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

火器相對於傳統的騎射來說,成軍要更爲快捷,而且其操作相對簡單,士兵只要能夠熟練使用手中的火器,就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這一點來說相比於傳統的弓箭和弩箭來說優勢比較大。

施琅手中水兵的人數超過兩萬人,剩餘的都是陸軍,但是就算是這些陸軍,這個時候也要進行適應性的訓練,施琅的任務並不是簡單的擊垮敵人的水軍就完了,他還要率軍進入內陸,將中華帝國徹底的剿滅,這樣一來非得要有陸軍才行。

這些陸軍是綠營的士兵,他並沒有要旗兵,不管是漢人八旗還是滿人八旗兵,都不好惹,一個眼睛恨不得朝天看,對他們這些投降過來的將領十分的瞧不上,而施琅對於旗兵也是無感,於是選擇了戰力更低一點,但是也更好管理的綠營士兵。

綠營士兵一共有兩萬人,有一個副都統和一個總兵,施琅對這兩名陸軍的將領也還算客氣,在加上他是攻臺的主將,所以陸軍的將領們對他的命令都十分的順從,這也爲他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施琅在金門有一所自己的辦公的地方,這就是之前鄭經曾經留下的紅樓,是一座三層樓的建築,下層是用紅磚燒製的,紅磚在江南一帶還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是青磚,所以這座小樓就顯得比較顯眼。

施琅來到金門之後將這座小樓進行了擴建,主體的建築都沒有變,但是在紅樓的後面加蓋了一片小院,四周圍上了圍牆,這個時候有大量的士兵進行保護,小院裡面住的是施琅的親眷,施琅有一部將,名叫吳英,是一員悍將,歷史上施琅率軍出征臺灣的時候。曾經和駐守在澎湖島上的劉國軒進行過一番鏖戰,當時雙方的實力相差不大。施琅手中擁有精兵兩萬,戰船三百餘艘,劉國軒手中亦有水兵數萬。戰船數百艘。

當時進攻的時候是在六月份,這個時候往往是起南風的季節,諸將都上書言此時不利於戰,但是施琅力排衆議,上書請戰。當時康熙帝問他:“衆皆言南風不利,今乃刻六月出師,何也?”意思是說,別人都說這個時候起的是南風不利於我軍出征,敵人佔據上風的優勢,你爲什麼還要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

施琅答曰:“北風日夜猛,今攻澎湖,未能一戰克。風起舟散,將何以戰?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夜尤靜,可聚泊大洋。觀釁而動,不過七日,舉之必矣。即偶有颶風,此則天意,非人慮所及。鄭氏將劉國軒最驍,以他將守澎湖,雖敗,彼必再戰。今以國軒守,敗則膽落。臺灣可不戰而下。”

意思是說,這個時候北風早晚上的時候還是比較厲害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進攻臺灣,一起風就將我們的船隊吹散了。那還打什麼仗,等到夏至的時候,風勢將會減小,這會提供給我們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尤其是在晚上,海面上風平浪靜可以停船。就算是有南風,我們也有六七天的時間去等它變風向,而臺灣駐紮在澎湖島上的是他們的悍將劉國軒,如果是別人,就算是將他擊敗了,劉國軒也必定還會重新率領軍隊前來跟我們作戰,我們難以一蹴而就,不如直接攻打劉國軒的部隊,一旦將他這個最厲害的人擊敗了,那麼臺灣內部必然震動,人心不定,則可一蹴而就,不直接攻打臺灣就能夠拿下臺灣。

事實證明施琅確實是高瞻遠矚,在他的軍隊經過澎湖的時候,風向果然大變,劉國軒起初見到清軍前來進攻不以爲意,因爲那個時候海面上是南風,但是沒過多久風向就改變成了北風,結果劉國軒氣的將戰艦上的帥案都掀翻了,感嘆道:“這是天命啊,今天這一仗我們敗了。”

但是這一仗大的還是十分艱苦,施琅親自指揮作戰,率領坐下的樓船親自突入敵陣與敵人展開肉搏,身上多處被刀劍所傷,一根飛來的羽箭射中了他的眼睛,血水都流滿了整個面頰,手底下的士卒們看着都覺得膽戰心驚,他卻不爲所動,死戰不退,而心腹總兵吳英這個時候也率軍突破了敵方的防線,趕來和他匯合,這一戰直接將劉國軒的中軍沖垮了,超過三千名士兵被殺,淹死的墜海的不計其數,澎湖海戰的勝局由此奠定。

在這個時空裡面,因爲項玉的穿越,將歷史變了樣,施琅進攻進攻澎湖一戰打的十分順利,劉國軒未戰先逃,所以他的眼睛算是保住了,但是短短几年的時間,他的面前又出現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這讓他感到十分的頭疼。

“提督大人,林大人來了。”紅樓內的一名僕人走近書房小聲說道,施琅的書房的門一般是敞開的,他不喜歡關着門批閱公文。

“嗯,知道了,帶他來過來。”這個林大人本命叫林寶成,是一名商人,在福建地面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只是經歷過幾次兵災之後家道中落了,不得已便投身海軍,投到了施琅的麾下,施琅利用他的關係和情報網,安排林寶成還是做他的老本行,也負責幫忙打探沿海一旦的小道消息。

不久之後一名體型微胖的中年男子被領了過來,這人對施琅很是恭敬,行了一禮之後從袖中掏出一份情報,這是施琅之前特地讓他去打探的,前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情報才送了過來。

施琅早已停下手中的公文,一名書僕將林寶成手中的情報接了過來遞到施琅的手中,施琅掃了一眼茶杯,書童會意,端着茶盤退了出去。

施琅掃了一眼手中的這份情報,上面的內容讓他感覺有些吃驚,不由的仔細的又看了一遍,這才擡起頭來,盯着林寶成問道:“這件事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卑職不僅打聽了沿途的商船,還進入到了港口裡面去查看了一番,原先駐守在那裡的人早就全部都換人了,而且他們還在大肆擴軍修船,看樣子似乎是又有什麼行動了。”林寶成一邊擦着汗一邊回答道,都說秋老虎秋老虎,這都快到十月份了,福建的天氣還是這般炎熱,對於他們這樣的肥胖人士可是太不友好了。

“好了,我知道了,辛苦你了,來人帶林大人下去休息。”施琅盯着手中的紙有點發呆,連林寶成對他施禮告退也沒有發覺。

疏通見客人已經走了,於是端着沏好的茶水進了書房,滿滿的爲施琅湛了一杯,這時福建本地的鐵觀音,出產於安溪,是施琅平時最愛喝的茶,他已經年過四十,長年的征戰終於閒下來之後終於學會了品茶,只是今天他卻沒了這個興致。

是什麼讓施琅如此震驚呢?

原來,他在剛到福建的時候就感覺海面上似乎有點不對勁,雖然說朝廷施行的是禁海令,但是這東西以前明朝的時候也搞過,效果並不是很大,但是他發現海面上西洋人的船隻的數量明顯減少了,其中減少最多的是西班牙人的船隻,也就是從呂宋島北上的船隻,這令他感到十分的奇怪,這個時候的消息傳播是十分的閉塞的,在這個時候呂宋島已經被中華軍攻佔了,自然不會有西班牙人船隻從馬尼拉出發北上了。

施琅當然不知道這一點啊,於是他便安排了林寶成派人去馬尼拉偵查,恰好林寶成有一批貨要運到馬尼拉去販賣,於是便親自登船前往,航海在這個時候可算是一項冒險了,林寶成肯親自前往那也是擔了不少的風險,船隊歷經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抵達了馬尼拉,但是這個時候馬尼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之前霸佔呂宋的西班牙人不見了蹤跡,城內城外忙碌的大多是華人,還有不少的土著人,這可把林寶成嚇壞了。

他的船隊在海上等待了兩三天的時間才終於能夠在碼頭上停靠,一打聽原因,原來城內的新政府在對之前老舊的碼頭進行施工擴建,包括興建深水港和造船廠,這些東西他在碼頭上都見到過了。

林寶成常年經商,自然在馬尼拉也有自己的信息來源,於是找人一詢問,這才知道原來這裡的新主人叫做中華軍,是個什麼新成立的中華帝國,至於島上之前的西班牙人,大家都說被中華軍擊敗之後趕跑了,還有人說這些西班牙人都死掉了,男人被殺光了,女人都被俘虜了,還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向他保證所言屬實,似乎是怕他不信,還將關押西班牙女人的軍營指給他看。

林寶成花了幾天時間在馬尼拉城中轉了好幾圈,這座城市他還是年輕的時候跑海路的時候來過,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來過了,只不過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這座城市的變化並不是很明顯,唯一令他吃驚的是城中的西班牙人確實是大爲減少,不是說完全沒有,但是人數已經非常之少了,他又跑到那人所指的那座軍營外面去偷瞄,果然發現裡面有大量的西班牙女人,不僅有西班牙的女人,更有數量衆多的當地華人女子,似乎這就是一個妓營。。

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230章 陷阱第31章 諸軍議事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98章 發展戰略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289章 炮擊杭州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5章 棄守安溪第47章 各自突圍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74章 意外之人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65章 糧食危機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30章 遊說董江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303章 大問題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98章 發展戰略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7章 成功北上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56章 軍械所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75章 日本公主第95章 百年海軍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207章 突圍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317章 論戰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312章 抵達臺南
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256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一)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230章 陷阱第31章 諸軍議事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98章 發展戰略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289章 炮擊杭州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1章 整頓亂軍(一)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301章 移民問題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5章 棄守安溪第47章 各自突圍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400章 進軍朝鮮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74章 意外之人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65章 糧食危機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352章 江陰海戰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30章 遊說董江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303章 大問題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98章 發展戰略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110章 目標城門第7章 成功北上第370章 四國鼎立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56章 軍械所第29章 不堪一擊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75章 日本公主第95章 百年海軍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207章 突圍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152章 十萬聯軍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181章 攪亂隊形第114章 北方變故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130章 陸上阻擊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317章 論戰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312章 抵達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