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

沙皇絲毫不心疼他的部下的傷亡,在清理完陣地上的死屍之後,他立刻下達了繼續進攻的命令,沙皇知道,眼下他的軍隊的傷亡要比對方多,但是對方眼下肯定比自己這邊要更加疲憊,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丟掉第一道防線,而這個時候正是要趁着這個機會一刻不停的給對方施加巨大的壓力,這樣才能夠將對方徹底的逼垮。

沙皇的想法是正確的,要是按照這個局面展下去的話,俄隊的贏面確實更大,但是他們卻沒有料到,邊路的兩支中華軍的目的並不是爲了進攻到他們的國內去,而是爲了迂迴包抄,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切入到他們的背後,然後配合正面戰場的主力部隊,對俄軍主力完成圍殲。

而張聰這邊的十七萬大軍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誘餌,通過示敵以弱,將沙皇的主力部隊騙出來。

不過,眼下這兩支部隊還暫時的指望不上,爲了儘可能的麻痹俄國人,在事先的計劃之中,他們的突進範圍已經很遠了,這纔會讓沙皇放心大膽肆無忌憚的率軍出擊,想要擊潰張聰的軍隊。

因此,眼下實際上對於交戰的雙方而言,局面都是十分的危險,先,如果張聰這邊的軍隊堅持不住,被俄國人給打垮了的話,這一次謀劃的作戰計劃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剩下兩隻騎兵部隊的包抄也會變得沒有作用。

而對於俄國人而言,如果他們不能快的擊潰正面戰場上的這支敵軍的話,他們很快就會陷入到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而更加對俄國人不利的是,他們這個時候還沒有現對方的作戰企圖。

不過沙皇的繼續進攻的命令還是幫了他們很大的忙,他沒有想那麼多,只想着儘快的將眼前的這支軍隊消滅掉,好去支援國內的戰場。

雙方還在葉尼塞河畔苦苦的廝殺,而雙方傷亡的數字也在無情的廝殺之中不斷的飆升,到了四月底。沙皇手中能夠投入作戰的軍隊人數已經不足二十萬了,而且後勤運輸部隊已經晚了好幾天的時間了,直到現在也沒有將糧草物資運送過來,儘管他的軍隊目前不缺乏糧草。但是高強度的作戰使得部隊的武器彈藥變得十分稀缺,尤其是炮彈,這個時候所有的火炮都啞火了,炮彈都已經打光了。

對面的中華軍的形勢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攜帶的炮彈也已經全部打光。而且步槍的子彈數量也不多了,如果俄國人的攻勢在繼續下去,士兵們在打光了手中的子彈之後,只能夠跟他們拼肉搏戰了。

不過,出乎張聰預料的是,沙皇就在這個時候卻停止了進攻,不是他不想在進攻了,他也現了對方的火力已經下降很多了,他也想趁此良機一舉消滅敵人,但是在他的軍隊的背後。`卻出現了一直人數不詳的騎兵部隊,這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

這支騎兵就是從北邊繞過俄軍耳目的一支中華軍,除此之外,南部的烏力罕的那支騎兵也將很快抵達,戰場上的形勢又生了極大的變化。

沙皇手中這個時候還有二十萬大軍,由於之前的進攻實在是太過於激烈,所以他的部隊之中有很多傷兵,基本上減員過半,而反觀中華軍這邊,損失的情況也是十分嚴重的。張聰的十七萬人這個時候也只剩下不到八萬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傷兵需要處理,因此他也沒有能力主動動進攻,不過眼下只需要等待。等到南部的那一支中華軍的五萬人一到,沙皇的軍隊就會處於絕對的劣勢了。

俄國人自然是感覺到了情況的不妙,他們立即拔營準備突圍,而他們此時被吸引在葉尼塞河這一代,想要撤回莫斯科還有很遠的路程,路上大片大片的去也都是毫無遮掩的平原。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面對中華軍騎兵部隊的威脅。

沙皇在出徵的時候帶來了大量的騎兵部隊,也正是這些騎兵部隊在作戰之中的迅捷衝鋒,才幾次三番的成功威脅到了中華軍的防線,以至於俄軍在裝備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面多次衝入中華軍的防線之內,和中華軍打起了白刃戰,白種人天生就比較高大,因此在白刃戰之中佔有優勢,這也是張聰在後來不得不接連放棄幾道防線的原因之一。

俄隊一動身,中華軍這邊也立刻跟進,雙方開始了一場追逐大戰,沙皇手中此時還有三萬騎兵,這麼少的人數是很難拿下對方的過八萬人的騎兵的,而且在自己的後面,這支騎兵部隊還是養精蓄銳的精銳部隊,遠不是自己這邊鏖戰過多是的疲憊之兵能夠對付的。

俄國人很聰明,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緩慢前進,寧願降低自己的撤退度,也要保證自己的陣型時刻保持完整,而且三萬騎兵分成三支萬人隊,守護在大軍的周圍,以防止敵軍動突起,給中間的步兵爭取結陣的時間。

張聰這邊也絲毫不着急,俄國人目前的防守確實是無懈可擊,只不過他們二十多萬大軍,其中還有大批的傷員,撤退的度本來就慢的可以,這個時候自己這邊只需要慢慢的跟上,等到南邊的那支騎兵部隊一到,就能夠將俄國人困死在這裡,根本就不需要對他們動進攻。

俄國人一路緩慢撤退,五天的時間只撤退了不到五百里,距離撤到他們實際控制的地區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而這個時候,中華軍的另外一支部隊也終於是趕到了戰場,俄國人面臨的局面越的艱難了。

沙皇雖然知道這個時候冒險撤退會非常危險,對面的騎兵部隊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沒有理由會放任他們撤退而不管的,但是如果不繼續撤退的話,他的部隊在這裡也只有等死,眼下軍中的糧草已經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要是不盡快撤回國內,大軍只怕是要被餓死在路上了。

因此,即便是面對人數多達十三萬的中華軍的騎兵,俄隊還是選擇繼續後撤,而這個時候張聰沒有絲毫的猶豫,令旗一揮,十幾萬的騎兵部隊呼嘯而過,直衝向俄軍的後隊和左右兩翼。

俄國人早有防備,立即擺下陣型準備防守,而中華軍這邊立刻停止衝擊,撤到安全的距離開始放起槍來,中華軍的騎兵是裝備了特製的馬槍的,這種槍械的射程雖然比不上步兵使用的步槍,但是在面對守軍的弓弩的時候依舊是佔優非常明顯的優勢,俄國人這個時候因爲想着要撤退,加上軍中的炮彈早已耗盡,所以他們的火炮早都已經被全部遺棄了,這個時候面對中華軍的遠程消耗,俄國人顯得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們只能被動的防守,舉起一面一面厚重的盾牌來防禦中華軍的進攻,不過在這個時候,中華軍的部隊早已經將其全部包圍,將其去路也給徹底的截斷了,俄國人陷入了重圍的險境。

第63章 臺中對第209章 全殲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115章 大演武第9章 糧食危機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92章 議和第95章 百年海軍第63章 臺中對第168章 女海盜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317章 論戰第192章 議和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66章 討伐部落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82章 戰爭威脅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136章 圍困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71章 破局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7章 新的危機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0章 發現行蹤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73章 顧惜緣第303章 大問題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72章 難民潮第31章 諸軍議事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74章 意外之人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64章 抵達基隆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294章 騷亂第328章 問計第221章 軍火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74章 意外之人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1章 諸軍議事第7章 成功北上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8章 梟雄相會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7章 成功北上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333章 焦灼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
第63章 臺中對第209章 全殲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115章 大演武第9章 糧食危機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92章 議和第95章 百年海軍第63章 臺中對第168章 女海盜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317章 論戰第192章 議和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343章 海澄攻防戰(六)第66章 討伐部落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82章 戰爭威脅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136章 圍困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71章 破局第409章 定邊之策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64章 抵達基隆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7章 新的危機第10章 臨危受命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90章 發現行蹤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173章 顧惜緣第303章 大問題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謀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390章 遠洋艦隊第50章 金門危局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72章 難民潮第31章 諸軍議事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74章 意外之人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64章 抵達基隆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294章 騷亂第328章 問計第221章 軍火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74章 意外之人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1章 諸軍議事第7章 成功北上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8章 梟雄相會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7章 成功北上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333章 焦灼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