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白猿

鷓鴣哨身着夜行衣,帶着紅姑娘和苗子,三人在夜色中尋聲前行。林中那片哭泣之聲傳來的方向,恰巧是在巨巖墜落之處,離得越近,嗚咽悲泣之聲越是清晰,啼哭慘叫極是悽楚雜亂,似是一大羣人同聲哀哭,只聽那哭聲隨風在林中迴盪,絕不是什麼風動林濤之類由自然界所發出的動靜。

鷓鴣哨見深夜之中有此異響,豈是尋常?他心下暗自納罕,便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屏住呼吸捉着腳步向前攢行數十武,眼前便出現了一片密密匝匝的老樹,那片鬼哭神嚎的動靜都來自其中,林中月影扶疏,鬼氣逼人。

嚮導當此情景,已是心驚肉跳,他也知此時不能做聲,連打手勢,示意鷓鴣哨和紅姑娘不要再向前半步了。深更半夜的密林裡哪裡還有旁人,肯定是瓶山古墓中的厲鬼見墓穴毀了,陰魂不散地在附近徘徊,咱們三個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往裡走了。

鷓鴣哨哪裡肯去理會苗子,他見樹影濃密遮遍了月色,在林中穿過未必穩妥,便揪了苗子衣領,對紅姑娘一指樹梢,便當即帶着苗子攀上一株老樹。那片樹林枝杈粗大,樹梢枝頭都可承受不小重量。

這三人中的苗子,也是慣能爬樹鑽山的當地土著,紅姑娘和鷓鴣哨身手更是矯捷不凡,不聲不響地上了樹冠,將身形伏低,隱在林梢枝葉當中,從高處藉着朦朧的月色,悄然向樹下窺探。

月影之下,只見林後正是瓶山前端斷裂下來的山體,青黝黝地眠在地上,如同一個沉睡不動的巨大怪獸。山體已經裂開無數大大小小的縫隙,有許多岩石已經從中崩塌,山體內部都暴露了出來,只是鷓鴣哨等人是在遠端,看不太清楚山岩裡的情狀。

岩石前邊,遍地都是散落的碎瓦和各種明器,金銀銅玉皆有,想是墓室受到劇烈衝擊,內部的磚石器物都已經跌得散了,另有一具高大異常的紫金棺槨斜在當地,那紫金槨好生奢麗,周遭罩了珠襦玉匣,所謂珠襦.便是珍珠帳幕,槨身上都嵌滿無瑕玉璧。

但這紫金槨已經碎裂,珠玉殘破粉碎,散了滿地,槨中是具金絲楠木的漆棺,棺蓋已被震開,僅有一面七星板,半遮半掩地擋在棺上。此板是以杉木爲材料,度棺內可容之尺寸,置於棺蓋之內,板上鑿有七個大小如銅錢的圓孔,刻梘槽一道使七孔相連,所以稱作七星板,從隋唐年間就有了這種風俗。

七星板半遮住棺內,裡面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到,不知那元將屍骸怎樣,只有無數悲哭之聲在林中飄來蕩去。此刻的林子裡,樹隙間夜霧流淌,月光也被天空的輕雲擋住,四下裡朦朦朧朧。鷓鴣哨三人伏在樹梢,雖聽得四面八方都是哭聲,卻無法辨認哀號聲到底從何而來,只好打定了不動如山靜觀其變的主意,將張開機頭的鏡面匣子槍口壓低,瞪大了鷹般的眼睛,凝神注視着樹下動靜。

正自屏息觀看,紅姑娘突然輕輕一扯鷓鴣哨的衣袖,舉手點指那口紫金槨,示意以她所在的角度,可以看到槨底有些極不尋常的事物。鷓鴣哨在樹杈上輕移身形,換了一個角度,把眼一張,頓時心中一凜:“那是什麼?”

原來紫金槨底下壓着一隻白森森的人體手臂,那手臂粗壯長大,五指爪長數寸,白毛茸茸,從槨底露出多半截,一動也不動。

殭屍身上出現屍變,突然生出屍毛,歷來都被傳說爲“兇”,既爲行僵的代稱,素有黑兇、白兇和披毛煞之說。但在民國年間,科學觀念已遠比封建時代昌明多了,連鷓鴣哨也知道,屍變牛毛乃是由於黴變作用。

棺中密閉千百年,只要內部空氣不曾流動,開棺後千年古屍仍會如同生人,但在接觸到空氣後,千年殭屍必定會在瞬間產生變化,其變化和棺槨材質、屍身上藏帶的明器有關,如果棺中鋪了防潮的屍灰或水銀,屍體必爲於屍,不會產生黴變。

而含以珠玉,堵塞九竅的千年古屍,若是保存妥善,則開棺時多爲溼屍,也就是屍體內部所含的水分仍被鎖存牢固,古屍的頭髮和指甲甚至還能繼續在棺中生長百年之久,在接觸到流動的空氣時,水分迅速喪失,若突然被電氣和生物觸動,就會出現加劇的黴變,迅速長出灰白色的屍毛,詐屍和行僵多是由此而來。

對專盜古墓的搬山首領鷓鴣哨而言,屍變和詐屍的現象,乃至行僵撲,人一類的駭異情形,都是平常的事,他見過不知多少,何足爲奇。但看那鑲珠嵌玉的紫金槨下竟然壓着殭屍,不禁覺得極是古怪,瓶山崩塌下來的山體包裹着墓室,棺槨從中跌落出來,恰好是正面朝上,難道這連棺套槨竟恁般不結實,裡面的古屍竟從槨底露了出來?還是這林中本就藏有殭屍,卻被這紫金槨砸個正着,壓在了底下?

墓室藏在山巔內懸在半空,隨後山崩地裂,棺槨又從墓室內掉落到密林裡,此等情形恐怕從未有盜墓賊撞見過,鷓鴣哨當然也沒有這類經驗,林中妖氛濃重,在沒摸清狀況之前,自是不肯輕舉妄動。

那嚮導見鷓鴣哨與紅姑娘都在樹上緊盯着紫金槨側面,不知他們二人在看些什麼,當下也手腳並用,攀着樹杈挪了過去,揉了揉眼睛仔細一看,見棺底壓着一具遍體白毛的殭屍,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有道是:“黃口孺子,哪敢聽雷電轟鳴?病體樵夫,怎聞得虎嘯龍吟?”偏僻山野之輩,最是迷信,對鬼狐殭屍的畏懼之意深入骨髓,——看之下駭然失色,趴在樹上全身戰慄,只比那木雕泥塑的多得一味抖。

紅姑娘在旁見洞蠻子嚇得狠了,手足都已廢了,隨時都可能失手一頭栽下樹去,便急忙將他背心揪住。這時只聽林中悲啼之聲漸漸聚攏過來,樹叢中人影紛亂,撞得枝葉一片窸窸亂響。

鷓鴣哨心中明白這是“正點子”來了,對紅姑娘和苗子輕輕一擺手,示意:“千萬別再發出任何動靜打草驚蛇,只管潛伏不動,先看看林子裡的是什麼來頭,再做理會。”他手還沒放下,樹下已有成羣的黑影躥躍而來。

此刻夜霧已薄,月亮也從雲中探出一半,只見樹林裡竟是出現了一羣猴子,猴羣連老帶少約有百隻,甚至連剛出生不久的小猴崽子.也被母猴抱了來。羣猴奔泣而至,到距離紫金槨寸幾步的距離,便即紛紛停住,似是對那口碎槨十分懼怕,再也不敢往前接近半步,只圍在四周抓耳撓腮地掩面哭嚎,而且上躥下跳的,不肯有一刻安寧。

鷓鴣哨與紅姑娘見這大羣猴子,都如人間奔喪的—般,也覺心下駭異,鷓鴣哨心中一動:“莫非棺槨砸死了一隻白毛老猿?”有了這個念頭,再看紫金槨下的手臂,確實長得異於常人,正如猿臂一般,似乎是林中有隻白猿突遭飛來橫禍,慘死在了棺槨底下。

據說世上的萬種生靈都有定數,活得年頭久了,必遭天地誅滅,如能躲開種種天誅地劫,纔可跳出五行輪迴之苦,得個神遊太虛長生不老。那白猿趕前一步,錯後一步,都不會被從天而降的紫金槨砸中,若沒冥冥之中的定數,怎會遭此橫死?

鷓鴣哨一時也吃不準自己的推斷,只好繼續窺視猴羣動靜。那些猴子圍在四周,哀嚎慟哭之聲大作,似是有意過去擡開棺槨把底下的白猿屍體搬出來看個究竟,卻又像是極其畏懼什麼東西,鼓譟着向前半步,又似火燒屁股般“咿呀”怪叫着飛躥回去。

三人在樹上看得清清楚楚,都不知羣猴爲何如此畏怖紫金槨,難不成猴子也知道棺中糉子厲害?常言道“辰州的糉子,柳州的鬼”,湘西辰州最著名的幾樣土產之物,除了被稱爲辰州砂的硃砂,以及辰州苗器之外,再就是殭屍最有名了。行僵送屍的習俗淵源悠久,屍變的傳說也是最多,所以在湘西瓶山見到什麼屍變異狀也不奇怪,恐怕連山裡的猴子都知道古屍不能輕易接觸。

那苗子只是畏懼狐鬼行僵,見了猴羣卻不甚驚異,因爲猛洞河流域常有成羣的野猴出沒,老熊嶺也有遠近聞名的白猿洞,這些猴子是往來深山行商之人的大敵之一。猴子們都知道過路的人身上帶有酒水乾糧,它們就在深山老林裡用石子砸人,然後搶奪食物,所以當地爲往來客商做嚮導的,都會唱“猴歌”,可以驅散猴羣的騷擾。

鷓鴣哨擅長口技,也會唱猴歌、猴贊來驅猴,不過此時羣猴雲集,都圍在紫金槨四周躥跳哭嚎,行動極是反常,在沒看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之前,鷓鴣哨暗示另外兩名同伴在樹頂窺視,不可驚動了羣猴。

這時就看那數百隻猴子急得團團亂轉,其中似有若干睿智之輩,轉了幾圈就蹲坐在地,撿起石子向那棺槨投擲,其餘的羣猴也紛紛效仿,一時無數石於如同雨點般落了過去,砸到紫金槨上啪啪亂響,然而棺槨內一片死寂沉沉,並沒有半點動靜。

鷓鴣哨暗道:“好狡猾的猢猻,竟曉得投石問路,不知它們究竟要做出什麼事來,我且冷眼看個仔細。”又想:“棺槨裡被亂石擊打都沒有任何動靜,看來這夥猴子要過去了……”

剛動這個念頭,果然見幾只膽大快捷的猴子從猴羣中躥出,其中有一隻似乎有些膽怯,出來後要打退堂鼓,便被猴羣裡的一隻老公猴連撓帶咬地趕了出來。五六隻猴子戰戰兢兢地向陰氣沉重的紫金棺槨接近,不住手地抓撓猴腮“吱吱”亂叫,顯得又慌又急,恨不得立刻把棺槨搬開,卻又唯恐棺中有什麼可怕的東西突然出現,進三步退兩步,好不容易壯着猴膽湊到跟前,仍是警惕地四下張望,只要稍有風吹草動,立馬就會一陣風似的逃掉。

正這時,那被壓在巨槨下的白猿手臂猛地動了一下,也不知是詐屍還是還陽,嚇得附近幾隻猴子毛髮尾巴全都豎了起來,原地蹦起多高,嗖地躥回猴羣。其餘的猴子也受驚不小,頓時逃散開來。

過了一會兒,逃開的猴子們又探頭探腦地從遠處往這邊觀看,唧唧喳喳的好一陣騷動,方纔重新聚攏過來,再次圍到紫金槨前。鷓鴣哨看在一旁,都暗中替這夥猴子着急,只見猴羣逐漸從驚慌中鎮定下來,發現壓在槨下的白猿似乎還活着,都在樹叢中跳卜跳下的,顯得皆有喜色。

當下便有幾隻猴子翹着尾巴爬了過去,試探着伸猴爪摸了摸棺槨,想要搬開這沉重的紫金槨,卻又不知從何着手,急得前躥後跳。其中有隻體形很大的禿尾老猴,似乎是猴羣中膽子最大的一個,它反覆試探了幾回,見棺中並無異常,便縱身躍上七星板,想將那木板搬開。

正這時,棺中忽然冒出一陣黑氣,騰地坐起一具古屍。這具殭屍魁梧高大,面如牛肝一般血紫,首上無冠,滿頭披散着頭髮,周身穿着錦繡紫袍的兇紋殮袍,腰圍嵌玉金帶,正是一介大貴巨權的模樣。屍起迅速如電,不等那禿尾猴有所反應,就慘呼着被殭屍揪入棺內,沒人了漆黑的棺槨之中,那棺槨既深且大,在樹上已看不到裡面的情形,只聽那禿尾猴在棺材裡面的尖聲慘叫突然斷絕,紫金槨中便又沒了動靜。

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三章 屈肢葬(4)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七章 荒山老屍(3)第九章 鬼打牆(2)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龍火(上)第六章 鬼葵(1)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十章 戚繼光墓(3)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章 打字機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八章 無盡神道(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二章 地府(3)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十四章 失蹤(上)引子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二章 酉水墓(3)第二章 酉水墓(3)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十三章 吊死鬼(5)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七章 老吊爺(下)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六十章 懸棺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四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二章 無量山(1)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二十章 奇襲(1)第二十七章 屍蟲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三十六章 西北偏北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二十章 地覺(1)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六章 刀鋒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六章 陽山(3)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4)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四十四章 石精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二十四章 山陰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十四章 失蹤第三十二章 雲藏寶殿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六章 刀鋒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
第五章 打神金鞭(3)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三章 屈肢葬(4)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七章 荒山老屍(3)第九章 鬼打牆(2)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龍火(上)第六章 鬼葵(1)第六章 懸掛在天空的仙女之潮第三十三章 霧隱迴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五章 古格銀眼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二十四章 真實的惡羅海城第十章 戚繼光墓(3)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章 打字機第二十九章 小王八(2)第八章 無盡神道(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二章 地府(3)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十四章 失蹤(上)引子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十八章 觀龍圖(上)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三十四章 觀山太保第二章 酉水墓(3)第二章 酉水墓(3)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十三章 吊死鬼(5)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三十四章 妖術第三十三章 碧水之玄第七章 老吊爺(下)第四章 紅白石道(1)第六十章 懸棺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三十章 可以犧牲者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1)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四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二章 無量山(1)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二十章 奇襲(1)第二十七章 屍蟲第十五章 靈蓋的詛咒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五章 水深十三米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三十六章 西北偏北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二十章 地覺(1)第八章 深海龍頭(2)第六章 刀鋒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六章 陽山(3)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七章 起死回生(2)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4)第三十八章 天目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四十四章 石精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二十四章 山陰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九章 古狸碑(下)第十四章 失蹤第三十二章 雲藏寶殿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2)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六章 刀鋒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