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

這一日,朱元璋正與朱雄英在奉天殿中閒聊。

突然,一個跟隨朱元璋多年的宦官快步走來,神色中帶着幾分驚異,報道:“陛下,道士劉日新求見。”

朱元璋聞言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揮了揮手,急忙道:“快宣!”

不一會兒,一個身影緩緩步入奉天殿。

來人正是當年給朱元璋算過命的道士劉日新,他身穿一襲破舊道袍,步履看似隨意,卻似乎隱含着某種規律,具體是道家的什麼步伐朱雄英看不出來。

劉日新的手中還握着一把白扇,雖然白扇已經顯得有些陳舊,但扇面上的字跡仍然清晰可見。

那是朱元璋當年親手所題的詩:“江南一老叟,腹內羅星斗。許朕作君王,果應神仙口。賜官官不要,賜金金不受。持此一握扇,橫行天下走。”

劉日新的形象與朱雄英在大明世界見過的其他道士都不同,他完全沒有丘玄清的那種仙風道骨,也沒有袁珙居士的那種淡然無爭,而是看起來相當邋遢——長髮有些凌亂地用折來桃木枝簪着,道袍上更是補丁重重,一個摞一個。

然而,劉日新的雙眼卻炯炯有神,彷彿能洞察世間一切,正是這樣一位奇人,當年一語成讖預言了朱元璋的帝王之命.嗯,反正他不說也沒人知道他給其他人是不是都這麼說“將軍當極富極貴”的。

朱元璋看着他,不禁感慨萬千,歲月流轉,如今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往事歷歷在目,但眼前的這位道士似乎未曾改變,依舊是那個在江湖中漂泊浪跡的奇人。

“參見陛下。”

“道長多年不見,風采依舊。”

朱元璋注視着眼前這位道士:“這些年不知道道長都在何處?”

劉日新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神秘的光芒,他緩緩道:“貧道這些年一直在雲遊天下,尋找世間洞天福地之所在。”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於這位道士的行事風格他早已瞭解,知道他總是能發現一些不爲人知的秘密,而這次既然劉日新突然來見他,那就說明一定是有事情發生。

“那道長這次雲遊可有什麼新的發現?”

劉日新微微一笑,再次拱手施禮:“貧道此次前來正是有一事相告與陛下。”

朱元璋點了點頭,屏退了左右宮女,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每次這位道士的出現,都必將帶來不尋常的消息。

劉日新的神色稍顯凝重:“陛下,貧道在太湖邊緣發現了一處異常。那裡的漁民反映,湖中的魚蝦有時會突然減少,似乎是被什麼東西吸走了。”

朱元璋和朱雄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朱元璋急忙問道:“道長可曾探查清楚是什麼原因?”

劉日新深吸了一口氣:“貧道經過多日的探查,發現太湖底部存在一處神秘莫測的陰陽炁海,所謂陰陽炁海,就是連通着另一界的通道,在開啓時會不時地吞噬着周邊的魚蝦的水體。” 聽到這個消息,朱元璋與朱雄英對視一眼,兩人的眼中同時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驚喜這個意外的發現,對於大明而言,其意義之重大,堪比天賜的瑰寶,他們正爲鐘山的陰陽炁海無法開啓,而秦嶺的陰陽炁海距離過遠而感到煩惱,如今得知太湖底部竟然還有一處陰陽炁海,這無疑是極其令人振奮的。

“道長,此事若真,你可是爲大明立了大功。”

劉日新謙虛地搖了搖頭:“陛下過譽了,貧道只是偶然發現,不過,這處陰陽炁海的確對於大明來說極爲重要。”

實際上,鐘山聖孫壇裡面到底有什麼,或許別人不知道,但劉日新這種人肯定是知道的,因此,他在發現的第一時間,就來稟報給了朱元璋。

“皇爺爺。”

“英兒,此事事關重大,對於陰陽炁海也是你最爲了解,咱給你調撥錦衣衛,你親自跟着劉道長走一遭。”

很快,蔣𤩽就被召了過來他帶領一隊錦衣衛保護着朱雄英,帶着劉日新一同踏上了前往蘇州府太湖的旅程。

他們一行人從水師位於燕子磯的軍用碼頭出發,登上了一艘大船,隨後揚帆起航順長江而下,行船約一百五十里後,他們在鎮江府換小船駛入了京杭大運河保存完好的南段。

一路向南,途經鎮江府的丹陽、常州府的武進,此時正是江南風景美不勝收的時節,沿途景色讓人頗爲目不暇接,然而朱雄英卻無心過多欣賞沿途美景,他心中掛念着太湖的那處陰陽炁海。

好在旅途並不算遙遠用時也不長,經過全長三百七十里的水路,他們就抵達了蘇州府的吳江縣,這一路行來全是水路沒上過岸,加上前半段水師的船很快,順風順水而下,所以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走完了,朱雄英也不禁感嘆京杭大運河的便捷,這條古老的運河宛如一條大動脈一樣蜿蜒在華夏大地上,將南北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單就開鑿大運河這件事情而論,廣神只能說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了。

在劉日新的指引下,朱雄英等人很快來到了太湖的邊緣,放眼望去湖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但在這片寧靜的美景中,朱雄英卻很快發現了不尋常之處。

作爲海邊長大的孩子,他很敏銳地發現,這裡的水不少,但如劉日新所說,魚蝦好像少了很多。

朱雄英緊皺眉頭,沉思片刻後,果斷地命令蔣𤩽召集給蘇州府吳江縣的官員宣旨。

很快,接到聖旨的吳江縣官員們匆匆趕來,面對眼前的景象,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虞王殿下奔波了這麼長的路程來到這裡要幹什麼。

“徵調附近的民夫,立即開始在這裡建立一道堤壩。”朱雄英指着不遠處,聲音很果斷,“我們要先把這片區域隔離開來,然後再慢慢把岸邊的這些水引走抽乾。”

這處陰陽炁海,大概率就在離岸邊不遠的湖底處。

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74章 應天府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61章 朱允熥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0章 藍玉案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61章 朱允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2章 《西涼伎》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
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74章 應天府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75章 世界地勢圖!震撼無比的大明衆人!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61章 朱允熥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0章 藍玉案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61章 朱允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22章 《西涼伎》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