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開放私人辦報

看到這種情況,大唐勇敢的貴族女性們終於站了出來,用自己的纖纖玉手寫出一篇篇文章,紛紛向報紙投稿。雖然她們身體嬌弱,但是語言卻極爲犀利,不但指責那些反對者食古不化,而且冷血無情,只顧着對文體發難,卻絲毫沒有看到文中張劉氏一家的孤苦無依,如此捨本逐末之舉,簡直是讓她們這些小女子感到齒冷云云。

大唐是個開放的年代,雖然初唐的女子還沒有盛唐時的彪悍與奔放,但在作風與行事上,卻已經有了幾分雛形,一個平時在家中嬌怯怯的豪門小姐,很可能就是在報紙上將老夫子罵的狗血淋頭的彪悍作者。而正因爲這批娘子軍的加入,立刻讓支持李愔兩人的力量大增,很快就與反對者鬥了個旗鼓相當。

不過就在雙方論戰之時,討論的焦點從一開始的白話文之爭,慢慢的開始向其它方面波及,比如就有人將戰火燒到工商業與農業的人口爭奪上來。因爲李愔文中除了講述了張劉氏一家的經歷外,還重點介紹了張劉氏進工廠前後的生活對比,極大的讚揚了工商業發展對社會做出的積極一面。

對於這一點,許多世家子弟出身的士子自然是極爲不滿,因爲這已經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所以藉着這次機會,許多人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極力誇大工商業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大唐各個新興的工商業主們也終於坐不住了。

工商業是個來源很複雜的新興階級,除了原來就以行商、做工、開礦等職業爲生的工商業主外,另外還新加入了其它階層的人,比如少數抓住機會或通過自身努力,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人。不過現在佔據着工商業主最主要地位的。正是被李愔拉下水的大唐新興貴族。新興貴族們把持着朝堂上的核心權力,讀書人無論是科舉還是做官,都需要這些新興貴族們的推薦。這也就造成了,在每個新興貴族門下,都匯聚着大量的讀書人。

當這些新興貴族看到自己所依賴的工商業受到攻擊後。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紛紛發動身邊的文人開始反擊,雖然這些文人也有自己原本的立場,但是面對關係到他們仕途的大唐貴族,還是有不少人選擇了迎合,因此一時間支持李愔者聲勢大漲。

另外舍得一提的是,報紙本來就是李愔爲了打擊五姓七望所搞來的工具,他自然不會讓這個工具對自己有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刊登文章時。李愔和燕北做了一些操作,將反對自己的文章儘量減少刊登量,而支持自己一方的文章卻佔用了大量篇幅。如此不公平的做法。雖然招來很多人的私下謾罵,但效果卻極其明顯。很快,受報紙影響的大唐輿論界,也慢慢的轉爲對李愔有利的方向。

“六郎,你的一篇文章可把咱們報社害苦了!”報社所在宅院的一個涼亭裡,燕北正在向李愔大倒苦水,這段時間不但李愔受到攻擊,連帶着大唐日報也沒好過,而做爲報社的主編,燕北身上更是扛着巨大的壓力,若不是背後和李愔和李恪兩人頂着,他還真有點撐不下去。幸好現在風向總算變了,他才感覺身上輕鬆了不少,同時也終於有時間報怨李愔了。

“燕兄,你那算什麼,我纔是真正冤枉的人呢,本想借着六哥的名頭沾點光,可沒想到無緣無故的陪着六哥被那麼多人罵,甚至連我那位舅舅也狠狠的訓了我一頓!”相比燕北只是單純的頂着壓力,倒黴的李治纔是最無辜的一個,採訪的時候他只是打打下手,而且還因爲那個僞劣的鯨魚肉,噁心的幾天沒怎麼吃飯,本想讓六哥補償一下,在文章加上自己的名字,滿足一下自己發表文章的虛榮心,沒想到竟然遭受到無妄之災。

“六弟,這件事你做的的確欠考慮,當初我就說你那篇文章不妥,可是你非要發表,怎麼樣,惹了衆怒了吧?”李恪也少有的對李愔提出批評。

“是是是!這件事都是我不對,沒有事先想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給各位都帶來不少的麻煩,李愔在這裡向各位兄弟賠禮道歉了!”李愔不停的向三人道歉,只是看他笑嘻嘻的樣子,實在沒什麼誠意。

一篇白話文報道竟然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其實李愔也有些意外,甚至後面的事態還出現了失控,幸好報紙是他的一畝三分地,再加上爭論的焦點慢慢轉變爲工商業與農業的人口之爭,對於這點他可是準備充足,明暗兩種手段齊下,很快將局面扳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六郎,你看看最近的稿子,受你那篇報道的影響,再加上你那本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嘗試着用白話寫文章了,咱們報紙若是刊登吧,可能會丟失掉很大一部分讀者,若是不刊登吧,可有你那篇文章在前,這讓報社裡的人是左右爲難啊!”李恪抖了抖手中的稿子,這些全都是報社收到白話文投稿。

“不錯不錯,咦,竟然還有人用白話寫文章來攻擊工商業?”李愔一聽很感興趣,拿過來隨手翻了翻,發現裡面的內容五花八門,寫什麼的都有,而且還有人在提倡白話文的同時,對工商業提出批評,可謂是十分新奇。其實這些應該還不算是真正的白話文,倒是和三國演義那種半白話有些相似,只是文章裡文言的氣氛更加濃重一些。

“六郎,別光顧着看啊,你快想個辦法,這些白話文章該怎麼處理啊?”燕北也是一臉着急的問道,爲了這個事,他和李恪已經愁了好幾天了,所以這才把李愔叫來,一是問罪,二來就是讓他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好辦,不就是白話文嗎,那乾脆再辦份白話文的報紙吧!”李愔滿不在乎的說道。

“再辦報紙?”不但燕北和李恪感到驚訝,連正在喝茶的李治聽後,都差點被嗆了一下。他們三個都知道,大唐日報雖然是李愔一手創辦的,但是背後卻有李世民的支持,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有人都認爲大唐日報是朝廷對外宣傳的喉舌,甚至將其看成一種特殊的邸報,根本沒想到大唐還能有第二份報紙。

“不就是再辦份報紙嗎,至於你們如此驚訝嗎?”李愔這個後世人在思想上,顯然與李恪他們之間有代溝,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只辦一份報紙,甚至大唐日報也只是他樹立起來的一個樣板,目的就是讓所有人看到報紙的作用,然後爭相辦立起各種各樣的報紙,從而加快整個社會信息的流通。

“六郎,一份報紙就已經夠賠錢的了,若是再多一份的話,會不會……”燕北有點忐忑的問道,他現在可是大唐唯一報紙的主編,但若是再多一份報紙的話,那自己的身價可就要下降了。

報紙雖然賠錢,但那點錢對李愔來說,卻根本不值一提,因此燕北的話一出口,他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心中所想,於是笑呵呵的說道:“燕兄,報紙最大的作用是傳播信息,若是隻靠你我的力量,很難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所以報紙這個行業遲早都要開放給私人的。”

聽到李愔的話,李恪立刻皺起眉頭,經過這段時間,他可是深切體會到報紙所帶來的影響力,所以有些擔憂的說道:“六郎,你想再辦份報紙我不反對,不過報紙可是一件利器,若是不掌握在咱們手中,恐怕以後會反受其害啊!”

李愔聽後卻是露出一個自得的笑容說道:“嘿嘿,六哥放心,在剛開始辦報紙的時候,我就已經和父皇商談過這件事,而且也有相應的制衡之道,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報紙反被它人利用。”

聽到李愔如此說,李恪和燕北都放下心來,李治則對六哥說的那個制衡之道很感興趣,一直追着李愔問,不過李愔的嘴巴一向很嚴,任他問了半天也沒問出其中關鍵,只是得知李愔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很快就會開放私人報紙的開辦。

長安城南的一片青翠竹林裡,一陣風吹過,伴隨着沙沙做響的竹葉摩擦聲,另外還有絲竹與遊人的歡笑喧鬧之聲。在竹林中的一片空地上,正在舉行一場聚會,聚會的人大都身着士子長衫,三五成羣或吟詩或談琴,看上去好不風雅。

來這裡參加聚會的人,都是大唐國子監中的學生,國子監就是大唐設立的官學,也是全國教育系統的最高學府,科舉中能夠進士及第者,大都出自國子監中,甚至若是中進士者不是國子監中出身,以後爲官恐怕也會困難重重,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國子監幾乎是所有讀書人都爲之嚮往的求學聖地。

不過國子監卻不是那麼好進的,除非是祖輩或父輩身有官爵,否則根本沒有資格進到裡面。而且按照官爵的高低,進去求學的士子也會被分到不同的學院中,學習相對應的課程,比如最高的國子學只招收三品及以上的貴族子弟,而太學則招收五品及以上的貴族子弟等等,可以說從入學上就體現出大唐的階級森嚴。(未完待續)

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31章 狗頭金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94章 吞蕃城第737章 樑皇山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737章 樑皇山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98章 無花果樹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3章 新式捕撈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章 捕奴船隊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464章 寒災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12章 回長安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
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105章 把齊王府當傻子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2章 大唐的美好生活第431章 狗頭金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294章 吞蕃城第737章 樑皇山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47章 太原王公子第736章 文心的請求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72章 推行漢化的糾結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737章 樑皇山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716章 明德殿之爭(下)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697章 一舉三得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65章 我等你們盧氏求着我退婚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8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98章 無花果樹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3章 新式捕撈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79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492章 出租火器部隊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414章 奴隸探索第602章 瘟疫肆虐第61章 人人逐利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3章 捕奴船隊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266章 長安雜事(上)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464章 寒災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12章 回長安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38章 捕鯨業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