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

看到武媚娘被人劫持,李貞的護衛終於反應過來,一半急忙去保護李貞的馬車,另外的人則衝上去攔截對方的馬車,這時那輛馬車剛啓動起來,速度還不快,幾個膽大的護衛‘噌~’的一聲跳上馬車,準備將車上的黑衣人拿下。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車上的黑衣人武藝高強,上去的幾個護衛還沒等施展開,就被車上的兩人幾腳踹了下來,甚至還趁機傷了幾個人,然後黑衣人立刻打馬狂奔,前面的護衛想攔也攔不住,而周圍的行人也急忙向兩邊躲,更讓馬車暢通無阻,眨眼之間就消失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馬車上的李貞和武美娘這時才反應過來,小美娘第一次經歷這種變故,整個人都被嚇傻了,過了好一會才驚聲尖叫起來,李貞雖然也嚇的面色慘白,不過倒還算鎮定,一邊命令護衛去追,一邊派人去管理治安的各個衙門去報案,並通知金吾衛全城緝拿。

而就在李貞爲了武媚娘被綁一事忙的不可開交,並且猜測到底是誰綁架武媚孃的同時,李愔那邊已經進到盧國公府,其中蕭文心自有府中的女眷在側殿招待,而李愔則被程懷亮帶着去了大殿。

剛一進大殿,就見到殿上兩人相對而坐,正在邊吃邊談,其中一個自然是程咬金,另外一個李愔也認識,竟然是李績那個老滑頭,而且李敬業就侍立在旁邊,看着自己爺爺和程老匹夫喝酒吃肉,他卻只能乾嚥着口水。

“晚輩李愔,參見兩位叔父!”雖然李愔的爵位比國公高,不過李愔可不敢在他們面前論什麼爵位,一切都是以私交來論,這兩位都是和李世民或李孝恭平輩論交,因此李愔叫聲叔父也不虧。

“六郎快請坐,我和知節可是等你好長時間了。”李績伸手請李愔坐下。笑呵呵的說道。李愔也不推辭,躬身還禮坐下,而程懷亮則和李敬業站在一起,陪他做一對難兄難弟去了。

“來,什麼話也別說,先幹上三杯再說!”還沒等李愔開口,程咬金重重的一拍李愔的肩膀,豪爽的端起小碗似的酒杯說道。李績一聽,哈哈大笑也端起酒杯。李愔做爲晚輩還能說什麼?無奈只能捨命陪酒鬼,三杯酒加在一起最少也有三兩,而且李愔還空着肚子,結果酒一下肚。腦袋立刻就有點發暈,急忙連喝了幾口甜湯纔算好受了些。

“咳~,不知兩位叔父召小侄前來,可有什麼要事?”李愔臉色漲的通紅,感覺脖子好像變粗了,舌頭也有點麻木,剛纔酒一入口,他立刻就察覺出來,這是酒廠第一批釀造的酒。儲藏了半年纔拿出來,酒勁特別大,再喝下去他可就真撐不住了,還是早點把正事談完纔好。

“呵呵,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現在石炭礦場上。缺人缺的厲害,聽敬業他們老提這個事,因此就想叫六郎來問問,看你有什麼辦法沒有?”李績斜了李愔一眼,裝作渾不在意的問道。

李愔聽後卻是心中暗笑。開始的時候,石炭礦的事一直在程懷亮、李敬業和自己這些小輩在搞,他們家裡的長輩只以爲是小孩子的把戲。並沒有太過在意。不過隨着石炭用途越來越廣泛,對石炭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石炭中蘊含的巨大利益也終於引起他們這些長輩的注意,開始將權力從程懷亮他們這些小輩的手中收回,並以家族的名義參與到石炭礦的管理之中,現在程懷亮他們在石炭協會中發言,已經不僅僅代表自己的意見,而是他們背後這些長輩們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想法。只是程咬金和李績這些人一向都隱在幕後,今天終於跳到前面來了。

“啓稟兩位叔父,小侄也一直在爲缺人的事頭疼着呢,可也是一籌莫展啊!”李愔做出一臉的苦笑說道。

關於礦場上缺人的事,其實從開礦之初就已經突顯出來,當初程懷亮他們爲了幫李愔,買下近一萬的吐蕃戰俘,不過後來隨着石炭礦發現的越來越多,這點奴隸根本就不夠分的。無奈之下只能花錢僱傭周圍的農夫,雖然人仍然差的多,但總算能讓礦場正常的運轉了,只是產量卻是慘不忍睹。

不過就算是僱傭農夫這個只能暫時解渴的辦法,卻還是有兩個極大的缺點,一是增加了探礦的成本,二是農閒時還好,沒農活幹的農夫很樂意找份工錢優厚的兼職,但是每當農忙時,他們立刻就會扔下鐵鎬,回家扛起鋤頭做回農夫,怎麼勸都勸不住,甚至增加工錢也留不住幾個,畢竟以地爲本的思想已經滲入到他們的骨髓之中,在他們看來,掙再多的錢,也沒有地上出產的那少少的糧食重要。

而在王家被李愔逼到絕路上,無奈一下子賠了許多礦場給他們之後,一下子使石炭工業協會的礦場增加了一倍。這雖然是好事,可卻也更加劇了缺人的危機,本來人手就嚴重不足,現在更是抽調不出人來,無奈之下,有許多礦場暫時被封存起來,先開發那些交通方便而且易開發的石炭礦。

但隨着蜂窩煤和焦炭的推廣,現在對石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石炭工業協會把持着石炭的絕大部分市場,可偏偏產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甚至加上王家也不行,眼睜睜的看着這麼一塊美味的蛋糕放在眼前,可是自己卻吃不到嘴裡,這纔是讓整個石炭工業協會所有成員感到最痛苦的一件事。

也正是因爲缺人的形勢如此嚴重,所以上次金州的難民一入長安,立刻引起協會內部人員的哄搶,甚至派人去了金州那裡,招了不難民進了礦場,結果讓一場註定要餓死、凍死不少人的災荒,完全消匿於無形。

“嘿!你說那些農夫怎麼那麼不開竊啊,我聽管事稟報過,他們幹上半年,就比年景最好的全年收入還要多,可那些人偏偏就是不願意!”程咬金一拳砸在自己腿上,臉上氣憤難平的說道。別看程咬金行事粗魯,好像是草莽一樣。但其實人家是世家大族出身,祖父和父親都有官身,從小受到的也是正統的儒家教育,所以對於農夫們的想法感到無法理解。

“知節,話也不能這麼說,若是那些農夫真的願意拋下農時,專心在礦場裡幹活的話,孔穎達那些腐儒先不說,就算是陛下也不會放過我們。”李績卻是苦笑着說道。李世民對農業十分重視。若是因爲開礦而導致農業受到影響,那他們的礦場也就開到頭了。

看着面前一唱一和演雙簧的兩隻老狐狸,李愔心中無限鄙視,這倆心黑手狠的老頭。另外還有秦懷玉、李景恆等背後的那幾個老傢伙,爲了解決缺人的事,可都是下了狠心了,正準備幹一件大事,不過別以爲他李愔什麼也不知道?

想到這裡,李愔乾脆笑了笑點明道:“兩位叔父,挖礦最合算的當然還是要用奴隸,咱們大唐可是允許奴隸買賣的啊!”

聽到李愔的話,李績和程咬金的眼睛都是一眯。四隻眼睛像刀子一般,上下打量了李愔幾眼,心跳都有些奇怪,不知道李愔是知道了他們的意圖還是和他們不謀而合?

“六郎,你的意思是?”程咬金忽然一笑,眼神中卻少有的露出讚賞的神色問道。

“嘿嘿。其實幾位叔父想必都已經有了打算,何必隱瞞小侄,況且小侄也是協會內的一員,對外,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叔父們想做的事,其實也正是小侄心中打算的事。”李愔笑嘻嘻的說道。

“哦?這麼說六郎你是同意成立捕奴隊的事了?”李績一聽大喜。

大唐不禁止奴隸買賣,所以豪門世家蓄奴成風。而這些奴隸的來源也很廣泛,除了大唐內部因爲貧困自願賣身或獲罪被罰爲奴外,另外對外戰爭也是奴隸的一大來源。除了這兩個外,再有就是由專業的捕奴隊提供的奴隸,這些奴隸大部分都是從境外捕捉回來,然後由專人送到各大城市銷售,比如大唐十分盛行的‘崑崙奴,新羅婢’,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兩種。

程咬金他們爲了解決礦工人手問題,終於把主意打到了這些奴隸身上,大唐的在外的捕奴隊大部分都是海盜或強盜,名聲也不太好,不過這些捕奴隊的身後都有不少世家的影子,因此程咬金他們組織捕奴隊也不算什麼太丟人的事。

“捕奴我同意,但捕奴隊我卻不敢苟同。”李愔卻是笑着搖了搖頭道。前段時間王子豪已經向他稟報過,程府和其它幾府上的商隊正在招收好勇鬥狠之徒,似乎有什麼舉動,李愔一聽就明白他們想做什麼,因爲他當初就是打算將對方往這條路上引的,看到自己的計劃初步獲得成功,李愔是興奮之極,今天對方終於要和他通一下氣了。

“咦?這是爲什麼?”李績和程咬金都是十分驚訝。

“嘿嘿,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幾位叔父是想派人到北方草原上,對那些實力弱小的遊牧民族下手吧?”李愔笑道。

“不錯!”李績和程咬金點了點頭道。礦工要求身體強壯,因此北方那些遊牧部落最合適不過,而且北方始終是大唐的一個邊患,再加上那裡部落衆多,他們派人去抓一些回來做礦工,即能解決自己的人手問題,又能削弱草原上的實力,實在是一舉兩得,就算是朝堂上的陛下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

“嘿嘿,我聽說那裡部落之間矛盾重重,而且生活又十分艱苦,爲了一塊水草豐美之地,就能引起兩個部落的火拼,既然如此,我們幹嘛還要費力去搞什麼捕奴隊,直接成立一個收奴隸的商隊,花錢向那些部落購買奴隸不是更好嗎?”李愔一臉陰險的笑道。

這就是他和程咬金、李績這些人的根本區別,在遇到一件事時,李愔最先想到的是花錢讓別人去解決,若是別人解決不了了,纔想到自己親自動手去解決,這是一種典型的後世企業主想法。而程咬金他們則不同,無論他們的地位有多高,但說白了他們就是地主出身,在賺到錢後,最先想到的是把錢藏起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亂花的。

因此在想到奴隸這件事後,程咬金他們第一反應就是成立捕奴隊,自己派人去捕奴,雖然麻煩了點,但畢竟成本很低,花不了多少錢,可是收購奴隸就不同了,一個奴隸可能不值什麼錢,可是千百個奴隸加在一起,這裡面的花費可就太大了,所以在本能上就對這個辦法有些排斥,根本沒有想過其中的利弊。

“兩位叔父,雖然收購奴隸的成本要比捕奴的成本高一些,但是好處也有不少。”李愔看程、李二人露出沉思的神色,急忙又繼續說道,“一來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讓人知道咱們參與捕奴的事,總歸是臉上無光。二是成立捕奴隊見效太慢,要先準備人手和物資,理清草原上的形勢和自己的實力,知道哪些部落能惹哪些部落不能惹等等,這些都要由得力的人手去辦,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開始捕奴,而且就算是捕奴,若是我們捕奴隊人手不足的話,一次送來的奴隸也不會太多,再加上礦上的消耗,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滿足礦場的需要。三來還能挑撥北方草原部落的內鬥,我父皇那裡也更容易說服一些。四……”

李愔緩緩的將捕奴的利弊分析出來,其實無非也就是一句話,那就是多花點錢事情變的簡單快捷,少花點錢就會變得麻煩見效慢,而現在他們根本不差錢,反而是多等一天就損失一天能賺的錢,讓他們看着辦吧!

最後程咬金和李績合計了一下,終於算是被李愔說服了,不過他們還和其它幾人商議一下,若是沒有異議的話,到時再和李愔一起去見李世民,畢竟這麼大的事情,不事先和當今陛下通氣怎麼行?不過能消弱北方異族的實力,還能增強自身,想必太宗陛下也不會反對。

事情商議完畢,而通過這件事,讓程咬金和李績也對李愔刮目相看,以前他們只是聽說李愔如何機智聰慧,可是一直沒有正面打過交道,所以體會不深,直到今天這件事後,才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到李愔的才能,不由自主的拿旁邊的程懷亮和李敬業做比較,最後只能苦笑的搖了搖頭,自己的兒孫還真比不上眼前的這個齊王。

“啓稟國公,夫人想請齊王前去!”正在這時,外面忽然有侍女進來稟報。(未完待續)

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35章 滅族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348章 蒸汽船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1章 飲宴聽琴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204章 慶功宴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94章 黑馬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6章 大唐備戰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06章 鬧洞房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23章 長安態勢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635章 滅族第29章 吐蕃大使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106章 鬧洞房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
第557章 李愔的便宜不好佔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635章 滅族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606章 第二條航線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348章 蒸汽船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11章 飲宴聽琴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204章 慶功宴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674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31章 李愔給李恪的重禮!第187章 先過我大唐皇子這一關!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194章 黑馬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6章 大唐備戰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625章 蘇伊士運河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72章 李世民吃醋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06章 鬧洞房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23章 長安態勢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635章 滅族第29章 吐蕃大使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106章 鬧洞房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169章 不拿感情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