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

徐光啓這番話很平淡,但是帶給朱舜和孫元化的震動,卻是非常巨大。

爲國爲民,心懷天下。

八個字說起來簡單,真正能夠做到又有幾人,願意爲了這八個字努力去做的人都少,更不要說做到了。

說完這番話,徐光啓拄着柺棍離開了這裡,身邊跟着小心伺候在左右的孫元化。

朱舜繼續研究第二代蒸汽機,研究滑閥配汽機構,只要能把這個裝置研究出來,不僅可以把耗煤量減少四分之三,還能把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驚人的九十六轉。

進一步完善第二代蒸汽機,距離高壓蒸汽機也就更近了。

中午吃飯,送飯的人以前都是廚婦,今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宋士慧親自把木盤端了過來。

朱舜帶着黑瘦的宋士慧坐在書房的走廊臺階上,扒拉里面的飯菜,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大弟子:“士慧,有什麼話你就直說。”

宋士慧放下吃了一半的飯菜,拿起放在腰間的菸袋杆子,點燃了一鍋煙草:“恩師,徐尚書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這裡面涉及一個問題。”

“就算推廣了土豆,也會讓徐尚書的想法,付諸東流。”

大弟子宋士慧向來都是沉默寡言,今天這麼的健談,看來這些年對於農學,真的有很深研究。

不只是棉花。

朱舜也放下了吃了一半的飯菜,表現出很重視的樣子說道:“繼續說。”

等到恩師的重視,向來不會表露任何情緒的宋士慧,醇厚的笑了:“麪食。”

“恩師,弟子早在去年就在研究土豆了,也吃過土豆,土豆煮熟了以後確實是可以當做飯來吃。”

“但是對於吃了幾千年麪食的老百姓來說,吃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也可以,但是一輩子只吃土豆,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說土豆永遠只能是輔食,當不了主食的。”

輔食和主食一字之差,這裡面含義就差太多了,輔食只能在災年救救饑荒,反正沒有吃的,吃什麼都行。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是土豆的產量再高,也很難得到全面推廣,畢竟老百姓從骨子裡還是渴望吃麪食的。

不過,大弟子宋士慧既然提到了這個問題,想必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朱舜是真的重視了:“慧兒,說下去。”

宋士慧笑的更加醇厚了,連續抽了三口旱菸,繼續說道:“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土豆變成麪粉就可以了。”

“如果做成麪粉,老百姓都能把土豆麪粉做出花來,煎炒烹炸,炸秦檜、糖糕、饅頭、胡樓子等等冬麥麪粉可以做的,土豆麪粉一樣可以做。”

說到這裡,宋士慧的話鋒又轉了一下:“可就是麪粉這個問題,又是很難的。”

“土豆的產量太高了,以現在手工作坊的方式製作麪粉,成本太大,麪粉的價格又會上升。”

“這樣一來,價格漲到和冬麥麪粉差不多,也就失去了種植土豆的意義。”

“如果家家都有一對磨盤,這個問題應該也解決了,但是老百姓就連吃飯都成問題,哪裡還有錢採買磨盤,根本買不起。”

宋士慧突然放下了手裡的菸袋杆子,黑黃的臉龐認真了很多:“還有一個最爲關鍵的問題,阻礙土豆的推廣。”

“老百姓很少擁有土地,大明的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官僚鄉紳的手裡。”

“官僚鄉紳不愁吃喝,收租子,要麼收糧食,要麼收銀子,絕對不會要雞肋一樣的土豆。”

宋士慧突然握緊了拳頭,像是在給恩師彙報自己這年的心血成果:“所以說,只要解決了土豆麪粉的問題。”

“土豆就能完成質的飛躍,從輔糧變成主糧!”

朱舜知道自己這個大弟子看似不說話,其實心裡一直憋着一口氣。

二弟子宋士意發明了飛梭織布機,實現了織布的初步工業化。

三弟子焦勖研究出了萃取法,開啓了近代化工的開端。

就連剛來沒多久的四弟子趙鬥米,也研究出了東風1型,威力驚人。

他這個作爲兄長的大弟子,卻是遲遲沒有任何的研究成果,雖然宋士慧也知道,選擇了農學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的長久研究下去。

但是他也有少年意氣,也想做出一些成就。

宋士慧說完那番話,情緒高漲了很多,抽了一口旱菸說道:“就像棉紡織業的初步工業化,只有對於麪粉碾磨進行初步工業化。”

“才能大批量生產土豆麪粉,土豆才能從輔糧變成主糧。”

黑瘦的宋士慧站了起來,整個人意氣風發了很多,望着遼闊的天空說道。

“才能實現糧食的量產化和廉價化!”

朱舜卻想到了更深遠的地方,想到了超出研究,涉及到廟堂政治的領域。

從此就控制了糧食。

朱舜記得一位世界級戰略家說過一句話,也是朱舜非常認同的一句話。

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掌控土地是不可能了,土地都是大明的,不過掌握了麪粉,就相當於間接掌控了土地。

掌握了麪粉,等於掌握了糧食的價格。

而掌握麪粉的人只能是自己,或者自己人,因爲掌握麪粉有一個前置條件,那就是蒸汽機。

宋士慧意氣風發的說完那句話,再次坐在了恩師旁邊,抽了幾口旱菸說道:“恩師,關於蒸汽碾磨機的構造,徒兒一直在研究,也已經成功了,就差第二代蒸汽機了。”

“有了第二代蒸汽機,一臺蒸汽機就可以帶動二十五對磨盤,只需要七天就能生產四十三萬兩千斤麪粉。”

“一個月就是一百七十二萬八千斤麪粉,土豆的產量如果按兩千斤來算的話,一個月就能碾磨八百六十四畝地的土豆。”

“這只是一臺碾磨機。”

朱舜聽到最後一句話,第一反應倒不是震驚蒸汽磨坊的產量,而是深刻理解了宋士慧說的土豆麪粉是個大難題。

以蒸汽磨坊那麼高的產量,一個月才能碾磨八百多畝地,怕是一個村都不止八百多畝地了。

這還是蒸汽磨坊,要是換成手工作坊,還不知道要碾磨到猴年馬月。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
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六十二章 全體動員!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