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山陰

羣盜斬雞頭燒黃紙,定了盟約:盜出古墓中的丹丸明珠,都歸搬山道人,其餘的一切陪葬明器珍寶,則由卸嶺盜衆所得。隨即點起燈籠火把、亮籽油松,離了老熊嶺義莊,浩浩蕩蕩地趁着月色進山盜墓。

進山盜墓的隊伍山工兵打頭,羅老歪手下的工兵部隊裡,也有不少人是在“常勝山”插了香頭的。插香頭就是綠林中入夥的意思,這一部分人和卸嶺羣盜一樣,都在臂上繫了硃砂綾子作爲標誌。

其餘那些工兵,便和在普通軍閥隊伍裡當兵混飯吃的沒什麼兩樣,扛着機槍、炸藥,攜帶着撬、鎬、鏟、斧之類開山挖土的工具,除此之外每人還要用竹簍竹籠多帶一隻活雞。工兵們就在一陣陣雜亂的雞叫聲中,排成鬆鬆散散的隊列行軍。

雖然在山路上走得七扭八歪,這些當兵的人人臉上神色振奮,毫不以前兩回在瓶山盜墓遇險爲意,因爲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指望着跟陳掌櫃和羅大帥盜墓發財。一旦挖開真正的地宮,雖然當兵的分不上太多油水,可按以往的慣例,十塊響洋和一大塊福壽膏是少不了的。雖然盜墓確實有風險,但現今世上軍閥混戰,人心喪亂,就算盜墓碰邪撞上鬼,也比上戰場直接挨槍子兒要好,至少做挖墳掘墓的勾當,在流血流汗之後真給銀圓,當兵吃糧就是爲了混碗飯吃,有幾個是爲了打仗來當兵的。

跟在工兵部隊後邊的,就是陳瞎子直接統率的卸嶺盜衆,先前兩次損失了百十個弟兄,又臨時從湘陰調了一批精明強幹的盜夥,這些人也是明插暗挎,個個都帶着真傢伙。

而搬山道人鷓鴣哨帶着老洋人和花靈,也混在卸嶺羣盜之中。鷓鴣哨自己用竹簍裝了怒晴雞,暗藏二十響鏡面匣子槍。他的師弟老洋人,相貌太過獨特,一看就是西域來的色目人,而且年紀才二十出頭,那連鬢絡腮鬍子就已經長得十分濃密了,體格又十分魁梧,所以顯得倒像四十多歲的中年壯漢。此人性格寬厚,不擅言辭,反正師兄鷓鴣哨說什麼,他就做什麼。

花靈的相貌和鷓鴣哨差不多,除了微有鷹鼻深目的特徵之外,都已和漢人沒什麼兩樣,隨身帶着藥籠。如今能出來盜墓的搬山道人,只剩下這三人了。這回進瓶山,他們三人身上還都攜帶了沉重的分山掘子甲,此物乃是搬山道人的秘密,誰也沒親眼見他們使過,連卸嶺盜魁陳瞎子也不知它的底細。

湘西山區是八百奇峰,三千秀水,十步一重天,山勢地形都與外界迥然不同。羣盜來至瓶山,天色已經亮了,只見羣山叢林,蒼鬱蔥黛。但這山壑裡愁雲慘霧,隱隱有股妖氣籠罩,像白老太太之類的妖異邪祟之物極多,不過有大批部隊進山,當兵的身上殺氣沉重,倒把那妖霧都沖淡了。

陳瞎子請鷓鴣哨觀看瓶山形勢,搬山卸嶺不會摸金校尉那套外觀山形、內查地脈的本事,不過陳瞎子擅用“聞”字訣,山中哪裡有多大的空間早已探知明白,那做水銀機括灌輸的甕城,已被山中流沙埋了,山裡應該還有冥城大殿,大致的方位是在這瓶腹中間。

但由於山體都是青石,難以觀草色辨泥痕,尋找真正地宮墓道的入口,也或許根本就沒有入口,真正的入口只有那機關城,早在封閉冥殿的時候被巨石銅汁灌注堵了個嚴實。想要進古墓盜寶,似乎只有從山巔的斷崖下去,那裡直通後殿,不過後殿與地宮大殿也都被石條砌死了,不下去大隊人馬,根本搬不開那些攔路的巨石。

陳瞎子計劃帶人從山隙下去,先把人羣活雞撒出去,將後殿和山縫裡藏着的毒蟲清剿乾淨,然後使炸藥炸出個通道,直達冥殿;或者仍是以炸藥爲主,在山脊上選個薄弱的位置,炸穿石山,挖出地宮。這都是卸嶺力士慣用的套路,雖然可行,卻需消耗許多時間和人力物力。

鷓鴣哨看着瓶山沉思片刻,這山實在是太奇特了,山勢歪斜欲倒,山體上的巨大裂隙將斷不斷,而且山形如瓶,只怕真是天上裝仙丹的寶瓶墜人了凡間,否則哪有這般神奇造化?他看了半晌,忽然心中—動,山上進不去,何不從山底進去?

只見瓶山斜倒下來的山體,與地面形成了一個夾角,其間藤蘿倒懸,流水潺潺,山體與地面的夾角,隨着上方傾斜的石壁逐漸收縮變窄,陽光都被山體雲霧遮擋,山底如同黑夜一般。

鷓鴣哨雖然不懂風水,但他心機靈巧,也有觀泥辨土的本領。山底的大縫隙裡千百年不見陽光,正是背陰之地,可裡面藤蘿密佈,說明山根處並不全是岩石,從山底這個死角里往上面挖,絕對比從上往下要省力氣。

衆人當場商量了一番,決定搬山卸嶺兵分兩路,陳瞎子和羅老歪帶工兵營,在山脊處埋設炮眼,轟山炸石挖掘墓道,而鷓鴣哨則帶搬山道人和一夥卸嶺盜衆,從山底尋找入口。此次進山人手充足,正應當雙管齊下,不論哪路得手,瓶山古墓中的寶貨就算到手了。

徵繳來的大量活雞,都給了陳瞎子使用,這些大公雞足能驅除墓中的毒蟲。漫山遍野的雞鳴,使得瓶山縫隙裡的毒霧毒蜃,都徹底消失隱匿了,大大小小的蜈蚣似乎也知道有剋星進山了,全藏在巖縫樹根的深處蟄伏不動,哪裡還敢吐納毒瘴。陳瞎子這一路人馬,當即忙碌着聞地鑿穴,開挖炮眼,按下不提。

單說那僅有的一隻怒晴雞,則由鷓鴣哨攜帶,除了另兩名搬山道人花靈和老洋人跟隨他之外,又有紅姑娘率領十幾名卸嶺盜衆相輔。準備停當,便轉向後山,山底一帶也並不是那麼輕易便去的,由山口到山底,全是崇巖陡峭,根本無路可通,必須從陡峭的山巔輾轉下去。

從上到下,雖也有險徑可攀,但幾乎都是直上直下的峭壁危巖,膽小的往下看一眼都會覺得腿肚子轉筋。鷓鴣哨等搬山道人,都是藝高膽大之輩,紅姑娘帶的一幫弟兄,也都是常勝山裡的好手,利用蜈蚣掛山梯在絕壁險徑上攀援而下,並不費吹灰之力。

鷓鴣哨看那蜈蚣掛山梯雖然構造簡單,卻是件獨具匠心的盜墓器械,作用極大,也不由得暗自佩服卸嶺羣盜傳下來的這套東西。

一行人如猿猱一般,攀藤掛梯,輕捷地下到山底,擡頭一望,瓶山的瓶肩和瓶口,都綠森森地高懸在頭頂。在遠處看除了山勢奇秀險峻,倒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怕,真到了山底,纔看出這座青石大山巍峨森嚴,千萬鈞巨巖就這麼斜斜地懸在半空,也不知已有幾千幾萬年了。這要是山體突然崩倒下來,身處下面的衆人都會被砸得粉身碎骨,連神仙也躲閃不開,羣盜雖然膽大包天,可眼見這大山險狀委實可怖,呼吸也不禁變得粗重起來。

再往前走出幾步,從山岩中滲出來的水滴就落在頭上,那水都冷得徹骨,衆人只得頂了斗笠,披上蓑衣,提着馬燈前行,還要不時撥開那些擋在面前的藤蘿,走得格外緩慢。頭頂山岩越來越低,四周陰森的潮氣格外沉重,令羣盜覺得壓抑難當。

行出數百步,前邊就是一片山中雨水積下來形成的水潭,由於常年被陰水浸泡,地面都陷下去一塊。積水很深,水面滿是浮萍,被滴水激得漣漪串串,更有許多長藤垂在水裡。鷓鴣哨眼見這山底真是別有洞天,愈發證實了先前的判斷,但此地幽深閉鎖,積水又深,想要繼續往裡走,只有攀藤過去,這等手段鷓鴣哨自是能施展出來,可其餘的人卻未必能行,難不成在這刺骨陰寒的水裡游過去?想到此處,不禁眉頭微微一蹙。

紅姑娘看出他的意思,就讓手下把蜈蚣掛山梯拼成網狀,竹筒中空,浮力極大,正可作爲渡水的竹筏使用。

鷓鴣哨點頭稱善,當即踏上竹梯拼成的筏子,挑起馬燈照明,看清了方向,便命衆人划水向前,三艘筏子徑向水潭中心駛去。

水面堪堪行到一半,紅姑娘就在竹筏子前邊,聽得黑暗中似有無數蠕動之物,她雖然也是目力極好的人,卻不及陳瞎子生來就有奇遇,在古墓中開了夜眼,在這麼黑的地方就看不太真切了。

她親眼見過這瓶山裡潛養成形的毒物,料得前方有異,急忙摸出三支飛刀,全神貫注地盯着前面,一旦有什麼東西出來,先用月亮門的手段釘它幾刀再說。

鷓鴣哨也早已察覺,但他卻是經驗老到,仔細用耳音加以分辨。隨着竹筏向前行駛,前邊的動靜越來越大,似是羣鼠在互相撕咬,密密麻麻的也聽不出數量多少。他心中猛一閃念,叫聲“伏低”,急忙按着身邊的花靈就勢趴在竹筏子上。

紅姑娘等人聞聲一怔,也趕緊伏下身子。這時就聽轟隆隆一陣亂響,從前邊的巖壁裡飛出無數蝙蝠,猶如一股黑色的龍捲風,在狹窄的巖壁和水面之間,向外邊飛去。由於數量實在太多了,而且是受驚飛出,有許多竟被同伴擠得跌進水裡,或是一頭撞在石壁和藤條上,發出陣陣悲慘的嘶鳴,在山底反覆迴盪不絕。

竹筏子上有一名卸嶺盜夥反應稍慢,竟被無數蝙蝠裹住。蝙蝠並非有意傷人,而是受驚後撞到什麼就下意識地咬上一口以求自保,爪子也十分尖銳,掛上一下就能帶落一大塊皮肉下來,哪容得那人抵擋掙扎,頃刻間身上的皮肉就被撕沒了,剩下血肉模糊一副骨架掉進水裡,他死前的慘叫聲兀自在巖壁上回響着。

鷓鴣哨也沒料到山底的巖縫裡,竟會藏了這麼多蝙蝠,他是人急生智,連忙用力一拍雞籠,裡面的怒晴雞頓時一聲啼鳴,聲音響徹了水面。雄雞唱曉本就是天地間陰陽分割的徵兆,而蝙蝠只在夜晚出沒,物性天然相剋,怒晴雞又不是凡物,果然把大羣蝙蝠驚得四散逃開,再不敢從竹筏子上面經過,不消片刻就散了個一乾二淨。

羣盜見剛進山就折了一個弟兄,都有慄慄自危之感,覺得這出師不利的兆頭可不太好。這些人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生死之事早就見得多了,盜墓時死幾個人更是不足爲奇,可那同夥剛纔的死狀實在太慘,不得不讓人毛骨悚然。

好在大羣蝙蝠來得快,去得更快,而且山底的水潭也很快到了盡頭。瓶山在這裡插入大地,底部都是亂石,最窄處已經無法接近,站直身子一擡頭,就會碰到上邊冷冰冰的岩石。

衆人跟着鷓鴣哨從竹筏子上下來,猛聽前邊有窸窸窣窣的喝水聲,心覺奇怪,挑燈照了照左右,都不禁“咦”了一聲。

在昏黃的燈光下,只見山根裡有十幾個土堆,是片一個緊挨一個的墳堆,大都水淋泥落,使得墳中棺材半露。其中有口顯眼的白茬兒棺材,棺頂滲出一大攤腥臭的污血,一隻小狸子正伏在棺蓋上,貪婪地伸着舌頭狂舔那片黑血。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二十二章 孤燈(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3)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九章 猛狗(2)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十四章 紅犼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六章 鬼葵(3)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2)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七十章 起源第三十章 鬼哭神嚎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四十二章 虎車同時評價《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1)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十九章 猛狗(2)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九章 猛狗(5)第二十二章 硨磲(下)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十一章 禁區(下)第五十一章 炸雷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八章 密林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七章 聞香玉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章 打字機第八章 密林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十章 桅燈魅影第十八章 畫壁(5)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3)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三十章 決意第十八章 畫壁(2)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五章 三虎同行(1)第一章 秦人金龍(3)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下)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三章 蝴蝶行動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十二章 墳冢(3)第十章 探瓶山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二十章 地覺(2)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三十七章 面具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二十二章 孤燈(上)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3)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九章 猛狗(2)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十四章 紅犼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上)第六章 鬼葵(3)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四十六章 剝龍陣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2)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不得不看的《鬼吹燈》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七十章 起源第三十章 鬼哭神嚎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六章 九層妖樓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四十二章 虎車同時評價《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第六十四章 千年長生草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1)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十九章 猛狗(2)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九章 猛狗(5)第二十二章 硨磲(下)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十一章 禁區(下)第五十一章 炸雷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2)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八章 密林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七章 聞香玉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上)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2)第四十五章 蝕天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章 打字機第八章 密林第一章 秦人金龍(1)第十章 桅燈魅影第十八章 畫壁(5)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3)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三十章 決意第十八章 畫壁(2)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五章 三虎同行(1)第一章 秦人金龍(3)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十五章 懸陽洞(3)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下)第五十七章 啓示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三章 蝴蝶行動第二章 冰川水晶屍第四十七章 水膽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上)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十二章 墳冢(3)第十章 探瓶山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二十章 地覺(2)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三十七章 面具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