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國之路

俾斯麥與馮承乾談笑風雲的時候,御書房內卻吵翻了天。

即便只負責軍備發展,戰爭大臣也並非虛職。在腓特烈三世不肯收回成命之後,毛奇當即提請辭職。

腓特烈沒有答應,也沒有生氣,而是堅持挽留毛奇。

毛奇不是對皇帝不滿,而是覺得不應該把如此重要的職位授予一個外人,還是一個來歷不明的外人。

當然,也可以看成毛奇想借此事退隱。

在皇帝再三挽留之後,毛奇答應在年底之前不再提辭職之事,腓特烈三世也答應重用瓦德西,在毛奇之後擔任德軍總參謀長。

瓦德西是德軍總軍需官,也是毛奇指定的接班人。

在職務上,總軍需官與戰爭大臣有所重合,所以毛奇在此時向皇帝請辭,擺明了是在維護瓦德西。只是皇帝態度堅決,不肯收回成命,毛奇只能退而求其次,讓瓦德西儘快出任總參謀長。

對此,腓特烈三世也不得不有所退讓。

安撫了毛奇,腓特烈三世又逐一接見了其他重臣。

忙到傍晚,腓特烈三世纔去餐廳,與羣臣共進晚餐。此時,俾斯麥已經把馮承乾介紹給了其他大臣。

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且得到皇帝信任與重用的東方人,羣臣心裡都充滿了疑問。

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是腓特烈三世與馮承乾的關係。

腓特烈三世不僅在俾斯麥面前,還在其他大臣面前提到,他非常信任馮承乾,還與馮承乾立下血誓。

至於是什麼樣的血誓,皇帝卻沒有明說,馮承乾也守口如瓶。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馮承乾肯定救了皇帝,治好了皇帝的喉癌,而這正是腓特烈三世信任他的基礎。

秉承普魯士容克貴族的傳統,晚宴非常簡單,絲毫不顯奢華。

這也是霍亨索倫皇室的傳統,更是腓特烈三世的習慣。早年征戰沙場時,腓特烈就與士兵同餐共宿,從不講身份與排場,深得官兵愛戴。對於生活必須之外的一切奢華事物,腓特烈從無興趣。

晚宴結束之後,羣臣散去。

因爲沒有落榻之處,所以馮承乾仍然留宿皇宮。

“我已經吩咐下去,伯爵府將在年底前建成,在此之前,你就住在這裡吧。”

“陛下,這恐怕不好。”

“爲什麼?”私下裡,腓特烈三世一點都沒有帝王的樣子。“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而且你我立下血誓,讓你……”

“陛下……”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能得陛下器重,實爲微臣的福分,只是陛下隆恩正盛,恐怕引起他人猜忌。”

“你是說,有人不滿?”

“也不是如此,只是君臣有別,所以……”

“好吧,既然你堅持,我讓古斯塔夫留意,給你安排一處臨時府邸。”

“陛下隆恩,微臣感激不盡。”馮承乾趕緊起身謝恩。

“我說過,私下裡,你我二人並非君臣,不用多禮。”腓特烈三世揮了揮手,等馮承乾坐下,又說道,“你跟宰相談得如何?”

“相談甚歡。”

“是嗎?”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宰相爲帝國殫精竭慮,勞苦功高,所謀甚遠,遠非鄙人所能比擬。”

腓特烈三世也笑了笑,說道:“你這麼說,那就是過謙了。”

“陛下……”

“我知道,你們東方人生性謙和,但是在這裡,謙虛並非是好事。”腓特烈三世看了眼馮承乾,說道,“在別人看來,你的表現不是謙和,而是懦弱。你要知道,在普魯士、在德意志,容不下懦夫。”

馮承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皇帝的意思。

“你與宰相能夠融洽相處,自然是再好不過。只是別處處委曲求全,必要的時候,得拿出你的魄力來。”

馮承乾笑了笑,皇帝說一句話很輕鬆,可是真要這麼做,自然是萬萬不能。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皇帝並非大清的皇帝。

“你提到的那件事,已經有眉目了。”

“這麼快?”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說道:“剛剛收到的消息,法國議會已經批准了對俄貸款,而且明年還會增加。”

“這麼說,法俄結盟將在所難免。”

“暫時還沒有定論,只是照目前的局勢來看,處境不容樂觀啊。”

“陛下打算如何應對?”

“腹背受敵絕非好事,只能儘量拉攏俄國。”

馮承乾鎖緊眉頭,沒有急着開口。

“你認爲呢?”

“陛下聖明,只是微臣覺得,這僅是一時的權益之計。”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讓馮承乾說下去。

“法國亡我之心不死,今後必有一戰。結局如何,關鍵在於俄國與英國。”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現在與法國較力,只能讓俄國坐收漁利,而且無法確保俄國一定會支持我們。”

“爲什麼?”

“從戰略上講,我們是擋住俄國西進的障礙。從經濟上講,只要我們繼續維護容克集團的利益,就不可能與俄國結盟。”

腓特烈三世暗自嘆了口氣,顯然馮承乾一語中的。

帝國與俄國原本沒有矛盾,還因爲英法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支持土耳其,致使俄國遭受慘敗,使俄國成爲帝國的天然盟友,在隨後的普丹戰爭、普奧戰爭與普法戰爭中,俄國要麼支持帝國、要麼保持中立,給予帝國很大幫助。

只是好景不長。

普法戰爭後,俾斯麥力保容克貴族利益,對進口農產品課以高額關稅,而帝國是俄國農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地。此項政策,致使俄國遭受鉅額損失,致使帝國與俄國不睦,並漸漸疏遠。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更重要的是,就算能夠拉攏俄國,也會失去更多。”

“是嗎?”

馮承乾長出口氣,說道:“陛下不要忘記,在暗中主導歐陸的並非法俄,而是在背後支持法俄的英國。”

“此話你曾說過,只是會不會過於牽強呢?”

“英國的核心利益是海權,目的是維護其全球霸權。”馮承乾知道,要想改變腓特烈三世對英國的看法,並非一言兩語就能辦到的易事。“長久已來,英國的歐洲大陸政策都是充當離岸平衡手,使歐陸保持均衡局面,目的不是爲了維護和平,而是阻止出現能對其構成威脅的大陸強國。”

“可是,英國是我們的盟國。”

“只是準盟國,而且僅僅是現在。”馮承乾笑了笑,說道,“至於今後,英國還是不是帝國的準盟國,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腓特烈三世沒有笑,而是等着馮承乾說下去。

“國家關係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這句話,你到說得透徹。”

“陛下覺得,英國會是帝國永遠的盟友嗎?”

腓特烈微微搖了搖頭,算是做出了回答。

德意志第二帝國已是歐陸頭號強國,即便法俄加在一起,也不是敵手。腓特烈還是皇儲的時候,先帝就與俾斯麥定下國策,帝國將走出歐陸,成爲全球性大國,所以宰相纔會提出獲得“陽光下的土地”。

帝國的殖民政策,已經對英國構成威脅。

做爲帝國的開國皇儲,腓特烈非常清楚,只要帝國照此發展下去,遲早有一天將與英國爲敵。

即便改變國策,儘量避免與英國的核心利益發生衝突,也僅是延緩時日而已。

“陛下……”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

“不怕陛下笑話,不管是陛下、還是宰相、或者其他任何人,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員小卒。在發展壯大的道路上,必然會遭遇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如果不能改變,就只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腓特烈三世暗自嘆了口氣,說道:“你的意思是……”

“帝國需要的只是時間,所以我們得儘量爭取時間。”

“所以,你堅持讓宰相留任?”

“陛下多慮了,目前沒人能取代宰相。”

“宰相精通縱橫捭闔之道,確實是處理當前事務的最佳人選。”

“關鍵是,陛下是否心意已決?”

腓特烈三世沉默了一陣,才長出口氣,說道:“作爲皇儲,我不用爲帝國負責。現在是皇帝,我就得爲帝國負責。如果別無選擇,我也只能丟小家而保大家,不然就不配做帝國皇帝。”

“陛下如此,乃帝國萬幸。”

腓特烈三世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有得選,我更願意做普通親王,而不是帝國皇帝。”

馮承乾本想說幾句開導的話,卻一時想不出合適的言辭。

“時候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吧。”腓特烈三世站了起來,說道,“明日,我會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商討法俄的事情。你早點過來,跟宰相交換意見,免得在會議上發生爭執,給別人落下口實。”

“也請陛下早點休息。”

腓特烈三世點了點頭,馮承乾隨即告辭離去。

此時,俾斯麥剛剛回到伯爵府,與他同行的有毛奇與瓦德西,以及在總參謀部擔任戰史處處長的施利芬少將。

白天發生的事情,讓幾人心事重重,毛奇等三位將領,更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6章 長遠之計第32章 精氣神第137章 受夠了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35章 出路第92章 信心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32章 總統特權第79章 直擊要害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8章 三權第379章 戰列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27章 奉陪到底第74章 僥倖第117章 算計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58章 野心家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9章 朽木難雕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88章 選擇第11章 越境第112章 找事做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08章 備戰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21章 新賽場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139章 轉折點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26章 夾擊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533章 陷阱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39章 轉折點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71章 振作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83章 神勇戰艦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60章 覺悟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章 大國角力第62章 搭檔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0章 擴軍第45章 選擇第25章 能打就打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46章 聯軍第175章 夜戰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34章 首敗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78章 鬥智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82章 最大化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16章 目的地
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6章 長遠之計第32章 精氣神第137章 受夠了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35章 出路第92章 信心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32章 總統特權第79章 直擊要害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8章 三權第379章 戰列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27章 奉陪到底第74章 僥倖第117章 算計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158章 野心家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9章 朽木難雕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88章 選擇第11章 越境第112章 找事做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08章 備戰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50章 誰去誰留第221章 新賽場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139章 轉折點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25章 再接再厲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26章 夾擊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533章 陷阱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39章 轉折點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71章 振作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83章 神勇戰艦第60章 盡力而爲第160章 覺悟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章 大國角力第62章 搭檔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30章 始作俑者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0章 擴軍第45章 選擇第25章 能打就打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46章 聯軍第175章 夜戰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134章 首敗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78章 鬥智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82章 最大化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16章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