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楚國建立【全書完】

範寧返回北島已經兩個月了,這兩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天子使者抵達楚國,正式冊封了楚王國,範寧作爲大宋楚王加冕楚王國國王,並由天子賜國王金印。

其次是他家庭發生了一些矛盾,他母親張三娘不肯接受阿莎貝爾未來嫁入範家,成爲兒子的小妾。

張三娘一怒之下搬到女兒家,不再理睬兒子,最終是朱佩勸和了婆婆張三娘。

朱佩雖然也覺得彆扭,倒不是年齡,丈夫才三十五歲,娶十幾歲的小妾很正常,主要是種族不同,居然是她從未見過的西方白種女子。

但朱佩知道丈夫的野心,他要利用這門婚事插手進西方,並不僅僅是爲了菸草和茶葉,還要改變西方的政治。

用丈夫的話說,未來五百後必然是東方和西方兩個文明的較量,那麼如何壓制西方的強大,使拜占庭的文明不再傳入西方,使西方不再發生文藝復興,則是他要做的事情。

這些朱佩不懂,但她很瞭解丈夫的深謀遠慮,而娶這位白種少女爲妾,是他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正是朱佩懂這個道理,所以她首先接受了阿莎貝爾,並親自教她茶藝和中文,教她音樂,把她改造成合格的範家媳婦。

朱佩同時勸和了婆婆張三娘,而在這個時候,範寧的祖母楊氏病故,楚國舉國哀悼,包括阿莎貝爾也跟着披麻戴孝,爲祖母守靈,張三娘看到了這些,她心中的刺才終被拔掉,在她看來,只要這個西方媳婦懂得孝行,那其他都不重要了。

範寧卻顧不上家裡的這些煩心事,他忙得不可開交,在給祖母過完頭七後,他便啓程去巡視新移民的安置,去了整整一個月纔回來。

緊接着範開始着手建立北島的各種官署以及監督機構,長老會是最先成立的機構,制定各種規則,同時也行使部分權力,但隨着縣衙、府衙、楚王府三級軍政官衙體系的逐漸建立,長老會的行政權力也就隨之消失。

但長老會本身是個好東西,它是各縣百姓投票選舉出來,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民意,它行使立法權,同時行使監督權,對軍政機構進行監督。

目前爲止,範寧是大權在握,掌握着軍政和投資大權,而最高政務官也只是楚王府長史,但這並不是楚國的終極形式。

範寧決定在自己晚期,將設置楚王相,而楚王相是由楚國百姓一人一票推選而出,楚王相掌握政務和外交大權,長老會掌握軍權和財政審批權。

而楚王將逐漸成爲一個王國的象徵,不再享有實權,只擁有財富,只有這樣,他的子孫才能在楚國世世代代統制下去。

這天上午,範寧抵達了南大陸,範寧同時身兼南大陸總督,主要是制訂南大陸的發展大方向,平時瑣碎政務他並不干涉,同時掌握南大陸的五千駐軍。

南大陸已有人口四十餘萬,以及十萬日本籍礦工,人口主要集中在中東部沿海和東南部沿海,目前分爲兩府十縣,中東部沿海叫定南府,設了四個縣,東南部沿海叫做終南府,設六個縣,目前礦山主要在中部縱深,而農業和畜牧業則集中東南沿海。

終南府就是今天悉尼一帶,南大陸的東南部分是整個南大陸氣候最好,雨量最充沛,而且土地最廣闊最肥沃之地,近三十萬人口生活在這裡,但依舊有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沒有開發出來。

現在正好是三月,是南大陸的秋天,是小麥的收穫季節,範寧來這裡,主要是以都督的身份參加五穀神祭祀,然後開鐮收割。

範寧的船隻緩緩在終南縣靠岸,知府和縣令以及駐軍主要將領都在碼頭上迎候。

終南府的知府是呂惠卿,他已經在這裡做了三年知府,明年再做一年就任期屆滿了,但能不能調回去還是個問題,他在終南府做得很出色,相國富弼有意讓他再做一任。

縣令範寧也認識,正是蔡京,他是今年才主動申請調來,目前任終南縣縣令。

駐軍將領有是一名統領,叫做馬未鴻,統領一千人,雖然東南沿海人口占大多數,但駐軍卻大部分在定南府,是因爲那裡礦山集中,十萬日本籍勞工都在那裡,需要有軍隊看守。

“卑職參見楚王殿下!”呂惠卿上前躬身行一禮。

“呂知府的身體好點了嗎?”範寧關切地問道。

範寧在兩個月前來過一次,那時呂惠卿剛剛得知自己還需再幹一屆,竟急得病倒了,倒是範寧勸他,多幹一屆,他的資歷會更深,未必是壞事,呂惠卿才慢慢想通。

“回稟殿下,卑職身體已經完全康復。”

“那就好,儘早把母親和妻兒接來,我可以安排一下,讓他們坐最好的船隻,這樣旅途也會舒適一點。”

“感謝殿下關心,卑職已經寫信回家,讓他們收拾行裝,下個月估計會出發。”

“我會給海外經略府寫一封信,讓他們安排船隻。”

範寧還是很關心下屬的生活,儘量給他們提供最好條件,比如由他拍板,南大陸所有職官都有官宅,就算是官府吏員,也提供宿舍,而且標準都超過朝廷規定的一到三倍,比如朝廷規定縣官住三畝宅,南大陸則是十畝官宅,呂惠卿的知府,官宅則是二十畝,各種亭臺樓閣,應有盡有。

至於俸祿是朝廷規定的,不能改變,但各種地方補貼卻是俸祿的五倍,而且各種福利齊全,肉、米、炭、綿、冰四時不斷,出行還配有馬車馬匹,如果不嫌棄這裡太遠,那這裡的各種待遇是沒得說了。

範寧又和蔡京以及馬未鴻見了禮,這才乘坐馬車向都督府而去。

………..

範寧在南大陸只呆了五天,便急急趕回了楚國,之所以這麼焦急,是因爲楚國有一個重大的儀式需要他來主持。

此時,楚城北部的江南大平原上已是人山人海。

楚城就是運來的吳城縣,楚王國建立後就改名爲楚城,但民間都叫它楚都。

幾乎全城數十萬百姓都出來了,在東南一片曠野裡,修築了一段十里長的鐵軌,一列火車已經靜靜停泊在臨時站臺上,列車披紅掛綠,鐵軌兩邊人山人海,兩千多名士兵拼命維持秩序,讓人們退到距離鐵軌五十步的紅線外。

範真兒、範靈兒和伊莎貝爾三人在站臺上奔跑,尋找一個最好的位子,如果按照年齡的話,範真兒最大,十五歲,範靈兒和伊莎貝爾都是十二歲,儘管她們輩分不同,範真兒和範靈兒都叫她伊莎貝爾,沒有排斥她,在母親的教導下,她們相處得十分融洽。

另外還有個十歲的黑女孩露絲,她也留在楚王國,她常常上街玩耍,每次都引來很多人矚目,不過時間久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畢竟努阿美島上的小土人比她還黑。

但伊莎貝爾跟隨範氏姐妹上了兩次街,都引起了轟動,那金黃色如瀑布般的秀髮,那白如冰雪的肌膚,那湛藍如藍寶石的雙眼,實在是美得驚人,但很快大家都知道,她是來自西方的公主,將嫁給楚王殿下。

這時,範寧親自給火車剪綵,宣佈火車可以開動。

“嗚——”

汽笛拉響,車輪轟隆轟隆轉動了,慢慢加快速度,沿着鐵軌行使,後面拉着五節車廂,火車速度並不快,每小時也就是二三十公里。

人們跟着火車奔跑,歡呼着、跳躍着,站臺上漸漸人少了。

範寧剛剛登上馬車,只見人影一閃,伊莎貝爾也登上馬車,坐在他身旁,向他甜甜一笑,抱住他的胳膊,將頭枕在他肩上。

範寧拍拍她的手,吩咐道:“出發!”

馬車啓動,越來越快,沿着官道向火車追去。

。。。。。。。

後記:

楚王五年,範寧娶伊莎貝爾爲妾。

楚王七年,楚國商會船隊發現好望角,船隊繞好望角前往歐洲,開闢了新航線。

楚王八年,在班塞的穿針引線下,楚國國王範寧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海因裡希四世邀請,攜伊莎貝爾訪問歐洲,於當年八月抵達呂德斯海姆。

楚王十四年,範明仁率船隊發現了南美洲,三年後,第二次航行發現了北美洲,宋朝掀起了開發海外的大熱潮。

。。。。。。。

三百五十年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動了伊斯坦布爾戰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伊斯坦布爾城下遭到了東方火雷的痛擊,陣亡超過十萬人,損失極其慘重,伊斯坦布爾戰役失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放棄了對東羅帝國的進攻。

在這次戰役前,數百名傳教士帶着無數的典籍從海路逃出拜占庭,他們抵達被東方楚國購買了已達三百年的克里特島,在那裡,他們被接上駛向東方的海船,前往遙遠的東方,意大利王國與這批典籍擦肩而過。

文藝復興沒有發生,歐洲的歷史在這裡轉彎。

【全書完】

各位書友,各位看官,學霸結束,我們收起小板凳轉戰《猛卒》吧!上午一更已更,下午五點還有一更,等上架後,爭取一天三更。

懇請各位給新書投票,老高沉寂已久,需要奮發。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
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