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操之過急

大規模核裁軍,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說白了,在顧祝同擔任總統的時候,中國在戰略上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掌握了冷戰的主動權,如果大規模核裁軍對中國沒有好處,或者是中國獲得的好處不如對手,那麼中國就沒有理由進行核裁軍。

後來,就有很多人認爲,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戰略裁軍葬送了德意志第二帝國。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國的軍備壓力一點都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國小,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讓國民經濟難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戰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崩潰,也許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時候,中國的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所佔比例超過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遞增,而中國的財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國民經濟增幅則不到百分之三。顯然,過大與增長過快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十年之內讓中國政府不得不宣佈破產。

當然,如果軍費開支得到控制,也許能多支撐幾年。

只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局面肯定會嚴重惡化。

這就是,按照中國的軍備發展計劃,到二十世紀末的時候,陸海空三軍的常規裝備都將更新換代,到時候第五代戰鬥機、第三代核動力超級航母、第四代核潛艇、第四代主戰坦克等大量新式裝備都將問世。因此只要冷戰的局面維持下去,中國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此時迎來一個新高峰。根據後來這些新式裝備的採購價格,到時候軍費在政府開支中所佔的比例也許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顯然,這絕對會導致中國政府破產,甚至會導致中國經濟徹底崩潰。

結果顯而易見,中國要麼在堅持冷戰的基礎上爆發國內革命,要麼就是以退讓的方式結束冷戰。

問題是。出現這樣的局面必須有一個大前提。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在中國之前倒下,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仍然對中國構成了足夠大的威脅。即德意志第二帝國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迫使中國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顯然,這個前提是不存在的。

只要冷戰維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紀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會徹底崩潰。

顯然,只要德意志第二帝國完蛋了,冷戰就將宣告結束,中國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說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爲是爲了拯救德意志第二帝國,只是獲得的好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裁軍中,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沒有多少談判餘地的。

別忘了。主導戰略裁軍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至少在進行戰略裁軍談判的時候,中國有第二種選擇,即繼續進行軍事對抗,等待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內亂中崩潰。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這樣的選擇,沒有戰略裁軍,德意志第二帝國就將完蛋。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明白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處境了。

通過戰略裁軍,在覈武庫規模大幅度減小之後,中國的核軍費急劇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資金來研製常規武器,以及提高國家的戰略防禦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整體軍費得到了有效控制。

不可否認,德意志第二帝國受到的戰略威脅也有所降低,花在覈武器上的經費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費開支有了大幅度減少,即常規軍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對戰略力量造成的負面影響,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得不在常規軍備上奮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國空軍的兩種第四帶戰鬥機。

在赫岑道夫上臺之前,帝國空軍只獲得了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即He-550型前線支援戰鬥機。受作戰使命限制,He-550是一種重量在二十噸左右的中型戰鬥機,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空軍的J-84多用途戰鬥機,只是更加強調了制空作戰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樣重視對地打擊能力。

顯然,He-550不具備與J-80對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制空作戰半徑只有四百公里,即便攜帶三具副油箱,也僅有七百公里。J-80在不攜帶副油箱時的作戰半徑爲八百公里,攜帶三具副油箱時能達到一千五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過小的機體,限制了He-550攜帶電子設備的能力。

可以說,除了機動能力值得稱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面,特別是由雷達性能決定的超視距空戰上,根本無法與以J-80爲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最多隻是比第三代戰鬥機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戰鬥機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別說重型戰鬥機,即便是J-84與J-88這樣的輕型與中型戰鬥機,其後期改進型號也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He-550無法與J-80抗衡,迫使德軍研製重型戰鬥機。

這就是Bf-400型戰鬥機。

赫岑道夫上臺的時候,Bf-400還處於設計階段。僅僅過了兩年,即一九八八年,這種以J-80爲假想敵的重型戰鬥機就正式定型,並且製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機,開始了緊張的試飛測試。

Bf-400是典型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其載彈量與航程都能與J-80匹敵,還有足夠的內部空間來安裝大功率雷達。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大推力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Bf-400的機動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過了He-550。在試飛中,Bf-400的原形機就打破了二十多項飛行紀錄。

問題是,Bf-400的量產時間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種戰鬥機上投入的研製經費十分驚人,其總體花費甚至超過了中國空軍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的總和。

當然,德軍在當時的先進裝備項目不僅僅是Bf-400。

根據後來公佈的資料,在赫岑道夫執政的前四年,德軍的實際軍費開支並沒有比他執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赫岑道夫沒有能夠兌現大選時的承諾,在國內的支持率開始降低。

到一九八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內,很多選民都對他十分不滿。

顯然,這絕非好事。

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大選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黨輸掉了聯邦國會選舉,那麼他就將下野。

要想贏得大選,就必須推出一些能夠爲老百姓帶來實際好處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讓赫岑道夫在一九八九年底做了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一件改變了帝國命運的事情。

這就是,實行以市場化爲核心的全面經濟改革。

名義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但是實際卻並非如此,而且正與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冷戰有關。

冷戰期間,鑑於綜合國力不如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經濟上採取了國有化策略,即以國家控股的方式來控制對國民經濟有着重大影響力的企業,並且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數十個國營集團。

當然,企業國營化並不是在冷戰時期開始的。

早在大戰期間,爲了戰爭需求,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把像克虜伯軍事工業集團、德意志船舶建造集團、西門子電氣工業集團、蔡司光學設備公司、梅塞德斯集團、寶馬公司等大型企業收並國營。

戰後,德意志第二帝國當局並沒有放棄國營政策,而是加強了對主要企業的控制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臺的時候,國營企業在帝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制着帝國最大的一百多家企業。

不可否認,在冷戰中,這些國營企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問題是,國營企業的弊端也表露無餘,即運行效率低下,腐敗嚴重等等,而且國營企業以重工業爲主,以軍事工業爲核心,長期霸佔着大量資源,導致以輕工業爲主的民營企業很難得到發展。

赫岑道夫面對的問題就是民衆得不到足夠的生活用品。

顯然,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除國營企業對資源的壟斷,讓以生產民用品的私營企業得到發展。

不可否認,帝國必須進行經濟改革,也必須廢除以國營經濟爲主的模式。

問題是,赫岑道夫這一步走得太急,也邁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將在一年之內,把佔國營企業總量半數的非軍事企業轉變成私營企業,並且鼓勵這些企業生產民用商品,並且在五年之內把除了核心軍工企業之外的所有國營企業轉化成私營企業。

顯然,過快的改革速度,只會導致混亂。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腳剎車,讓德意志第二帝國這輛高速行進的戰車當場翻車。

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章 政治體制第33章 一意孤行第562章 頑抗第18章 輕重有別第39章 義無返顧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622章 價值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55章 得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41章 如釋重負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33章 一意孤行第90章 力挽狂瀾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21章 難題第497章 苦戰第157章 僱傭兵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50章 我行我素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86章 服軟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8章 自我犧牲第609章 國防部第170章 錯失第4章 政治體制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12章 找事做第138章 讓步第372章 誘餌第111章 突防第8章 三權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22章 迫敵決戰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1章 替身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45章 選擇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78章 不得不戰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7章 後遺症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85章 嘎然而止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9章 被妞泡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59章 反擊第377章 好與壞第25章 能打就打第43章 大型化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46章 大使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38章 大東溝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622章 價值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57章 開戰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10章 利益同盟
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章 政治體制第33章 一意孤行第562章 頑抗第18章 輕重有別第39章 義無返顧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622章 價值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55章 得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41章 如釋重負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33章 一意孤行第90章 力挽狂瀾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21章 難題第497章 苦戰第157章 僱傭兵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50章 我行我素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86章 服軟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8章 自我犧牲第609章 國防部第170章 錯失第4章 政治體制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112章 找事做第138章 讓步第372章 誘餌第111章 突防第8章 三權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22章 迫敵決戰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1章 替身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45章 選擇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78章 不得不戰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7章 後遺症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85章 嘎然而止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9章 被妞泡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59章 反擊第377章 好與壞第25章 能打就打第43章 大型化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146章 大使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38章 大東溝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622章 價值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57章 開戰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10章 利益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