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

站在天宮般宏偉華麗的宮殿正下方,只覺整個人都無比渺小。宮殿這種特殊的建築,凝結了中國古典建築風格與技術的全部精髓,是帝王政治與倫理觀念的直接折射,早在夏代,便有了宮殿的雛形,至隋唐爲巔峰,後世明清等朝莫能超越,只不過是在細微處更加精細而已。

古滇國雖然偏安西南荒夷之地,自居化外之國,但最初時乃是秦國的一部分,王權也始終掌握在秦人之手,直到漢武帝時期。所建造的這座獻王墓,自然脫不出秦漢建築的整體框架,外觀與佈局都按秦制,而建築材料則吸取了大量漢代的先進經驗。

正殿下有長長的玉階,上合星數,共計九十九階,由於地形的關係,這道玉階雖然寬闊,卻極爲陡峭,最下面剛好從道道虹光中延伸向上,直通殿門。大殿由一百六十根楠木爲主體構成,只見層層秦磚漢瓦,紫柱金樑,極盡奢華之能事。

這些完全都與鎮陵譜上的描述相同,在這危崖的絕險之處,盤巖重疊,層層宮闕都揳進絕壁之中,逐漸升高,憑虛凌煙之中,有一種欲附不附之險。我們三人看得目眩心駭。沿山凹的石板棧道登上玉階,放眼一望,但見得金頂上聳巖含閣,懸崖古道處飛瀑垂簾,深潭周遭古木怪藤,四下裡虹光異彩浮動,遙聽鳥鳴幽谷,一派與世隔絕的脫俗景象。若不是事先見了不少藏在這深谷中令人毛骨聳然的事物,恐怕還真會拿這裡當作一處仙境。

而現在不管這天宮景象如何神妙,總是先入爲主地感覺裡面透着一股子邪氣,不管再怎麼裝飾,再如何奢華,它都是一座給死人住的宮殿,是一座大墳。而爲了修這座大墳,更不知死了多少人。有道是:萬人伐木,一人昇天。

白玉臺階懸在深潭幽谷之上,又陡又滑,可能由於重心的偏移,整座宮殿向深潭一面斜出來幾度,似乎隨時可能翻進深淵。胖子在棧道上便已嚇得臉上變色,半句話也說不出來,此刻在絕高處,雙腳踏着這險上之險的白玉階,更是魂不附體,只好由我和Shirley楊兩人架着他,閉起眼來才能緩緩上行。

走到玉階的盡頭,我突然發現,這裡的空氣與龍暈之下截然不同,龍暈下水汽橫生,一切都是溼漉漉的,而我們現在所在的天宮卻極其的涼爽乾燥。想不到這一高一低之間,溼度差了那麼多,這應該是龍暈隔絕了下面水汽,在清濁不分明環境中,才讓宮殿建築保持到如今,依然如新。不愧是微妙通玄,善狀第一的神仙穴,那天輪龍暈的神仙形勢,確是非同凡俗。

這段玉階本就很難行走,又要架着胖子,更是十足艱難。三人連拖帶爬,好不容易蹭到闕臺上。我問Shirley楊要了金剛傘,來至殿門前,見那門旁立着一塊石碑,碑下是個跪着的怪獸,做出在雲端負碑的姿態,石碑上書幾個大字,筆畫繁雜,我一個也識不得,只知道可能是古篆。

只好又讓Shirley楊過來辨認,Shirley楊只看了一遍,便指着那些字一個一個地念道:“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凌雲天宮,會仙寶殿。”原來這座古墓的明樓是有名目的,叫作“凌雲宮”,而這頭一間殿閣,叫什麼“會仙殿”。

我忍不住笑罵:“獻王大概想做神仙想瘋了,以爲在懸崖絕壁上蓋座宮殿,便能請神仙前來相會,陪他下棋彈琴,再傳他些長生不死的仙術。”

Shirley楊對我說:“又有哪個帝王不追求長生呢?不過自秦皇漢武之後,後世的君主們大多都明白了那隻不過是一場如光似影的夢,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縱然貴爲真命天子,也難以逆天行事。但即便是明白了這一點,他們仍希望死後能享受生前的榮華富貴,所以才如此看重王陵的佈置格局。”

我對Shirley楊說:“他們若不窮奢極欲、淫逸無度地置辦這麼多陪葬品,這世上又哪裡會有什麼摸金校尉?”口中說着話,擡腿便踢開殿門。那殿門只是關着,並沒有鎖,十分沉重,連踹了三腳,也只被我踹開一條細縫,連一人都難進去,裡面黑燈瞎火,什麼也看不清楚。

雖說按以往的經驗,在明樓中極少有機關暗器,但我不願意冒無謂的風險,剛將殿門開啓,立刻閃身躲到一邊,撐起金剛傘遮住要害,等了一陣,見殿中沒有什麼異常動靜,纔再次過去又把殿門的縫隙推大了一些。

我對胖子和Shirley楊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進去了,三人都拿了武器和照明設備,合力將殿門完全推開。雖然是白天,陽光卻也只能照到門口,寬廣的宮殿深處仍然是黑暗陰森,只好舉起手電筒探路。

剛邁過殿門那道高大的紅木門檻,便見門後兩側,矗立着數十尊巨像,首先是兩隻威武的僻邪銅獅,都有一人多高。左邊那只是雄獅,爪下按着個金球,象徵着統一宇宙的無上權力;右邊的那隻爪下踩着幼獅,象徵子孫綿延無窮,此乃雌獅。

獅子所蹲伏的銅臺,刻着鳳凰和牡丹,三者合起來象徵着“王”———獸中之王、鳥中之王、花中之王。

雖然世間多是石獅,銅獅比較罕見,卻也不是沒有,所以這並沒什麼奇怪的,奇怪就奇怪這對銅獅不擺在殿門前,而是放置在裡側,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是非常不合常理。

銅獅後邊依次是獬、犼、象、麒麟、駱駝、馬各一對,銅獸後則有武將、文臣、勳臣共計三十六尊。銅人的姿態服飾都十分奇特,與其說是在朝中侍奉王道,不如說是在舉行某種奇怪的儀式。大羣的銅獸銅人如衆星捧月般,拱衛着殿中最深處的王座。

胖子說:“這宮殿怎麼跟咱們參觀過的十三陵明樓完全不同?十三陵的寶頂金蓋中,雖然也是宮殿形式,卻沒有這些古怪的銅人銅獸。”

我對胖子說:“倒也沒什麼奇怪,反正都是追求侍死如侍生,朝代不同,所以形式有異,但是其宗旨完全一樣。咱們去陝西倒……旅遊的時候,不是也在漢陵區見過滿地的大瓦片嗎?那都是倒塌的漢墓地上宮殿遺留下的,木樑經不住千年歲月的消磨,早就朽爲空氣,而磚瓦卻一直保存到現在。”

所謂“朝代不同,形制有異”,只不過是我自己說出來安慰自己的言語,至於這些靜靜矗立在宮殿中千年的銅像有什麼名堂,我還半點摸不着頭腦,不過我不希望把這種狐疑的心理,轉化爲胖子與Shirley楊的心理壓力,但願是我多慮了。

Shirley楊見了殿中的非凡氣象,也說這滇國爲西南夷地,其王墓已有這般排場,相比之下,那些代表着中央集權的唐宗漢武之墓,其中寶物都是以數千噸爲單位來計算,更不知有多大規模。可惜很早就被嚴重破壞,咱們現代人是永遠都沒有機會見到,只能神馳想象了。

我對Shirley楊說:“也不是所有的王墓都有這獻王墓的氣派,獻王根本就沒爲他的後人打算,可能他畢生追求的就是死後埋在龍暈裡,以便成仙。”

因爲這凌雲宮是古墓地宮的地上設施,並非放置棺槨的墓室,所以我們還算放鬆,並未像是進了玄宮般緊張。這殿中靜得出奇,越是沒什麼動靜,越顯得陰森可怖。

我手心裡也開始出汗了,這地方少說也有兩千年沒活人進來過了,但是絲毫沒有潮溼的黴氣,所有的物體都蒙有一層厚厚的灰塵。這些落灰也都是從殿中磚瓦中來的,沒有半點外界的雜塵,覆蓋着兩千年前的歷史。

鑲金嵌玉的王座,就在會仙殿的最深處,前邊有個金水池阻隔,中間卻沒有白玉橋相聯。這水池不窄,裡面的水早已乾涸了,從這裡隔着水池用狼眼照過去,只能隱約看到王座上盤着一條紅色玉龍,看不清是否有獻王的坐像。

胖子見狀罵道:“是不是當了領導的人,都喜歡脫離羣衆?和羣臣離得那麼遠,還他媽商議個蛋朝政啊,走走,咱們過去瞧瞧。”扛起芝加哥打字機當先跳下了一米多深的池中。

我和Shirley楊也跟着他跳下乾涸的金水池,見池中有隻木船,造得如同荷葉形狀,原來以前要過這水池還必須要踏舟而行,看來這獻王倒也會玩些花樣。

沒等從金水池的另一端上去,我們就沉不住氣了,拿着狼眼向對面亂照,王座上似乎沒有人像,但是後邊卻非同尋常。我們三人越看越奇,急不可待地爬上對面,我心中變得忐忑起來:“難道憑我胡某人料事如神的頭腦,竟把天崩這件事理解錯了不成?從這裡看來天崩與墜機應該是毫無關聯的,那獻王的屍體如今還在不在墓中?”

第十二章 逃命(4)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三章 龍火(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十九章 猛狗(2)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十章 臉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二十二章 硨磲(下)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九章 鬼信號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十五章 入寨(3)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九章 重逢第四十章 水眼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六章 鬼葵(2)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九章 散魂孔(1)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五十六章 在劫難逃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零章 引子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四章 失蹤(下)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十一章 詭絲(2)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引子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三章 屈肢葬(1)第六章 青頭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二十一章 逆襲(4)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第九章 鬼打牆(5)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十二章 地府(1)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四十七章 動咒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
第十二章 逃命(4)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1)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三章 龍火(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1)第四十六章 金井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七章 海中古玉(下)第二十章 無間得脫第六十二章 天怒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十九章 猛狗(2)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五十二章 萬分之一第三章 盜墓往事第二十七章 荒島求生(2)第三十一章 羣鯊(上)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五章 黑潮浮棺(上)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十章 臉第一章 翡翠雙篆梅花箋(3)第二十二章 硨磲(下)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九章 鬼信號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二十一章 逆襲(3)第十五章 入寨(3)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二章 滅頂之災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三十八章 防腐液第九章 重逢第四十章 水眼第四十二章 還願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章 巴山猿狖(上)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六章 鬼葵(2)第五十章 穴地八尺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十九章 密文之謎第九章 散魂孔(1)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六章 屍油河(3)第五十六章 在劫難逃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零章 引子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四章 失蹤(下)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第十一章 詭絲(2)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3)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2)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2)引子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三章 屈肢葬(1)第六章 青頭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三十七章 夜幕第二十一章 逆襲(4)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第二十二章 黑沙漠第九章 鬼打牆(5)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二十六章 歸墟第十一章 三清觀(4)第二十五章 通天大佛寺第十二章 地府(1)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五十二章 鮫姥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四十七章 動咒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