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

對於西班牙人的防禦佈置,李權在和項玉已經張聰幾人商議之後,決定集中力量進攻北部的敵人,打通一處能夠讓士兵們進行登陸的地方,再解決掉南部的敵人,掃清步兵前進的障礙,最後海陸兩軍齊頭並進,對敵人最後一層的防禦線發動猛攻,一舉拿下西班牙人在呂宋島上最大的城市馬尼拉。

海灣內黑壓壓的一片軍艦帶給了西班牙人巨大的震撼,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自己這邊的海軍的主力艦隊已經慘遭覆滅的消息,這個時候面對敵人這麼大規模的進攻,士兵們顯得士氣低迷,沒有海軍,他們將會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不利局面上面,敵人想要什麼時候進攻,就能夠隨時來進攻,而他們卻不得不緊繃着神經隨時保持警惕,光這一點就對他們相當不利。

西班牙人在城中還有大約七千人的軍隊,兩側炮臺上這個時候各有五百人,大部分是炮兵,還有一些保護炮兵和炮臺的士兵。

陸軍少將特里·林肯這個時候將軍隊分爲三個部分,主力軍隊由五千名士兵組成,他們將要在城外集結待命,以防止敵人可能在海灘上的登陸作戰,剩餘的兩千人的部隊分爲兩部分,一千人負責在城內巡防,以防止城內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還有一千人則被分派到教堂、總督府、軍隊大營和西班牙人的定居點進行守衛和戒備,以保衛這些地方的安全,因爲巡防的部隊主要集中在總督府一帶,所以城內的兵力應該能夠應對突發事件了。

因爲海灣一帶可以提供給中華軍登陸的位置實在是太多了,因此特里沒有將軍隊再行拆分,以免造成兵力的進一步分散的局面,而是帶着軍隊就駐守在馬尼拉的城門前,敵人遲早要打到馬尼拉來的,一旦確定了敵人的登陸地點,再行向那裡移動也不算太晚。

就在這個時候,中華軍的炮擊開始了,西班牙人在北部炮臺上面一共佈置了七十多門火炮,他們之前庫存的火炮基本上全被拉了出來,甚至還從陸軍哪裡借來了不少火炮,這才湊齊了一百五十門火炮組成了兩處的炮臺,但是西班牙人只考慮到了火力的強度和密度,卻沒有料想到敵人的火炮會在射程上面佔據優勢,因爲西班牙人的這些火炮在這個時代基本上已經算是比較先進的了,比之前葡萄牙人賣給明朝的紅衣大炮更加先進,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射程上面也有明顯的提高,作爲岸防的火炮,它們口徑往往都比較大,重量也十分沉重,因此海軍戰艦上面並沒有採用,因爲這種火炮開炮之後巨大的後坐力會對船體的結構強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戰船上面裝備這種火炮反而會損害戰船的船體,因此只裝備給了陸軍。

這種大口徑的青銅炮的重量超過了三千公斤,雖然沒有清朝末期的那種萬斤大炮恐怖,但是在這個時候也算是一種巨無霸加怪胎了。

然並卵,這種火炮雖然提高了口徑和射程,但是,相對於中華軍目前海陸通用的基隆一型火炮來說還是要稍遜一籌,它的最大射程能夠勉強達到三千五百米,但是中華軍的火炮的射程最遠能夠超過六千米,這中間多出來的兩千五百米的距離都是安全的範圍。

中華軍集中了五十艘戰艦準備對北邊的炮臺發動進攻,餘下的戰船在外圍組成一個防禦和警戒網,以防止敵人的突襲和身後可能出來的敵人,畢竟西班牙人在這裡盤踞百年,有什麼厲害的後手也說不定,所以項玉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看着海面上敵人的戰艦一步步逼近,西班牙人在北邊的炮臺眼中充滿了憂慮,這麼多的敵人向他這邊靠過來,顯然是將目標對準了自己這邊,他的兵力並不佔優勢,加上火炮又過分沉重所以移動轉運不便,幾乎就是固定炮塔,在這種情況之下敵人對他們的威脅要遠大於他們對敵人的威脅。

中華軍在向前靠近的過程中間,西班牙人的炮手終於按耐不住,紛紛開始開炮攻擊,這個時候實際上中華軍的軍艦們距離他們的最大射程還有一段的距離,所以這些提前射出的炮彈自然是沒有對中華軍造成什麼損害了,北邊炮臺指揮官大爲惱火,將那幾名士兵嚴厲的批評了一頓,因爲他們暴露了自己這邊的底細,將自己這邊火炮的最大射程暴露在了敵人的面前,雖然批評了他們一頓,但是指揮官也沒有拿他們怎麼樣,因爲在他心中一直是認爲自己炮臺上面的火炮是擁有最遠的射程的,一般戰艦的火炮很難達到岸防炮的那種口徑和體型,因此射程自然也是比不上,所以就算是暴露了自己這邊的底細,但是也無傷大雅,敵人想要前來進攻,還是不得不乖乖的將自己送上前來,還是跑不了。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這名指揮官驚得目瞪口呆,只見敵人的軍艦竟然在緩緩後撤,對,是在後撤,前面的那幾艘剛纔險些被自己這邊火炮擊中的戰船開始掉頭了,這名指揮官並不知道敵人這是要幹什麼,一時之間摸不着頭腦,哪有這樣打仗的啊?一炮不發就撤軍,那該是對軍隊的士氣造成多麼嚴重的打擊啊,他們還想不想進攻,馬尼拉了?

同樣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加西亞,他這個時候正在指揮部外面端着一副望遠鏡觀察敵軍,本來被敵人的幾艘顏色奇怪造型獨特,加上體型龐大的戰艦所吸引了,正當他爲不知道這幾艘戰艦的底細而發愁的時候,敵人竟然撤兵了,這太奇怪了,怎們能不戰自退呢?

等等,敵人並沒有撤兵,快看,他們聽了下來,之前掉頭的那幾艘戰艦這個時候又再一次掉了個頭,重新將艦首的位置對準了自己這邊的炮臺。

加西亞心裡再一次感到十分的好奇,他們這是要做什麼?還要再來一次麼?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這邊的岸防炮的射程就算是再試多少次一樣還是遠遠的超過他們?加西亞心中生出一種感覺,這一戰他們不一定會輸,自己這邊的炮臺雖然是固定的,但是卻擁有射程和火力上面的優勢,不僅火炮的口徑更大,而且射程也更遠,再加上是固定的炮臺,所以不會受到海面上風浪的影響,火炮的精準度相對於海上的艦船來說要高出不少。

但是畢竟他兩邊的炮臺上面的士兵人數比較少,而且火炮的數量似乎也有點少,在敵人的進攻下面士兵們和火炮的損失也會令自己這邊的戰鬥力越來越弱,所以他必須採取措施,但是這個時候他的手上除了十二艘戰艦以及戰艦上面的士兵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什麼可以調動的軍隊了,這些艦船上面雖然有一定的火炮可以拆卸,但是這個時候戰爭已經打響了,再去拆卸顯然已經是來不及了,所以他最後將目光投向了城外的陸軍身上。

加西亞的心思很簡單,就是這個時候陸軍也派不上什麼用處,不如干脆從陸軍中間借調一些軍隊和火炮投入到兩側的炮臺上面去,以進一步的加強自己兩處炮臺的火力和兵員。

但是當他將這件事情想陸軍少將特里提出之後,遭到了特里的一口回絕,特里身爲陸軍將領,自然不能容忍海軍的這種做法了,就拿眼前的這個海軍的少校來說,兩人之間的軍銜足足差了三級,但是這人卻對自己指手畫腳,雖說海軍在馬尼拉乃至在整個西班牙都擁有比較崇高的地位,但是陸軍一樣是皇家軍隊,理應享受和海軍一樣的待遇,可是這人不僅前後從自己這邊借走了一千名的士兵不說,這個時候還妄想再從自己手中調動部隊,這樣一來自己豈不是要變成光桿司令了嗎?

特里手上這個時候只擁有七千的軍隊,按照加西亞的要求,他還要再借出去兩千人的軍隊,外加一百門火炮,這樣一來他的陸軍就完全變成了一支殘軍了,徹底淪爲了海軍的附庸,這種事情出於一名軍人的尊嚴,他是不願意做的。

加西亞在特里這邊碰了一鼻子的灰,但是他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馬上找到了呂宋總督漢薩那裡去了,他向漢薩陳明自己的計劃和打算,表示只要借給他兩千人的軍隊外加一百門的火炮,他就有信心守住馬尼拉的軍港不淪陷,更能保證馬尼拉的安全!

漢薩聽後有些猶豫,說實話他對於戰事畢竟瞭解不多,這個時候聽加西亞講得頭頭是道,不由的將心裡面的陰霾一掃而空,彷彿戰爭的勝利就在眼前,於是自然是傾向於答應加西亞的方案的,但是在這之前他將陸軍中的一千名士兵調配給海軍以加強海灣的防禦,這件事情就已經引起陸軍方面的不滿了,因此他這個時候並不敢貿然答應。

就在這個時候,中華軍的海軍艦隊已經編好了隊形,所有參與進攻的艦船這個時候都將船身側過來,露出一側的甲板炮,準備用單邊的火力來攻擊敵人,馬尼拉海灣裡面的風浪雖然對艦船有一些影響,但是影響要比在外海要小的多,但是爲了儘量降低這種不利的影響,中華軍這邊所有的戰船都將船上的錨拋下去以增強穩定性。

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333章 焦灼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27章 重創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76章 起航!第339章 海澄攻防戰(二)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77章 基隆市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章 連夜撤退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97章 人口計劃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75章 日本公主第65章 糧食危機第93章 惠子入學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274章 難題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283章 出兵第49章 成功突圍第223章 拔掉澎湖島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234章 破城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16章 大戰將至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69章 呂宋軍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58章 風雲突變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356章 對峙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128章 偷襲開始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6章 三桂定策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50章 炸懵了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7章 成功北上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60章 激戰荷蘭人第221章 軍火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0章 發現行蹤
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380章 鏖戰鎮南關(一)第333章 焦灼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27章 重創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7章 新的危機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76章 起航!第339章 海澄攻防戰(二)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77章 基隆市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21章 連夜撤退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97章 人口計劃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75章 日本公主第65章 糧食危機第93章 惠子入學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274章 難題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283章 出兵第49章 成功突圍第223章 拔掉澎湖島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234章 破城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16章 大戰將至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69章 呂宋軍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58章 風雲突變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356章 對峙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128章 偷襲開始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73章 日軍投降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6章 三桂定策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戰艦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50章 炸懵了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92章 興辦教育第107章 慘烈廝殺第7章 成功北上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60章 激戰荷蘭人第221章 軍火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0章 發現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