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廠

其餘的人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幺妹兒說:“妖仙墳裡的人,自然是會妖法,最拿手的是妖法。”

孫九爺說:“觀山太保最拿手的,當然是盜墓和造墓……還專門收藏傳古之物。”

胖子說:“咱管他是誰呀,他什麼最拿手胖爺可不清楚,反正胖爺最拿手,並且也是最想做的,就是到他墓中摸金髮財。”

這些人中,只有Shirley楊思路清晰,說得比較靠譜,同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觀山太保……觀山指迷。”

孫教授聽到Shirley楊說出“觀山指迷”四字,頓時用力一拍自己的腦袋,恍然大悟:“我怎麼就沒想到?大明觀山太保,最擅長觀山指迷,觀山指迷應該就是風水之術,難道尋找地仙村古墓的暗示……是以青烏風水來指點迷路?”

我說倒也未必,後面幾句此刻還無法判斷,但“好個大王,有身無首”這句,卻肯定是個藏風納水,指點玄機的暗示,先前我只道是“摸金校尉”的分金定穴之術獨步天下,常常忽略了“觀山太保”之輩,也是尋龍有術的盜墓高手。

孫教授忽又擔心起來;“觀山指迷都是極高深風水數術,如今世上所存僞多真少,如果地仙古墓入口的暗示當真暗合青烏古術,我恐怕難當重任……破解不出這些謎團。

我一邊擡頭凝視星羅棋佈的滿壁懸棺,一邊對孫教授說;“這事也不用擔心,摸金校尉的尋龍訣涵蓋天下山川河流;觀山指迷卻是旁門左道,量他有什麼本事,能翻得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地仙古墓如不涉及風水地脈也就罷了,否則絕逃不過摸金校尉的火眼金睛,我不怕他千招萬招,只怕他根本沒招。”

我心中有了些頭緒,只見高聳的峭壁懸棺密佈,由於年代久遠,大都風化腐朽了,只怕被人一碰,就會碎爲齏粉,爲人說得清爲何“棺材峽”中會有如此之多的樁巖式懸棺,棺中屍骨是哪朝哪代也無從得知,但以我們摸金倒斗的眼力來看,都是秦漢之前的上古遺存,肯定不是距今幾百年歷史的明代之物。

早在西周時期,陰陽風水之術就已存在,在《詩經》中曾有一段描述,是說當年公劉爲建造周原選址,“度其夕陽,相彼陰陽……”,說明幾千年前的商周王朝,已經開始注重“天人相應”的地理環境。

在秦漢之前,細緻周密的風水理論雖然尚未形成,但搞不懂“形勢理氣、龍砂穴水”皆從古風水術中脫化而來,也就是說,本週、春秋等比較古老的時代,與秦漢唐宋時期,選擇陰陽二宅的基準是一致的,即是“造化之內,天人一體”;但在龍脈的傾向側重上,可能會因爲時代的變遷有所區別。例如春秋戰國的古墓多在平原曠野,而到唐宋時期,則多選高山爲陵。

甚至就連原文明周邊的地區和少數民族,也深受這一影響,雖然未必有什麼具體的風水理念,但墳墓陵寢也多在山勢藏納、流水周旋地“幽深之地”。

我看那陡峭的古壁上,無數懸棺形成一個無頭巨人輪廓,猶如一尊天神鎮住峽口,腳踏奔騰翻涌的水流,正如尋龍訣所言“山勢如門水如龍,山高水窄龍欲去;長門之內須鎮伏,不放一山一水走”,這一片規模巨大的懸棺羣,雖不知是何時遺存的古蹟,其佈置竟暗合古法,並非隨便造在此地,幾千年來始終鎮守持着“棺材峽”內的風水龍氣。

我腦中翻來覆去地回憶着《十六字陰陽秘術》中的所有的細節,想要找出懸棺羣所鎮的“長門龍氣”位置,發現無頭巨人正正襟危坐的身影,有幾處略顯殘缺,在其左手處,似乎少了一片懸棺,使得巨掌分出二指,如同掐了個占星的指訣,直指斜對面的古崖,若不是我們站在峽底觀望良久,也絕難發覺這個細節。

我們情知這片懸棺羣所指之處必然有異,都回身去看身後的絕壁,但峭壁上懸下削,以我們所處的角度,如果不到另一側去,就根本看不到上面有些什麼,但峽谷中山洪洶涌,根本無法接近懸棺密佈的一側,兩壁間雖有鐵鎖相連,卻也只有猿猴可以通行。

如果想看懸棺羣對面的崖壁上藏有什麼秘密,只有從嵌在峭壁間的鳥道迂迴上去,衆人眼見前方峽谷深處道路斷絕,無法再向裡面行進,衆人當即掉回頭登上險峻的鳥道,這一段路更是艱險萬分,直行到深無日色西沉,峽谷底部都是一團漆黑了,只有高處還有些朦朧的光亮,望望對面懸棺瞞目,纔算是到了那無頭巨人手指之處。

這裡峭壁天懸,山勢幾乎直上直下,與掛滿懸棺的一側相反,一具棺木都不得見,只有滿山的荊棘藤蘿,我看了看腳下黑茫茫的峽谷,心中叫起苦來:“雖然還沒到夜晚,峽底卻已如同深夜,此時想回頭也無法摸着黑下去了,難不成要在峭壁上過這一夜?”

正在心憂之際,就見前邊鳥道下方的石壁上有個洞口,洞口有幾叢枯藤荒草,生得兀突古怪,正對應懸棺羣佈局指迷之處,在幾百米高的峽底用望遠鏡也不易找到,我們雖然不太擅長搬山卸嶺那套“觀泥痕、辨草色”的本事,卻多曾聽過其中名堂,知道陡崖峭壁上荒草叢生,不是尋常的跡象。

我想下去探探究竟,卻被Shirley楊攔住,她仗着身子輕靈,用“飛虎爪”攀住峭壁,冒險下去偵察,發現洞內有人工雕琢的痕跡,望內是一道巨型石門,外邊落了許多泥土,使得雜草叢生,把石門遮得嚴嚴密密,石門俑道前,有許多石槽斷木,可能以前曾有寬闊的棧道相通,如今都已不復存在了,只剩下一些殘跡。

我對孫教授說:“看來咱們認定的方向沒錯,對面的懸棺羣果然有些名堂,這隱藏在峭壁上的石門裡,八成是通往地仙村古墓的必經之路,趁着天還沒黑,先進去看看再說。”

我和胖子等人,當即分別從鳥道上攀下去,鑽進鑿壁而開的門洞裡,打亮了手電筒一看,只見巨石的門樑上,雕刻有猙獰萬狀的“烏羊”異獸,洞中石門早已倒塌多年,裡面廊道曲折幽深,用“狼眼手電筒”照不見盡頭。我便將“飛虎爪”重新收了,讓大夥迅速檢查了一下隨身的照明裝備,就要由石門後的俑道進去。

我們正要動身,忽聽幺妹兒奇道:“咦……是那猿狖,它是不是一直跟着咱們?”我撥開石門前的亂草,尋着幺妹兒所指方向望去,就見峽頂餘輝中,一個兩臂奇長的黑影,正在懸棺峭壁間來回縱躍,一路攀下山來,正是先前在“青溪防空洞”裡遇到的猿狖。“棺材峽”中峽谷交錯,想必並非再次巧遇,而是它遠遠地一路尾隨我們而來。

胖子說它能安着什麼好心?肯定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可惜連珠弩難以及遠,現在手裡要是能有一支步槍,胖爺在此只消一槍,便先點了它去閻王殿裡報道。

孫九爺趕緊勸道:“這隻巴山猿狖頗通些靈性,從不傷人,想不到隔了這麼多年,它這傢伙還活着,卻不知封團長是生是死?它從防空洞跟過來,可能是想帶咱們去找它的主人,你們不要對它下毒手。”

此時日影下移,整個“棺材峽”徹底墜入了黑暗,再也看不到那巴山猿狖的蹤影,我對衆人說:“巴山猿狖肯定不會平白無故地跟咱們進山,但它在防空洞裡受了不小的驚嚇,絕不肯再輕易接近咱們,此時對其或擒或殺,都不容易做到,但棺材峽不是什麼清靜太平的所在,凡事都需謹慎對待。”

我囑咐衆人小心提防,暗中注意巴山猿狖的蹤跡,倘若發現它居心不善,就對其格殺勿論,反之也不可輕易動手加害,但目下時分,還是先去石門後的山洞裡尋找“地仙村古墓”要緊,天色一黑,峽谷和山腹中已無區別,都是黑沉沉的一片死寂,只有洞穴深處,偶爾會傳來一陣陣惡風嗚咽地怪異響聲。

藏在懸崖絕壁上的俑道又深又闊,能在此地斬山而入,只有神力造化,並非人力能及,但俑道內極是光滑工整,又不象是天然生就洞窟,兩側穹頂飾有古磚,並有許多石燈石獸,石燈盞都已乾枯,不知在多少年前,就已沒有了燈火燈油,在十幾米寬的俑道地面上,還能偶爾見到獸骨獸甲,以及朽木櫞子,但就此看來,這條深不可測的俑道,宛如古城石巷,又有幾分像是地宮前的墓道。

胖子見狀頓覺精神百倍,看這情形多半是條墓道,肯定是快到藏滿明器的“地仙村”了。

孫教授卻說:“先別急着高興,我這輩子,沒見過有此等墓道,我看如此佈置,絕不是普通墓道。”

胖子說:“孫九爺您太沒經驗了,這類地方胖爺我可是熟門熟路,敢打保票此地就是墓道,再往裡面走,八成就是三重墓室,左右兩廂還另有耳室,最中間的就是一口巨槨……不信咱走着瞧。”

孫教授對學術問題,一向不肯妥協,馬上指着地上的一堆獸骨說:“古墓裡確實有以人獸殉葬的,那都是在陪葬坑和殉葬溝裡,甚至也有在墓室前殿的,從古至今,就沒有在墓道中殺殉的例子,你瞧瞧俑道里這些骨骸,如此狼籍散落,所以我敢肯定不是墓道。”

我走在最前邊探路,一路走下去,愈發覺得古怪,聽胖子和孫九爺兩個在後爭執不下,也想跟他們探討幾句,卻在此時,藉着狼眼手電筒的光束,見到前邊俑道已到盡頭,兩側各有石壁一方,都似粉徹般雪白,壁上像二鬼把門一般——各繪了兩顆血肉模糊的黑豬頭。

石壁下有長方形的石案,案上堆積如山,雜亂地擺放着數千個頭骨,皮肉早已消爛乾淨了,看牙齒和顱骨形狀有些像人頭,但又不是正常地人頭骷髏,而是近似猿狖一類的靈長獸類頭骨,如今站在這條古老的俑道中,似乎還能感受到上千年前屠戮犧牲時的血腥之氣。

我心念一動,當即停下腳步來,回頭對孫九爺他們說道:“別吵了,不是墓道,我看咱們這是進了肉聯廠了。”

Shirley楊沒聽過這個詞,問道:“什麼是肉聯廠?”我答道:“常言說——刀光血影肉聯廠,肉聯廠就是殺豬的地方,我看這裡正是一處深山屠宰場。”

Shirley楊帶着幺妹兒跟在我身後,聽到我說此地是“深山屠宰廠”,就說:“老胡你又胡言亂語聳人聽聞,棺材峽久無人跡,哪有屠宰廠?”但等她們走到我跟前,用手電筒照到密密麻麻的猿狖頭骨,又見石壁上栩栩如生地,繪着兩個死不閉眼的豬頭,也不禁臉上變色,這洞窟裡究竟是什麼地方?

此時胖子和孫九爺也走到了近前,見此情形,也是一發的詫異莫名,孫教授對我們說:“如此更加不像墓道了,又是猿狖又是豬首,難不成是到猴王墳了?”

我和胖子對他說:“虧您還常說要客觀正確地對待歷史,怎麼連猴王墳都冒出來了?猴王是誰?孫悟空?早就成佛了,哪能有墳墓呢?”

孫教授自知語失,趕緊說:“我可不是那個意思,只是覺得此地猿骨堆積如山,才無意中想起猴王墳的事情,孫悟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是小說家虛構的,可在浙江確實有猴王墳古蹟,倒不是我杜撰出來的,我和你們不同,你們說痛快了拍拍屁股就走,什麼責任不用負,但我這當教授的一樣嗎?不說話的時候,別人還要千方百計來找我的麻煩呢,所以這些年來,我從不肯說半句沒根基的言語。”

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一章 掛號信(2)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3)前言第十章 戚繼光墓(3)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一章 香鞋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二十三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二十三章 登島(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六章 九層妖樓前言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五章 火瓢蟲第十二章 逃命(3)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十六章 密室第二章 酉水墓(2)第三十章 鬧鬼(下)第八章 冥殿第九章 鬼打牆(5)第十五章 蚰蜒鉤(下)第十九章 猛狗(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3)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七章 屍蟲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四十八章 舌漏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八章 地震第三章 龍火(上)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九章 B計劃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七十章 起源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九章 散魂孔(3)第十章 臉第十六章 密室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三十四章 缸怪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引子第十九章 猛狗(3)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十八章 觀龍圖(下)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十三章 黃皮子(2)第十二章 墳冢(3)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廠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下)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1)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
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一章 掛號信(2)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鬼吹燈電影2015年12月18日上映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二章 酉水墓(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3)前言第十章 戚繼光墓(3)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一章 香鞋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二十三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二十三章 登島(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六章 九層妖樓前言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五章 火瓢蟲第十二章 逃命(3)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十六章 密室第二章 酉水墓(2)第三十章 鬧鬼(下)第八章 冥殿第九章 鬼打牆(5)第十五章 蚰蜒鉤(下)第十九章 猛狗(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3)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1)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四章 神父第二十七章 屍蟲第十一章 三清觀(5)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四十八章 舌漏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八章 地震第三章 龍火(上)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1)第九章 B計劃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七十章 起源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五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九章 散魂孔(3)第十章 臉第十六章 密室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2)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三十四章 缸怪第四十三章 夢(上)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引子第十九章 猛狗(3)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1)第十八章 觀龍圖(下)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3)第十三章 黃皮子(2)第十二章 墳冢(3)第十一章 深山屠宰廠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下)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1)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