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

馬六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進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一道交匯地區,馬六甲海峽最早是被葡萄牙人(這個時候葡萄牙還屬於西班牙的統制)發現並重視的,但是隨後實力更爲強大的荷蘭人從西班牙人的手中奪走了這以戰略要道,知道英何大戰之後,取得最終勝利的英國人又攫取了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一波民族獨立浪潮的涌動這些,海峽周圍出現了三個國家,分別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其中新加坡又佔據了海峽的最爲險要的位置,並在這裡修建了一個大型的軍港,叫做樟宜海軍基地,甚至可以停靠美國的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其用心可見一斑。

中華軍在擊敗了呂宋的西班牙人之後,就已經引起了荷蘭人的警惕,巴達維亞方面還特地的向馬六甲海峽地區增派了三艘戰艦和兩百名陸軍士兵,這些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卻已經達到了巴達維亞的極限了,再多了他們也派不出來了。

1663年的開春,不僅是南亞的局勢動盪不安,就連歐洲也在醞釀着雷雲風暴,當資本主義的力量迅速崛起的時候,發展和開拓的浪潮勢必會席捲整個世界,誰也無法在這場變革中獨善其身。

呂宋的海軍和駐守在馬六甲海峽的荷蘭人歷經數戰,從海峽的出口一直打到了入口,荷蘭人終因寡不敵衆而遭遇失敗,十三艘荷蘭軍艦被擊沉,另有五艘戰艦受傷被俘,而中華軍這邊也損失了五艘戰艦,主要是在海峽的最狹窄處作戰的時候被荷蘭人岸基的炮臺擊沉的。

雖然中華軍付出的代價十分沉重,但是取得的戰果確實非常值得的,不僅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而且還將荷蘭人在南亞一帶的海上力量重創,巴達維亞在這個時候徹底的喪失了對呂宋的威脅力。依着他們目前的軍力,顯然是無法從中華軍的手中奪回馬六甲海峽的。

馬來亞半島和印尼羣島之間的這一道狹長的海峽因爲其重要的位置,被資本主義國家反覆爭奪,顯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再到後來的荷蘭人英國人,最後崛起的法國在控制了印度支那之後也有意染指,誰都知道只要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就幾乎能夠控制住歐洲各國與亞洲國家,主要是中國和日本之家的貿易。而這一條貿易線則被稱爲海上絲綢之路和黃金航線。

奪取馬六甲海峽對於中華軍來說同樣是意義重大,不僅僅是表現在經濟上面,更是整個國家戰略的考量。

清朝中後期的時候爲什麼西方列強開始肆虐中國沿海一帶,不僅僅是因爲清廷的水師力量薄弱,列強的海軍強大,更爲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順利的經由南海直指中國,而這個時候中華軍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就等於卡住了這一條航線,並且這個時候包括琉球羣島和呂宋島以及中華帝國的大本營臺灣島,這些島嶼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島鏈。後世的時候美日等國常常利用這些島鏈來封鎖和圍堵中國,像是一條鐵鏈一樣形成了困龍之局。

其實如果這些島嶼全部都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的話,那麼這條島鏈將會成爲整個國家的前出門戶,不僅可以保護大陸內部以及沿海各地的安全和穩定,而且還能夠使得軍隊的作戰選擇和餘地大大提高,只要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那麼在這條島鏈的保護之下,整個中國都不會受到一點點的損害。

當然了,完整的第一條島鏈實際上還包括日本列島,一支從阿拉斯加下面的阿留申羣島向南延伸。再就是千島羣島、日本列島、琉球羣島、臺灣島、菲律賓羣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羣島,這其中最關鍵的是琉球羣島一直到菲律賓羣島這一帶,而這就是目前中華軍大本營的所在——臺灣島。

這也是爲什麼大陸這些年不斷的強化自己的海軍的的建設,一方面是爲了保護日益增長的海外利益。另外就是在爲突破第一島鏈做準備,而這之間最主要的就是收回臺灣島。

不過這個時候中華帝國面臨的海上安全局勢相比於後世來說要好得多,至少他們的北方和東方沒有美日這兩個實力強大的海上強國,那邊也沒有像後世那樣的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有的只有一個日漸沒落的西班牙和即將遭遇另外一個新興大國不斷衝擊的崛起帝國荷蘭。

只要中華軍將馬六甲海峽控制起來,這些國家甚至都難以抵達亞洲。更別說要威脅到中華帝國的安全了。

根據項玉之前的命令,這一次率軍出征的是海軍副司令王佐才,他因爲在多次戰鬥之中表現突出,加上這個時候中華軍海軍即將大規模擴張,於是就將他提拔到了副司令一職上面,主要是負責南洋一帶的海上防務,也包括一些擴張和殖民的活動。

王佐纔在馬來亞半島的最南端,也就是今天的新加坡一地建立了一座城市,名字就叫做新加坡城,當然了,這座城市首先是一座要塞,因爲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處於海峽的中間位置,因此之前荷蘭人就已經在這一座島上開始修建要塞了,中華軍在原來的基礎上面將荷蘭人的要塞進行了擴建,主要是一座環形的城堡,城堡之間修建有炮臺和高大的圍牆,因爲這座要塞實際上是一個練成整體的堡壘,所以暫時沒有建立像一般城市那樣的民居和基礎設施。

不過這些也是即將要修理的,但是因爲摸不清楚歷史的走向會不會因爲自己的出現而發生變化,所以項玉對於荷蘭人甚至是西班牙人的反撲還存有戒心,於是決定先等待一陣。

不過不在新加坡建立城市,不帶便不能在其他地方建立居民定居點,這裡不叫做築城,主要是北方這個時候還有一個暹羅和緬甸以及南越,蘇門答臘羣島上面這個時候還有一個荷蘭,因此中華軍只是在北邊也就是馬來亞半島上面建立了一處後勤基地,規模不大,沒有築城,也沒有修建城牆,以免刺激到了這幾個勢力。。

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55章 金門海戰第66章 討伐部落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83章 抓獲細作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221章 軍火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0章 遊說董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221章 軍火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81章 趙開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176章 起航!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173章 顧惜緣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3章 關寧鐵騎第210章 安置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95章 百年海軍第371章 破局第103章 恐怖的臼炮第136章 圍困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4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全殲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7章 風雲詭譎第56章 軍械所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30章 遊說董江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76章 將軍府第418章 滅清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27章 重創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19章 糧價風雲
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55章 金門海戰第66章 討伐部落第182章 落日黃昏第83章 抓獲細作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351章 擊敗清軍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221章 軍火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253章 肅清原住民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20章 互相妥協第30章 遊說董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221章 軍火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81章 趙開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176章 起航!第39章 激戰臺灣城第173章 顧惜緣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286章 初戰告捷第3章 關寧鐵騎第210章 安置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35章 戰鬥的尾聲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95章 百年海軍第371章 破局第103章 恐怖的臼炮第136章 圍困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4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全殲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7章 風雲詭譎第56章 軍械所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216章 安定呂宋第30章 遊說董江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422章 沙俄退軍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76章 將軍府第418章 滅清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349章 最後一擊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98章 對付海盜第327章 重創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70章 戰前準備第119章 糧價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