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

這裡是吳國皇宮的後花園,李恪稱帝后,西京中的吳王府經過簡單的改造後,就升級爲皇宮,雖然這座皇宮的規格很小,但是李恪認爲現在吳國還處於草創階段,處處都需要花錢,所以沒必要在皇宮上面花費太多,因此整個皇宮也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了一下,使得整個皇宮多了一些中原建築的特色。

“伊琳娜,你真的決定了嗎?”花園的涼亭內,奧弗隆看着女兒,一臉鄭重的問道。

伊琳娜卻沒有急着回答,而是熟練的從茶筒裡倒出幾粒茶團,丟到茶壺之中,然後拿起旁邊的紅泥爐中的沸水倒下,洗過茶後將茶水倒出,再次倒入沸水,這纔給父親斟了一杯茶笑道:“父親,您快嚐嚐這茶如何,聽三郎說,這可是大唐產的貢茶,只有皇家之人才能喝到,而且昨天才剛剛送到,三郎說您若喜歡,就拿回去一些品嚐。”

奧弗隆現在哪有盡情品茶?特別是看到女兒沒有正面回答,更讓他急的要命,不禁再次開口道:“伊琳娜,你……”

不過還沒等奧弗隆的話出口,卻見伊琳娜笑着打斷他道:“父親,我已經決定了,這次不但要回把狄奧多西繩之以法,同時也要爭奪皇位,成爲羅馬女皇。”

“可……可是你不是最不喜歡那種爭權奪利的生活嗎?”奧弗隆十分不解的問道,做爲父親,他自然最清楚女兒的性格,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會對伊琳娜做出的選擇更加不解。

伊琳娜臉上依然帶着淡淡的笑容,輕輕品了口茶水,立刻感覺脣齒留香。當下也不禁暗讚一聲‘好茶’,然後這才放下茶杯,笑着對父親解釋道:“父親不必擔心,我現在是羅馬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只要我能安全的到達君士坦丁堡,立刻就能得到大部分貴族的支持,得到皇位並不難,另外我也沒打算一直做羅馬皇帝。”

伊琳娜說到最後,臉上露出一個調皮的笑容。這讓奧弗隆一時間有些精神恍惚,當年伊琳娜小時候,每次她趁自己午睡,拿刀子刮自己鬍子被發現時,就是這副調皮的表情。

奧弗隆同樣也不笨。他很快就抓到了伊琳娜話中的關鍵,當下一臉震驚的道:“伊琳娜,你說你不打算一直做羅馬皇帝,難道是想……”

“沒錯,我就是那麼想的!”伊琳娜再次打斷父親的話道,臉上洋溢着一種幸福的笑容。

同樣,在皇宮前殿的書房內。李恪和岑長倩也在進行一場關於伊琳娜決定回羅馬的談話。

“陛下,伊琳娜皇后之所以如此出人意料的選擇回羅馬,恐怕最終的原因還是因爲您!”坐在書房中的岑長倩品着貢茶,一臉愜意的微笑道。今天李恪將他找來,並將伊琳娜回羅馬的事情講給他聽後,岑長倩幾乎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打算。

李恪聽後卻是苦笑着點了點頭道:“沒錯,開始我還誤會了伊琳娜。不過後來仔細的想了想,發現以伊琳娜的性格。無論如何也不應該選擇回到羅馬,唯一的一個可能就是,她想到一個有些異想天開的主意。”

“不,陛下您不應該用‘異想天開’來形容,恰恰相反,在臣下看來,伊琳娜皇后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可行性。”岑長倩這時卻顯得有些興奮的道,若是伊琳娜真的那麼做了,那麼對於他們吳國來說,無疑是個實力上的巨大飛越。

還沒等李恪問什麼,只見岑長倩再次興奮的道:“首先,在君士坦斯二世死後,按照羅馬的律法,伊琳娜就成爲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狄奧多西雖然發動了政變,但是大部分貴族並不喜歡他這種暴力的手段,再加上那個默坦的支持,只要伊琳娜能夠回到君士坦丁堡,皇位幾乎是唾手可得。”

“可是……”

李恪聽到這裡,卻是一臉爲難,剛想再說些什麼,卻又被岑長倩打斷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而且兩國聯姻古已有之,咱們中原地區的暫且不說,羅馬人以前不就是通過聯姻正式取得了埃及的統治嗎?”

聽到岑長倩連羅馬歷史上的埃及豔后都搬了出來,李恪這下徹底的啞口無言了。按照伊琳娜的性子,她應該不會對羅馬的皇位感興趣,唯一可能的就是,她想要奪得羅馬皇位後,然後與自己成婚,這樣一來,李恪也就具備了羅馬皇位的繼承資格,到時伊琳娜將皇位讓給他,也是在情理之中,誰也無法阻攔。

關於這點,李恪已經從奧弗隆那裡得到了確認,伊琳娜可能擔心李恪會阻攔自己回羅馬,所以她自己並沒有告訴他,甚至李恪也是悄悄的向奧弗隆確認的,現在伊琳娜還不知道李恪已經知道她的打算這件事。

看到李恪還是有些躊躇不定的樣子,岑長倩轉念一想,立刻明白了李恪心中的顧慮,當下笑着說道:“想必陛下您是擔心伊琳娜皇后的安全,那個狄奧多西雖然以前得到過咱們的幫助,而且又與伊琳娜皇后做了一段時間的盟友,但這個人能屈能伸,絕對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所以他肯定會在伊琳娜皇后回去的路上動手腳,甚至讓皇后死在路上。”

“沒錯,我堂堂男子,怎能讓心愛的女人去爲我冒險?”李恪這時也是嘆了口氣道,岑長倩的話的確說到了他最擔心的地方。

不過岑長倩的臉上卻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道:“陛下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只需要有一個人陪着伊琳娜皇后一起回羅馬就行了。”

“誰?”李恪本能的問出來,但是他立刻就反應過來,岑長倩口中的那個人除了自己還能有誰?

以李恪的身份,借給狄奧多西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對自己不利,所以只要伊琳娜天天與自己呆在一起,保證安全肯定是沒有問題,更何況他身爲大吳的皇帝,若是去羅馬的話,肯定是帶着大量的艦隊去,以他們海軍的實力,哪怕是與羅馬海軍正面交戰,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去。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吳國初立,身爲國君的李恪若是冒然離開的話,會不會對國內造成什麼影響?萬一被趕出伊比利亞半島的哥特人趁機來攻的話,那麼對於吳國來說,絕對是一場生死悠關的大考驗。

想到這裡,李恪臉上也不禁露出猶豫之色,不過這時岑長倩卻接着又道:“至於國內的安全,陛下也不必擔心,您這次的出行肯定無法保密,因此我們索性就直接公開,告訴國內的百姓,讓他們知道羅馬發生了什麼,您是爲了護送伊琳娜皇后才離開的,這肯定會讓那些羅馬人心懷感激,再加上軍隊的威懾,最少在半年之內,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

“至於被趕到歐洲的西哥特人,他們想要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只有通過比利牛斯山脈兩端的山口,東端的山口已經落到我們手中,現在建陽城駐紮着重兵把守,兩側的山體上也建有炮臺,根本不用擔心哥特人的進攻。至於西端的山口,那裡是巴斯克人的領地,這些巴斯克人本來就不服從哥特人的統治,現在哥特人被趕走後,我們派使者與他們積極接觸,已經讓他們同意成爲我們的屬民,並禁止西哥特人通過西端的山口,所以除非對方從海上攻來,否則根本不會可能出現在伊比利亞半島!”

岑長倩足智多謀,而且年紀又輕,做事比較喜歡冒險,他知道李恪現在離開吳國可能會讓吳國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卻也知道,若是伊琳娜真的能夠成爲羅馬女皇,那麼帶給他們的收益也將是十分的巨大,至少在他看來,這個險值得冒。

李恪也知道岑長倩的才能,現在看他分析的頭頭是道,各方面也都有了足夠的準備,這讓他也不禁十分心動。只見他忽然站起來,在書房中來回走動幾圈,最後忽然一咬牙道:“好,既然如此,那我朕就陪伊琳娜走上一趟,至於國內的事,就交給你和方翼了!”

“謝陛下信任,微臣必定不負陛下所託,與衆臣齊心協力,共同守護我大吳江山的安全!”岑長倩也是一臉鄭重,最後想想,再次十分認真的叮囑道:“不過陛下這次此去羅馬,也要小心再小心,狄奧多西這個人十分能忍,但萬一被逼到絕路上,也很可能會放手一拼,因此陛下在對付他時,一定要不動則已,一動就必須把對方徹底拔起,絕對不能像君士坦斯二世那樣,留給他翻盤的機會!”

“這點我明白,另外爲了保證安全,我需要帶去一支強勁的軍隊,其中以海軍爲主,這件事你要和方翼商量一下,儘量多調幾艘主力戰船。”李恪聽後點了點頭道。

緊接着李恪又想到,這件事他還需要先與伊琳娜說一下,想必她在知道自己也要一起去羅馬時,肯定會十分高興吧!(未完待續)

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234章 謝縣令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42章 捕鯨船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348章 蒸汽船第15章 “神棍”西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71章 推廣酒精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68章 虎頭軍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0章 要動身了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2章 表兄張儉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06章 鬧洞房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288章 風癱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04章 慶功宴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306章 儋羅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704章 政變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50章 軍用食品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06章 儋羅第143章 軍紀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42章 駕崩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201章 慘勝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380章 倭國滅亡
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234章 謝縣令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42章 捕鯨船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348章 蒸汽船第15章 “神棍”西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71章 推廣酒精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68章 虎頭軍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650章 宴會上的小衝突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70章 要動身了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471章 再次徵調草原人第684章 美洲人的移民(上)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72章 表兄張儉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06章 鬧洞房第282章 人小鬼大的採兒第646章 君士坦斯二世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288章 風癱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204章 慶功宴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306章 儋羅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3章 本王要吃鯨魚肉第704章 政變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505章 遭遇土人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373章 火炮登場第50章 軍用食品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06章 儋羅第143章 軍紀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42章 駕崩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201章 慘勝第286章 母子相認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380章 倭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