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槍實驗

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們製造了第一批的實驗槍支,這其中有好幾種類型的,有的有膛線,有的沒有膛線,有的槍管比較修長,有的槍管比較短一些,但是所採用的子彈都是一樣的,他們將要對這幾種槍械進行試驗,看看哪種火槍在可操作性、射擊精準度以及射程上面更佔優勢一些。

這些試驗的結果將決定帝國軍隊將採購哪一種的火槍,這對於軍隊來說同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此一大早上項玉就帶着軍中的幾名高級將領們來到了研究院的試驗場地,要現場感受這些火槍的威力。

項玉因爲是穿越人士的關係,他心中自然就能夠比較出那些槍械更加優秀,哪些槍械可能不太理想,一般來說在射程上面線膛槍和非線膛槍的差距並不明顯,但是在精準度上面顯然是要差上許多的,但是你要說線膛槍一定比非線膛槍更優秀,那也是不一定的,因爲如果曾成本因素的方面來考慮的話,線膛槍光是槍管裡面的這一條膛線就會額外花上整支槍的成本的四成,而且膛線的刻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有可能會損壞掉相當一部分的槍管,就算是線膛成功的刻畫出來了,而且通過了後續的一系列的測試,順利的進入了軍中服役,但是因爲膛線在之後的訓練和戰鬥中的逐漸磨損,膛線槍勢必要在膛線磨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進行更換。

整個過程下來線膛槍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成本高昂,對於帝國目前的槍械長的生產能力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幾乎相當一一支線膛槍的錢能夠購買到兩支非線膛槍。

雖然如此,項玉還是想爲軍中的所有的士兵們都換上一支線膛槍,雖然它貴,但是它卻是在技術上來說更加先進,在戰場上,武器的先進程度雖然不一定代表着擁有更加先進的戰鬥力的,但是它卻能對士兵的安全形勢提高不少。

而之後的兩種長度不同的槍,項玉並不知道哪種火槍的表現會更加優越,因爲加速度的距離的關係,槍管越長的火槍,子彈在槍管裡面的加速時間更長,這就意味着子彈擁有更高的初速度,而因爲子彈在射出槍管之後一直是在減速,所以子彈的初速度直接決定了子彈的射程,在這一點上面來說,槍管長的火槍在射程上面肯定是佔據優勢的。

但是並不是說槍管越長就越好,因爲槍管的長度直接決定了火槍的長度,而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在增加槍管對於提高射程的幫助就不像之前那麼明顯了,而且槍身過長會使得士兵們攜帶和操作不便,甚至是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會削弱士兵的戰鬥力。

因此,在這個增加槍管的過程中,一定有一個適中的數值,使得射程既能夠得到提高,而且在操作性和使用靈活度上面也比較方便,因爲這個時候的工藝水皮不能夠和後世的相提評論,所以槍械的氣密性方面比不了,所以想要提高射程則必須提高槍管的長度。

這個時候十幾名士兵已經來到了實驗的靶場,他們先是測試了線膛槍和非線膛槍的射程和射擊精準度,測試的結果也和項玉之前預料差不多,軍中的其他將領也都覺得讓線膛槍裝備部隊會更加好一些,因此接下來的實驗就只進行線膛槍的實驗了。

經過一些列的實驗,其中不同長度的線膛槍之中,槍管長度爲1100毫米的線膛槍的射程最遠,能夠達到九百多米,有效射程也達到了六百米,這個射程可是把明軍的幾位將軍們都嚇得不行,我滴個乖乖呀!這是什麼槍啊,竟然能夠打的這麼遠,幾乎都快要趕上火炮了,這還是槍嗎?

雖然這種火槍的射程超遠,甚至是將軍中的幾名將領都嚇了一跳,但是卻令項玉感到一陣嘆息,要知道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研製的春田式步槍,槍管的長度只有660毫米,他的射程就已經超過了一千米了,在七百米的距離上還能對目標形成有效的射擊,在電視劇《亮劍》裡面,政委李剛用春田式步槍在五百米的距離上一槍將小日本的一名帶着鋼盔的迫擊炮手擊斃,這雖然說明了小日本造的鋼盔實在是偷工減料,但是卻證明了他們的步槍還是挺好使的。

接下來士兵們接連試驗了槍管長度爲1050毫米、1000毫米、950毫米····六種長度的步槍,他們的射程卻是是跟槍管的遞減一樣是在不斷的減少的,但是減少的幅度卻並不是均勻的,最後實驗的是長度爲800毫米的步槍,它的最大射程爲七百米,有效射程達到了四百五十米,這個已經要比現在軍中大規模使用的燧發槍要多出一百多米的有效射程了,而且它的整體長度和目前軍中的燧發槍大體相當,加上刺刀之後,整體的長度達到了1500毫米,相當於一根短矛了,這對於士兵們的白刃戰也是十分有利的,畢竟在這個時候有許多的戰鬥都是需要進行白刃戰的。

軍中的將領們對於這個射程也都能夠接受,雖然比不上第一種長度的步槍那麼遠的射程,但是也是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的火槍了,跟不用說是棉老蘭島上面的土著人手中的弓箭和吹箭了。

雖然最後軍方選中了800毫米長的這種火槍,但是項玉這個時候還要爲帝國軍隊中的一支特殊的軍隊物色武器,這支部隊就是組建不久的神槍手大隊,也叫作狙擊大隊,他們這一次也進行了擴招,人數提高到了一百人,項玉之前承諾過要給他們提供最好的武器,這個時候軍中要進行武器換代,怎麼也不能將他們遺忘在外。

狙擊大隊的對長姜曉這個時候正在項玉的身後,項玉看向他,向他徵詢意見,對於狙擊手來說,因爲他們的特殊性,因此在戰場上暴露之後勢必會遭到敵人的窮追猛打,所以他們需要的武器必須具備更高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這樣一來,好像1100毫米的步槍更加適合他們,但是狙擊大隊的士兵們在面臨敵人的追擊的時候同樣需要能攜帶方便的槍械,不然它們跑不快那就危險了。

姜曉的要求也在引起了項玉的思考,後世的狙擊手似乎使用的都是專用的狙擊步槍,不僅裝有瞄準鏡,而且槍管更長,這些狙擊步槍大多數都是可以拆卸的,這樣既方便攜帶,也能夠滿足遠距離的射程要求,項玉自然也想向這個方向發展,但是目前的工藝顯然還是達不到這個要求,那麼能不能稍微的簡化一下,比如槍身的大部分都不進行改動,只針對槍管進行改變,設計一個可以組裝在一起的零時槍管,在需要打擊遠距離的目標的時候,將這一節槍管加裝在原來槍管的前面,這個設計可以是在先有的槍管的外側刻上一圈螺紋,這樣不僅可以加裝刺刀,而且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零時加裝一截或者多節槍管,直接就能通過延長槍管來增加射程,這個想法是項玉聯想到後世的槍械的消音器的時候想到的。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這些人聽後自然都是十分的好奇和欽佩,他們都是醉心於科技和設計的專業人士,自然是知道項玉的這個小小的改動對於槍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高,因此按耐不住想要立即將它付諸行動的衝動,還不等實驗的最終結果出來就連忙跑回去畫設計圖了。

項玉被這一幫人好一頓稱讚,搞的他自己都臉紅了,軍隊的槍械的選取工作結束之後,項玉又來到了軍械所。基隆的軍械所這個時候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十幾個人的小作坊式的小營地了。它在原來的地方擴建了一家佔地面積極大的工廠,裡面聘請了接近三百名的工人,或許已經不能再稱它爲軍械所了,因爲它不僅可以承擔軍中的裝備維修,而且本身還是火槍、大炮、子彈、炮彈的生產場地。

項玉到來之後正好碰上了軍械所的所長徐則清,自從軍械所擴建了之後,徐則清身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了,他本來就已經年過五十,加上長時間的操勞,幾個月不見,項玉在看見他不由覺得他變得蒼老了許多,不只是兩鬢斑白,而且眼睛也慢慢的陷進了眼眶裡面,看上去特別的憔悴。

徐則清今天的精神比較好,看上去似乎是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在見到了項玉之後顯得十分興奮,項玉心中感動,有些人一直在默默的付出,卻沒有一句怨言,只是埋頭苦幹,將一生的精力都奉獻出來了。

項玉被徐則清拉進了廠房裡面,今天剛好軍械所裡面新開了一條生產線,這是一條採用蒸汽機提供動力的生產線,它大大簡化了生產流程,減少了生產線上面的所需人手,也能很大的提高生產效率,在經過了近一個月的試用之後今天終於正式的投入運營了。

老徐一輩子都沒有想到過會見到這樣的場景,因此心裡面及時感慨又是激動,項玉這個時候告訴他自己準備將軍械所擴建,將軍械所改爲軍工廠,並且擴招兩百名的工人,以負責帝國軍隊的新式武器的生產和供給。

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98章 發展戰略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75章 日本公主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58章 風雲突變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70章 戰前準備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92章 議和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4章 索要槍械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22章 接應敗兵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337章 戰果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207章 突圍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23章 山谷伏擊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68章 女海盜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50章 炸懵了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3章 遭遇風暴第128章 偷襲開始
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98章 發展戰略第417章 兵臨盛京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75章 日本公主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58章 風雲突變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13章 改編火器營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70章 戰前準備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92章 議和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4章 索要槍械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282章 作戰分析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22章 接應敗兵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4章 索要槍械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88章 劃江而治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355章 國之隱患第337章 戰果第416章 驅趕守軍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207章 突圍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23章 山谷伏擊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165章 俘獲蒂亞戈號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77章 攻破巴達維亞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68章 女海盜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89章 風波平息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150章 炸懵了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93章 去而復還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19章 塗嶺大戰(二)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3章 遭遇風暴第128章 偷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