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虞世南因病謝紅塵高士廉進位右僕射

時光飛逝,轉眼夏天就到了,五月的天氣,天上像是在噴火,地被燙的滾熱。皇上正在自雨亭納涼,忽然一個太監匆匆趕來,說:“陛下,大事不好了。”皇上說:“能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慢慢說。”太監說:“弘文館學士虞世南病重。”皇上連眼皮都沒有擡說:“這件事這已經知道了,讓太醫去給看一看吧!多帶一些好藥過去。”太監說:“陛下難道忘了嗎?御醫早就被派過去了。”皇上睜大雙眼說:“什麼意思?”太監說:“虞世南病情嚴重,恐怕來日無多了。”皇上說:“御醫當中有不少醫術高明的人,真的到了這一步了嗎?”太監說:“我聽御醫們說看這個情況,就算是孫師傅來了,也無濟於事。”一聽這話皇上立刻從座位上彈了起來,說:“準備車攆要去看一看。”沒過多一會兒聽說鑾駕已經到了虎門之外,虞世南的兒子趕緊出來迎接,皇上沒有多說,直奔虞世南的臥室。

看見他躺在那裡奄奄一息,皇上流着眼淚過去抓住他的手,說:“你一定要堅持住,朕這就派人去尋找孫思邈。若是找到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你千萬不要泄氣。”虞世南的臉上掠過一絲慘淡的笑容,有氣無力的說:“我得的這個不是病而是命,命到了盡頭了,誰也攔不住。”皇上說:“怎麼會這樣呢?之前你不是還好好的嗎?”虞世南說:“臣一生經歷了很多坎坷,到了最後關頭,能與陛下相遇,所完成的功業遠超過自己的資質,只是因爲臣趕上了好年月,就像是一頭豬被吹上了天。”皇上說:“千萬不要這樣說,在朕看來,你有五絕,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學,四是文詞,五是書翰,有了這五絕,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年月都會大有作爲。”虞世南說:“鳳凰和麒麟都是祥瑞,只有降生在太平治世,才能給人帶來福祉。若是降生在亂世,大多死於非命,有何談功業呢?”皇上說:“你落到今天這步田地,朕有過錯,如果真能夠早早發現你的病情,就讓御醫早給你進行治療和治癒,有今天這一場禍事。”

虞世南笑着說:“人生來總是要走的,重要的是在臨走之前會不會對自己的這一段旅程感到滿意?在離開之後會給這世上留下什麼?”兩個人聊了很久,虞世南的情況似乎已經有了好轉。等到皇上離開之後,虞世南的病情瞬間惡化,以至於呼吸困難。又過了一會兒,發現他躺在那裡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稍微上一點年紀的人,一看這個情形趕緊說:“快把壽衣給他穿上,一會兒硬了就來不及了。”兒女們七手八腳把壽衣給他穿上了,當時他的眼睛和嘴巴都是張開的,那位稍微上年紀的人用手一抹他的眼睛閉上了,又揉了揉他的下巴,嘴巴也合上了。皇上剛到大內就聽說虞世南已經變故了,他立刻感覺自己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太監扶着他坐下,皇上嚎啕大哭。

古往今來,因爲大臣死了,皇帝嚎啕大哭的事情並不多見。然而在這位天子的身上已經發生多次了,很多大臣在與皇帝相處的過程當中,產生了非常深的感情。因爲皇上與大臣赤誠相待,戮力同心想要爲百姓謀福。不久之後,大家紛紛前往虞世南的府上吊唁,圍繞着他的喪事,朝廷禮儀也發生了一場討論。房喬說:“個人與虞學士之間有什麼情分,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喪禮還是應該按照禮制辦。”魏徵說:“陛下,臣贊同房先生的意見,當年顏回死後,他的父親找到孔子,希望孔子把自己的車賣了給顏回辦喪事。孔子說‘纔不才,各言其子也!’埋葬孔勵的時候也是有棺而無槨,孔子不能徒步而行。後來門人還是以較重的禮儀埋葬了顏回,孔子說顏回生前一直拿我當父親,可惜我不能拿他當兒子了,不是我不拿他當兒子,是這些門人不讓我拿他當兒子。”

皇上說:“既然如此,就按照房先生說的辦吧!”虞世南的人緣還是非常好的,所以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除了喪事,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就是朝廷要爲虞世南的一生作出最後的結論,而這個結論往往是以一兩個字體現出來,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諡號。衆人聚集在御前,皇上說:“大家議一議吧!務必給虞世南一個公正的評價。”房喬屢着鬍鬚沉默不語,魏徵也在那裡若有所思。長孫無忌說:“虞學士文辭出衆,用一個文字如何?”魏徵說:“經天緯地曰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是文。聞這個字有大有小,必須要有所區別。”長孫無忌說:“那就加一個懿字吧!”皇上捋着鬍鬚點點頭說:“文懿公,聽起來很不錯,非常的體面,他若泉下有知一定會感激你的。”禮部尚書王圭說:“陛下,如果在前面加上永興二字會更好。”皇上說:“爲什麼呢?”王圭說:“虞學士具備皇上所提出的五絕,但他終其一生並沒有到達很高的爵位,文懿二字如果不加任何前綴就是位列三公的諡號。”

皇上說:“既然如此,那就加上吧!”虞世南出殯的那一天非常的熱鬧,唯有皇宮裡非常的冷清,皇帝一個人待在寢宮拿着,於是男生前留下的奏本不停的流淚。沒過多,一會兒他已經過來了,說:“陛下人死不能復生,你節哀順變吧!”皇上說:“朕不是不明理的人……”看皇上表情悽愴,太監說:“陛下,這世上從來都是如此,花開一季草生一春,人也如同地上的青草一樣,長了一茬又一茬。如果不想留下遺憾,那就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光陰,做一點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如此纔不辜負上天的饋贈。”皇上說:“你說的有理,朕只是替虞學士感到難過,人生匆匆數十載,一旦過去不留痕,就算是不小心留下了什麼痕跡也無濟於事,死了就是死了。”

此時的長安城瀰漫着一種悲傷的氣息,在黃昏時分,皇上一個人來到御花園。太監不敢靠的太近,只是遠遠的跟着。沒過多一會兒太監突然繞到皇上面前說:“陛下,長孫司徒到了。”沒過多一會兒,長孫無忌就出現在了皇帝的面前,皇上說:“虞世南的葬禮結束了嗎?”長孫無忌說:“已經結束了,生生死死陛下已經經歷了不少次,爲什麼這一次如此難過呢?”皇上說:“其實朕每一次都很難過,只是你不曾記得罷了!”長孫無忌看皇上說話有點衝,趕緊說:“是,臣最近記性不太好了。”兩個人漫無邊際的說着一些閒話,其實就是爲了繞開那些令他們感到難過的話題。可以看得出來皇上是真的傷心,而長孫無忌是真的要安慰皇帝。

此時房喬正在尚書省處理公文,他看起來永遠是那麼忙碌。不久之後魏徵到了,房喬說:“魏夫子來詞有什麼指教嗎?”魏徵正笑着說:“也沒什麼事,就是過來看看,你我本是同門師兄弟,自從那一年分道揚鑣之後就很少親近了,現如今雖然共事一主,卻常常因爲主張不同而彼此疏遠。”房喬說:“如今我手握重權,與大臣交往不敢不慎重,玄武門之役主意是我出的,但願不要在將來的某一天我的腦袋被用來償還陛下對建成和元吉的虧欠。”一聽這話魏徵目瞪口呆,說:“這些事都已經過去了,你又何必把它揣在心裡呢?”房喬說:“別人可以忘,我是不能忘的,因爲別人與這件事不是那麼有關,而我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擺脫。”魏徵說:“你多慮了,如果皇上真的像你說的那樣,用你的腦袋償還了對建成和元吉的所謂虧欠,天下人不會說陛下是一個愛護兄弟的人,反過來會說陛下虛僞且寡恩。”

魏徵說出這樣的話,着實讓房喬感到震驚,魏徵加重語氣說:“別忘了你還有一道護身符就是皇后的遺囑,陛下對皇后一往情深,要是皇上辜負了你,他日到了九泉之下,皇上怎麼面對皇后呢?”一說這話,房喬的眼淚奪眶而出,說:“皇后待我如此恩重,就算是肝腦塗地,也沒有辦法報答於萬一。”魏徵說:“皇后也救過我的命,只可惜天不假年,要是有皇后在的話,皇上也許能夠善始善終。”房喬說:“皇上是一定會變得,這也是我之所以墜墜不安的原因,從古至今有哪一位帝王善始善終了呢?”魏徵說:“也許只有堯舜了吧!”房喬說:“使出關於堯舜的記載模糊不清,但凡是那些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帝王,到了晚年沒有不出問題的,根據目前陛下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跡象,我知道這一切都無可避免。”魏徵說:“只要有我們這些貞觀初年的老臣在,就應該全力阻止這一切發生。”

房喬說:“誰也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比方說在隋煬帝的時候很多開皇年間的老臣都還在,但也無計可施。即便是在仁壽年間,年邁的隋文帝已經非常的昏聵,皇后竟然與楊素合謀做掉了皇嗣。”魏徵說:“盡人事,聽天命吧!”對於房喬的話,魏徵牢牢的記在心裡。他要想辦法破除這樣的焦慮,明日一早魏徵來到御前,皇上說:“朕知道你來這裡是爲了什麼,你擔心朕不能善始善終。”魏徵點點頭說:“其實不只是臣,朝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擔心,只是他們不願意說而已。”皇上說:“都有些誰呢?”魏徵直接了當的說:“所有人。”皇上說:“你的話讓朕感到不安,不過你放心,朕還是從前的那個朕,有什麼你儘管直說,朕一定會改正。”

對於這樣的答覆,我也真是感到滿意的,但憂慮並沒有因此而不消除。自從聽魏徵說了這樣的話之後,皇上看誰都覺得那個人在懷疑他。終於長孫無忌來了,皇上直截了當的說:“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擔心,擔心真不能善始善終?”長孫無忌說:“陛下從古至今有記錄的皇帝大多不能善始善終,所以有這樣的擔心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擔心,那纔是不正常。陛下不必要求大家都相信陛下可以做得到,只需要耐心的持之以恆的去做就行了,如果陛下真的做到了所有有被常理的猜測都會被破除。”皇上說:“話雖這樣說,可朕的心裡還是很難過,朕相信大家,對大家委以重任,可大家卻在一個一個的懷疑朕。”長孫無忌說:“陛下天子本來就是很難做的,孔子喜歡那種言語木訥,但是行動敏捷的人。”夜深了,天上懸掛着一彎殘月,在月亮的旁邊,出現了一顆閃亮的星星。

不久之後有人告訴皇帝說天空出現了祥瑞,當皇上從屋子裡走出來的時候,發現院子裡站了很多人。擡頭一瞧,果然看到了這一景象,捋着鬍鬚說:“看來上天還是喜歡朕的,要不然怎麼會有祥瑞呢?”轉過天來,皇上起得很早,太監捧着一盞燈,皇上在那裡批閱奏本。漸漸的天亮了,太監熄滅了燈,陽光照進了窗戶,皇上說:“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太監說:“陛下房先生到了。”不久之後房喬來到御前,先大禮參拜,皇上說:“免禮賜座。”入座之後房喬說:“陛下溫公過世之後,尚書右僕射一直已經空虛多日了,請陛下儘快擬定繼任的人選。”皇上說:“你就沒有什麼合適的人推薦給朕嗎?”房喬說:“漢宣帝的時候,太尉一職出現空缺,丞相皇霸上書推薦了自己屬意的人選,皇上非但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反而說這是你應該推薦的嗎?尚書右僕射是朝廷重臣,還是請陛下直接任命自己屬意的人吧!”

皇上說:“朕何嘗不知道這個位置長期空缺,影響會有多不好,這實在也是無奈之舉,朕想了很久,始終沒有合適的人選。”房喬說:“陛下,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人,就用一位老成持重的長者。”皇上說:“如果是這樣,除了高士廉就沒有合適的人選嗎?他是皇后的舅舅,這應該算是外戚吧!”房喬說:“其實是不是外戚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把這個人擺在位置上,是不是適用?比方說衛青和霍去病兩個都是外戚,卻爲漢朝立下了不世奇功。樑冀也是外系,可他差點毀了漢朝的江山社稷。”皇上說:“皇后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房喬說: “如果陛下一直不忘皇后的良苦用心,貞觀朝或許可以善始善終。”皇上嘆口氣說:“她雖然貴爲皇后,但是並沒有想幾天清福……”

經過反覆思量,又和多人進行討論,最終皇上頒佈了上諭,聘高士廉爲尚書右射,之前高士廉就聽到了消息,似乎是房橋向皇上,建議陛下立忠厚長者爲尚書右僕射,高士廉非常的高興,屢着鬍鬚對夫人說:“我自認爲資質非常的普通,沒想到還能做到尚書右僕射的位置,我要派人回家去看看咱們家的祖墳,我猜他們一定位於風水寶地。”夫人笑着說:“我在這裡恭喜夫君被拜爲尚書右僕射,從今往後你可能要更忙了。”高士廉說:“不知道爲什麼,我總有一種預感,尚書右僕射,這個位置不好做,或者說這個位置太硬,想想看,杜公那麼聰明的人英年早逝,現如今溫公也死於任上,至於之前那個封德彝更是死因蹊蹺,我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位置上能不能做得持久。”夫人說:“我覺得這樣的位置應該有你這樣一位忠厚長者來擔當,真正處理事情是左僕射,右僕射主要是協助和監督。”

高士廉說:“也不能這麼說,右僕射也可以做出很多成績來事實上之前做過這個位置的杜工不是成績斐然嗎?”夫人說:“房先生從貞觀四年到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尚書左僕射的任上,有什麼事情你多聽他的就是了,千萬不要跟他對着幹。”高士廉說:“皇后在過世之前,想陛下極力舉薦房先生,既然皇后那麼支持他,我怎麼能去爲難他呢?再說房先生在過去的時間已經多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與他相比我差的太遠,用我的主張取代他的主張,一旦得成必定會耽誤大事。”夫人一聽這話,把手放在高士廉的肩上說:“你果然是一位忠厚長者,如此能容忍你,在尚書右僕射的位置上必定會做出一番成績。”任命儀式舉行之後,高士廉就把辦公的地點遷到了尚書省。這個時候他近距離的觀摩了房先生處理公務的情形,笑着說:“難怪皇后會在臨終之際向陛下舉薦你,你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房喬顯得有些難爲情,說:“我這個人只擅長謀劃,不擅長決斷,有什麼建議不敢直接對陛下說,而是先去找長孫司徒商議,杜公在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他都會幫我決斷,後來李衛公接替了杜公,李衛公在戰場上說一不二,到了朝廷屢屢被陛下,申斥所以日子過得並不舒坦……這樣一來,他也沒有辦法幫到我。溫公接替李衛公之後,在很多事情上給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議,如今溫公也不幸離世了,到現在有你這樣一位長者在我的身邊,我安心多了。”這話聽在高士廉的耳朵裡是非常令他感到愉悅的,說:“房先生,以後有什麼事情可以跟我商量,如果有什麼事情不方便去找陛下說,我願意代爲呈奏,如果我也不方便的話,我會請求長孫司徒幫忙。”

朝廷的規矩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每天上午到政事堂議事,下午各自回到本部辦公。這一天當第一縷朝陽照耀在政事堂窗戶上的時候,大家正在按照既定的流程議事,就在這個時候,兵部尚書侯君集拿出一幅地圖掛起來給大家看,他說:“並不剛剛接到消息,西北那邊有些不太平,吐谷渾與吐蕃發生了衝突,我看主播的意思,如項莊舞劍,不在吐谷渾而在大唐。”戴胄說:“你還真別說,棄宗弄贊這廝不簡單,我看他遲早會發病挑釁大唐,我支持侯尚書的意見,應該早做打算,以防不測。”這個時候大家目不轉睛的望着房喬,他說:“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事是不可避免的,之前他派人來求取大唐的公主,陛下和我的想法一樣,覺得棄宗弄贊這個人頗有謀略,娶公主實際上也是爲了控制大唐。”侯君集說:“和親之策,萬不可行!我還是主張直接發動大軍踏平吐蕃。”

戴胄說:“吐蕃距離中原路途遙遠,更糟糕的是他們地處雪域高原,我們的士兵去了那裡,根本沒辦法適應當地的氣候,所以最好是等待他們舉兵來飯,我們以役代勞,聚而奸之。”侯君集說:“既然如此準備與吐蕃打仗一事就交給我吧!”房喬說:“不過吐谷渾挑撥大唐與吐蕃之間的關係也是事實,如果大唐與吐蕃關係非常的糟糕,我們就需要拉攏吐谷渾一起對抗吐蕃。如果大唐與吐蕃關係較好,這種需求就不是那麼旺盛。不過有一點沒有辦法忽視,吐蕃對於大唐來說始終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我們務必要慎重。”侯君集說:“我們應該趁着他們還沒有做大的時候打過去。”房喬說:“雪域高原之上沒有我們的人在那裡居住,就算是當地人被打垮了,也會有其他地方的人跑去佔據,這些人也有可能做大做強,到時候繼續大唐作對。持續大戰,必將損害大唐元氣,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言戰事,當然一旦決定要打,就只能勝不能敗。”

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
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359李君羨緣喪親命太史令深言後來人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168彌勒院佈施臘八粥 清涼洞飽嘗人間苦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99慕容順直言獲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71回在磧口發現敵蹤跡居九重覽疏斷萬機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65服仙藥導致泰山崩定年號話說貞觀盡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05聞直言下旨毀新宮 感無常奈何失皇子187趙德楷出使遭囚禁 王神機見面問吉凶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327褚遂良請緩封皇子侯君集怨憤生異心215宗廟之制三昭三穆據祀武王非業所因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343岑文本軍中染暴疾李世勣進兵拔蓋牟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117上諭連三禁止亂鳴 極數九五盛而必改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67未商量迎娶張寡婦 有逆緣請教李摩訶248魏王泰禮接士大夫皇阿爺設立文學館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蘭覓揮鞭自持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蕭玉蓉南下祭祖宗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