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

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

陳景恪並不知道朱元璋在想什麼,他也是越說越興奮。

不過還保持着理智,比如陳勝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就沒有說。

“孔夫子打破貴族對學問的壟斷,纔有了今日這般的地位。”

“商鞅變法,秦國推行軍功爵制,纔有了一統六國之偉業。”

“漢武帝首創舉孝廉,纔有了大漢的強盛。”

朱元璋忍不住說道:“哼,秦皇漢武不過暴君爾。”

陳景恪倒也並沒有反駁,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三人,在二十一世紀是歷代皇帝人氣排行榜前三名。

但那是作爲後人的我們,站在文明角度來考慮的。

秦始皇一統六國,爲華夏大一統打下了基礎。

漢武帝打出了大漢天威,開拓西域,將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傳遍八方。

唐太宗將華夏文明的影響力,推向了封建史的巔峰。

三人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太大了,現在人享受到了三人帶來的福利,自然覺得他們雄才大略是明君。

然而在古代,站在民生的角度,秦皇漢武就是暴君,風評並不好。

秦始皇的嚴苛統治就不說了。

漢武帝大興土木、極盡奢靡、賣官鬻爵、殘忍嗜殺、壓榨百姓。

喜好長生寵信方士,甚至將嫡公主嫁給方士。

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他的名字遮住,只看他做過的事情,絕逼會認爲這是哪個亡國君。

然而他是漢武帝。

這三個人裡面,只有李世民,被視爲明君典範。

朱元璋出身底層百姓,對秦皇漢武沒有好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聽到他貶低這二人,陳景恪並不意外,也不想反駁。

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罷了。

沒必要爲了一個古人,爭論這些有的沒的。

但他也沒有附和朱元璋,而是繼續自己的話題:

“軍功爵和舉孝廉,在最初確實爲國家發掘了大量人才。”

“然而隨着官僚階層的壯大,他們壟斷了孝廉的舉薦之路。被舉薦上來的,皆爲豪強子弟。”

“後來更是出現了九品中正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這也是東漢末年以及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猖獗的主要原因。”

“隋唐兩朝都致力於打擊士族,科舉制也就是在那時被確立。”

“然而當時士族力量強大,科舉制也只是在士族政治上,撬開了一道縫隙。”

“直到唐末,黃巢和朱溫二人將士族屠戮一空,才徹底結束了士族門閥統治。”

“宋朝就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科舉制才變得名副其實,也是在那時得到完善。”

說到這裡,陳景恪停下來喘口氣。

朱元璋聽的心癢癢,催促道:“快說,後面呢。”

陳景恪知道他已經被自己說動,心下很是高興:

“文和武是國家的兩條腿,無文則國不治,無武則國不存。”

“宋太祖得國不正,忌憚武將奪權就採取崇文抑武政策,相當於是先天瘸了一條腿。”

“所以宋代偏安一隅,竟被小小的西夏騎在頭上,實在爲天下人笑。”

“宋廷爲了收買讀書人,還說什麼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無節制的恩蔭官吏,導致了冗官。”

宋朝冗官還真不是科舉造成的,三年舉辦一屆,每屆少則兩三百,多則五六百。

怎麼都不可能造成冗官。

真正的原因就是恩蔭,只要是有品級的官員都可以恩蔭子弟爲官。

一品每年可恩蔭十人……七品每年可恩蔭三人。

是每年都能恩蔭這麼多。

一個人當十年七品官,就能恩蔭三十個人。一輩子下來,家裡的貓貓狗狗都能得一個官身。 這纔是真正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當然,沒有人會真的將這些名額全用掉。

如果受恩蔭的子弟犯了罪,會連累到他本人。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比較有能力的恩蔭。

可即便如此,長年累月下來也是個龐大的數據。

宋朝從建國到王安石變法,才過了一百年,冗官已經成了朝廷三大病之一。

有些人考中進士後,要候補幾十年才能碰到空缺。

有些倒黴的,一輩子都沒機會真正做官,到死都是候補道。

縱觀世界史,這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由此可見,無節制的恩蔭帶來了多大的惡果。

“不論是舉孝廉還是恩蔭,亦或是徵辟,都極容易爲人把控,滋養出豪強門閥。”

“只有科舉制,才能杜絕門閥的產生。”

“雖然權貴子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科舉考中有很大優勢。”

“可至少也爲寒門士子留下了一條晉升道路。”

“所以,對比下來,科舉制確實是歷代以來,最優秀的選官制度了。”

朱元璋已經被徹底說服,但他嘴上依然不屑的道:

“可科舉選拔上來的,多是隻會讀書的庸碌之人,如何能靠他們治國?”

陳景恪亦認同這一點,那些讀書人科舉當了官,自己沒有能力治理一方,就只能請人幫忙。

於是師爺這個羣體就粉墨登場。

可不要小瞧這些師爺,他們也會拉幫結派相互串聯。

很多時候,坐在正堂的官老爺只是他們的傀儡罷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紹興師爺了。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科舉自然也有缺點和漏洞,這就需要我們去彌補了。”

“你說的倒是輕巧,如何彌補?”

“辦法小子倒還真有一個,讓科舉取中的士人,去地方衙門當兩年的刀筆吏,兩年期滿再授予官職。”

這是前世的考公制度,只不過前世是有兩年基層工作經驗才能參考。

現在換成考上之後要去基層鍛鍊兩年。

聽到這個辦法,朱元璋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妙,這個法子妙啊。”

“刀筆吏是最磨鍊人的地方,能考中的沒有幾個蠢人,讓他們做兩年刀筆吏自然也就懂怎麼做官了。”

不過馬上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吏的身份低賤,恐怕這些讀書人不願意啊。”

吏在宋朝之前並不低賤,很多人都是從吏做起,最後出將入相。

但到了宋朝吏轉官途徑被切斷,且一旦爲吏,就不能再參加科舉。

所以吏就成了讀書人不屑爲之的低賤工作。

哪怕只是讓他們去做一時的吏,也是不願意的。

陳景恪輕笑道:“此事好辦,讀書人最喜歡折中了。”

“比如我們要求在牆上開個窗戶,大家都反對;如果我們提出要扒開屋頂,大家就同意開窗戶了。”

“科舉也是一樣,先告訴大家,考中之後一律從刀筆吏做起。”

“等大家都反對的時候,再告訴他們,去做兩年刀筆吏磨鍊。”

“如果他們還不答應,那這科舉不開也罷,到時候大家就都會同意了。”

朱元璋秒懂他的意思,笑道:“哈哈……你小子夠陰損,不過咱喜歡。”

陳景恪等他笑過,忽然嚴肅的道:“然之前的科舉制還有一個很大的漏洞,以及一個很難避免的惡果。”

(本章完)

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36章 我去第11章 鴕鳥朱標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47章 貨幣100.第100章 廷議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271章 進退有據204.第203章 謀高麗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00.第100章 廷議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75章 竹書紀年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84章 徐達還朝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5章 葬禮?秀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342章 無題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218.第217章 無題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237章 無題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65章 組建海軍111.第111章 出關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65章 組建海軍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00章 閃電戰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209.第208章 無題第239章 下次一定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83章 讓他當駙馬?90.第90章 做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08章 新書構思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187.第186章 定黃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8章 聖人言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
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284章 給朱標上課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94.第94章 朱老四天天山珍海味嗎?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37章 需要拉攏的人才第236章 我去第11章 鴕鳥朱標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206.第205章 陳景恪的成長第47章 貨幣100.第100章 廷議第278章 朱標的五條措施172.第171章 步子不能太大第271章 進退有據204.第203章 謀高麗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41章 丞相徹底成爲過去100.第100章 廷議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306章 師徒談心第344章 血染淡馬錫(上)第255章 我畢生的追求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195.第194章 組建水師衙門第75章 竹書紀年101.第101章 我朱元璋豈能讓百姓吃虧第84章 徐達還朝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5章 葬禮?秀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18章 洛下學宮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342章 無題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218.第217章 無題第63章 政治幼稚方孝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51章 老朱強大的理解能力106.第106章 再搞定變色油墨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237章 無題129.第129章 三全其美第42章 愜意的朱標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第287章 朱元璋的無力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49章 給老朱父子上課第257章 危險來自於停滯不前第65章 組建海軍111.第111章 出關第77章 成爲時代的探索者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92.第92章 朱老四有大帝之姿第65章 組建海軍197.第196章 一切從揭皇榜開始第332章 因爲我們是兄弟啊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第6章 錦衣衛帶來的危險117.第117章 統統砸碎第300章 閃電戰220.第219章 打交趾?第341章 挖坑殺人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209.第208章 無題第239章 下次一定147.第146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第83章 讓他當駙馬?90.第90章 做人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08章 新書構思145.第144章 我能力有限第333章 沒有龍傲天187.第186章 定黃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82章 心眼真多啊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8章 聖人言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19章 當然聽皇帝的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19.第119章 新鈔問世驚羣臣216.第215章 匠籍如奴籍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328章 神靈就是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