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

隱陵並不是一座單獨的墓葬,而是在獻陵的陪葬區內,單獨劃出一塊區域,這個區域內建造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墓,裡面葬的正是李世民的長兄李建成。因爲李建成死後被李世民追封爲隱太子,所以這座陵墓也就被稱爲隱陵。

隱陵在最初的時候被稱爲息王陵,因爲李建成死後,先是被貶爲息王,後來才被追封爲隱太子。而在隱陵的旁邊,則是李元吉的巢王陵,兩兄弟同日身死,而且也被李世民共同的葬在獻陵的陪葬區內。

李世民坐在輪椅上,先是讓李愔推着自己到李神符和李神通等人的墓前祭祀一番,最後這纔來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墓前。

對於這兩位死去的兄弟,李世民明顯是區別對待,他先是讓李愔推着自己到了李建成的墓前,然後親手爲他佈置香燭、供品,至於李元吉那裡,李世民只是吩咐李愔去佈置了一下,卻並沒有親自前去。

對於李世民的這種態度,其實也很容易理解,當初他與兄長李建成爭位時,李元吉卻是扮演着一個十分不光彩的小人角色,甚至還跑到李淵那裡,公開表示要殺掉李世民,再加上李元吉本身的性格也的確有問題,所以哪怕到了現在,李世民也依然不喜歡李元吉。

當李愔祭拜過李元吉這位便宜皇叔回來,發現李世民正在爲李建成斟酒,同樣是的三杯酒灑在墓前,然後李世民費力的將輪椅挪到李建成的墓碑前,伸出手撫摸着兄長的墓碑,最後嘆了口氣道:“兄長,我來看你了!”

對於李建成,後世的評價同樣不高,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其實從各方面來講,李建成都不輸於李世民。比如在李淵剛起兵時。李建成任左軍統帥,帶領大軍參加了西河之戰、霍邑之戰、潼關之戰、長安之戰,而且每次戰役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現,由此可見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只不過後來李淵稱帝,李建成以嫡長子的身份被封爲太子,太子乃是一國的儲君,因此他的自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帶領大軍以身犯險。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他更多的是留守在長安城中,輔佐李淵治理國家,其中武德年間頒佈的法令與國策,許多都是出自於李建成之手。

也正是因爲李建成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只能坐鎮後方,所以在後來的大唐統一中原的戰爭中,給了李世民更多的機會,同時也將李世民的軍事才能發揮到極限,用一次次的勝利奠定了自己秦王府的基礎。具備與李建成爭位的實力。

另外李世民也十分清楚的知道,當年他之所以能夠掃平中原羣雄。除了他自己的軍事才能,另外還有就是父親李淵和兄長李建成的努力,使得他有一個穩定而有力的大後方,能夠爲他提供源源不絕的士兵與物資,可以說他的戰功裡面,最少有三分之一是屬於李建成的。

雖然後來李世民和李建成兩人因爲形勢所逼,不得不走上對立的道路。最後更是爆發了玄武門之變,使得李建成被李世民親手射死,但是在李世民的心中。李建成永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兄長。

只見李世民雙手撫摸着墓碑,臉上也露出一種愧疚之色:“兄長,你比我年長九歲,當初母親去世時,你已經成年,時常維護我們這些兄弟,我們兄弟也一直拿你當做榜樣,後來父親起兵,我們各司其責,兄弟之間聚少離多,感情也慢慢的變淡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咱們兄弟二人走到了對立面上,最後更是手足相殘!”

李世民說到手足相殘時,終於觸動到他內心深處的那道無法癒合的傷疤,整個人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全身都在劇烈的顫抖,蒼老的臉上更是淚水橫流。不遠處的李愔想要上前安慰,但是想到當年玄武門下手足相殘的慘劇,他不禁也是長嘆一聲,現在李世民需要的是發泄自己心中的痛苦,自己上前勸說根本沒什麼作用。

過了好一會兒,沉浸在痛苦中的李世民纔再次開口道:“兄長,你一直是我追趕的目標,而且我也知道,若是你坐上皇位,肯定也是一位十分有爲的君主,所以在我登基後的這些年,時時拿你來鞭策自己,生怕被別人說不如你,事實上我也做到了!”

說到最後一句時,李世民臉上的神色忽然一變,滿臉都是威嚴之色,蒼老的身軀也挺的筆直,現在的他又變成了朝堂上那個君臨天下的大唐皇帝。

“朕在登基之後,內修德政,使得民間富裕、國力日強,對外征戰更是百戰百勝,北滅突厥、南平吐谷渾,高句麗、西昌、薛延陀等強敵也一一被滅,徹底的消除了中原的北方草原之患,特別是繼漢朝之後,再次拿下了西域的統治權,爲了大唐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

李世民說到這裡,臉上浮現出一種興奮的潮紅,身體也因爲太過激動而微微的顫抖。從骨子來說,他都一向認爲自己是個軍人,因此對於自己軍事上的成就也特別的重視,現在在兄長的墓前一一列舉出來,其實就是想告訴李建成,自己這個皇帝做的相當不錯。

只見激動中的李世民忽然長吸了幾口氣,平息了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剛纔銳利的雙眼也再次恢復成原來的混濁,擡起頭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墓碑,目光中帶着十分複雜的神色,似乎面前站着的就是那個年長自己近十歲的兄長一般。

“兄長,朕說這些並不是想向你炫耀什麼,只不過朕想要告訴你,你坐在皇位上能做到的,朕也同樣可以做到,而且做的比你還要出色!”李世民說到這裡,不禁長長的出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一副輕鬆的神色,這些話他在心中憋了幾十年,今天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對着李建成的墓碑吐露出來。

後邊站立的李愔靜靜的聽完李世民的這些話,心中同樣是波濤澎湃,他同樣沒有想到,以前那個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陛下,在他看似堅強的外表下,內心深處竟然還隱藏着這麼一個巨大的傷疤,同時也正是這塊傷疤,讓坐在皇位上的他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放鬆,爲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向死在自己手中的兄長證明,自己並不比他差。

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擁有一個或數個心結,這些心結會給人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有些有是負面的,有些是正面的,但所謂的正面與負面也並不完全絕對,比如有些心結的影響對他個人來說是負面的,但是對於其它人來說,卻是正面的。

比如對於李世民來說,當年在玄武門下射殺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就是他的心結。這個心結讓他吃不下睡不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比兄長更加出色的皇帝,在處理政務時也是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這種緊張的生活提前透支了他的健康,未滿六十歲的他,卻已經像個古稀之年的老人一般,因此從這裡來看,這個心結對李世民個人來說,並不是個好事。但也正是這個心結的影響,使得李世民成爲一個千古未有的好皇帝,無數百姓因爲他過上的幸福的生活,從這方面來說,李世民的這個心結對天下萬民來說,卻又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由人及已,李愔很快就從李世民想到自己身上,他這個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的靈魂,同樣也有自己的心結,這個心結就是他對後世歷史的瞭解。

若是按照歷史原來的軌跡走下去,中原百姓將會經歷無數的苦難,安史之亂、靖康之恥、崖山之殤等等,特別是在蒙古人滅亡南宋後,中原王朝第一次淪陷於異族之手,而且漢人還將被列爲第四等,比那些色目人的地位還要低,後來雖然有明朝中興,但最後卻又淪爲野蠻女真之手,甚至被統治幾百年,華夏文明全面倒退,最後更是被西方列強用漢人發明的火炮轟開國門,使得中原再次進入一個上百年的黑暗時期。

李愔熟知以上的歷史,也知道每次中原王朝動亂的背後,是幾百萬甚至是幾千萬漢人百姓的死亡,那種慘烈的景象讓人不敢想像。李愔每想到這些,心中都如同刀割一般,因此他在心中立誓,一定要改寫後世的歷史!

也正是心中有這種心結,所以李愔才拼命的發展工商業,引導中原百姓走上了一條充滿血腥的資本之路,藉助資本擴張的過程,他在海外成立自己的國家,制定更加利於資本發展的政策,從而進一步促進資本的發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這個資本擴張的過程中,必然伴隨着無數的血腥與屠殺。歷數一下李愔這些年的發展,從最近的三韓、倭國開始,然後是臺灣、呂宋,進而整個南洋,甚至後來還有澳洲與美洲,這一步步的走過來,幾乎每個腳印下面,都埋藏着無數當地人的屍骨。

對於上面這些事,李愔知道的很清楚,而且他也知道,在自己死後,可能因爲這些事而招來一些非議,但是隻要能讓中原人成爲整個世界的統治者,不再受任何異族的欺凌,哪怕是受到再大的非議,他也無怨無悔!

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94章 黑馬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29章 吐蕃大使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498章 錫蘭島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498章 錫蘭島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44章 歸來第72章 表兄張儉第81章 碧玉指環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514章 末羅遊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50章 試槍(上)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262章 聯姻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384章 奴港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121章 崔氏女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141章 土地券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90章 解剖學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
第69章 李世民的兩個許可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94章 黑馬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578章 熱情的尼科巴女子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29章 吐蕃大使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339章 偶遇故人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740章 兕子出嫁(上)第504章 到達高原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284章 蕭皇后來了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498章 錫蘭島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498章 錫蘭島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444章 歸來第72章 表兄張儉第81章 碧玉指環第580章 偶遇玄奘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514章 末羅遊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46章 整合資金起建水泥廠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350章 試槍(上)第24章 兕子與蒸雞蛋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262章 聯姻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724章 公主駕到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384章 奴港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118章 上元夜,情人節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121章 崔氏女第324章 封鎖對馬海峽第39章 忽悠皇帝老爹第141章 土地券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90章 解剖學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