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

“全軍準備!”隨着劉仁軌的一聲令下,剛纔還如同木雕般的火槍手好像一下子活了過來,肩上的火槍一下子擎在手中,火藥和槍彈早已經上好,而且鬆口也用藥紙塞住,這樣不但可以更加密封,而且還能防止槍彈從槍口滑出來。

第一排的火槍手舉槍瞄準,第二排、第三排準備,而在他們的正前方,則放着數排披着鎧甲的木頭人。隨着劉仁軌的命令,第一排的三十多名士卒‘呯’的一聲同時開槍,然後退到最後裝填彈藥,等到前兩排的士卒射擊完之後,他們已經裝填完畢,再次向前舉槍射擊。

這種三段擊的射擊方式,使得槍聲連綿不絕,前方更是形成一片不間斷的彈幕,前數十步開外的木頭人打的是木屑紛飛,哪怕是再堅固的鎧甲,也會被小小的彈丸給擊穿。

後面的李世民等人手持着望遠鏡,遠遠的觀察着火槍射擊的效果,當看到那些厚重的鎧甲被輕易射穿時,他們身上都感覺到一絲涼意,若是當年他們在戰場上遇到這種武器的話,估計早就被打成篩子了。

這百名火槍兵一共打了十數輪,期間因爲火槍的槍管太燙,士卒們還用隨身攜帶的涼水給槍管降溫,不過即便如此,射擊速度也沒有受到多少影響。這讓李世民他們驚喜的發現,這種火槍不但穿透力比弓箭強,而且也不像弓箭手那樣,每射出幾輪箭就要休息一下,可以說只要火槍不損壞,火槍手幾乎可以從戰鬥開始一直射擊到戰鬥結束。

看到火槍的這種好處,李世民和李靖等老將都是兩眼放光,同時也開始受不釋手的撫摸着手中的火槍。臉上更是帶着一種十分曖昧的表情,看上去好像色狼在撫摸一位絕世美女光滑的皮膚一般,讓人看上去是不寒而慄。

“好!好!好!有如此利器相助,我大唐還有何懼?”火槍的射擊演示剛一停下,李世民立刻大笑着上前說道,同時對劉仁軌和火槍手們也是讚賞有加,至於李靖這幫老將們,則立刻將劉仁軌圍了起來,詢問起火槍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

好不容易讓衆人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李世民又帶着各位老將上前,仔細查看了一下火槍的射擊效果,結果發現那數排的木頭人中,第一排受到的傷害最大,不但鎧甲被打成了篩子。甚至有些木頭人都被打穿。而第二排受到的傷害雖然比不上第一排,但只要被打中,一般鎧甲都被打穿。

另外李世民他們也都明白,這還是中槍後不會倒下的木頭人,若是放在真正的戰場上,那麼無論多少敵人涌來,只要火槍除的火力足夠。那麼就能將敵人一層層的射殺掉。唯一可慮的是,現在火槍的射程和弓箭差不多,所以戰場上的火槍手也並不完全安全,另外身邊也一定要有其它軍隊保護才行。畢竟若是讓這些不擅近戰的火槍手被敵人纏上的話,那麼很可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看完火槍的演示後,李世民他們又迫不急待的觀看了火炮的演示,結果那百名火槍手立刻又充當火炮手。開始裝填彈藥,雖然這些人中只有十名真正的火炮手。不過其它人也學習過火炮的操作,雖然實戰可能不行,但演示一下卻也沒什麼難度。

當二十門火炮一起衝着遠處的城牆開炮時,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讓所有人都有種熱血沸騰之感,特別是李世民這些沙場老將,更是一眼就看出了火炮的價值,雖然這種火炮真正的殺傷力並不是很強,但是那種威懾力卻是無與倫比,試問在兩軍還未接觸之時,火炮卻能將炮彈打到對方的軍隊之中,而且只要擊中士卒,幾乎是中之必死。

再加上火炮的吼聲如雷,未見其面就已先奪敵人之志,所以在兩軍交鋒之時,火炮很可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另外火炮在攻堅方面的威力也是極強,用於演示的那面城牆在二十門火炮的攻擊下,很快就從中間倒塌,雖然這面城牆並不能與真正的大城城牆相比,但卻也十分堅固,沒想到這麼容易就被火炮給轟塌了。

見識了火炮的火槍的不凡威力後,李世民等人是大喜過望,不但當場賞賜了劉仁軌和衆位火器營的將士,而且還立刻召見了隨他們一起來的幾位工匠,同樣賜下不少的財物,同時命他們就留在這霹靂院,院中的一切物資暫時全都由他們的調派,等到將火槍和火炮製造出來後,他還會重重有賞。

就在李世民爲得到火槍和火炮這種利器大爲興奮的時候,長安城的東宮之內,身爲太子的李承乾一把抓過旁邊的花瓶,然後狠狠的摔到地上,結果濺起一地的碎瓷片。而看到李承乾發火,殿中其它坐着的衆人彼此對視一眼,目光中都帶着一絲無奈之色。

“太子,魏王雖然受到重賞,但他一向受陛下寵愛,現在又將括地誌修好,所以受些重賞也是應該的,所以殿下不必爲此太過生氣!”下面坐在首位的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說道,這人身穿王服,而且還是親王服飾,不過年紀卻比李承乾這個太子還要大,所以對方自然不是李世民的兒子,事實上,他名叫李元昌,是李世民的七弟,現爲漢王。

李元昌是李承乾的叔父,也是太子一系的重要人物,平時李承乾對李元昌十分禮遇,所以有些話別人不能說,但是李元昌卻可以說。

而滿臉怒火的李承乾聽到叔父的話,立刻變成滿臉委屈的模樣道:“七叔,賞賜也就算了,可是國有禮法,一切都得按規矩行事,可就因爲李泰修了本書,竟然接二連三的賞賜,每月的用度也是大爲增加,規格比我這個太子還要高,這不是偏心是什麼?”

李承乾越說越怒,最後又用拳頭狠狠的砸了桌子一下。其實也難怪他生氣,李泰奉命修一本記述唐貞觀年間疆域政區的地理書,名字叫做括地誌,本來這本書是在兩年後才完成的,不過李泰感受到李愔的威脅,命人加緊編寫,終於在上個月完成,結果被李世民大加賞賜,本來這也很正常,但李世民對李泰實在有些偏心,賞賜起來就沒完,而且還提高魏王府每月的用度,規格比太子的東宮還高,這讓李承乾自然是又氣又恨。

“殿下,現在生氣是沒用的,而且陛下對魏王的寵愛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該如何應對魏王的這種咄咄逼人之勢?”正在這時,僅坐在李元昌下首的一位紫袍大臣說道,這人雖然穿着官服,但長相卻是極爲威武,鼻尖略帶彎曲,看上去十分有城府,若是李愔在這裡的話,一定會認出來,對方正是現任吏部尚書的侯君集。

看到侯君集出口相勸,李承乾的心腹之一,已故的大唐名相杜如晦之子杜荷也開口道:“侯尚書說的不錯,經過此事之後,魏王一黨肯定會聲勢大振,到時咱們若是不做出反擊的話,肯定會令對方更加囂張,今天我遇到柴令武時,那小子都是拿鼻孔看人,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

杜荷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在座之人的一片共鳴,涵養淺一點的,已經開始在大罵魏王黨目中無人,少數不說話的人也是面色陰沉,雖然李承乾纔是大唐的太子,但是魏王卻憑藉着陛下的寵愛,糾結黨羽與他們做對,特別是最受寵愛的齊王李愔退出皇位之爭後,長安城中再無人可與李泰爭寵,導致魏王的聲勢大振,連他們這些太子一系的人都要讓對方三分。

不過殿中這些太子黨們雖然吵吵嚷嚷,但最後卻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魏王黨的權勢全都來自於陛下對魏王的寵愛,想要解決現在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太子比魏王更受寵愛,可惜這根本就不是他們能改變的。

聽着下面之人的吵嚷,李承乾也只感覺頭疼萬分,最後乾脆讓大家都散了,只留下李元昌、杜荷和侯君集三人。

四人來到李承乾的書房之內,然後分別坐下,又是李元昌率先說道:“殿下,現在魏王越來越得勢,太子您已經被逼到絕境之中,咱們只剩下最後一個辦法了,還請太子您早做決斷啊!”

李元昌的話一出口,李承乾的身子卻禁不住一顫,臉色也變得極爲蒼白,過好一會兒,這才用嘶啞的聲音道:“皇叔,咱們還沒到那一步,一切還要從長計議!”

而旁邊的侯君集也皺着眉頭道:“漢王殿下,太子說的不錯,現在魏王雖然勢大,但是朝中的大臣卻極少有人支持他,所以只要太子殿下不犯什麼大錯,陛下就不會有什麼藉口提廢立之事,因此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太子殿下您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能意氣用事!”(未完待續)

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13章 新式捕撈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306章 儋羅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66章 風議郎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636章 戰利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89章 人渣李愔第81章 碧玉指環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32章 採訪(上)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366章 風議郎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194章 黑馬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91章 暴打李佑第121章 崔氏女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34章 謝縣令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332章 鬼哭島,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35章 滅族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111章 工商論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58章 殺豬吃肉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95章 毒癮發作
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106章 黃河幫,黃河王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22章 女眷們的詩會(上)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13章 新式捕撈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306章 儋羅第732章 對長孫無忌的發難第366章 風議郎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636章 戰利品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48章 侃暈王公子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277章 參觀道學院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628章 王方翼與岑長倩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80章 倭國滅亡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89章 人渣李愔第81章 碧玉指環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132章 採訪(上)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39章 林邑內亂(中)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366章 風議郎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194章 黑馬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683章 爪哇刺史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91章 暴打李佑第121章 崔氏女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34章 謝縣令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332章 鬼哭島,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753章 五皇聚首第188章 兩個題目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693章 叢林中的小隊第197章 釣上一條大魚第635章 滅族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111章 工商論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689章 馬氏種植園(下)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484章 楊妃的幫助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58章 殺豬吃肉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95章 毒癮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