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聖旨

月中,

……

紀曉棠和紀二太太都勸紀二老爺不要生氣,生氣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氣壞了自己的身子。紀二老爺略一冷靜下來,也知道這個時候去質問紀大老爺並不明智。

畢竟是兄弟,他對紀大老爺的性格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當年江慶善那廝覬覦紀家福地的風水,要將他自家先人埋進我紀家的福地。那畢竟是外人,可是他……他是紀家的子孫,竟然也要做這種事!”紀二老爺氣急過後,更添了心痛。

事實確實如此,在這個上頭,紀曉棠也沒法子勸紀二老爺,只能轉移他的注意力。知道了這件事之後,三個人中要屬紀曉棠最爲冷靜。

“爲今之計,爹爹還是想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小叔還在等我們的消息。”紀曉棠對紀二老爺說道。

因爲知道背後的指使人是紀大老爺,紀三老爺壓住了火氣,並沒有立刻採取行動,而是派人將那幾個風水師給監視了起來,又借給京城送年禮的機會,寫信將事情告知紀二老爺和紀曉棠。

這件事要如何處理,紀三老爺要聽他們父女的意見。

“你小叔成熟了許多,辦事越來越穩了。”紀二老爺低聲的說道。

“是的。”紀曉棠點頭,“爹爹認爲,我們該怎麼辦?”

紀二老爺想了片刻,就問紀曉棠的意見:“曉棠,依你之見呢?”

“我不太瞭解大伯父的性子。不過從大伯父娶親的事情來看。一旦他決定了要做什麼事,只怕咱們都無法說服他更改。”看完信之後,紀曉棠就在想着怎麼解決了。如今紀二老爺問起,她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曉棠說的對。”紀二老爺苦笑。當初紀老太爺還在,以趕紀大老爺出紀家爲威脅,都沒能使紀大老爺改變主意。如今紀老太爺早已經作古,紀家剩下的人……

紀二老爺一聲長嘆。

紀大老爺娶親的事,他比紀曉棠清楚。他也聽明白了紀曉棠委婉的話裡所表達的意思。

“一家相處,以和爲貴。”紀曉棠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依我的意思,這件事。還是不要跟大伯父揭破的爲好。”

“當做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紀二老爺問。

紀曉棠微微垂下眼簾,遮掩去眼神中的情緒。有些事情可以原諒,然而做出某些事情的那顆心,卻完全可誅。

“小叔那邊。要他不要驚動那幾個風水師。等風水師走了。再將福地恢復成原狀,在祖宗跟前燒香謝罪也就是了。大伯父這邊,咱們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

紀二老爺不置可否。

“這件事,爹爹以後再和大伯父私下裡理論。如今的情況,咱們家實在不宜……出現任何裂痕。”在紀大老爺的問題上,紀曉棠說話都非常委婉。

這是爲了照顧紀二老爺的情緒。

紀二老爺站起身,揹着雙手在屋內踱了半晌,才終於點了頭。

“就依你的意思吧。”

事情這樣決定了下來。

“小叔在信裡很冷靜。不知道他知道這件事的當時,又是怎樣的情形?”紀曉棠問銅錢。

銅錢就嘿嘿地笑了起來。

“他當時怎樣。你儘管說來。”紀二老爺也跟着催問。

“三老爺當時,很生氣。”銅錢答道,只是看他的模樣,紀三老爺當時可不僅僅是“很生氣”。

“依小叔的脾氣,一定暴跳如雷。只是他能忍下,冷靜地處理,這就更加難得。”紀曉棠就道。

銅錢連連點頭。他一直在紀三老爺身邊伺候,對於紀三老爺的成長和變化看的最爲清楚。

這個時候,早已經過了晚膳的時辰,紀二太太見紀二老爺的心情差不多平復了,忙就吩咐人傳飯。

銅錢的飯桌,就擺在外屋,與裡屋隔了一道簾子,等飯菜都擺上來,紀曉棠又挑了好幾樣飯菜賞給了銅錢吃。

吃過了晚膳,他們又留下銅錢來問了許多的話。

銅錢在京城只停留了三天,就匆匆返回清遠。他來的時候帶的五輛馬車,都是裝的滿滿的年禮,回去的時候,就變成了六輛馬車,也同樣裝的滿滿的。

即便天下災情嚴重,京城依舊不改繁華。

紀曉棠在京中採買了許多任安少見的東西,讓銅錢帶回去給紀三老爺和穆家衆人。與相隔兩地,然而親人間的感情不僅不曾疏遠,反而多了許多的掛念。

比起年禮,更重要的是書信。

紀二老爺按下心事,心平氣和地與紀大老爺一起商量,寫了一封書信給紀三老爺。紀曉棠又另外擬了一封信,瞞過了紀大老爺,也沒有告訴紀老太太,讓銅錢悄悄交給紀三老爺。

紀大老爺派人在紀家祖墳動手腳的事情,要壓下來,暫不發作,更不能讓別人知道。所謂的家醜,就是一旦傳出去,對一大家子都沒好處。

給穆家的信,是紀二太太口述,紀曉棠執筆,各報平安,倒是沒什麼大事。

臨近除夕,皇帝與文武百官也要過年,正當各部衙門即將正式封印,大家都準備好了要過年的時候,宮中突然傳出一條旨意。

爲子嗣計,宮裡準備挑選一批德容言功俱佳的女子,充入內宮,充當女官。採選的日子,就定在明年的四月。

這次宮中採選女官,並不打算從民間挑選,而是將條件設定在所有七品及以上官宦人家的閨閣女子。採選的範圍雖然窄了,然而年齡上卻放寬了,是從十四歲到二十二歲未出閣女子都可以參選。

這道旨意頒發下來,彷彿是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粒石子般。朝野上下表面上雖沒有震動。然而私底下卻是影響深遠。

馨華堂自然也受到了影響。

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如今都是四品,且膝下都有未出閣的女兒。紀曉蓮、紀曉棠、紀曉芹都在參選的範圍內。

紀大老爺約了紀二老爺,要商量這件事。紀二老爺心裡有一定的想法。就說得請紀老太太做主。紀大老爺心中雖不樂意,然而也不得不隨着紀二老爺到了紀老太太跟前。

於這件事的態度,紀大老爺面上並沒有什麼情緒流露,然而紀二老爺就恰恰相反了,他明顯地流露出不願意紀曉棠進宮。

紀大老爺就看出了紀二老爺的心思,而紀老太太更是明言表示,不希望孫女們進宮。

“你們別忘了咱們紀家先祖定下來的規矩……”紀家的家訓。是不許高娶也不許高嫁的。紀老太太說到這,就看了紀大老爺一眼,隨即冷哼了一聲。“只怕早都忘光了!”

紀大太太當年嫁給紀大老爺的時候。她父親雖然還沒有做到閣老,卻已經是正三品的朝廷肱骨。而如今紀大奶奶楊氏的祖父正是楊閣老,父親是兵部左侍郎。

紀家的這條祖訓,在紀大老爺這一房是沒人遵循的。

紀大老爺被紀老太太當面這樣說。就很尷尬。乾咳了兩聲,用眼神向紀二老爺求援。

現如今,紀二老爺心裡已經完全理解了紀家先祖這條祖訓的含義,然而在紀家祖訓這個問題上,他也有些心虛。

雖然紀三老爺後來中了舉,還被封了個四品官,算是進了文官的行列,可他當初也曾經聽了紀曉棠的勸說。同意紀三老爺習武,也不反對紀三老爺以武入仕途來着。

因此。看見紀大老爺求援的目光,紀二老爺立刻出頭,將話題岔了開去。

然而,採選女官的事情還是要商量的。

“是宮中要選女官,又與高娶高嫁不同。我等深受皇恩,這個時候理當報效。”紀大老爺說道。當忠孝不能兩全的時候,忠君是要擺在前頭的。

紀大老爺這樣說,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曉棠被封爲縣主,自然另當別論。”接着,紀大老爺又說了一句,意思是紀曉棠可以免選。

這樣下來,馨華堂能去參選的,就只有紀曉蓮和紀曉芹。

紀大老爺能看透紀二老爺的心事,紀二老爺同樣可以看透紀大老爺的心事。

“我是不願讓曉棠進宮,曉棠的性子也不宜進宮。只是免選的事情,還不能我們一廂情願,總要想個穩妥的法子。”

這件事情上,紀大老爺表示,他可以幫助紀二老爺。

商量了半晌,紀老太太、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倒是沒有衝突,然而卻相當於自說自話,最後,紀老太太不耐煩了。

“你從來沒有聽過我的,這次想來也不會聽,我也懶得說了,你的女兒,你愛怎樣,就怎樣吧。”紀老太太這樣說着話,極少見的不帶什麼賭氣的意味,反而顯出幾分冷漠來。

“老太太這樣說,兒子怎麼敢當!”紀大老爺立刻說道,“這樣的大事,還要老太太首肯纔是。”

紀老太太皺眉,說自己累了,讓紀大老爺自便。

紀大老爺就拉着紀二老爺一同退下了。

等紀曉棠知道消息趕到萱華堂的時候,紀老太太正在生氣。

“什麼要我首肯才行,口是心非,假模假式,我最見不得他這個樣。紀家沒有這樣的人,我們顧家也從沒出過這樣的人!”紀老太太見紀曉棠來了,立刻拉住紀曉棠抱怨起來。“如果不是想起來你總勸我的話,當時我就要罵他,撕了他的臉皮!”

“祖母沒有發作是對的。”紀曉棠勸紀老太太。

紀老太太抱怨過後,出了心裡的氣,就擔心起紀曉棠來:“聽那個意思,你也得參選。”

紀曉棠也正在擔心這件事。

她是縣主,但並非皇族血脈,選女官這件事,她參加與否不能自己做主,全要看宮裡頭的意思。

說了自己不願意參選的,安撫了紀老太太。紀曉棠忙就到景華堂來找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商量。

紀二老爺剛從紀大老爺那裡回來,正在跟紀二太太說這件事。

“如今後宮中人雖然不少,但是有位份的並不多。還有許多位子空閒,而且更重要的是,陛下至今還沒有子嗣……”紀二老爺說到這裡就嘆氣。

這次選女官,其實也就是爲隆慶帝選妃,而且聖旨上說明了是爲皇嗣計,他們這裡在爲紀曉棠如何不去參選而發愁,只怕別人家則正在爲搶着參選。以及如何被選上也絞盡腦汁。

“我方纔跟大哥說了半晌話,我看他的意思,是希望曉蓮能夠被選上。”紀二老爺見紀曉棠來了。讓她坐下,繼續方纔的話題。

“……皇后也是出自韓家,是太后嫡親的侄女。只是皇后體弱,我上次進宮看見她。竟隱約有了即將下世的模樣。”屋內並無其他人。紀曉棠纔會這樣說。

所以這次的採選競爭將十分激烈。

如果哪一位被選中的女官得了隆慶帝的寵愛,一朝誕下個小皇子來,那得到的將不僅僅是後宮一個嬪妃的位子,還有可能會……入主中宮。

皇后之尊,母儀天下,這對許多人來說,都太具有吸引力了。

“你大伯父和大伯母應該也想到了這個上頭。”紀二老爺微微點頭,“衙門即將封信。宮裡忽然傳出這樣的旨意,我與幾位同僚都十分吃驚。然而。我觀察你大伯父,似乎並沒有怎樣吃驚。”

“很可能大伯父和大伯母早就聽到了風聲。”紀曉棠分析道。

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久居京中,且又有楊閣老這樣的靠山。而隆慶帝沒有子嗣,皇后體弱多病,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採選的聖旨雖然來的有些突然,宮中的這個打算,應該是由來已久。

“他們要送曉蓮和曉芹去參選,我攔不住。咱們只許操心曉棠的事。”紀二老爺對紀二太太說道,要怎樣才能夠讓紀曉棠免選呢。

之所以選擇免選,而不是想法子在參選的過程中被淘汰下來,是因爲被淘汰總是有緣故的,好好的女孩家,總不能還沒出閣,就讓人懷疑有什麼缺陷。

所以,免選是上策。

“大哥在這件事上很熱心,只是他提的幾個法子,我都覺得不妥。”紀二老爺又說道。

“難得他們如此。”紀二太太就說道。

“嗯。”紀二老爺本來要說什麼,想了想,又沒有說。他現在幾乎沒有心思去考慮別的事,一顆心都系在如何要紀曉棠免選上頭。

紀二老爺非常擔心,紀曉棠已經被宮中內定下來了。

“雖是縣主,卻並非皇家血脈,曉棠在民間的聲譽又這樣好。”而且,紀二老爺沒有說出口的是,紀曉棠不論是容貌、品行還是才氣,都是萬里挑一的人物。

宮裡頭幾乎沒有理由會放過紀曉棠這樣的人選。

“偏曉棠過了年,就十四歲了!若是今年選就好了!”紀二太太嘆道,那樣紀曉棠就不符合參選的標準,大家也不用煩心了。

“如今可怎麼辦纔好!”紀二太太着急,“如果我們不進京來,老爺不做官就好了。”

紀二太太也知道,她這樣的抱怨是毫無意義的。

三個人商量了半晌……

“好像,只有爲曉棠定親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紀曉棠要免選,就得在宮裡選女官之前先定下親事,能夠嫁出去則更加保險。

可是倉促之間,哪裡有合適的親事?

“曉芸的親事,已經是我平生一大憾事,曉棠的親事,萬萬不能草率!”

這樣,就又陷入了兩難。

……

茜華堂

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正在商量着同樣的事。

“二老爺爲人機心深沉。你看他雖口口聲聲說不願意曉棠進宮,可老爺說出法子來,他又不肯點頭。這分明還是存了心要曉棠進宮,只是表面上要清高!”

紀大老爺沉思不語。

“老爺怎麼不說話?”紀大太太催問。

“曉棠德容言功俱佳,且民間廣有美譽,正是入主後宮的上佳人選。我擔心,帝后早就存了這個心思。”

“老爺這話是什麼意思?”

“依老師所言,採選女官本來應該是今年的事,可帝后一拖再拖,直到此時方纔下旨,且將日子定在了明年。今年曉棠十三歲,年紀太小了些。過了年,曉棠就十四歲了。”

“老爺是說,這道聖旨,是專門爲曉棠下的?”

“到不能如此說,帝后這次有意大肆擴充後宮,以求子嗣,並不在曉棠一人。然而推辭采選日期,應該是有意於曉棠。”

這次,換做紀大太太沉默不語。

“曉棠以縣主之尊,若進宮備選,又與其他女子不同,她不會做女官,進宮就會封妃。”

“那曉蓮豈不是被她遠遠的拋下了!這不成!”紀大太太立刻道。

紀大老爺看了一眼紀大太太,目光幽深:“當年韓家姐妹同時入宮,太后起初無寵,貴太妃有寵,位份高於太后,可是後來……太后先誕下陛下,晉封皇后,貴太妃多年之後,才誕下了安王爺,那還是在肅王爺之後啊……”

紀大老爺用手指輕輕敲着桌面。

這段深宮秘事,別人或許不知,紀大太太卻是耳熟能詳,她一開始不明白,等紀大老爺說完,她還是領悟了紀大老爺的意思,頓時眼睛一亮。

然而,她的眼神又很快暗淡了下來。

推薦弱顏完本種田文《重生小地主》(……)

第244章 善後第76章 和談第222章 厚禮第65章 危機第61章 驟變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60章 太長公主(二)第68章 比較第214章 倫常第186章 端倪第23章 中意第214章 倫常第114章 搶奪第129章 懸案第48章 步步緊逼第41章 家事第114章 搶奪第151章 伎倆第151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狠心第108章 駕臨第100章 朔風漸起第97章 點鴛鴦第43章 密會第16章 鴻雁第150章 亂局第214章 倫常第100章 臨盆第122章 時局第13章 深宮第24章 威脅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82章 鬧新房第28章 教訓第50章 說服第64章 榮寵一時第181章 知心第148章 蠱蟲第255章 王的建議第135章 傳訊第117章 情報第147章 天倫之樂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197章 新年第82章 鬧新房第81章 得意第40章 將計就計第233章 過年第74章 備嫁(二)第32章 軍令狀第198章 議親第39章 心思第115章 因果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246章 獻計第123章 認親第181章 知心第202章 不自在第158章 出人意表第5章 茜華堂(二)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105章 和美番外一回歸故里第123章 認親第75章 番糧第191章 線索第177章 宿怨第27章 後衙第154章 虛實第111章 春雨第16章 浪子回頭第116章 童趣第94章 皇后第175章 再進府城第93章 意料之外第10章 脫穎而出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92章 李代桃僵第59章 閨中第224章 開端第80章 私心第141章 財富第241章 財寶第30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疼惜第28章 命案第42章 初見功效第86章 計之深遠第93章 意料之外第12章 青雲直上(二)第243章 重情第95章 得意洋洋第221章 仲夏第64章 榮寵一時第111章 春雨第180章 圓月之約第236章 烽煙四起第158章 時運第214章 倫常第185章 父親
第244章 善後第76章 和談第222章 厚禮第65章 危機第61章 驟變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60章 太長公主(二)第68章 比較第214章 倫常第186章 端倪第23章 中意第214章 倫常第114章 搶奪第129章 懸案第48章 步步緊逼第41章 家事第114章 搶奪第151章 伎倆第151章 撲朔迷離第189章 狠心第108章 駕臨第100章 朔風漸起第97章 點鴛鴦第43章 密會第16章 鴻雁第150章 亂局第214章 倫常第100章 臨盆第122章 時局第13章 深宮第24章 威脅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82章 鬧新房第28章 教訓第50章 說服第64章 榮寵一時第181章 知心第148章 蠱蟲第255章 王的建議第135章 傳訊第117章 情報第147章 天倫之樂第231章 引蛇出洞第197章 新年第82章 鬧新房第81章 得意第40章 將計就計第233章 過年第74章 備嫁(二)第32章 軍令狀第198章 議親第39章 心思第115章 因果第232章 抽絲剝繭第246章 獻計第123章 認親第181章 知心第202章 不自在第158章 出人意表第5章 茜華堂(二)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105章 和美番外一回歸故里第123章 認親第75章 番糧第191章 線索第177章 宿怨第27章 後衙第154章 虛實第111章 春雨第16章 浪子回頭第116章 童趣第94章 皇后第175章 再進府城第93章 意料之外第10章 脫穎而出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92章 李代桃僵第59章 閨中第224章 開端第80章 私心第141章 財富第241章 財寶第30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疼惜第28章 命案第42章 初見功效第86章 計之深遠第93章 意料之外第12章 青雲直上(二)第243章 重情第95章 得意洋洋第221章 仲夏第64章 榮寵一時第111章 春雨第180章 圓月之約第236章 烽煙四起第158章 時運第214章 倫常第185章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