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好高騖遠

沒有攻打富納富提環礁,也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富納富提環礁是美軍在圖瓦盧羣島中重點守衛的島嶼,其地位相當於吉爾伯特羣島中的塔拉瓦島。根據戰後獲取的資料,當時富納富提環礁上的美軍兵力在兩萬左右,其中一萬五是精銳的陸戰隊,而且有其中的很多官兵都參與過所羅門羣島的戰鬥,具有較爲豐富的實戰經驗。更重要的是,富納富提環礁的防禦設施更加堅固,而且美軍也做好了死守的準備工作。

以中國軍隊攻打納諾梅阿環礁的表現,攻打富納富提環礁肯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當然,還得花費更多的時間。

顯然,中國軍隊最缺的就是時間。

要知道,已經快到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了,如果在富納富提環礁拖上幾個月,那麼就不可能按照馮承乾制訂的計劃攻打夏威夷羣島,也就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底之前,也就是美軍恢復元氣之前取得決定性勝利。

戰後,有人做過估計。

如果中國軍隊在一九四三年六月攻打富納富提環礁,即便不考慮美軍第七艦隊構成的威脅,也要到十月之後纔有望佔領富納富提環礁,並且把兵力轉移回去,從而只能在一九四三年底攻打威克島。

顯然,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內,中國海軍不可能攻佔夏威夷羣島。

既然不用攻打富納富提環礁。那些下一步的進攻目標自然是威克島了。

此時。顧祝同手裡已經有了第二支艦隊,即以四艘小型航母爲核心,由四艘防空巡洋艦與十多艘其他艦艇組成的第32艦隊。

如此一來,顧祝同就有了攻打威克島的本錢。

當時,美軍第七艦隊裡依然只有四艘小型航母,美國海軍並沒有把剛剛服役的幾艘小型航母派給太平洋艦隊。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當時美國當局試圖在大西洋上發起一次戰略性反擊。

這也可以理解,因爲美國與英國都不願意看到紅俄戰敗,至少不希望紅俄在一九四四年之前戰敗。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紅俄能堅持到一九四四年。那麼美英的處境將大爲改善。

首先,美國將在一九四三年完成所有的戰爭動員工作,而且到時候還將把陸軍兵力擴充到一千萬左右,其中陸軍航空兵將裝備近兩萬架作戰飛機。()僅四發重型轟炸機的數量就將超過五千架。更重要的是,美國的企業轉型也將在一九四三年底之前完成,到時候美國的龐大工業實力將爆發出巨大的戰爭實力。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一九四三年初,美國聯邦政府就制訂了一套高標準的戰爭生產計劃,即在一九四四年將生產一萬架作戰飛機、一萬輛坦克與突擊炮、兩千艘萬噸級運輸船、五百艘潛艇、四百艘驅逐艦、六十艘輕巡洋艦、十艘大型巡洋艦、四艘戰列艦、六十艘小型航母、九十艘護航航母與八艘艦隊航母,彈藥物資總產量將達到二千四百萬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中國在完成了全部戰爭動員只有,裝備與物資產量也僅相當於該計劃的百分之八十。

當然,最終這個計劃沒有得到落實。只是相差得也不是很遠。

顯然,到了一九四四年,至少在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的供應上,將不是太大的問題,因此美國就有資本幫助英國堅持下去,甚至有能力讓紅俄繼續戰鬥下去,從而保證軸心國集團的完整性。

此外,還得考慮同盟國集團這邊的情況。

如果紅俄在一九四三年戰敗,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英轟炸,中國也會派遣航空兵參與轟炸行動。以當時的情況。哪怕中德只把用在大陸戰場上的半數轟炸機用來對付英國,也最多隻需要半年時間就能炸垮英國,讓英國在沒有丟失制海權的情況下徹底戰敗。

當然,也許要不了半年。

關鍵就是,在紅俄戰敗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抽調出五百萬左右的地面部隊,即便只動用其中的一半。也就是二百五十萬地面部隊,只要能夠跨過英吉利海峽,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英國皇家陸軍。

要知道,英國皇家陸軍只是個空架子。

雖然其總兵力超過了五百萬,但是英國的人口總量還不到四千萬,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大一支陸軍。更重要的是,留在本土的英國軍隊只有三百萬左右,其他兩百萬英國軍人分佈在其他戰場上,僅中東就有差不多一百萬。此外,英國皇家陸軍嚴重缺乏重武器,也缺乏大規模機械化戰爭的戰術思想。想比之下,德軍不但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裝甲部隊,而且已經在戰場上磨練了三年。

可以說,只要德軍登上了英國本土,英國就戰敗了。

那麼,德軍有能力登上英國本土嗎?

雖然在當時看來,德軍登陸英國本土還欠缺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即制海權,但是到一九四四年,這很有可能不再是問題。

原因有三。一是意大利很有可能把艦隊派往北海,協助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奪取北海的制海權。二是到一九四四年,中國海軍有很大的把握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也就有可能向大西洋派遣遠征艦隊。三是到了一九四四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完全有可能用制空權來取代制海權,即利用空中優勢封鎖狹窄的英吉利海峽,阻止英國皇家海軍進入該區域,從而確保登陸部隊順利渡過英吉利海峽。

要知道,只要擊敗了紅俄,德軍完全有能力在西線投入上萬架作戰飛機。

雖然這個數量算不上多,也沒有絕對性的兵力優勢,因爲到時候,美英的作戰飛機肯定比此多得多,但是中國空軍有很大的可能參與作戰行動,而中國空軍在當時擁有的作戰飛機已經超過了兩萬架。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在歐洲投入幾千架作戰飛機,那麼英吉利海峽兩岸的空中力量就會失去平衡,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有可能獲得絕對制空權。

當然,要讓這一切變成現實,得有一個前提條件。

這就是,紅俄在一九四三年戰敗。

說白了,如果紅俄撐到了一九四四年,在無法把地面部隊抽調出來的情況下,德意志第二帝國根本不可能攻打英國本土,最多加強對英戰略轟炸,希望通過高強調的轟炸來迫使英國投降。

問題是,此時纔出兵紅俄,顯然爲時已晚。

要知道,就算北大西洋航線暢通無阻,美軍能夠順利到達紅俄,而且美國陸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動員,也需要半年左右,美軍才能向紅俄運送五十萬兵力,而這些部隊要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則需要更多的時間。

紅俄還能堅持半年嗎?

別說羅斯福,當時連馬歇爾都反對向紅俄出兵,認爲把部隊派過去就等於把部隊直接送進了中德的戰俘集中營。

不能出兵紅俄,就只能在別的方面想辦法了。

當時,美英當局能夠想到的,就只有在其他方向上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迫使德軍從德俄戰場上抽調兵力。

問題是,有什麼地方能夠讓德軍分兵呢?

歐洲大陸顯然不大可能,德軍修建的大西洋堡壘防線不但非常堅固,而且就算美英軍隊成功登陸,也不見得能夠擴大進攻範圍。當然,登陸失敗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美英沒有在歐洲大陸上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物質基礎。

這樣一來,能夠供美英選擇的戰場,就只剩下地中海沿岸地區了。

意大利顯然不可能,在攻佔了直布羅陀要塞之前,美英艦隊無法進入地中海,也就不可能攻打意大利。

剩下的,也就只有北非,即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地區。

當然,從軍事上講,如果美英聯軍從大西洋方向上登陸摩洛哥,確實能夠對北非的德意聯軍構成嚴重威脅。考慮到意大利軍隊在此之前的表現一直不佳,因此德軍就很有可能向北非增兵。

問題是,登陸摩洛哥也不是易事。

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這邊沒有可以供美英聯軍使用的前進基地,即登陸行動只能從海上發起,而且所有部隊與物資都得用船隻運送數千公里才能到達戰場,因此兵力與物資投送速度顯然不會快到哪裡去。如果要擴大登陸與進攻規模,就要動用足夠多的艦船,而且得囤積足夠多的作戰物資。

顯然,當時的美英海軍根本就沒有足夠多的艦船。

要知道,除了皇家海軍那幾艘作戰能力不算太強的艦隊航母之外,美英聯軍能夠動用的就只有小型航母與護航航母了。

也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暫時把新服役的小型航母留在了大西洋上。

當然,等到美英當局意識到,在摩洛哥登陸的難度不比登陸歐洲大陸小多少,而且失敗的風險太大的時候,美國海軍已經來不及把小型航母派往太平洋,或者說就算派往太平洋也發揮不了作用了。

對準備攻打威克島的中國海軍來說,這顯然是非常有利的條件。(未完待續……)

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5章 生存競賽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8章 自我犧牲第42章 低調行事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3章 犧牲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474章 各有所第394章 拉鋸戰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8章 帝國時代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37章 受夠了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98章 僵持第11章 最高效益第613章 反差第394章 拉鋸戰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75章 好消息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88章 選擇第148章 警報第171章 振作第152章 足跡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79章 偷襲第8章 帝國時代第86章 圍攻第15章 開拓者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37章 後遺症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263章 參謀長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62章 機會第442章 證明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78章 鬥智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3章 出頭鳥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46章 大使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80章 多此一舉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9章 逃亡之路第78章 新任務第177章 新局面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377章 好與壞第572章 強渡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99章 改造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32章 精氣神第103章 餘波第78章 新任務第180章 分歧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5章 開拓者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71章 振作第138章 進攻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7章 皇朝末日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245章 駕駛員第55章 人生目標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
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5章 生存競賽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8章 自我犧牲第42章 低調行事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53章 犧牲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474章 各有所第394章 拉鋸戰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8章 帝國時代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37章 受夠了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498章 僵持第11章 最高效益第613章 反差第394章 拉鋸戰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75章 好消息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88章 選擇第148章 警報第171章 振作第152章 足跡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79章 偷襲第8章 帝國時代第86章 圍攻第15章 開拓者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37章 後遺症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263章 參謀長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62章 機會第442章 證明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78章 鬥智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3章 出頭鳥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46章 大使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80章 多此一舉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61章 中興干將第19章 逃亡之路第78章 新任務第177章 新局面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377章 好與壞第572章 強渡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99章 改造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32章 精氣神第103章 餘波第78章 新任務第180章 分歧第92章 等待機會第15章 開拓者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71章 振作第138章 進攻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57章 皇朝末日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245章 駕駛員第55章 人生目標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