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掌控經濟

“兩百枚銀幣,這批貨你拉走!”熱鬧無比的茶樓內,一個風塵僕僕的大鬍子商人對旁邊的人說道,他旁邊的人同樣一副商人打扮的模樣,不過卻比他看上去要整潔多了,應該是金城本地的座商。而商人說完話後,拿起桌子上的茶碗一飲而盡。

“胡掌櫃,兩百銀幣也太貴了吧,上次也是這麼多貨物,你可是隻要了一百八十銀幣,現在怎麼一下子漲了二十銀幣?”那個座商有些不滿的道。所謂座商就是在本地擁有店鋪,平時只負責貨物的終端銷售,不像行商那樣帶着貨物四處販賣。

“這怎麼能一樣?上次我帶來的是登州布,而這次卻是質地上佳的河北布,別的不說,光是運費上就貴出不少,再加上布匹的質地又比登州布強,我只加二十銀幣已經是看在老主顧的面子上了,若是你不要的話,那我可就賣給別人了!”大鬍子商人是個急性子,說話的語氣也比較衝,不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人說話一向如此,因此旁邊的座商也沒有生氣。

另外這個座商也知道,金城這邊是中韓與北韓的貨物集散地,像大鬍子運來的這批布,的確是上好的河北布,而中韓與北韓雖然有許多紡織廠,但出產的都是毛紡織品,這些東西冬天穿着還行,其它時候還是穿棉布的多,所以根本不愁銷路。

想到這裡,這位座商立刻笑道:“行,兩百就兩百,不過我可沒有現錢,還是按老規矩,我給你準備兩百銀幣的呢子和毛毯,到時你運回去又能賺上一筆!”

大鬍子一聽哈哈大笑,拍了拍旁邊這位老主顧的肩膀。然後兩人起身去交割貨物,畢竟那個大鬍子也不會在金城呆太久,對於他這種行商來說,時間就等於金錢。

看着兩個商人眨眼之間就談好了一樁生意,旁邊桌子上的李治低頭喝了口茶,然後又看了看茶樓中的其它人。這座茶樓名爲廣進茶樓,取‘財源廣進’之意,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很俗,但卻十分適合這裡的定位,因爲這座茶樓位於金城的商貿區內。主要就是給來往的商人們談生意用,像大廳裡的商人都是談一些不太重要的小生意,若是不想讓人聽到的話。可以去樓上的雅間。

李治昨天參觀了工廠與學校後,晚上總結當天的得失,但是除了看到推行漢化的必要性與效果外,他卻總覺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麼,直到最後才忽然想起來。原來自己忘了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掌控當地的經濟。

陸洪之所以帶李治去參觀兩座工廠,其實並不僅僅是讓李治看到推行漢化的成果,另外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通過這兩個標誌性的工廠告訴李治,現在中韓與北韓的經濟完全掌握在漢人與官府的手中。絕大部分的工廠都是由漢人開辦的,而且中韓與北韓只出產糧食、紡織品與加工食品,其它的生活必須品卻全都需要從海外進口。而這也在官府與漢人的手中,可以說離開了漢人,中韓與北韓的所有人幾乎都沒辦法活下去。

也正在有了這個前提條件,所以官府在推行漢化之時,三韓人才會如此的配合。而李治在想通了這一點後。今天早上剛一起來,就讓陸洪帶着自己來到這座匯聚各地商人的茶樓中觀察。果然發現來這裡交易的大都是漢商,偶爾纔會有一些三韓商人在大廳裡交易,而且他們的交易對象也往往是漢人。

旁邊的陸洪看到李治觀察的如此細緻,也不禁面帶微笑,對方能自己領悟到這些,足以說明殿下的這些安排沒有白費。

兩人在茶樓中呆了一上午,然後纔回到住處,而李治將在茶樓中的收穫再次記錄下來,特別是關於經濟掌控方面,更是有了不少的心得,比如整個中韓與北韓,平時吃的食鹽都需要從登州進口,其它更是小到一枚縫衣針,大到房子裡的傢俱,竟然都需要進口,由此可見當地的經濟已經嚴重畸形,必須的依靠外來經濟的補充才能生活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李治又到了北韓看了看,發現那裡和金城這邊差不多,所有三韓人都以說漢語、穿漢服爲榮,想盡辦法將自己的等級提升上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李治他們離開金城,李佑也沒有露面。

李治他們的下一站是蝦夷島,那裡的情況與三韓差不多,各個方面都在進行着推行漢化,這些草原人無論男女,都在努力學習漢語、改漢姓,爭取讓自己向漢人更靠近一些,不過他們也並沒有放棄原來的遊牧生活,這是因爲李愔需要他們保持彪悍的本性,以便他隨時可以將這些草原人召集起來,成爲自己向外開拓的一把戰刀。

其實現在蝦夷島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李愔命人在島上建了五座城池,分別位於東西南北以及島中央,這五座城池中都派駐有漢人的官員,平時也有許多漢商來這裡販貨,所以很快就成爲蝦夷島上的五大貨物集散地。

另外這五座城池中,也設立了不少漢語學校,不但教授草原兒童學習漢語,連一些成年人也能進到裡面學習。執政的落雲部落現在已經搬進了中間的那座城市,並命名此城爲落雲城,是島上的政治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島上的第一大城。

說起來蝦夷島上也挺無聊的,五座新城雖然在草原人看起來很大,但是在李治他們眼中,都只是一些小城,根本沒什麼可看的,至於城外則是大片的草原,除了牛羊就是馬羣,值得一提的是,蝦夷島還是一處養馬的好地方,李愔手下的騎兵用馬,都是在這裡培育的。

李治他們在蝦夷島上吃了幾頓烤羊肉後,又到山林裡獵熊,可惜幾人的箭法都不怎麼樣,又沒有虎力那種勇武,因此最後還是靠着護衛的幫忙纔打到一頭不大的熊。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讓兕子十分興奮,吵着要做雙熊皮手套送給六哥,可惜她卻忘了,在臺灣那種炎熱的地方,哪裡會用的到熊皮手套?

離開蝦夷島後,李治他們南下到了倭國,不過對於這裡,陸洪卻並沒有安排李治他們停留太長時間,這主要是因爲倭國不比三韓,國內還比較動盪,時不時就會有人挑頭造反,雖然規模都不大,但卻也足夠讓人頭痛的,因此爲了李治等人的安全考慮,最後陸洪帶着船隊一路南下,直到奴港才停了下來。

其實相比幾年前,倭國現在已經很少再發生叛亂了,這主要還是因爲推行漢化的原因,想要推行漢化,就必須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當然了,你也可以用強硬的手段推行,但是卻必須做好付出巨大代價的準備,而李愔不想在這個小小的倭國浪費太多的力量,因此就暫時軟化了對倭國的高壓統治,轉而用一些懷柔的手段,再加上經濟方面的侵略,這使得倭國的社會大爲安定,除了一些邊遠之地還會偶爾爆發衝突外,其它地方大體上已經安定下來。

李治他們到達的奴港,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還是一片荒蕪的港口了,奴港是一處天然優良港口,再加上幾年的建設,使得這裡的港口已經初具規模,並且一躍成爲倭國的第二大港,僅次於筑紫島上的下關港。

奴港當初以奴隸販賣聞名,甚至連名字都是由此而來,不過隨着倭國的平定,捕奴行動也慢慢在倭國消失,因此奴港的奴隸貿易也隨之消亡,不過這裡的發展卻沒有受到影響,因爲奴隸剛好位於本州島的中央位置,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各地的貨物都可以運到奴港來,然後與漢商們交易。

說起來倭國雖然礦產稀缺,而且土地也不多,每年出產的糧食也只夠他們自己吃,不過這裡卻有一樣十分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硫磺,這是製作火藥的必需品,而且倭國多火山,硫磺不但產量大,而且純度高,因此李愔製作火藥的硫磺都是從倭國運過去的。

另外硫磺雖然有毒,採集時一不小心就可能喪命,不過一些倭國貧民爲了能吃頓飽飯,還是爭相的去礦場採兒硫磺,若是出現意外的話,那些黑心礦主一般都會把屍體扔進山谷,來一個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而李治派過來的漢官們爲了有足夠的硫磺,所以對這種情況也一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李治他們來到奴港後,就特意去過附近的硫磺礦上參觀過,結果就遇到一些死亡礦工的家屬鬧事,卻被礦主打跑的事,雖然後來引來官府的人,但卻還是不了了之。

另外奴港除了是一座商港外,這裡還是一座十分重要的軍港,李愔手中的最強大的海軍,以前就駐紮在這裡,不過後來隨着李愔的重心向南洋轉移,現在大部分海軍都已經遷到了南洋。不過海軍雖然遷走了,卻給奴港留下了一個十分好玩的地方。

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44章 歸來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12章 鬥詩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62章 敷面膜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548章 女老師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96章 回登州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71章 推廣酒精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351章 試槍(下)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63章 下南洋第12章 鬥詩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34章 謝縣令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00章 八百斤!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12章 鬥詩第204章 慶功宴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712章 回長安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619章 莫力城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17章 追擊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418章 搬遷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
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444章 歸來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12章 鬥詩第153章 皇室新成員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298章 向軍校索要報酬第594章 兕子威武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19章 李永的變化第62章 敷面膜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63章 又一支船隊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99章 父皇~把我的三國還給我!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361章 部落頭人大會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548章 女老師第202章 李承乾和李泰創造的奇蹟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96章 回登州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16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上)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71章 推廣酒精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351章 試槍(下)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563章 下南洋第12章 鬥詩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34章 謝縣令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410章 軍校少年班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79章 楊妃與蕭皇后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552章 招攬舊部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200章 八百斤!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04章 血色腳印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12章 鬥詩第204章 慶功宴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712章 回長安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619章 莫力城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17章 追擊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418章 搬遷第301章 南陽公主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744章 矛盾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