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回歸故里

番外一 迴歸故里

天保十二年正月,紀二老爺上書乞骸骨。⊥頂點小說,x.

天保帝知道這是紀二老爺多年的夙願。

“外祖父一直無心仕途,當初來京城是迫於形勢,等父皇和母后初定天下,他老人家就提出要辭官回鄉了。”天保帝坐在御書案後,輕輕地嘆氣,似乎是對身邊服侍的白髮蒼蒼的汪如海,又似乎只是自言自語。

天保帝未及弱冠,長的面若冠玉劍眉星目,坐在那裡,端的是芝蘭玉樹,風華無雙。

“是爲了朕,爲了朕的母后,他老人家才肯留在京城,在朝堂上爲官。這些年,老人家爲了朕,也算是傾盡心力了。”

如今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天保帝雖年輕,但卻穩穩地坐了江山,朝中忠臣良將層出不窮,紀二老爺也上了年歲,也是終於放了心,所以才提出告老還鄉。

天保帝是千萬個捨不得,然而最後還是在奏摺上用硃筆畫了一個圈。

“……有時候,朕真的不想長大……”批覆了紀二老爺的奏摺,天保帝又是一聲輕輕的嘆氣,說出一句略帶孩子氣的話來。

這樣的話,在宮中,他也只能對這個自小就在他身邊伺候的汪如海說了。

正是因爲他長大了,所以那些親人才一個個的離開了他。他的母后,他的阿佑舅舅,現在是他的外祖父、外祖母。

而完全知道天保帝這些心事的,內宮中也就只有一個汪如海了。

“陛下。”汪如海笑着上前,“方纔皇后打發人過來,大長公主和永壽公主都在坤寧宮。還有兩位駙馬,小皇子又咬了大長公主家的源哥兒,兩個哭的誰也哄不好,若陛下得了空,還得請陛下過去……”

天保帝本來還在傷感,聽說自家的兒子咬了自家的外甥,忍不住就笑了。

“熙兒不像話。源哥兒比他大了三歲,怎麼還被他給咬了?……難得阿姐和七斤她們都來了,趕緊吩咐下去。就在西暖閣準備御膳……”

天保帝姊妹四人,與大長公主和永壽公主的感情最爲深厚,雖然大長公主與他並非同母所出,而永壽公主在血脈上。只是他的表妹。

……

天保十二年春。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兄弟攜妻帶子扶紀老太太的靈柩返鄉。

如今,紀家三兄弟已經分了宗。

馨華堂就是紀大老爺那一支。紀大老爺前些年就已經回鄉,馨華堂現如今的掌家人是紀曉慕。

馨美堂則是紀二老爺這一支,紀二老爺如今還鄉,以後馨美堂的掌家人就是長生。長生年紀輕輕,已經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了,他還有兩個過繼來的弟弟,紀曉藏和紀曉榮。三人同在紀二老爺膝下讀書。先後考中進士,紀曉藏和紀曉榮也都進了翰林院。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長生的名號。長生的大名幾乎沒什麼人提起。在家中,人們都稱呼他的小名長生,而到了外面,人們則更喜歡稱呼他一聲紀三元。

沒錯,長生就是大秦繼謝閣老謝三元之後另外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而他考中狀元的年紀,還比當年的謝三元年輕了將近十歲,可謂是驚才豔豔。

更巧的是,長生的座師正是謝閣老。

而這一老一少兩位三元的緣分還不僅僅於此,長生幼時雖是紀二老爺啓蒙,但是後來讀書卻多蒙謝閣老的教導。其中一半是紀太后牽線的緣故,另外一半,則是謝閣老早就相中了長生是個難得的讀書的苗子,能將長生收入門下,是謝閣老平生第一大快事。

這句話,是謝閣老親口所說。

這三元師徒的事情是大秦的一段佳話,廣爲人所傳頌。

當然,長生還成了謝閣老家的乘龍快婿,則又是另外一段佳話了。

馨和堂,則是紀三老爺這一支了。與紀大老爺早就辭官,以及紀二老爺告老還鄉不同,如今紀三老爺依舊在朝廷爲官。

建平一朝,大秦剛剛經歷了內憂外患,百廢待興,多虧紀三老爺任了戶部尚書,多方籌措、長袖善舞,到了天保四年的時候,國庫已經漸漸豐盈了起來。

就在天保四年,紀三老爺被加封爲逍遙侯,子孫世襲罔替。

紀家三支,唯一有世襲罔替爵位的並不是長房的馨華堂,也不是出了垂簾聽政的紀太后的馨美堂,反而是這位以出海貿易起家的馨和堂的紀三老爺。

對於此事,朝堂內外頗有些議論,有的說是紀太后自幼就與這個小叔叔感情甚篤,所以難免偏心這個小叔叔,也有的說紀太后認理不認親,紀三老爺受封,完全是因爲他對大秦的功績。

不過,不管怎麼議論,人們對於馨和堂的這個爵位,卻是沒有異議的。因爲不管怎麼樣,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紀三老爺的功績。

紀三老爺的功績,同時也是紀太后的功績。後來大家當然都知道了,出海貿易,購買糧食,尋求番糧良種等計劃,當初都是紀太后親自制定的。

四月芳菲,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扶紀老太太的靈柩回到了清遠。紀大老爺早就帶着人等候多時了。紀老太太靈柩回鄉,自然要與紀老太爺合葬。

要打開紀老太爺的墳墓,紀大老爺雖是紀家長子,在這件事上卻不敢獨斷。而且,他如今上了年歲,不僅兩鬢斑白,還有些不良於行,家中許多事情都是周氏做主,外面的事情更是無需他來操心。

兄弟三人坐下,商量起了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合葬的事情。

“當初太后曾經留下話來……”紀二老爺拈着鬍鬚。

“是,是。是……”提到紀曉棠和紀家祖墳,紀大老爺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事,難免就有些心虛。“紀家祖墳不可輕動,我都記得,記得。”

如今要給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合葬,就得打開紀老太爺的墳墓。

“這件事,太后早就想到了。太后的意思,開老太爺的墳墓可以,但卻不能用外人。”紀三老爺接下來說道。

不可用外人。這個外人,也包括了紀家的下人。

紀曉棠當時說的是必須是紀家子弟親自動手,而且不許外人圍觀。

“這件事。我和三弟已經商量好了。”紀二老爺就道。

紀三老爺笑着點頭,神態中頗有些驕傲:“好在如今咱們家也算是人丁興旺啦!”

紀家如今人丁興旺,紀三老爺功不可沒。別管生下來的兒子是黑皮膚還是藍眼睛,那畢竟都是紀家的骨血。

紀二老爺瞥了自家兄弟一眼。什麼話都沒說。

“我老了……”紀大老爺嘆氣。

“大哥只管安坐。二哥也不用動手,我帶着長生、曉藏他們幾個,就能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紀三老爺立刻說道。

“好。”紀二老爺點頭。

紀大老爺也點了頭。

當夜,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就上了山,兩人並沒有帶許多人。紀三老爺帶着長生、曉藏、曉榮幾個親自動手,打開了紀老太爺的墳墓。

之後,紀三老爺一個人進了紀老太爺的地宮。

紀三老爺從紀老太爺的地宮中拿出一塊玉璧給紀二老爺看。

“二哥你看,這正是曉棠說過的那枚玉璧。”

紀二老爺接過玉璧仔細看了看。這才點頭,隨即就用目光向紀三老爺詢問。

紀三老爺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

轉天,紀家兄弟爲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合葬,並舉行了簡單卻莊重的祭祖儀式。

祭祖儀式完畢,紀大老爺等人就先往祭莊上休息,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卻留在了後面,兩個人在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的墳前守着,一邊小聲地說着話,一邊不住地往後山的方向張望,似乎在期待着什麼。

終於,後山的方向傳來了腳步聲。

紀二太太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她下意識地往腳步聲的方向迎去,卻因爲心情太過激動,腳下就是一個踉蹌。

紀二老爺忙就扶住了紀二太太。

“太太,稍安勿躁。”紀二老爺握住了紀二太太的手,勸慰着紀二太太,然而他自己的臉上也難掩期待的神色。

很快,就有幾個人出現在了後山的山道上,而且越走越近。

當先的一個人,正是長生。

長生的身後,領着一男一女。這一男一女都是三十出頭的年紀,穿戴打扮的低調卻難掩富貴,然而卻不像是官宦。

兩人的身後,還跟着一對少男少女,男孩子約略十五六歲的年紀,女孩子年紀更小,看樣子不過**歲。

這幾個人看見了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中年女子就驚叫了一聲,隨即加快了腳步。

紀二太太也看見了那女子,她的眼睛立刻就溼潤了,一面掙脫開紀二老爺的手,向中年女子迎了上去。

“娘……”中年女子急走幾步,撲進了紀二太太的懷中,哭着叫娘。

“曉芸,我的曉芸,可想死娘了。”紀二太太抱住女子,母女倆抱頭痛哭起來。

紀二老爺這個時候也走上前來,那中年男子就給紀二老爺跪下磕頭:“岳父。”

“哎。”紀二老爺的眼睛也溼了,一面忙伸手將男子扶了起來:“懷瑾,這一向可好啊。”

原來這一男一女,正是當初命喪於京城外的順義伯齊懷瑾和順義伯夫人紀曉芸。

紀曉芸和紀二太太哭了一陣,忙也跪下,給紀二太太和紀二老爺磕頭,謝懷瑾也給紀二太太磕頭,叫的卻不是岳母,而是娘。

四個人相見,互相打量着,親生骨肉,十幾年沒有見面,他們心裡都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話要說。

還是長生拉着那一對少男少女走了過來。

紀曉芸這才擦了擦眼淚,笑着讓少男少女給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磕頭。

“爹、娘,這是永安,是建平初年生的。這是永寧,是天保五年生的。”

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見了這一雙外孫,高興的幾乎合不攏嘴,將方纔的傷感都沖淡了。兩人忙將兩個孩子扶起來上下的打量,一面問長問短。

還是長生提醒了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爹、娘,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對,對,長生說的對。”紀二老爺忙就點頭,“一會咱們回家去好好說話。曉芸,你們還是先來拜祭祖母吧。”

紀曉芸和謝懷瑾帶了兩個孩子來,不僅是要跟紀二老爺、紀二太太相會,還是知道紀老太太遺骨返鄉,要來拜祭紀老太太的。

說到紀老太太,紀曉芸就又落了淚。

她和謝懷瑾帶着兩個孩子走到紀老太太的墳前,就撲通一聲跪下了。

“祖母,孫女來看你了。孫女不孝……”紀曉芸就撲倒在紀老太太的墳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紀老太太去世的時候,她沒能夠在紀老太太的跟前。

“你祖母最掛念的人,就是你啊……”紀二老爺嘆着氣說道。

“那祖母她知不知道……”紀曉芸擡起頭來,抽泣着問。

“一直瞞着你祖母,直到你祖母臨終之前。你祖母問了你妹妹,你妹妹將真相告訴給你祖母了。你祖母她是……她是含笑閉上眼睛的。”紀二老爺告訴紀曉芸。

“爲了保護你們,曉棠將事情瞞的緊,就是我們也被矇在鼓裡,直到韓太后死了,曉棠纔將真相告訴給我們。”紀二太太抹着眼淚補充。

那個時候,韓太后以帝位爲誘餌,讓紀曉棠除掉紀曉芸和謝懷瑾。紀曉棠自然不會上當,同時卻也明白的緊。韓太后對謝懷瑾和紀曉芸動了殺意,她不答應,韓太后依舊可以讓別人動手。

別人動手,還不如她動手。

所以,紀曉棠將計就計地答應了韓太后。

之後,她和秦震商量,用了李代桃僵之計,選了兩具和謝懷瑾、紀曉芸十分相似的屍身,暗中將紀曉芸和謝懷瑾遠遠地送離了京城。

爲了徹底地瞞過韓太后及其耳目,紀曉棠並沒有將真相告訴給任何人,其中就包括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

所以那個時候,紀二老爺和紀二太太是真的傷心。

也正因爲這樣,韓太后纔沒有起疑心,這進一步保障了紀曉芸和謝懷瑾的安全。

(。)

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82章 親情第一二六章 國書第240章 圖窮匕見第211章 書信第17章 臘月第88章 動機不明第114章 體己第178章 中秋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86章 計之深遠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102章 世子第177章 帝后第187章 橫生枝節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66章 行刺第134章 冬月第80章 私心大結局下第58章 異樣心思第32章 軍令狀第21章 竹馬竹馬第102章 世子第45章 多出來的屍骨第114章 搶奪第151章 伎倆第224章 開端第114章 體己第31章 嬤嬤VS老太太第217章 玲瓏第134章 見機第99章 約見第134章 冬月第74章 暑氣第6章 整肅第201章 春寒第207章 翻臉第64章 榮寵一時第77章 歉意第16章 鴻雁第115章 因果第113章 小耗第67章 宜男之相第7章 紀三老爺第244章 善後第142章 情濃情薄第139章 皇親第155章 妥協第53章 純正以養第61章 條件第218章 心腹第44章 找茬第33章 甄氏第125章 說知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99章 約見第234章 除夕第218章 心腹第81章 坐帳第123章 認親大結局下第195章 討喜第152章 毒計第33章 動心第162章 意外第81章 得意第90章 舅父第37章 意外的“收穫”第256章 夜狩第58章 異樣心思第114章 搶奪第32章 宴請第62章 端倪第61章 驟變第149章 命第129章 懸案第216章 暗訪第21章 敲打第109章 維護第23章 中意第40章 請君入甕第52章 律法第10章 決心第224章 開端第95章 得意洋洋第148章 家事第138章 端午第162章 意外第176章 殺破狼第9章 長寧第70章 指婚第15章 女眷第1章 馨華堂第103章 兄弟第208章 底細第108章 掌家第32章 宴請第109章 貪念
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82章 親情第一二六章 國書第240章 圖窮匕見第211章 書信第17章 臘月第88章 動機不明第114章 體己第178章 中秋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86章 計之深遠第160章 子孫滿堂第41章 請君入甕(二)第102章 世子第177章 帝后第187章 橫生枝節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66章 行刺第134章 冬月第80章 私心大結局下第58章 異樣心思第32章 軍令狀第21章 竹馬竹馬第102章 世子第45章 多出來的屍骨第114章 搶奪第151章 伎倆第224章 開端第114章 體己第31章 嬤嬤VS老太太第217章 玲瓏第134章 見機第99章 約見第134章 冬月第74章 暑氣第6章 整肅第201章 春寒第207章 翻臉第64章 榮寵一時第77章 歉意第16章 鴻雁第115章 因果第113章 小耗第67章 宜男之相第7章 紀三老爺第244章 善後第142章 情濃情薄第139章 皇親第155章 妥協第53章 純正以養第61章 條件第218章 心腹第44章 找茬第33章 甄氏第125章 說知第159章 骨肉團聚第99章 約見第234章 除夕第218章 心腹第81章 坐帳第123章 認親大結局下第195章 討喜第152章 毒計第33章 動心第162章 意外第81章 得意第90章 舅父第37章 意外的“收穫”第256章 夜狩第58章 異樣心思第114章 搶奪第32章 宴請第62章 端倪第61章 驟變第149章 命第129章 懸案第216章 暗訪第21章 敲打第109章 維護第23章 中意第40章 請君入甕第52章 律法第10章 決心第224章 開端第95章 得意洋洋第148章 家事第138章 端午第162章 意外第176章 殺破狼第9章 長寧第70章 指婚第15章 女眷第1章 馨華堂第103章 兄弟第208章 底細第108章 掌家第32章 宴請第109章 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