭。

羅老歪用槍頂了頂帽檐,心喜之下覺得口乾舌燥,喜道:“陳老大,咱們還等什麼?讓兄弟上吧!”

陳瞎子上次險些被護陵的鬼軍射死在甕城裡,此刻卻是學了個乖,眼見地宮大得驚人,料定應該不是虛墓疑冢的陷阱,但仍是不敢輕舉妄動,不可急功近利再冒風險了,萬一有些毒龍伏火的機關埋伏,豈不又着了墓主人的道了?

他當即吩咐下去,先讓一百名工兵營的弟兄,帶着雞禽過去,把那一重重的殿閣大門洞開,要是沒有意外,再起大隊進去搜刮寶貨;另撥兩百名工兵,分頭在山根的積水淤泥裡架設竹橋,並且挖寬盜洞,準備往外運輸墓中寶貨。

而羅老歪瞎了隻眼,傷還沒好利索,陳瞎子就讓他帶重兵,架上機槍在山外守住路徑,以免盜墓的部隊半路譁變。另外還要伐條山道出來,以便帶騾馬過來馱東西。羅老歪恨不得親自動手去搬明器,但轉念一想,這回進山的部隊雖然都是心腹,可其中仍有不少見錢眼開的兵油子,對他們也是不得不防,於是按照舵把子的吩咐,自去後山調遣人馬。

陳瞎子和鷓鴣哨率衆觀望,只見前邊進去的百來個工兵,趕着成羣的大公雞把山中殿宇的大門一座座砸開,驚得那些蜈蚣四處亂竄,一片混亂嘈雜之中,也並沒見到觸動到什麼機關。

陳瞎子心中暗喜,看來此番是勝券在握了,帶頭將黑紗蒙在臉上,遮住了口鼻。盜墓時以黑紗覆面這種傳統,是起源於響馬賊殺人放火做那瞞天的勾當之時,擔心被人見了面容泄露身份,引得官兵前來緝拿,倒斗的時候則怕墓中怨魂窺視,只要不被識破了面目,就不用擔心回家後被鬼纏上。

羣盜黑紗罩面,臂系硃砂綾子,點了燈籠火把,扛着蜈蚣掛山梯,在首領的一聲招呼之下,數百人發聲吶喊,一齊趕着無數雞禽蜂擁而入。

這些天裡羅老歪的部隊在四處徵繳,把十里八鄉的雞禽搶了一空,又從湘陰收購來一大批,基本上都是公雞,有老有小,連半大的雞崽子也都給弄來了。但雞一多了,難免就有搞混的,其中也不知怎麼混進來一些母雞,此時在地宮裡一撒開來,便立刻有許多爭風吃醋的大公雞你鴿我啄,相互間打得鮮血淋漓。不過一碰到殿中的蜈蚣,就都直了眼去追逐爭食,雞爪子按住一條條大大小小的蜈蚣,活活鵮死在地。

陳瞎子等卸嶺盜衆,見搬山填海之術果然非同小可,無不歎服。此術雖不合五行之理,卻能利用世上萬物性質的生剋制化,驅趕雞禽將蜈蚣趕盡殺絕,總算是除了這一大患,如今那墓中寶貨,當真是取如坦途。

一時之間,那寂靜的地宮裡雞鳴四起,到處都是追趕蜈蚣的雄雞,頃刻就有數千條蜈蚣死於非命。世上物種相剋,乃是上天造化,故稱天敵。

普通的蜈蚣毒液發黑,但這瓶山古墓是處藥山,生存在裡面的大小蜈蚣毒液都是五彩斑斕,有些老蜈蚣身上更是彩氣變幻,被那些雞禽趕得走投無路,即便是面對天敵,雖然無法吐毒,卻也只好捨命相拼,在接連不斷的惡鬥之中,有數十隻老弱病殘的雞禽猛性不足,也都被蜈蚣咬死,羽翎脫落橫屍就地,全身發黑,慢慢化爲一攤血水。

瓶山地宮雖然燈火輝煌,但畢竟常年不見天日,陰氣極重,養得那些蜈蚣好生肥大,吞噬其他幾種毒蟲爲食,使得其毒性格外猛烈。而且殿中蜈蚣實在太多,它們初時被天敵追趕,只顧四下裡逃竄,但被雞羣逼得實在緊了,竟做出困獸之鬥,紛紛從殿柱縫隙裡鑽了出來,三四條蜈蚣合鬥一隻雄雞。數重大殿之間,遍地都佈滿了死雞和死蜈蚣的屍骸,其餘活着的還都在紅着眼拼死纏鬥不休。

羣盜都是殺人如麻的江洋大盜,那些工兵裡也有許多上過戰場的悍卒,但他們這輩子裡所見過的腥風血雨,似乎也不及眼前這場羣雞和古墓蜈蚣間的惡鬥。那不是一隻兩隻,也不是十隻八隻,而是成千條蜈蚣和成千只公雞血戰成一片,殺氣激盪,衝得燈燭火把一陣陣發暗。

那些公雞都是好鬥成性,可能它們也是見了死敵就全身羽冠倒豎,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而那些蜈蚣也都被迫得急了,只要聽得雞叫,就算躲進巖縫裡也不得安生,只好豁出命去要和天敵同歸於盡,燈燭搖曳下的劇鬥之中,雙方竟沒一隻後退半步,一時鬥了個難解難分。

羣盜裡有些膽子小的,見了這陣勢都已面如土色。陳瞎子心道不妙,看這勢頭,蜈蚣和羣雞還不知誰勝誰敗,早知道就再多帶些雄雞進山了。

鷓鴣哨也一直在旁觀望,他背的那隻怒晴雞,始終藏在竹簍裡不肯放出。那血冠金爪的雄雞是雞中之鳳,不見到那快成精的六翅老蜈蚣顯形,絕不肯放它出去廝殺,只是困在竹簍裡積攢它的怒性。

那怒晴雞察覺到外邊羣雞惡鬥蜈蚣,果然是躍躍欲試,想出去啄它一個痛快,奈何被竹簍困住,急得不斷撞籠,作勢欲出。

但此刻鷓鴣哨見大羣雞禽竟然無法佔了上風,反倒被蜈蚣咬死毒殺的越來越多,只好用手狠狠一拍身後竹簍,裡面的怒晴雞正急得沒處豁,頓時振翅怒啼,高亢的金雞啼鳴跌宕迴響在大殿之中。那些捨命惡戰的蜈蚣聽得這陣雞鳴,全被嚇得全身一顫,好像忽然失了魂魄一般,紛紛行將就木,步足腳爪發麻,爬在殿柱和石壁上的,也都一頭栽了下來,被附近的雄雞趕上去啄死。

陳瞎子見強弱之勢登時逆轉,心頭一陣大喜,對鷓鴣哨讚道:“搬山之術名不虛傳,大事定矣!”說罷對身後數百名手下一招手,大呼叫道:“小的們,有想發財的,就跟爺爺並肩字上罷!”

近千名盜衆和工兵跟在舵把子身後,高舉火把分成幾路,猶如一條條流動的火龍,踏着大殿前的石階石橋,擁進第一重大殿之內。這裡大部分蜈蚣都已被除盡了,羣雞被進來的盜衆向裡一趕,又都衝進後邊的殿閣裡繼續追殺剩餘毒蟲。

羣盜各自拽出槍械,見有沒死絕的蜈蚣就補上一槍,或是用鏟撬砸它個稀扁。雜亂的腳步和槍聲響徹山腹,蜂擁着一路進殿,瓶山中的丹宮是方士給歷代皇帝燒丹煉藥的所在,一座座殿閣依着傾斜的山勢,也是緩緩升高,有些地方是洞中有殿,殿中有洞,利用天然的地形地勢,營造得極是巧妙。

陳瞎子和鷓鴣哨等人提着刀槍,進了最外邊這道大殿,只見裡面也吊着八寶琉璃盞,還燃着的約有一半,火把燈盞照耀之下,殿中光影一派恍惚。這殿內只有一根朱漆抱柱,上面橫託十八道樑椽支撐,是古代宮殿建築中罕見的一柱十八樑,丹宮裡的主殿,則應該是有柱無樑,取仙法“無量”之意。

一柱十八樑的前殿裡,壁上多有神仙彩繪,鑲嵌着好多點綴用的珠寶玉石,被火光輝映,顯得溢彩流光,看得羣盜眼都直了。陳瞎子說:“如今天下大亂,世上哪有什麼正經營生?爲了分贓聚義,百事可爲,這就叫,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正是咱們常勝山該着興旺發跡的時候。吾輩乾的就是發掘古墓明器的勾當,既到了此間,更不必有所顧忌,看着值錢的都挖回去,半點也別留下。”

卸嶺盜衆可不像摸金校尉般在一座墓裡只取一兩樣東西,還處處講究個進退之道,常勝山有十幾萬弟兄,明器拿少了還不夠給衆人塞牙縫的。既然舵把子發了話,底下這些羣盜還有什麼可不好意思的,當即分出人手,拿鏟子去摳刮牆上的珠玉。

其實這座殿中真正值錢的寶貨,當初就已被元兵洗劫一空了,剩下的這些在當時看來都不算什麼,可時光推移,到了民國年間,幾百年前的這些古物也都是寶貝了,包括那些焚香的鶴形銅爐,以及殿中柱上嵌着的鎦金裝飾,凡是能拆能卸的,全都被羣盜敲下來取走。那些八寶琉璃盞則先留下照明,要等撤出去的時候再取。

盜衆裡有若干頭目,都是盜魁的心腹,也是倒斗的老手,由他們分頭指揮手下兄弟搬取金珠之物,雖雜不亂,倒是井然有序。

而陳瞎子和鷓鴣哨這兩位大當家的,自然不能被區區一座前殿裡的東西吸引住,他們沒怎麼停留,便又帶着大隊人馬,呼嘯聲中穿殿而過,直奔後面那片殿堂。一路走去,遍地都是死蜈蚣,即便已經死了,但數量之多恐怕都過萬了,看得衆人心頭好生髮毛。

但人多勢衆格外壯膽,蜂擁而上,穿過數進殿堂之後,就已是在最高處的無量殿了。那殿正處在一處巖洞之中,殿前是個寬闊的平臺,周圍有鏤空的漢白玉欄杆,後面就是山體內的暗青色岩石,將無量宮主殿之後的後殿封死,以宮殿結構推想,那後殿就是陳瞎子初探瓶山時從山縫裡下去的位置。

這些殿中都沒見到有墓主棺槨,料來必定是在面前這丹宮無量殿之中了。羣盜想起湘西屍王的傳言,心中難免慄然,便把腳步都放慢了,緩緩簇擁着陳瞎子和鷓鴣哨走上殿前的平臺。

只見平臺上有數百隻全身鮮血淋淋的大公雞,正在圍鬥殘存的百十來條蜈蚣。旁邊剛好有座拱橋,橋下是深不見底的水潭。以前應該有噴泉涌出,從高處經過一處處亭廊流到山外,使丹宮裡增添了山水林泉的意境,可如今泉水早就乾涸了,只剩個空潭黑洞洞地陷在殿前的山坡上。

羣盜正待上前,去結果了剩下來的大小蜈蚣,鷓鴣哨卻猛然察覺不對,忙於袖中一佔,知有殺機在前,擡眼正看見有幾名盜夥走上橋頭,趕緊叫道:“快退!”

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九章 B計劃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六章 突圍(4)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十三章 黃皮子(4)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3)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十四章 妖奴第九章 鬼打牆(2)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上)第四十章 水眼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五章 火瓢蟲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二章 無量山(2)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二十章 死漂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四十七章 忌火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四章 籌劃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五章 食人蟻(1)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二章 八臂哪吒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二十九章 鬼音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九章 空襲警報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六章 突圍(2)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三十七章 海和尚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十一章 詭絲(2)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十章 雙面屍(1)第八章 絞繩(下)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4)第二章 秦王照骨鏡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
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七章 荒山老屍(4)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九章 B計劃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九章 航海禁忌(下)第十六章 突圍(4)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2)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十三章 黃皮子(4)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3)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3)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十四章 妖奴第九章 鬼打牆(2)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上)第四十章 水眼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五章 火瓢蟲第十一章 三清觀(6)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七章 穿過高山 越過河流第二章 無量山(2)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二十章 死漂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四十七章 忌火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四章 籌劃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1)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第五章 食人蟻(1)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一章 琉璃廠(下)第二章 八臂哪吒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二十九章 鬼音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九章 空襲警報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六章 突圍(2)第十一章 幽靈血船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三十七章 海和尚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十一章 詭絲(2)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十章 雙面屍(1)第八章 絞繩(下)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4)第二章 秦王照骨鏡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