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嶽山投誠

夜色如墨,星光稀疏。

哈密城外,明軍鐵騎悄然抵達,他們像是從黑暗中涌出的幽魂,無聲無息地在哈密城外數裡散開,將城池團團圍住。

城牆上,偶爾有巡夜的守軍探出頭來,卻只能看到一片寂靜的黑暗。

直到幾騎暗哨倉皇奔逃回來,哈密城的守軍,纔得到了一個五雷轟頂的消息——明軍來了!

今晚負責值守的是知院嶽山,這是一個蒙古人和漢人混血的後裔,當他站在哈密城頭,遠望四周,發現蹤跡已經暴露了的明軍堂而皇之地燃起火把,如同一條連綿不絕的火龍一般把哈密城緊緊包圍後,他的心中涌起一股無力感。

作爲有着漢人血統的人,他深知明朝的強大,也知道隨着北元的覆滅,自己這個元朝冊封的“知院”已經毫無意義了。

到了該做出抉擇的時候了。

嶽山回想起這些年在哈密的生活,雖然他在兀納失裡麾下得到了一定的地位和權力,但他始終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外人,與這些蒙古貴族之間總有着難以逾越的鴻溝。

而現在,看着城外明軍的陣勢,他意識到哈密城已經被包圍得如鐵桶一般,兀納失裡已然是窮途末路。

嶽山深吸了一口氣,轉身召集自己正在守城的心腹,在城門樓裡商討出路,他的麾下什麼人都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畏兀兒人不過都跟隨了他很多年,都是可靠的。

在城門樓中,他向自己的心腹們坦言了當前的局勢和自己的擔憂。

“諸位。”嶽山的語氣很沉重,“我們已經被明軍包圍,哈密城破在即,是時候爲自己的前途考慮了。”

嶽山環顧四周,看到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憂慮的神色,他繼續說道:“我認爲應該投降明軍,明朝是正統,理應歸順況且最重要的是,明軍勢大,我們抵抗也是徒勞。”

心腹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嶽山靜靜地等待着,直到議論聲漸漸平息。

“知院大人。”一位畏兀兒人軍官開口,“我們願意跟隨您,您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

嶽山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些心腹都是可信之人,於是他開始詳細部署投降的計劃。

很快,嶽山便趁着夜色,親自用繩子從城牆上悄悄垂下,哈密的城池並不算堅固也不高大,雖然在西北很有名,但實際上跟大明那些新建的包磚大城根本比不了,只是一座小土城而已,外牆連磚石都沒有,純夯土結構。

嶽山的身影在夜色中迅速消失,不久後便出現在了明軍的隊伍中。

藍玉親自接見了嶽山,跟他大概談了談投誠的條件,並且問了哈密城裡的情況,嶽山一一作答,他的情況顯然不像是苦肉計,不過藍玉也沒有全信他,只是允諾了官職賞賜,讓他速速回去開城門放明軍進城。

談妥了條件的嶽山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不過更多的是一種解脫,作爲有着漢人血統的人,他還是期待着能夠在大明的統治下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不過嶽山的出城畢竟耽擱了一陣子時間,哈密城的其他軍隊也很快反應了過來,所以當明軍騎兵抵達城門的時候,只見到了從城門逃出來的一部分嶽山部下,並沒能趁勢奪取城門。

但這不要緊嶽山的投降,無疑給了兀納失裡一個沉重的打擊。 嶽山的投降,更多的是對哈密城中可能投降的人起到的帶頭作用,以及對於哈密城中情報的泄露,現在明軍已經徹底知道了哈密城裡有多少居民、士兵、馬匹、糧食,明軍主將靠着嶽山的情報,完全可以做出最合理的決策。

因爲哈密城並不堅固,明軍也不需要攻城,別說靠着人數能堆死兀納失裡的部下,就是坐等攜帶着大量補給和攻城器械的南路明軍來支援都夠了畢竟哈密附近是有水源的,明軍的乾糧和壓縮餅乾省着點吃還能支撐一段時間,他們只需要把哈密城團團圍住不讓兀納失裡突圍,那麼只要南路明軍也到位了,最後等待兀納失裡的,還是必死的結局。

明軍長途奔襲的意義,就在於把兀納失裡堵在了城裡,讓他跑不了,讓他以後沒法等明軍撤軍再回來繼續佔領哈密城。

“嶽山這個叛徒!”

兀納失裡怒吼着,聲音在空曠的大廳中迴盪:“他竟敢背叛本王投靠明朝!”

兀納失裡的雙手緊握成拳,青筋暴起,顯示出他內心的憤怒,他知道嶽山的投降意味着哈密城已經沒有秘密可言了,底牌都暴露在了明軍面前,明軍又佔據絕對優勢,這仗怎麼打?

不過兀納失裡並沒有放棄的打算,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暴躁情緒,然後召集了手下的將領準備進行突圍他沒得選,不突圍就是等死,突圍了還能東山再起,君不見耶律大石之西遼乎?

總之,樹挪死人挪活,沒了哈密城不要緊,只要活着,只要還有追隨他的部衆,他就能在遼闊的西北重新找到落腳地,繼續稱王稱霸,甚至以後重新奪回哈密城,那也是說不定的事情,誰說得准以後會發生什麼呢?

兀納失裡招來手下將領後,衆人議論紛紛。

“必須突圍。”兀納失裡的聲音打破了大廳中的嘈雜,“嶽山的背叛讓明軍知道了虛實,哈密城守不住,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將領們面面相覷,一時間大廳內鴉雀無聲。

突圍,這無疑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出路,但面對城外嚴陣以待的明軍,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上,我們該如何突圍?”一位將領打破了沉默,問出了衆人心中的疑惑。

“我們可以利用夜色掩護,分散明軍的注意力,然後集中兵力從一個方向突圍,同時需要犧牲一部分人作爲誘餌,引開明軍的主力。”

大廳內再次陷入了沉默,犧牲一部分人,這意味着有些將士將無法與他們一同突圍,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趁夜掩護不行.軍中夜盲太多了,怕是剛出城就都四處亂竄了,點着火把也費勁。”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哈密軍裡的絕大部分人營養攝入條件都不如明軍,晚上戰鬥肯定明軍更有優勢。

嗯,這是廢話,現在絲綢之路早都基本斷絕了,這裡的人窮的叮噹響,又種不出來多少菜,食品也很匱乏,要是營養充足到能沒有夜盲症纔是怪事。

“明日拂曉突圍。”

討論來討論去,最後還是兀納失裡下了決定,同時他也提了幾個突圍的部署,讓手下的將領去準備。

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4章 應天府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75章 鬼市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5章 鬼市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0章 藍玉案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
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4章 應天府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75章 鬼市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5章 鬼市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0章 藍玉案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53章 主僕矛盾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