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

軍隊是統治者最有力的手段,也是統治的基礎,對於這方面,李愔自然是十分萬分重視,和陸青他們商量了幾天,最後終於敲定一個方案,那就是先海後陸的原則,畢竟臺灣這種島嶼,發展陸軍基本沒什麼太大的用處,只有海軍纔是正途。

本來陸青手下就有一萬多軍隊,再加上在島上吞併了其它勢力後,又有楊暕手下勢力的加入,總兵力達到了三萬餘人。

不過這三萬人裡的水分可是極大,有相當一部分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甚至還有一些年紀都已經嚴重超標,對此李愔不得不和陸青他們將軍隊淘汰一部分,最後挑選出一萬五千人的精銳,這些人都是年齡在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將官的年齡可以適應放寬,而且這些精銳全部都被編入海軍之中。

這些人被挑選出來後,編制完全被打亂,然後進行統一的劃分,現在暫時分爲營、隊、什三級單位,長官分別爲校尉、隊正、什長,其中每什十人,十什爲一隊,十隊爲一營,每營也就是一千人。至於營以上的編制,則暫時沒有設立,因爲按李愔的描述,以後就算是有戰爭發生,最多也只是與小股敵人戰鬥,太大的編制也沒什麼用,營這個編制就已經足夠了。

另外在校尉之上,還設有郎將、將軍、大將軍三個更加高的軍職,其中郎將可以統領五營,而將軍則沒有統軍數量的規定,至於大將軍,則只是一個虛銜或臨時設立的職位,一般只有大規模的會戰或有人立下天大的功勞時,纔會被李愔任命爲大將軍。

一萬五千海軍被分成十五個營,現在由周龍和陸青兩人負責操練,其中陸青被李愔任命爲流求將軍,統領着自己手下的第一支海軍,而周龍雖然負責操練,但卻和虎力一樣,都沒有正式在海軍中擔任職務,因爲他們一個擅長練兵,一個擅長陸戰,在海軍中發揮不出自己的長處,所以暫時還在李愔的親衛之中任職。其中周龍還好,他對練兵十分的有一套,所以倒是可以幫上忙,這次估計會在臺灣多呆一段時間。

另外海軍雖然是發展的重點,不過臺灣島上也不可能沒有一點防衛力量,畢竟島上還有不少土人,所以在被淘汰的一萬五千人裡,挑出一萬相對不錯的,分別駐紮到各個縣內,剩下的五千人中,大部分都被分配到行政和司法部門,或爲警察或爲驛卒等等,反正都有固定的去處,每月的俸祿雖然不多,但卻足夠養活一家幾口人了。

相比較而言,軍隊的改革還是十分順利的,畢竟軍令如山,只要李愔吩咐下來,陸青等人沒有異議的話,立刻就能得到執行。倒是在政事上的改革有些麻煩,雖然反對力量弱小,但這些畢竟牽扯到臺灣民生的各個方面,而且李愔又搞行政與司法分離,他自己卻又沒這方面的經驗,所以下面的人一時間都十分不適應,開始時自然是一團糟。

對於這種情況,李愔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畢竟他也只是參照後世的一些行政機構,可是對於這些機構的運行方式,他也只是知道一點皮毛,根本不適用現在的情況。幸好李愔總算是找對人了,代替他行使刺史大權的崔巍做了二十多年的官,行政經驗豐富無比。而做爲都察院長的陳宮也是個奇才,很快領會了自己都察院的職責和工作方式。

有這兩個人在,臺灣新政府從那種一團亂麻的狀態,慢慢的被他們理清了條理,並且一點點的走上正軌。其實對於行政與司法分離,李愔也沒有什麼信心,只不過他知道一點,將行政與司法權放在同一羣人手裡,必然會滋生腐敗,畢竟自己監督自己,每個人又不可能都是聖人,不出問題那纔是怪事!

其實說到底,臺灣這裡不但是向海外開拓的第一步,也是他在行政上種下的一塊實驗田,趁着他現在還年輕,不但有時間,而且有資本犯錯,所以無論在臺灣這裡的政體是否成功,對他來說都是一個積累經驗的機會,而且在慢慢的改進中,總有一天會將自己理想中的那種政體完善起來。

李愔他們在二月間來到流求,除了與楊暕相見後,接下來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對臺灣的軍政體系進行改革,一直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軍事上的改革總算是完成了,剩下就是在陸青和周龍的帶領下,使新整合的軍隊產生戰鬥力了。

不過在政體上的改革,卻纔剛剛走上正軌,而且這才僅僅是基隆這個首府附近,臺灣剛劃分的幾個縣卻還沒有開始正式的改革。不過現在已經是四月份了,李愔可沒時間在臺灣耗着了,畢竟惜君再過兩個月就要生了,他一定要趕在自己第一個孩子出生前趕回長安,畢竟從本質上來說,他還是一個超級顧家的好男人。

對於李愔如此不負責任的中途離開,崔巍和陳宮這些臺灣官員都有幾分腹誹,畢竟表面上臺灣的官制和大唐差不多,可是在內部卻已經被李愔改的面目全非,以前大唐的那套行政經驗根本就行不通,一切他們也都是在摸索之中,好不容易有點起色了,李愔這個始作俑者卻要回長安等老婆生孩子,這種行爲簡直是惡劣之極。

可是崔巍他們再不滿也沒辦法,誰讓李愔是這裡的老大呢,他們這些苦命人都是跟着人家混飯吃,哪怕再難也得咬牙忍下去。不過相比來時,李愔這次回去帶的人卻要少的多,比如崔玉和王況這些來臺灣搞種植園的人,現在也正在緊要階段,土地雖然有了,但人手和土地的清理都還是個大問題,所以他們必須要親自坐鎮。

另外燕北也因此留了下來,本來他藉着自己的身份,搞了不少的奴隸,可是這小子實在是太貪心了,佔的土地面積太大,那點人手根本就不夠用,而且他看到島上奴隸緊缺的狀況,立刻打算操起自己在登州的老本行,搶了崔巍組織捕奴隊的職務,很快就組織起官方的捕奴隊,另外他還私人招收了不少李愔淘汰掉的士兵,打起了燕家捕奴隊的旗號,跟着官方的捕奴隊一起行動,現在正玩的不亦樂乎,根本不願意放棄這麼一個大好的發財機會。

反正燕北本來就不是個合格的長史,有他沒他都是一樣,既然他想留下,李愔也就沒強求。如此一來,回長安的人中,只剩下他和李恪、李惲、李貞四兄弟,最後還有夢雪和武媚娘,只不過武媚娘在到登州時也會留在那裡,畢竟她的身份實在不好進長安。不過在除了這些人外,李愔卻還想帶另外一個人回去,只是這個人卻不是那麼好說服的。

“六郎,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你只要把採兒帶去長安就行了,她長這麼大,還沒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至於我這把老骨頭,在臺灣呆了這麼久,早就有了感情,所以就讓我死在這裡吧!”楊暕一臉淡然的開口說道。

“舅父,你在外漂泊了這麼多年,難道真的一點也不想長安嗎?”李恪有些急切的說道。

雖然楊暕身患絕症,不過可能是這段時間與李愔兄弟相認後,精神一直十分的愉悅,所以那種暈眩的症狀發作的極少。而李愔看到這種情況,就想帶楊暕回長安一趟,順便與母妃見見面,畢竟若是知道自己的二哥還活着,母妃還不知道會高興成什麼樣子?

“國已破,家已亡,長安對我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可留戀的!”楊暕臉色有些不自然的說道。長安原本就是大隋的都城,可是現在要他以亡國皇子的身份再入長安,就算他再怎麼豁達,心中也難免有幾分抗拒。

“舅父,難道你就不想再見一見母妃,甚至再見一見外祖母嗎?”一聽楊暕如此說,李恪旁邊的李愔也開口說道,其實他和李恪也明白自己這位舅父的心理,只不過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而且楊暕又身患絕症,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再也見不到了,如果不趁着現在去見一見長安的親人,其它的不說,日後若是讓母妃知道,肯定會把他們罵的狗血淋頭。

“這……”一聽李愔提到自己的母親以及九妹,楊暕也不禁有幾分躊躇,雖然他擔心母親知道自己的病後會受不了,不過哪怕是遠遠的看她老人家一眼,自己就算是死,也算是無憾了!

“舅父,不要再猶豫了,父皇那裡你也根本不用擔心,他是個十分自信的人,絕對不會因爲您的身份而做什麼,況且您現在又是這種情況,再加上又有母妃在,我敢打賭,只要父皇見到您,肯定會給採兒一個封號,這對採兒來說也是件好事啊!”李恪也接着勸道。

聽到李恪又提到最心愛的女兒,楊暕的臉上更加躊躇,臉上也是變幻不定,看樣子還是無法下定決心。

李愔看到這裡,忽然眼珠一轉,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

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33章 採訪(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29章 藍寶石?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11章 落魄漁民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99章 長安局勢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350章 試槍(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8章 殺豬吃肉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4章 援軍到了!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294章 吞蕃城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547章 偶遇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32章 鬼哭島,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485章 情定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306章 儋羅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06章 鬧洞房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742章 駕崩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17章 追擊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
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110章 王況的父親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325章 偷襲泗沘城第55章 雉奴,吃東西一定要小心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133章 採訪(下)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429章 藍寶石?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25章 王子豪的意外回答.第525章 採兒的急智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11章 落魄漁民第394章 納異族女子爲妾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99章 長安局勢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350章 試槍(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8章 殺豬吃肉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569章 食物匱乏的船隊第40章 金光閃閃的商路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64章 援軍到了!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81章 精簡版大唐冬運會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294章 吞蕃城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257章 請楊暕回長安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591章 發現夏威夷第226章 六分儀成功了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547章 偶遇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32章 李恪啓航第227章 蒸汽機車與武媚娘有請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83章 又中了你的算計了!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36章 文心發火第332章 鬼哭島,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485章 情定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306章 儋羅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06章 鬧洞房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742章 駕崩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29章 呂萬的新計劃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317章 追擊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