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

Shirley楊也發現了這一異狀,我對她擺了擺手,表示我也沒辦法,不知道古猜背上究竟有什麼東西,抹也抹不去,擦也擦不掉,也許正是這船上死者的亡靈附在了他身上。在進一步確認真相之前,只好靜觀其變,或是等回到水面再想辦法,可惜這次出海,我們來得匆忙,竟然忘帶黑驢蹄子了,否則即便是在海底,按到他背上一試,便知是鬼是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胖子終於解決掉了艙門上最後一道鎖栓,我暗中感謝撈青頭的祖師爺漁主保佑。大夥一齊動手撬開艙門,我隨即將探照燈的燈頭指向其中,這秘密貨艙內部尚有一道閘口,開啓之後,海水立刻跟着灌了進去。

貨艙內的結構像個大貨架,擺了三個古樸的檀木大盒子,秦王照骨鏡不知裝在哪個之中。我把探照燈交給古猜,讓他幫我們舉着照明,Shirley楊則握着魚槍防備有鯊魚接近。我和胖子動手去撬那些木箱,檀木能防蟲防潮,所以收藏古玩的行家,都喜歡將古物納入檀木製造的guichuideng.org/nan-hai-gui-xu-032.html

藏寶盒裡,這種東西我見過不少。

我分別用手一晃,便知三個檀木匣子裡有一個是空的,隨手撇到一旁,撬開另兩個。其中一個裡面裝了一套翡翠寶衣,用探照燈一照,在漆黑的海水中依然掩蓋不住流光溢彩,整件衣服嵌滿了珠寶,看那款式奇特,並帶有強烈的宗教特徵,極爲罕見。

我多少懂些佛教的典故,可能這套翡翠寶衣是泰國等佛法昌盛之地,給寺廟裡金身佛像穿戴供奉的衣龕,只有職位極高的僧侶在佛教傳統節日中,纔有資格給金佛穿戴,供帝王貴胄朝拜焚香。普通老百姓在一生當中,連看它一眼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名副其實的“天衣”。

我心頭一陣狂跳,這件青頭實在有夠燙手,其實盜墓摸金就是奔寶貝去的,不過世上之物,能稱之爲“寶”的,也分好幾個檔次。普通的明器已是價值不凡,交易出手可獲暴利,不過有些世上罕見罕有的神器,即便弄到手裡,也不一定能賣得出去。那種價值連城的東西,根本就不應該落在凡夫俗子手裡,這套天衣,也不知道是東南亞哪處寺廟裡的鎮寺之寶,竟會落在此處。

我和胖子對望了一眼,心想同樣都是玩明器撈青頭的,可你看人家這遊輪船主倒騰的都是什麼貨色,還是他媽的老資本家們有本錢,而且可謂是賊膽包天,連佛爺的東西都敢私自販運,就不怕遭雷劈天誅,也難怪這船好端端的就會迷失航向遇到海難。如今讓摸金校尉撿了現成便宜,回去真得給祖師爺燒幾炷高香了。

胖子更是按奈不住心中的激動,幾乎手爲之舞,足爲之蹈,而且他毫不矜持,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伸出手來就捲了翡翠寶衣,塞進挎在身上的潛水攜行袋裡。我拖過第二個藏寶盒,這時滿腦子裡還盡是天衣的珠光寶氣,隨手撬開盒蓋,爲了防備鏡背朝外,衆人都閃在了側面,檀木藏寶盒剛一開啓,突然就覺陰暗的水中寒意逼人。雖然身上的潛水服可以有效防止低體溫症,但竟似抵擋不住檀木匣子中涌出的一股陰寒,像是三九天喝了一大碗冰冷的雪水,全身不由自主一陣顫慄。

這種感受除我之外,其餘的三人似乎也有,所有人的目光都隨着探照燈落入木匣之中。只見一面古老的銅鏡,端端正正地就擺在裡面,鏡面磨損得比較嚴重,已是模糊難辨,四周有銅鑄的魚龍紋路,底部的左側是一條傳說中東海纔有的四腳魚,這種四腳魚形似人體。面目十分可憎。在海水中託舉着古鏡,銅鏡造型並不對稱公正,卻有一種鬼斧天工所造的神氣之美。

以前在北京潘家園,大金牙曾經跟我說過,世上值錢的古董,幾乎件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經歷了千百年的歲月,被無數人收藏把玩,或是在墳墓中與世隔絕,造就了古物自身的風骨和性格。真東西拿在手裡會帶給人一種“往事越千年,在滄海桑田世事變化中追古撫今的特殊感覺”,如果常年與古董明器打交道,這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就會更爲強烈。在鑑別古玩真僞的辦法中,直覺是最關鍵,也是最難學會掌握的,甚至可以說這本事不是能學來的,如果不在古董堆裡摸爬滾打個幾年,根本就不可能入門,憑的是自身的悟性和閱歷。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大金牙那種對古物敏銳的洞察力和特殊的直覺,但藏寶盒在水下一開,那股彷彿來自冥冥中、無影無形的壓迫感,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信息:“無須加以鑑定,這面古鏡,肯定就是大秦鎮壓海中殭屍的秦王照骨鏡。”

我暗讚一聲,真他媽是件玩意兒,想不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貨真價實的寶物擺在眼前,觀之令人心慌。我還不太敢相信這是真的,而且爲了這面古鏡,已經搭上了一條人命,從我的價值觀來看是不值得的。在一件稀世國寶,和一條普通蛋民的性命之間,我寧可選擇後者,但既然已經付出了代價,東西是肯定要帶回去的。

想到此處,我擡手抄起銅鏡,旁邊的Shirley楊趕緊將我的手按住,我知道她是怕我忘了秦王照骨鏡不可以鏡背一面照到活人。這雖是一個很邪門的傳說,但六合內外本就有許多人們無法理解的奇異現象,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

我對Shirley楊點了點頭,讓她不用擔心,我自知這古鏡危險,小心翼翼地端在手中,準備要先用錦緞裹起來,然後納入攜行袋裡帶出水面,在回去之前這袋子我就不離身了,古鏡也絕不取出來,等交到陳教授手中,就算了卻掉一樁大事。

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四章 倒懸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四章 洗塵寺(1)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二章 無量山(2)前言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六章 突圍(5)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九章 鬼打牆(4)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一章 死亡收藏者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十四章 妖奴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二章 墳冢(1)第三十章 肚仙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十二章 月溝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三章 吊死鬼(1)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六章 送屍術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五章 打神金鞭(1)第四章 崑崙不凍泉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三十二章 空亡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四十章 水眼第三章 屈肢葬(2)第二章 潛逃者引言第十章 雙面屍(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七章 輪轉佛窟第三章 屈肢葬(2)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同時評價《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四十九章 焚風
第二十一章 寫在煙盒紙上的留言第七章 老吊爺(上)第四章 倒懸第八章 深海龍頭(4)第三十九章 射日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五十三章 鬼母擊妖鉢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四章 洗塵寺(1)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二章 無量山(2)前言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六章 突圍(5)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3)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第五章 耗子二姑第九章 鬼打牆(4)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九章 古狸碑(上)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一章 秦人金龍(2)第一章 死亡收藏者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1)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3)第十四章 妖奴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二章 墳冢(1)第三十章 肚仙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十章 雙面屍(3)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三十五章 山有三香第十章 打字機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九章 鬼信號第十二章 月溝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十三章 吊死鬼(1)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三十一章 羣鯊(下)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六章 送屍術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五章 打神金鞭(1)第四章 崑崙不凍泉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三十二章 空亡第十一章 三清觀(3)第四十九章 焚風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十章 戚繼光墓(1)第四十章 水眼第三章 屈肢葬(2)第二章 潛逃者引言第十章 雙面屍(1)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上)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上)第二十一章 食人蚌(下)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二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十九章 猛狗(5)第七章 輪轉佛窟第三章 屈肢葬(2)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同時評價《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四十九章 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