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

當李文忠和朱雄英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抗洪勝利後的將近半個月,朱元璋親自在武英殿設家宴,爲他們慶功。

當李文忠帶着朱雄英走進武英殿的時候,朱元璋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帶着朱標一起來迎接他們。

“文忠,你辛苦了!”朱元璋拍着李文忠的肩膀,看着黑瘦了不少的他,目光中滿是讚賞。

李文忠躬身行禮,道:“臣只是盡了自己的職責,真正辛苦的是抗洪前線的將士和百姓。”

朱元璋沒說什麼,而是又看向了朱雄英。

“大孫勇於任事做的很好,沒辜負咱對你的期望。”

朱雄英也謙虛地說道:“皇爺爺過譽了,孫兒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朱元璋哈哈大笑,拉着他們入座。

宴會開始後,酒過三巡,李文忠起身舉杯向朱元璋敬酒,兩人距離很近,然後低聲說道:“陛下,臣這次能夠成功抵禦洪水,多虧了大侄子的預言,而且大侄子親臨一線不畏艱險,他的表現讓臣以爲是極有擔當,也讓百姓們看到了天家子弟的氣概。”

朱元璋聽後,目光轉向正在跟朱標說話的朱雄英,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

宴會繼續進行,李文忠又向朱元璋詳細彙報了抗洪的經過和後續的善後工作,朱元璋聽得頻頻點頭,對李文忠的指揮調度和百姓保衛家園的積極性都很欣慰。

而這時候兩人交談的聲音就很大了,朱元璋故意說道:“給咱說說,英兒在那都做了什麼了?”

說是給他說,但朱元璋通過錦衣衛,其實早都知道了事情的經過,此舉其實給說給其他人聽的,能來武英殿赴宴的都是字面意思上的“家裡人”,要麼是跟皇室聯姻的勳貴,要麼就是如梅殷一般皇帝的女婿,或者乾脆就是皇室成員。

而朱元璋已經注意到,朱雄英跟他們交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拿出長輩的威風來,言語間頗有孩視之感。

畢竟一個人再有能力,對於一些喜歡論資排輩的人來說,你也始終是個“孩子”,這就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年輕人在外面闖蕩出了一番事業,過年回到村裡,酒桌上還是要被很多不如自己的村裡長輩用言語和輩分來打壓,或許對於現代的年輕人來說這無所謂,忍一忍過完年以後回到城市裡也不跟這些人來往了,但在古代社會顯然不是這樣,尤其是明初這種強調去胡化和宗族觀念重塑的時期。

所以,這些親戚們是朱雄英繞不過去的社交對象,而其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藍玉、常茂這樣是他的直系親屬對他關愛有加,更多的是跟皇帝有親戚關係但跟他沒有。 那麼所有人都是對朱雄英熱臉相對,生怕這位以後可能的皇位繼承人記恨自己嗎?也不是,因爲在很多人看來,朱元璋和朱標身體這麼好,別說朱雄英能不能當上皇帝,就是當上皇帝,還不知道幾十年後呢,幾十年後什麼情況,誰能說得準?

而且朱雄英現在在朝廷中,嚴格來講並沒有什麼自己的勢力,對於他們也沒有太多能影響的地方,因此絕大多數跟朱雄英沒什麼關係的親戚,都是表面客客氣氣,讓人挑不出毛病,但心裡怎麼想的就不好說了,或許是出於嫉妒,或許是出於什麼其他原因,還是會將朱雄英當做“小孩”來看待無論他做了什麼,評論的時候都會來一句“嗐,這孩子”

而這種話語,往往不是善意的,在古代社會中,沒有成家沒有生子再加上輩分低,那就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小屁孩,意味着對價值和能力的某種無形貶低。

朱雄英年齡小也是事實,這一點他就很難去主動計較,一旦計較,反而會讓人覺得心胸狹窄,人家一說“我大老粗開玩笑的,沒想到把小孩惹生氣了”,到時候場面更尷尬。

不過,朱元璋卻有些看不過去這種事情發火當然不好,再怎麼說今天也是給李文忠他們接風洗塵的家宴,應該和和氣氣的,但讓朱元璋這脾氣當無事發生過那就更不可能。

因此朱元璋此舉的真正意圖,在於在衆人面前炫耀朱雄英的功績,給朱雄英樹立威望,讓別人不能孩視於他,相當於朱元璋親自給他擡轎子.畢竟不管是按照社會等級還是按照宗族觀念,朱雄英上面或許有人,但朱元璋上面可是已經沒人了。

李文忠也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談到朱雄英時,李文忠讚不絕口:“陛下,雄英在堤壩上的表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調度物資井井有條,在洪災發生的第一時間,雄英就以百姓社稷爲重,不顧有可能的危險親臨一線,與將士民夫們並肩作戰,爲抗洪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元璋聽後哈哈大笑看着朱雄英說道:“咱家的好聖孫自然不是尋常之輩!”

隨着宴會的深入,李文忠又談到了這次抗洪的一些細節,他說道:“陛下,這次抗洪讓臣體會到了民心的力量,當百姓們看到我們與他們並肩作戰時,這種激發的熱情是非常讓人振奮的,可以說上下一心即無往而不利。”

朱元璋聽後深有感觸地說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是最大的財富啊!咱們都是窮苦出身,哪怕坐了江山也不能忘本,咱朱家後代的子孫,只有像英兒這樣真正關心百姓的疾苦才能贏得百姓的信任支持,你們都明白嗎?”

朱元璋話裡話外的意思,武英殿裡哪還有人不明白?

而這也是第一次在皇室成員面前,朱元璋明確地暗示,以後大明的皇位將由朱雄英繼承,哪怕只是暗示,這種表態也足夠震撼人心了。

從現在這一刻起,無論是有姻親關係的勳貴,還是駙馬們,亦或是宗室成員,都不能把朱雄英當做一個皇孫,當做一個小孩來看待了,而是要當做朱元璋親口暗示的繼承人來看待。

這種分量,自然是相當不一般的。

當然,皇帝說的話也不是都會作數的,以後的事情更是誰都說不準,但最起碼在現在,他們都明白應該如何調整自己對朱雄英的態度了。

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61章 朱允熥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1章 朱允熥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74章 應天府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41章 北失南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78章 下下籤第130章 藍玉案第192章 父與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0章 藍玉案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96章 保險第41章 北失南補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93章 幼軍之議
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61章 朱允熥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61章 朱允熥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74章 應天府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41章 北失南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78章 下下籤第130章 藍玉案第192章 父與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0章 藍玉案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96章 保險第41章 北失南補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93章 幼軍之議