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江戶大火

“島津將軍,你最好再仔細的考慮一下,要是你們不同意我們的這個條件的話,那麼我們接下來的事情也沒法談了,那就請你回去告訴德川家綱將軍,我們會在下午的三點鐘開始進攻,嗯,算算時間,你們還有一個時辰的準備時間。”林長義站起身來,做出了送客的動作。

聯軍這邊是打還是談根本就沒什麼關係,因爲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因此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聯軍面對的不是能不能打,怎麼打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打,打哪裡,打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不過既然這個時候日本人這麼的不識相,那麼聯軍也不用有所顧忌了,林長義決定直接從海上進兵江戶,直接利用艦炮的射程優勢攻擊江戶城,以換取日本人的讓步。

島津肆光灰溜溜的回去了,將聯軍這邊開出來的條件告訴了德川家綱,德川家綱聽後久久不語,他自然是看得出對方的這個要求意味着什麼,一旦全日本所有的口岸全部開放,勢必將會對國內的自給自足的體系造成巨大的衝擊,搞不好還會引起大規模的難民潮,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大規模的反抗行動,這些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德川幕府作爲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自然是不希望國內出現一點點的動盪,因爲這就是對他們的統制的威脅。

但是反過來想想,這樣的局面未嘗不能爲自己所利用,要是能夠駕馭得了這股難民危機的話,不僅可以收穫巨大的人望和民心,而且還能借此機會重新整合日本國內的勢力佈局,將一些大名和番地給清理掉,變成幕府的地盤,這也是自己的一項收穫。

不過這些人開口就提出這樣的條件,後面要是繼續談下去,說不定還會提出什麼更加離譜的條件呢,所以還是先將他們晾一晾再說。等到他們回味過來,將要求放低一點,那個時候再去跟他們好好的談,自己這邊就會少吃很多的虧。

不過對於聯軍的武力威脅。德川家綱心裡還是有點擔心,幕府軍隊的海軍在上午已經全軍覆滅了,因此在海上基本再無力阻止聯軍的行動,幕府軍隊只能集中兵力守衛江戶城,而根據島津肆光白天的觀察。聯合艦隊登陸上岸的士兵人數不多,大約只有不到一千人,這麼少的兵力,相對於幕府軍在城中的數量超過兩萬名的守軍來看,簡直就不夠看的,因此德川家綱並不擔心江戶城的守衛工作,因爲在他看來,聯軍根本就沒有攻破城池的實力。

隨着時間的一點點的臨近,十四艘戰艦全都駛到了江戶城的外面,這裡面英國人的火炮的射程比較近。所以排在最裡面,中華軍的火炮的射程比較遠,因此排在外面,當三點的那一刻來臨的時候,江戶城外的十幾艘戰艦一同開炮,將上白髮的炮彈傾瀉到了城中去,一時間城內城外響成一片,聯軍使用的都是散彈,因此對城牆這樣的堅固目標並沒有什麼損害,但是對於城內的建築來說可就是毀滅性的打擊了。

在十幾艘艦船之中。中華軍的五艘鐵甲艦主炮開炮的聲音尤其嚇人,中華軍的主炮的扣緊是一百五十二毫米,炮彈重達七八十斤,殺傷半徑在十五米左右。而對日本人的這種木質結構偏多的城市而言,這樣的火炮造成的毀傷效果遠比一般的實心彈要大得多。

隨着炮彈射到城中的數量越來越多,城內也開始出現了大量的着火點,很多民房都被炮彈爆炸引起的大火所吞噬,而且這種火勢還有漸漸蔓延開來的趨勢,城中的守軍數量雖然不少。但是這個時候主要的兵力都被分派到各處去進行守城了,因此一時間沒有足夠的人手投入到滅火的工作之中。

而炮擊造成的百姓的死傷也使得普通的居民們驚恐不已,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正受到威脅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向西北部的位置開始躲避,而大量的逃難民衆也進一步的加重了城裡面的混亂局面,使得日軍的救火工作進展緩慢。

火勢逐漸失控,但是這一次中華軍並沒有像是在攻打杭州的時候選擇停止攻擊,那一次是面對自己的同胞,所以中華軍方面爲了避免過大的傷亡這才採取了一種妥協,但是這個時候面對異族他國,中華軍的士兵們完全就沒有這種心理負擔,而且江戶城高大的城牆遮擋住了士兵們的視線,使得大家只能看到城中冉冉升起的濃煙,但是卻看不到百姓們傷亡慘重的那一幅場景,這也大大的減輕了士兵們的心裡愧疚感。

在隨後的炮擊之中,聯合艦隊還有意識的開始延伸射擊,中華軍的鐵甲艦的火炮的超遠射程在這種沒有明確目標的射擊之中大發神威,其主炮的射速雖然緩慢,但是勝在火炮的威力大,殺傷範圍光,而且爆炸之後極容易引起火災,這使得城內的着火點也迅速的蔓延開來,日軍儘管這個時候已經抽調了足夠數量的人員投入到了滅火的工作當中,但是還是止不住大火的蔓延和各處新生的着火點。

聯軍一直炮擊了足足兩個小時之後才停了下來,這個時候艦隊的火炮大多數已經打到自己的最大射程了,再打下去也只不過是重複開炮,對打擊效果沒有絲毫的提高,反而白白的消耗炮彈,這顯然是不划算的,艦隊這一次出發所攜帶的炮彈數量並不多,還是省着點用爲好。

聯軍停止了炮擊之後,城裡面的日軍這纔可以放開手腳的繼續滅火,即使是這樣,城裡面的大火直到次日的早晨才被完全撲滅,而此時大火幾乎已經將半個江戶城付之一炬,在大火中有超過一萬名居民被燒死,兩萬多人受傷,超過五萬人無家可歸,除此之外,炮擊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正是因爲江戶的這一次大火所造成的損失過於重大,以至於影響到了日後日本人的建築材料的選擇了,以前人們會選用更加輕便的木材,這種材料對於頻發的地震來說對人的損傷會比較小,但是卻不能防火,而之後人們都選用了磚木結構之後,幾次大的地震又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想想都替日本人感到焦急,怎麼做出一個選擇這麼難呢?

而在二戰之中,美國人出動轟炸機對東京實施轟炸的時候使用的一種新式的炸彈——凝固汽油彈,這種燃燒彈爆炸之後產生的燃燒效果非常猛烈,在對東京的幾次大轟炸之後,整個城市基本上全部變成了一片廢墟,究其主要願意,一方面是因爲美國人的新式燃燒彈太過於厲害,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太過於喜歡使用容易燃燒的木質材料了。。

第59章 明軍內亂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27章 攻城戰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115章 大演武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192章 議和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327章 重創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91章 大獲全勝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47章 各自突圍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47章 各自突圍第414章 破城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91章 大獲全勝第64章 抵達基隆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4章 兵臨城下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81章 挑撥離間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21章 連夜撤退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24章 商議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8章 梟雄相會第21章 連夜撤退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31章 諸軍議事第328章 問計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80章 劉吳聯合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9章 糧食危機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55章 金門海戰第30章 遊說董江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99章 項玉成親
第59章 明軍內亂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27章 攻城戰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27章 尚令的陰謀第115章 大演武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192章 議和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327章 重創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91章 大獲全勝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28章 進攻戴帽山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47章 各自突圍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47章 各自突圍第414章 破城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91章 大獲全勝第64章 抵達基隆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4章 兵臨城下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81章 挑撥離間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21章 連夜撤退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24章 商議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8章 梟雄相會第21章 連夜撤退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31章 諸軍議事第328章 問計第12章 整頓亂軍(二)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80章 劉吳聯合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9章 糧食危機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117章 安排李雲聰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288章 兵分兩路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65章 糧食危機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55章 金門海戰第30章 遊說董江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354章 無理要求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99章 項玉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